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台碧 > 第185章 腊八2

玉台碧 第185章 腊八2

作者:桩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05:28 来源:免费小说

  夏初呆了呆,闷闷不乐的低下了头:“您身子才好,又想给姑爷赶制衣裳,哪有空给他做。奴婢做吧。”

  岑三娘心中一动,想着黑七因为杜燕绥年近三十了一直没成亲。能给他寻个媳妇儿也好啊。可惜她屋里的丫头们都还小,想凑对也得看丫头们是否乐意。她不会凭着自己的心意给丫头们指人,就把念头压了下去。

  辰时才过,宫里就来了人。因杜燕绥在江南平叛。皇帝早早的就赏了粥来。皇后连面子工夫都懒得做,没有赏粥。倒是岑美人是亲戚,送了粥来。丹华则带着武昭仪的赏赐如约而至。

  杜燕婉格外给丹华封了厚厚的赏银。岑三娘亲自去装了食盒,将它送到了丹华手里:“也请娘娘尝尝府里的腊八粥。”

  她的眼神落在食盒上。

  丹华心领神会,笑吟吟的接了:“杜夫人放心,奴婢一定亲手交给娘娘。”

  武昭仪要做什么,岑三娘心里有几分猜测。但武昭仪不说,她更不会去打听。脑子里突想起武昭仪的原话:“本宫记得你做的人偶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她心头跳了跳。她记得在隆州做过一次。做了自己,百草,许氏,还有岑知林。在洪州做过一回。荡秋千的自己,百草,滕王还有空青。武昭仪在滕王处看到过?爱不释手是人是她自己还是滕王?

  岑三娘这会觉得留着那些东西不是件好事。滕王有分寸,她不用太担心。她担心的是岑知林。

  想到这里,岑三娘起身叫阿秋去叫了阿富来。

  昔日跟在岑知林身边的小跟班已长成了少年。虎头虎脑的。

  “阿富,我出嫁的时候,九少爷把你们一家三口暂时借给我使。如今杜家下人够多,日子也理顺了。你们一家去嵩山侍候九少爷吧。”岑三娘拿了二百两银子给他们做盘缠,又备了许多土仪。

  阿富在杜家一直在门房做小厮,听到岑三娘放了他一家去找岑知林,乐得直点头:“少夫人放心。阿爹赶车稳妥得很,一定会平安到达的。”

  “赶在年前动身,正好陪九少爷过年。”岑三娘算着时间刚好,就催着他们一家尽快动身,又叮嘱阿富,“见了九少爷,记得告诉他一件事。如果他随身带着我在隆州送他的小玩意儿,让他烧了。别给人瞧见了。”

  阿富想起来了:“少夫人做的园林模型啊,烧了可真可惜。”

  岑三娘道:“那模型让九少爷留着,别的就烧了,不吉利。就这么给九少爷讲,明白么?到了记得让九少爷写封信来,他有两个月没给我写信了。”

  阿富听不懂,重重的点头:“我记住了。一字不漏的讲给九少爷听。”

  送走阿富一家,岑三娘坐在书案前,想给滕王写封信。转念一想,丹华既然在武昭仪身边,这件事瞒不过滕王,就打消了念头。

  墨已经研好,她提着笔又想给杜燕绥写信。写了两个字,想起杜燕绥那手俊俏的书法和那首诗经,觉得自己的字实在看不得。又搁了笔。

  杜燕绥走了半个月了,也没有信来。岑三娘想,这时候交通不便,就算有信,也不会这么快寄回来的。

  她觉得自己也需要找点事做,免得总会去想,去担心。

  这时候杜燕婉已收了一麻袋鸭绒,正不知道怎么弄。岑三娘就把心思放在做衣裳上。亲自守着厨房用滚水煮了三遍,去了浮渣等物,又急着升了个空置的火炕烤干。

  干透的鸭绒一口气就能吹起来。岑三娘当成商业秘密,只拉了杜燕婉进屋,结果两人打了个喷嚏,弄得满头都沾满了细绒,狼狈的跑了出来。

  最后还是方妈妈指挥两个手脚灵便的婆子用沙布将干透的细绒收了起来。岑三娘担心会有细菌,又找着大夫配驱虫的草药来煮过,再晒干。

  岑三娘担心老夫人不习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选中了黑七。先买了青色的织得紧密的细布裁了两件衣裳做内胆,把鸭绒填了进去。一麻袋收拾出来只填了一件长衣裳。

  瞧着又厚实,又轻便。杜燕婉兴奋起来,让岑三娘赶紧拿给黑七试穿。

  两人喜滋滋的带着衣堂去了。

  黑七看着那件鼓鼓囊囊的衣裳,神情怪怪的:“……行动不方便!”

  岑三娘就讨好的笑:“黑爷您试试,主要是看暖和不。”

  “我有老羊皮袄子!”黑七放下衣裳,拒绝。

  岑三娘厚着脸皮求他:“您就试试,比着您的尺寸做的。”

  杜燕婉直说:“如果能成,府里……将来就靠它赚银子使了!穿在中衣外面!”

  黑七沉默了下,拿起衣裳,回屋换了,束了腰带出来。

  没有衣领,袖子也短。中间被缝成一个方块一个方块的。他皱紧了眉:“你们确定能卖得出去?”

  瞧着他光脖子的模样,岑三娘直接笑倒在杜燕婉身上。

  杜燕婉忍着笑拿了件青布外袍塞给他:“谁会这样穿出去呀。诺,这是给你做的外衫,罩外面穿的。”

  黑七又进屋换了。外衣一套上,就像穿了件大袄在里头。

  见两人瞪着眼睛看他,黑七就往外走,静静的站在院子里:“屋里烧着炭盆,外面下着雪。我看冻得着我么。”

  岑三娘和杜燕婉就坐在屋里烤着火等他。

  雪纷扬落下。黑七一动不动的站着。渐渐的肩头雪积得寸许厚。

  他伸手拂了去,眼里有了丝笑意。回头见两人撑着下颌巴巴的望着他,嘴角轻轻上扬:“和我的老羊皮袄子差不多。便宜的话,给下人做冬衣还不错。只是没几家府里的主子肯这样替下人着想,赚银子就免了。”

  不能靠这个赚钱啊。岑三娘失望极了。

  杜燕婉倒想得比她通透:“原本想的就是让府里的下人冬衣更暖和。这样就好。”

  也是,是她贪心了。岑三娘嗯了声:“一钱银子一斤,多收点,给府里下人做冬衣吧。”

  离开时,黑七突然说道:“做成精致的小袄,中等人家会买。”

  岑三娘眼睛一亮。有钱人会穿大毛衣裳,皮袄皮裙皮子斗蓬。也不会给府里的人下添置。中等人家买不起好的皮货,买这种羽绒衣最适合不多。

  她扬起唇,快活的笑了:“燕婉,咱们再收点鸭绒让织造房做几件精致的小袄穿!”

  两人走后,黑七摸了摸衣裳,捏了捏,眼里有了笑意:“比我的老羊皮袄轻便多了。”

  拿定主意,第二天杜燕婉就让总管去市场联系卖鸭子的。放出风去大量收购。鸭绒陆续被送来。

  十天后,织造房做了两件轻便精致的小袄,没有塞太多鸭绒,显得不是很臃肿。因在孝期,就用了青色印团花的细麻布,襟口还掐了牙边绣上了花。

  岑三娘和杜燕婉穿在中衣外面,再罩上孝服,又轻便又暖和。给老夫人瞧了。老夫人也说好。

  两人就收拾了间空置的院子,专门存放鸭绒,制做小袄。

  这次做了三件,分别是喜庆的红色团花,深紫色福字团花,蓝底碎花面料。

  岑三娘让方妈妈去请了织锦阁的徐夫人来。她没有铺子,打算寄卖。

  徐夫人应约而来。

  岑三娘在花厅接待徐夫人,请她上炕坐了,亲自给她煮了茶。

  这不是她喜欢喝的散茶,煮的是这时候流行的煎茶。将茶和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混和煮成茶汤。冬天饮来又醇香又暖和。

  徐夫人知道国公府有丧事,穿了件鸦青团花缎面的小袄,套着件貂毛出锋的背心,下面是白绸面狐狸皮出锋的皮冬裙。头上也只戴了套珍珠嵌银的头面。打扮素净雍容。

  岑三娘奉了茶,请她暖暖的饮了。

  见她眼神滴溜溜的在自己身上打转,徐夫人微微一笑:“少夫人请妾身来,是想添置冬衣么?”

  “是家里制出了几件小袄,想请夫人瞧瞧,看是否有销路。”岑三娘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说道。

  她从旁边拿出那几件羽绒小袄,摊开摆在了炕上。

  因是用心选了面料,做的极精致。徐夫人拿起一件,感觉轻飘飘的。再看小袄上用线缝出了许多方形或菱形的小块。她用手捏捏了,眉间就生出几分疑惑:“这里面好像用的不是丝绵。”

  此时棉花还没有引进。冬天的袄都是用蚕丝扯了制成的丝绵絮成。这种蚕丝绵也极轻便保暖,但价钱是随行就市,看当年的桑蚕收成如何。像今年江南大旱,方家传来消息说,隆州靠着江,桑树收成还行。但江南饭都吃不饱,那还有桑叶给蚕吃。

  请徐夫人来之前,杜总管就打听清楚了,今冬的丝绵价格比往年上涨了三分之一。成衣更是涨了一半的价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