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铁骨 > 第1795章 情报构想

铁骨 第1795章 情报构想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56 来源:88小说

二月的天气,极不稳定,头几天还是春光明媚,结果到了十八日,吹了整整一天的北风,到十九日凌晨,飘飘扬扬的雪花便落了下来。

川南之地,甚少下雪,更不要说二月份下雪了。

一大早,翠屏山及真武山上,便méng上了一层素白之sè。

安毅久处炎热的南华,难得看到雪花,一时间游兴大发,一大早便带着小杏花、冷月、龚铭、贺小东、贺念慈、安睿、安晓等儿女,在沈凤道、林耀东、马大嫂等人的陪同下,顺着由西向东的山间道路,向山顶攀援。

约莫九点过,一行人来到了千佛寺,得到通知的主持方丈大师慌忙率领全寺僧众迎接。

安毅不愿sāo扰寺庙的作息以及香客的正常朝拜,连忙吩咐无需客套各安其位。待僧众散去,他又叫孩子们去哪咤行宫和二郎神庙自行玩耍,这才来到千佛寺面向东南方的阁楼前,居高临下,欣赏山下三江合抱及市区美景。

如今的叙府,已经成为西南乃至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

城市顺着金沙江、岷江和长江,形成了数个城市带,向西南,商业及居住区延伸到宜宾县,东南的工业区,直抵七星山,东北的开发区发展到了沙坪铺,江北城市带蔓延到了矮坎子及象鼻镇,西北则将岷江以南菜坝镇至翠屏山一带全部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城市居民区。

随着南广河李家渡水电站、关河高滩水电站、岷江公馆坝水电站、金沙江石柱水电站等二十多个大中型水电项目的建成,叙府的工农业用水、用电得到了有效保证,再加上川南丰富的天然气供应,轻重工业蓬勃发展。目前叙府城已经拥有城市人口九百七十多万,破千万指日可待,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特大城市。

安毅心中也很清楚,叙府的发展有可能会昙花一现,毕竟蒋介石不会允许这个目前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长期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下定决心要将其收归中央政府,到时候可能各种yin招都会使用出来。不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在无法保有这块土地了,再想办法也不迟,大不了一拍两散,全部搬迁到南华境内。

就在安毅浮想联翩之际,沈凤道走到安毅身边,小声禀告:

“赵瑞正在后面的厢房等着接见。由于主席吩咐对您的行踪保密,他昨天下午抵达的新京,当晚在禅光湖北的聚星楼,邀请杨飞、夏俭、路程光等在京的老弟兄喝酒,今天一早他赶赴叙府。知道主席登山后,他便赶紧上山来。”

安毅点了点头,转过身道:

“走吧,待我去见翔云。这些年也实在苦了他了,咱们在外面大张旗鼓地干,他却在南京受别人的气,咱们声势造得越大,委员长对他就越猜忌,换作谁来当这个夹心饼干,也不会比他干得更好!老沈,你说把第四厅撤回到叙府,正式脱离南京国民政府如何?”

沈凤道愣了一下,看到安毅已经离开,连忙跟上,道:“现在南华已经有了国安部和总参情报部,第四厅归建的话,怎么安排?”

安毅边走边说:“我准备利用第四厅的班底,正式组建中央情报局。这个机构隶属于中央委员会,直接向我负责,主要职责是收集和分析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情报上报给政府各个部门。

“中央情报局还将负责维持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军事机构,若是有外国政府做出专门针对南华的政策决定,情报局甚至可以用收买拉拢等手段,彻底颠覆它。此外,这个情报机构还可以支持和资助一些对我们有利的政治经济活动,组织和策划暗杀活动,主要目标是与我们为敌的国家的领导人。中央情报局的根本目的,是透过情报工作,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

沈凤道有些疑huo地问道:“这和国安部、总参情报部的工作,有何差异?”

安毅侃侃而谈:“以后可以这样划分——国内的情报,主要由国安部负责,加强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军队、民主党派领导人的监控,防范结党营si、贪污**等情况出现,注重间谍和反间谍工作,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必须将危险扼杀于摇篮之中。

“总参情报部,则主要从事军事及科技方面的情报工作。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的军事革新技术,都有可能威胁到我们的国防安全,因此,对其他国家的军事研发机构和决策部门进行渗透,将会是总参情报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我们南华向外派驻武官,原则上全部由总参情报部派员。与此同时,对于世界各国的军事调动及部署的情报侦测,也属于总参情报部门的负责范围。

“三大情报机构职权分明,相互协作,某些敏感领域可以重叠和交叉,以获得最快速真实的情报。这样一来,情报工作就不会出现盲点,不至于事情发生了才仓促应对。”

沈凤道听完安毅的设想,大为佩服:“这样划分非常好,加强了三个情报部门在各自领域的话语权,确定了各自需要负责的范围,避免了相互扯皮和资源的浪费。这么说来,你已经决定正式将第四厅从南京政府撤回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能有什么办法?”

安毅伸手接下一片雪花,看到雪花快速地在掌心融化,叹了口气道:“校长一直在防着咱们,尤其是上次他调兵威逼西南不成,反倒被我们弄了个灰头土脸,这种对立的情绪就越发明显了。所有人都知道,赵瑞代表了我,若不是我们强大的军队做后盾,估计第四厅已经被校长明令解散了。回来好,反正现在我们羽翼已丰,不太需要做那些面子功夫了!

“此番赵瑞回来,肯定要大用,在执掌第四厅之前,他长期担任我的参谋长,受我的影响很深。如今,继南统领及东西伯利亚军政事务,胡子在bo斯湾,同时看管印度,分身无暇,未来印度开战后,他的主要目标会是东印度及缅甸,bo斯湾我会交给叶成,目前唯有乌拉尔及中亚还缺一位统兵大员。

“夏俭忠心耿耿,他的部队必须拱卫新京,虎头需要看顾马来亚和缅甸,因此我准备在中亚再组建一个方面军,由赵瑞担任最高军政长官。等未来大战开启,各条战线都有信得过的大将驾驭,即便某一方面出现问题,我相信我这帮老弟兄也能足够的能力应付!”

“赵瑞确实是不错的人选,不过——”沈凤道有些迟疑地说:“杨斌在汉中,你就不考虑一下?”

安毅摆了摆手:“杨斌的为人,我信得过,他虽然身在汉中,但实际上还帮我协管宜昌和老南昌。杨斌的身份较为特殊,他是浙江人,是委员长的同乡,同时又是蒋鼎文、陈诚等委员长心腹大将的师弟,此前委员长曾多次分化拉拢他,对他怀有一定的期待,因此并未过度压迫。

“目前,汉中、宜昌和老南昌,成为有序向南华和中亚移民的重要支点,短时间内我不想有什么意外发生,因此只能让杨斌继续以行营主任的身份在那儿替我们遮风挡雨。不过,他肩上的重担可不轻松,这几年来,他已经向我们输送了三十多个师的新兵,成为安家军又一重要的兵源地。放心把,老沈,杨斌的功劳我不会忘记,未来不管他选择是带兵或者从政,我都会多加考虑的。”

沈凤道了然地点了点头。

谈话间,两人来到了后殿,在shi卫的引领下,在一处精致颇为优雅的厢房,见到了赵瑞。

赵瑞是一次北伐失败后,安毅避居老南昌期间,与鲁逸轩一起投奔安毅的。当时蒋介石拿了一份三百多人的黄埔生名单给安毅,但安毅只从中选择了八个人,其中六人为政工人员,能够带兵的只有赵瑞和鲁逸轩。

独立师重编后,鲁逸轩担任三团长,赵瑞为教导团团长。二次北伐胜利后,中央重新编整部队,独立师编成三个旅,其中鲁逸轩担任二旅长,三旅长便是赵瑞。随着尹继南的十六师和顾长风的四十四师成立,赵瑞水涨船高,担任独立师参谋长职务。

蒋桂大战期间,安毅奉命组建第五军团,将赵瑞调到自己身边担任参谋长,此后,一直到第一次淞沪会战结束赵瑞调任参谋本部第四厅副厅长,一直担任安毅的军事助手的角s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赵瑞给安毅当了整整四年的参谋长,只要他不犯原则xing的错误,安毅是不会责罚这位老伙计的。

赵瑞一身上将戎装,看到安毅,连忙敬礼。

安毅示意他坐下,简单地问了一下第四厅的情况,才知道现在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前年九月,安毅到南京,与蒋介石商议对日作战事宜及对待**的态度,并就川南集团与内地的合作进行磋商。由于蒋介石对安毅心怀戒备,不欢而散,最后竟发展至兵戎相向,结果却在宜昌以东地区,上官云相统领的第二十八集团军四个军,被安家军团团包围,四个军之众束手就擒,兵不血刃便解决了战斗,这再次加深了蒋介石的忧虑。

虽然蒋介石通过出席安毅弟弟罗绍东的婚礼,借以缓和了和安毅的矛盾,但是对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第四厅厅长赵瑞及其下属的一干情报要员,却没了好眼sè,不仅在各方面予以刁难,而且还人为地制造障碍,驱使戴笠、徐恩增及谷正伦等人,竭力压缩第四厅的权力范围。

赵瑞原本就不太喜欢争功邀宠,而且第四厅的经费来源,也来自于安毅集团,自然对军统、中统和宪兵的步步紧逼不以为意。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天天到军事委员会,向蒋介石当面上呈情报,后来数次见蒋介石将书面报告扔进垃圾桶里,渐渐地便去得少了,到后来只是例行公事的由手下按期交上一份报告即可。

到汪精卫叛逃事件发生前,第四厅所有暴lu出来的机构,均遭到军统、中统和宪兵的监视,每一次公开的行动都有颇多阻碍。好在绝大多数隐藏在暗处的组织运行良好,并且在此期间,赵瑞还拉拢腐蚀了七十多名政府、军队和情报部门要员,对于南京政府的监控,不仅没有减弱,而且还有所加强。

可惜,汪精卫的潜逃,再次把第四厅和蒋介石的矛盾,挑到了风口浪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