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38章 布置

风雨大宋 第138章 布置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9:23 来源:书海阁

第二天一早,杜中宵、赵滋和刘几站在指挥室里,看着地图,商量战情。

赵滋道:“依我们得到的情报,契丹中京道的兵力,一共是三万两千人左右。其中一万一千人,在即将献城的人手里。如果一切如马镝说的那样,他们顺利献城,此一战应该是很容易的。”

杜中宵道:“不管他们真情假意,五万大军,不进攻大定府,也足够了。刘几,你带军北进,每一个城池,都只派几个官员进去,与献城的契丹人共管即可。你的主力不需要进城,直取榆州。到了榆州之后,立即大军入城,把城池牢牢占住。哪怕是契丹将领是假献城,也有后边的军队,不必担心后路。”

刘几拱手称是。道:“若是契丹假献城,我五万大军粮草哪里来?”

杜中宵道:“如果是假献城,那还客气什么?因粮于敌,这办法还不简单吗?”

刘几叹了口气:“契丹折腾了这么多年,因粮于敌,百姓遭殃。唉,这最后收尾一战,真到了面前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幽州一战,我们解民于倒悬,每到一处,百姓夹道迎接。不要最后一战,反而要去残害百姓,着实心里难安。”

杜中宵道:“两国交战,哪里有什么事情都顺心的?没有办法的事,不要多想。”

赵滋道:“如果这些契丹将领顺利献城,刘太尉带兵直入榆州,暂时由他们供应粮食。只要守住榆州即可,不要主动撩拨契丹人。等杜太尉带着王凯和贾逵两军赶到,再一起进攻大定府。”

刘几道:“若是契丹派兵来攻呢?大定府是契丹最后的精华所在,真要是拼尽全力,还是能凑出几万兵的。十几万宫室大军,后边的斡鲁朵,应该也有数万青壮。”

杜中宵道:“说是游牧民族人人皆善骑射,哪里可能真地如此?斡鲁朵青壮确实是有,李璋派人打探过,全部人派出来,最多只有五六万人。这些不是正兵,又没有经过战阵,你难道还守不住?只要守住榆州城,等候后边军队赶到,并不需要大胜他们。”

刘几道:“下官听令。此次北进,走的多是山路,重炮是带不走了。”

杜中宵道:“岂止是重炮带不走,一般的炮也太重了,无法用牲畜驮负。此次你多带马匹,即使是步兵,也尽量做到骑马。现在幽州还有大量马匹,应该足够了。”

刘几称是。

赵滋道:“现在最关键的是快。契丹将领献城,是难得的事情,不要错过时机。虽然现在契丹没有压制他们的实力,时间一长,可就难说了。而且幽州一战败后,契丹内部一直争论不休,到现在还没有定下谁是新皇帝。乘此良机,我们大军迅速北进,一举定乾坤!”

刘几看着地图,点了点头。从幽州到榆州,路虽然是有,不过都是在山中穿行,很不好走。五万大军,一直赶山路,其实很不容易。后边的粮草运输,急切间组织不起来,只能够由契丹补给。

刘几最担心的,就是几个献城的契丹将领,到底是不是真心。不要自己数万大军到了契丹境内,他们又不献城,无法找到粮食,可就麻烦了。年前契丹缺粮的惨状,刘几没有忘记,可不想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如果他们真能献城,供应粮草,那就没有问题了。

杜中宵道:“这一路上,都是山路,行走极是不便。你五万大军,其实并不容易。幽州出发,每人带十日粮,路上食用。十日之内,必然是到北安州了,在那里再补充粮草。记住,军队每次出发,一定要带粮草。最少要够五日之用,以免意外。只要契丹守将拒绝献,就立即进攻,千万记住,不要让军队饿了肚子。军中缺粮,很容易发生乱子,出兵在外,此要谨记。”

刘几叉手道:“太尉放心,我自会小心在意。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契丹将领不真心献城,而只是引我入其毂中。只要契丹不出乱子,应该就没有问题的。”

杜中宵道:“如果契丹人出尔反尔,那就不要客气。尽全力进攻不献城的城池,下城之后,把其守将杀了就是。你五万人,虽然炮火少,契丹应该是也防不住的。”

刘几点头:“下官明白。”

赵滋道:“此次进攻大定府,路程不近。而且刘太尉先行,可能要在榆州等些日子。这些日子,我们不会再向北派兵,全靠契丹降将守道路。这段时间,刘太尉一定小心,不要跟契丹降将闹别扭。只有等王凯和贾逵两军到了幽州,杜太尉才会带大军北上。”

杜中宵道:“说到底,之所以派你率大军先走,是为了吃下这些契丹降将献的城池。去的晚了,怕契丹发觉,想出办法,我们机会错过。所以最开始,你要委屈些。”

刘几道:“太尉哪里话,下官既为将领,自该带兵为国事尽忠。”

杜中宵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这一仗,大军翻地燕山,并不容易。契丹人不献城,我们就要多做许多准备,付出比较大的代价。中原北出,岂是易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三个人看着地图,仔细商量着刘几全军行程。从幽州进攻大定府,路线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到赤峰以南,全部都是山路。契丹不献城,路上只要守住几个要点,就够宋军头痛的了。

没有马镝南来,杜中宵本来打算的,不是进攻大定府。而是从河曲路出发,先进攻上京,而后从侧后绕击中京道。契丹将领献城,最重要的燕山天险一下子到了手中,事情就简单多了。

中原北上,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其实只要中原王朝正常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并没有多么强大。只要有一二十万人,就足够能占据上风。但一二十万军队,北方大部分地方,当地粮草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如果从中原运粮,成本就过于高昂。可能要集河北、河东两路全部民力,不但是粮草,还要青壮去当运粮民夫,才能支撑起来。

这样的仗,对于中原来说,也是很难的事情。一次出击,除了作战军队,就要动用百万民力,天下扰动。所以中原打北方,往往是先分化,每一部的兵力都不多的时候,出动小股部队作战。北方真正统一起来了,中原想北进也很难。而游牧民族南下,可以从中原抢掠,压力就小得多。

现在有铁路,杜中宵的解决办法,就是用铁路一直修过去。只要铁路到的地方,中原军队就没有了后勤压力,军事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wuxia.one)风雨大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