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台碧 > 第175章 叛乱

玉台碧 第175章 叛乱

作者:桩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05:28 来源:免费小说

  此时方家在京城开办了一间布庄。岑三娘邀着大舅母小韦氏,岑四娘,邹氏,杜静姝等人前去捧场,趁机为杜燕婉置下一批布料做衣裳。

  又请了杜燕绥李尚之尉迟宝树去轧场子。方家终于在京城站住了脚跟。按约定送来了一成干股的协约。

  岑三娘悄悄打听着方铭的消息,得知他秋天成婚,至少过完年节才会再来京城继续做买卖,不由叹了口气,买了厚礼托方家家仆带回隆州。

  手头有两家干股撑着。岑三娘寻思着等攒够了银钱,也置办一两间商铺。做生意总比靠着土地吃饭来钱快。

  她一门心思放在过安稳日子上,动荡的深秋却来了。

  后宫表面平静,朝堂上皇帝不条不紊的提拔着自己的亲信。老臣们和皇帝陷入了拉锯战。这场没有硝烟的夺权战渐渐从京长波及到全国诸道。老臣们拼命的拉拢地方大小都督,州府官员。皇帝的夺权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关中地区大丰收,江南一带却出了旱灾。不少江河断流,土地颗粒无收。

  与江南旱情比。宫里却传出了喜讯。

  武昭仪平安顺利了生下了皇子。皇帝郁闷的心情顿时喜悦起来,亲自给小皇子取名弘。欲封武昭仪为一品宸妃。要为武昭仪举办华丽的册封大典,让百官同贺。

  皇子弘的名字得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要刚强勇毅。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推行仁政当作自己的责任,死而后己。

  皇帝对皇子弘寄予了深厚的期望。这种希望对于东宫太子,太子母亲刘婕妤,膝下没有皇子的崔皇后来说,难以容忍。

  “皇上!江南旱情严重,您身为天子,应与百姓同苦,焉能在此时花费重金举办封妃大典!”柳相率先反对。

  韦相王相与附属其的官员们纷纷附和。

  开什么玩笑?后宫皇后之下是四妃的建制。皇帝不满意四妃的品阶,硬要封武昭仪为超一品宸妃。

  寄予了厚望的皇子,再封武昭仪为超一品妃子。真当与皇后牵连不清的老臣们眼瞎了么?老臣们拼死上谏,以江南百姓苦,你皇帝也不能铺张的理由,坚决反对。

  皇帝再坚持,就是置百姓不顾。郁闷的散了朝,去了武昭仪宫中。

  “皇上,你瞧弘儿多可爱。”武昭仪逗弄着儿子,温柔的叫皇帝来看。

  皇子弘瞪着黑漆漆的眼睛,吐了个泡泡。

  皇帝被逗乐了,心里流泄出无尽的欢喜。陪了会儿子,万般无奈的告诉武昭仪:“朕欲封你为一品宸妃,韦相柳相那帮大臣先说自先祖起后宫就无此品阶,坏了规矩,又拿江南大旱说事,不肯为你行册封大典。朕真是郁结。”

  “皇上!”武昭仪轻轻跪在了皇帝面前,诚恳的说道,“臣妾不肯进封。请您散了这个念头吧!”

  皇帝伸手扶她:“朕知道,你才生了皇子。皇后膝下无子,怕她嫉恨。皇后总仗着她出身高贵,和那班托孤臣子一样,根本就不把朕放在眼里。媚娘,朕加封一是为你好,也是为了你能替朕分忧。”

  武昭仪扶着他的手站起来,叹了口气道:“皇上,还是等江南赈灾之后,举国祥和时再提吧。臣妾不忍叫你为难。”

  皇帝看着她,莞尔一笑:“媚娘,你生了弘儿,越发妩媚动人。朕有多长时间没歇在你宫里了?”

  武昭仪认真的数给他听:“一百二十四天。”

  “你真记得?”皇帝眼睛一亮,心里的郁结散得干干净净。

  封宸妃一事就此作罢。

  第二天皇帝早朝之后,武昭仪把杜燕绥叫进了宫里。

  “杜将军。本宫需要你去办一件事。”武昭仪目光里闪烁着冰冷的光。

  “娘娘请讲。”杜燕绥平静的说道。终于等到武昭仪平安生下皇子,这个妇人要出招了。

  “宫中昭仪狐媚君王。皇子弘逆天出世,至江南大旱。杜将军,本宫要这句话传遍整座长安城。”武昭仪一字字的说道。

  杜燕绥沉吟了下道:“娘娘好计策。”

  武昭仪看着他,眼前的杜燕绥身上已瞧不见当年滕王身边侍卫空青的影子了。她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空青把自己从感业寺救出来。脸上还有着稚嫩的笑容,笑嘻嘻的升火给她烤衣裳,开口闭口都是王爷如何。像邻家小弟弟一般。

  再在宫里见到他时,他已经成了皇帝的亲信。时常护送着皇帝去道观探望自己。他嘴里再没有王爷如何,只简单告诉她,他来了,他又走了。

  “杜将军,你觉得我狠心吗?弘儿才足月,我就要利用他散布谣言。”武昭仪垂下了眼眸。

  “皇上为皇子取名弘,皇子福泽在后头,娘娘也是为了皇子的将来着想。娘娘的吩咐臣会去办。臣不方便停留过久,告辞。”杜燕绥温和的应道。

  他行礼离开。武昭仪叫住了他:“空青。你能告诉我,你究竟是为了杜家为了你自己依附他和本宫,还是……你其实是皇上的人?”

  杜燕绥心头大震,他微笑道:“娘娘忘了?这从三品将军,还是娘娘为臣求来的。否则,臣只是千牛卫一名普通的备身而己。臣去了。”

  望着他的背影,武昭仪喃喃说道:“不管你是谁的人,又为了什么目的。只要你真心帮我,我便许你富贵。”

  宫中昭仪狐媚君王。皇子弘逆天出世,至江南大旱——皇帝想封武昭仪为超一品宸妃被大臣们劝谏。第二天,流言就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整座长安城。又逐渐向全国流散开来。

  “姐姐,这是咱们的机会!”刘婕妤兴奋的去了皇后宫中。

  崔皇后清丽的脸像玉雕般,没有丝毫表情。

  “真是老天爷也在帮咱们!武氏这狐媚子是要受天遣的!咱们大唐百姓安居乐业,她生下儿子,江南就大旱!哼,我看这回皇上也帮不了她!”

  “住口!”崔皇后厉声打断了刘婕妤的话,眼里冒着火,“谁让你散布这些流言的?弄巧成拙!”

  刘婕妤吓了一跳,急声辩白道:“娘娘,臣妾没有!”

  “没有?不是你还会是谁?”崔皇后眼里生出了疑惑。

  这样的流言看似对自己有利。却触到皇帝的逆鳞。如果皇帝疑心自己所为,更为让帝后关系陷入冰点。

  刘婕妤只知道皇子弘在威胁着自己儿子的太子地位,管不了那么多:“这宫里头恨武氏的人多了去了。自从她进了宫,后宫妃子怕是想见皇上一面都难。娘娘,管它是谁说出去的,借势打力,叫武昭仪还滚回长春宫做真人去才是正经。”

  是啊,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崔皇后委实舍不得放弃:“身正不怕影子斜,流言不是本宫和你传出去的,疑心本宫也没有证据。”

  流言造出大好的机会。如果真能借此将武昭仪赶到长春宫重新做真人清修为社稷祈福。没有武昭仪庇佑,皇子弘才满月就顶着灾星之名,德行有亏,只会是深宫里默默长大的普通皇子。

  几经权衡。崔皇后终于没能受住诱惑。

  流言自长安城又传回了宫里。高宗大怒:“查!散步谣言者,一律斩首示众!”

  京兆府出动衙役,抓了几个在酒肆议论流言的人,押到菜市口斩首。

  然而江南的旱情越来越严重。流言屡禁不止。

  老臣们终于出手了:“皇上,流言均指向武昭仪与小皇子。恳请皇上将武昭仪送回长春宫,令她修行祈福。唯此,方能平息流言!”

  我就知道……就知道会是这样。什么流言?分别是借此机会要逼着自己把武昭仪送回长春官重新当真人,把皇子弘扔进冷宫去。只要自己软弱一点。后宫依然是皇后的后宫,前朝依然是那班老臣们的天下。自己依然是那个见着宰相就要行礼问安的后辈。几时是坐拥天下的皇帝?

  高宗咬着牙,驳斥着老臣们:“亏你们饱读诗书,受先帝赞誉。天干地旱,与武昭仪有何干系?”

  韦相颤颤巍巍的出列:“风起于青萍之末,流言不会无端而现。必有其道理。眼下江南东西两道大旱,皇上舍不得昭仪,难道就忍心看两道百姓受天灾之苦?”

  这个老不死的!走路都发颤,还不肯致仕!高宗心头大骂,眼神在官员里一扫。

  一名被皇帝一手提成侍郎的户部官员就出列道:“皇上,臣以为流言都是无根之木。只需及时调粮赈灾,安抚百姓。百姓有饭吃,流言不攻自破。”

  宰相们也一个眼风扫过去,亲信官员们纷纷站了出来。不等他们争辩起来,高宗厉声说道:“江南两道颗粒无收,迟一刻运粮,百姓便多饿一顿。究竟是等你们就流言议论个几天几夜,还是百姓吃饭事大?”

  这顶帽子扣下来,百官噤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