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39章 没有道理

风雨大宋 第139章 没有道理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9:23 来源:书海阁

过了檀州,就进入了山区。一路上静悄悄的,连个行人也见不到。几十里路没有人烟,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见到一座小村落,有三户人家。

刘几看看天色,对马镝道:“我们在这里歇了吧。明日应该就到北安州了。到了那里,我们补充些粮草,便继续前行。出发前杜太尉说过,要以最快的速度到榆州。”

马镝道:“也好。这里是思乡岭,翻过山去是新馆驿。”

刘几道:“今日前锋应该到卧如来馆,离着北安州城不远了。不知北安州守将知不知道我们来。”

马镝道:“自然是知道的。新馆就有驿马,那里的人自然早早就去知会州里了。”

两个人说着闲话,一起下了马,到了小村子外。

这村子三户人家靠打猎为生,平时路上人多的时候,也兼做客店生意。从耶律洪基南下,这里就商旅断绝,几乎半年没什么人了。他们买些日用品,要走几十里山路。

到了村口的人家,亲兵带着一个老者上前来,道:“太尉,村子里的人见军队来了,青壮都躲到山里去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家。”

刘几对老人道:“敢问老丈贵姓?我们是大宋军队,自己带着吃食,不抢你们。”

那老者看着有些恐慌,行礼道:“回官人,小的刘闻,村里的人叫我刘太公。”

刘几笑道:“我们倒是同姓。你不必惊慌,我们在你这里歇一夜,明日一早做行。住你房屋,会给你算房钱的。看你这里,一间房算二十文钱,好不好啊?”

刘闻道:“官人,这里已经半年没什么行人了,要了钱有何用处?若是给,不如给小的些盐。许多日子没有出山,我们这里盐缺得很。”

刘几道:“也好,我们行军带着有盐,倒是不缺。对了,我们的是大宋细盐,可不是粗盐,听说在契丹价钱不低。等到明日走了,给你五斤盐为谢。”

刘闻听了千恩万谢,与亲兵一起,去收拾刘几住的房屋。

看着刘闻离去,刘几叹道:“去年幽州一战,看来契丹百姓也创不小。这样的小山村里,见到军队来了,青壮就早早躲出去了。必是年前契丹人强拉丁壮,百姓害怕。”

马镝道:“太尉说的是。四十万大军南下,幽州又有数十万签军,有多少青壮留下?中京大定府附近还好,中间道其余几州,也是损失不小,今年难过。”

刘几点了点头,看着四周风景。此时已经二月下旬,天气转暖,树上长出了新叶。这山里的风景倒是不错,就是太过偏僻了些,生活并不方便。

到了草房前的大树下坐好,亲兵泡了茶来,刘几和马镝一起喝茶。

正在两人说闲话的时候,一骑快马从北边冲来。到了附近,骑士下马,到刘几面前叉手道:“禀报太尉,前锋莫潭已至前方卧如来馆。契丹北安州知州刘仁安、守将赵登禄答应献城,已入莫将军营里。”

刘几听了大喜:“好!你且去歇息。明日一早,随我去北安州!”

骑士叉手唱诺离去。刘几对马镝道:“我还以为要你到了北安州,他们才会献城,没想到他们今日就做了。如此一来,事情就简单许多。”

马镝道:“我等早已经商量过了,只要宋军到来,便就献城。倒不一定要见到我。”

刘几点了点头。看来这些契丹守将对形势看得很清楚,知道契丹末日已到,早早改换门户。现在主动献城的,宋朝必然善待,可以保全家族。

与跟皇族走得近的韩家不同,马、刘、赵这三家,是幽州大族。虽然做官的子弟很多,在幽州一直是聚族而居。幽州一战后,宋朝并没有针对这三姓,只当他们是寻常百姓。得到了消息,在契丹做官的三家子弟,便就联络主动献城。实在太远的,也准备秘密返乡。

中京道献城的几州,官员将领当然不都是三家子弟。不过这里离幽州近,他们三家在这里当官的人很多。联络了之后,不同意的契丹将领已经被处理了,同意的自然就与三家走到了一起。

幽州城里,杜中宵和富弼坐在院子里。中间小桌上一盘羊肉,几样果子,两人喝着闲酒。

吃喝了一会,富弼道:“却没想到,幽州一战刚刚打完,太尉又要出来作战。现在想起来,耶律洪基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会突然带着倾国之兵南下。结果一战精锐尽丧,到今日局面。”

杜中宵道:“在我们看来,契丹人南下不可思议。但在契丹人看来,只怕看着大宋,还是跟以前一样,只要吓唬一下,就要双手奉上钱财。这些年,本朝灭了契丹,开辟了西域,都非常轻松。若是脑子正常的,都不会来撩虎须。但有时候,有人就不这样想,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是啊,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是想不明白契丹怎么会跟作死一样,突然跟宋军开战。而且是作死就真地死了,幽州一战大败,整个契丹帝国开始崩坍。

国家有时候就是这样,就跟癔症了一样,突然就不理智了。便如杜中宵前世,印度也曾经是突然就跟中国开战了,中国人也想不明白。就是用脚趾头想,对印度这是必败的仗,怎么就打了呢?然而印度就真地打了,而且一触即溃,一败千里。

宋朝虽然这些年连战连胜,军威极盛,没有跟契丹战过,契丹就是不怕。没有办法,从五代的时候起,契丹对中原就有优势,多少年了。跟宋朝又不是没打过,宋朝胜了几场?

喝了口酒,富弼道:“是啊,就是想不通。你们回朝,我留在幽州,把去年的事情想了一遍,越想越是不可思议。要说最开始,契丹觉得能赢,也说得过去。可到了幽州,偷袭曲阳,最后把数万人丧送在那里。然后一战未胜,我们坚壁清野,契丹连吃的都没有了,还是坚持不撤军,是个什么道理?”

杜中宵笑道:“相公,有时候的事情,就是没有道理可讲。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如果事事都难够讲通的话,那就简单了许多。我们活在世上,经常处理的,其实就是没道理的事。”

富弼点了点头:“太尉说的是。契丹这一败,是没有道理。不过,他们败了,本朝北进一统天下就容易许多。要不然,纵然本朝军力强大起来,轻易也不敢与契丹开战。”

是啊,以朝中官员的想法,宋朝当然不敢轻易与契丹开战。除了少数官员,谁敢来碰这强国?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wuxia.one)风雨大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