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台碧 > 第174章 动荡

玉台碧 第174章 动荡

作者:桩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05:28 来源:免费小说

  真当自家请了尊菩萨来供着哪!崔侯爷眼神微眯,嘴里却是客气无比:“哎呀,老夫人此举万万不妥!难不成我开国侯府连给杜姑娘做斋菜的厨娘都没有?老夫人实在是太客气了。厨娘,丫头婆子本侯早就备下了。至于银子,那更是使不得。杜姑娘奉旨来开国侯府家庵修行,由本府供奉是情理之中的事。”

  早就料到开国侯府会拒绝杜家的下人。杜老夫人笑了笑道:“开国侯盛情,老身心领了。我孙女自幼用习惯的两名贴身丫头却是少不得。”

  崔侯爷暗松口气,这贴身丫头也不好拒绝,就笑着点头道:“老夫人说的是。杜姑娘请吧!”

  门口已停了乘轻便小轿,旁边站着四名粗壮的侯府婆子,另有四名丫头。

  两名贴身丫头?老夫人没答应让阿秋去侍候杜燕婉,说另有安排。岑三娘有些好奇。

  杜老夫人朝杜燕婉招了招手:“燕婉,来祖母这里。”

  杜燕婉戴了顶帷帽,面纱直垂到腰际。听到老夫人唤她,带着丫头温顺的走了过去。

  她和丫头经过岑三娘身边。岑三娘一看,顿时愣了。朵儿她认得,另一人她也认得。一时间心乱如麻喃喃喊了她一声:“丹华?”

  丹华大概有十八岁左右,梳了双丫髻,和朵儿一样穿着浅蓝色的窄袖襦衣,系着白色高腰裙子。髻上只插得一枚银制的花形簪子。配合着杜燕婉素雅的装扮。

  她飞速的看了眼岑三娘,复又低眉垂首,娴静无比的站在杜燕婉身后。

  “燕婉哪,有崔侯爷照顾你,你要静心留在庵堂里修行,不得随意出庵堂半步,以免叨挠了侯府清静,明白么?”杜老夫人眼里有着不舍,当着众人的面耐心叮嘱道。

  二老太爷上前一步,年纪虽大,声音却不小:“丫头哪,你是奉旨修行,实乃我杜家的荣耀。今日阖府上下送你到开国侯府,一年后全家都来此地接你。你要慎言慎行,别辜负了皇上的恩宠!”

  这是什么意思?一年后开国侯府不交个全须全尾的杜燕婉,杜家就饶不过侯府么?崔侯爷终于怒了,强忍着催促道:“请杜姑娘上轿。”

  杜燕婉盈盈朝家里人一拜:“小女去了。”

  她进了轿,朵儿和丹华跟着。

  眼见轿子正要抬入侯府,巷子那边传来一声高呼:“圣旨到!”

  一辆马车驶了进来。

  众人纷纷下跪接旨。来传旨的是皇上身边的内侍总管胡公公。他笑咪咪的说道:“皇上口喻。杜燕婉入开国侯府修行诵经,特赐两位嬷嬷侍奉督促。诸位请起吧。咱家这就回宫复旨了。”

  马车上下来两名四十出头的老嬷嬷,身着宫装,神情肃穆。向杜老夫人和开国侯行了礼,又朝轿子里的杜燕婉一礼,端庄的站在了轿子旁边。

  杜家人顿时松了口气。

  居然请动了皇上赐嬷嬷。崔侯爷气得想吐血。

  等到胡公公走了,崔侯爷脸上再没了笑容,冷声说道:“杜家的脸面真大呀!”

  “皇上厚爱,杜家上下荣耀之极。来呀,将姑娘的行李送进去。”杜老夫人一笑,吩咐道。

  只见数名婆子丫头便从马车上解下一箱又箱行李。被子衣裳文房四宝,甚至还有崭新的澡盆马桶,整整一辆马车。

  崔侯爷看着实在气不过,大喊一声:“且慢!”

  杜老夫人笑道:“都是孙女的日常用物,有什么问题吗?”

  崔侯爷眯了眯眼道:“既是入家庵清修,自然要守开国侯府的规矩。府里自有准备,这些东西不能带进去。”

  “纵然是宫里长春宫修行的真人,也没说晚上睡觉不盖被子的,难不成崔家要我家姑娘餐风露宿来着?”岑三娘撇撇嘴大声说道。

  “侯府自有安排!”崔侯爷说完,见轿子已抬进了侧门,一拂袖,“杜姑娘已经进府,恕本侯不送了!”

  岑三娘正想再说,老夫人轻轻扯了她一把,转过身道:“都回吧!三娘,你与祖母同车。”

  “是!”岑三娘扶了老夫人上车。

  老夫人嘴角噙得一抹笑容:“有宫里的嬷嬷在,燕婉吃不了亏。咱们家能做的都做了。皇上赐了嬷嬷,就看她们的本事了。”

  “是。”岑三娘应了,又忍不住好奇,“相公也真是的,都不晓得提前吱声,让人家白担心一晚上。祖母,那名丫头什么时候来的?”

  杜老夫人笑道:“凌晨燕绥来说,请了名武艺不凡的丫头,特意请了来保护燕婉的。应该是半道上的车。我吩咐朵儿留心,还备了身丫头的服饰。”

  可她是滕王的人!是滕王主动借人,还是杜燕绥去求的?岑三娘嗯了声没有再问。她着实想不透中间的玄妙关系。只能忍着,等杜燕绥晚间回府的时候再问。

  马车到了国公府,大房二房也跟着下了车。

  刘氏满脸喜色,快步上前扶上了杜夫夫人:“三伯娘,今儿中午可是吃羊肉锅子?”

  岑三娘差点笑出声来。

  杜老夫人也笑道:“你呀,这天气热了,当心上火!三娘,你去安排吧,中午在前院摆席!”

  “是。”岑三娘带了丫头们离开。听到身后传来刘氏的声音,“侄媳妇,记得多宰只羊!”

  岑三娘哭笑不得。

  杜家三房因送杜燕婉去崔家关系融洽了不少。二房老太爷亲自拿着一千两银子写了租约,又租走了另一座空置的院子。让二房子的三老爷一家搬了过去。二房老大老二分了原来老三的院子,总算能抻直了住着。

  刘氏跑得更勤快,常来蹭饭。照样连吃带拿。

  岑三娘又想和刘氏对着干,听杜老夫人叹了口气道:“算了,你大伯婶生了四子两女,又要娶媳妇又要嫁女儿,手头捏的紧。二房人多,大家都望着公中,二伯一碗水要端平不容易。刘氏又舍不得拿银子添菜,咱们家就算多帮补些菜钱吧。燕婉走了,每每见她来吃饭,也热闹些。”

  岑三娘听出老太太想念杜燕婉了。她想了想老夫人的话,不好意思的说道:“祖母说的是,三娘小气了些。还别说,大婶子来吃饭,瞧着她胃口都好很多。”

  以后抱着这样的心态看刘氏,觉得她除了爱占小便宜外,人到是个热心肠,又不记仇。偶尔刘氏看到方妈妈,还给她推荐大夫,说是治梦离症最拿手。想着当初方妈妈把刘氏吓晕过去,岑三娘就偷着乐。

  杜燕婉在开国侯府住了三个月。每隔半月,就会传信回府。信里的内容报的皆是平安。因为宫里的嬷嬷在,开国侯府供应的物资到是不缺。每月会遣人将杜燕婉抄的经拿去崔孟冬坟前焚了。家庵外有侍卫把守,不让出入。

  看字里行间,杜燕婉仍然活泼开朗,杜老夫人就松了口气。

  杜燕婉的信每次都是黑七送来的。岑三娘就想到了丹华。她问杜燕绥,杜燕绥只说滕王留了她在京中,方便和武昭仪联络,顺便保护燕婉。

  岑三娘从来没见着丹华在府里出入。在脑中慢慢将她想象成了一代侠女。

  她极好奇滕王,武昭仪之间的关系。又好奇武昭仪封后的过程。她每每试探着问杜燕绥,杜燕绥只说宫里最近极为平静。说完便笑:“也平静不了多长时间了。眼下越平静,将来越激烈。三娘,我会保护你们。”

  岑三娘暗暗猜想,宫里暂时的平静估计是武昭仪最近没有挑衅皇后。她的月份渐渐大了,产期在深秋。等生了皇子,后宫就有事了。

  天渐渐的热了起来。杜国公府空旷的院子在烈日下暴晒着,烫的能摊鸡蛋了。

  府里去冬没有窖藏冰块,岑三娘使人去坊市买了十车冰回来。又从后花园移了数棵树和紫藤种在院子里,免得望出去白花花一片,刺眼的难受。

  今年入春以来,雨水稀少,气温偏高。杜家的庄子和岑三娘新买下的庄子种的麦都提前抽穗。才进六月就打了粮。庄子几乎都是麦田,岑三娘爱吃稻米,单独种了些。八月秋收时收了粮就没有卖了。

  看似今年大丰收,米面的价却降了些。府里换了陈粮卖出去,连地里收的粮食总共得了两千两左右。岑三娘的私房又多了几百两。

  她请帐房算了账,这笔收入府里用到明年秋收,大概能收支平衡。攒不下多少余钱。她寻思着徐夫人上次送来一万两织锦阁的一成份子钱,估计过年节的时候还能再送一次。就放放心心的继续用一万五千两给杜燕婉置办嫁妆。买木料搁着将来打家具,买了两座田庄。画了花样子让银楼打首饰,还留几千两攒着。

  她自己的钱又去买了些土地,扩大了原来田庄的规模,让刘伯陈伯两人管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