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643章 民心所向(二)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643章 民心所向(二)

作者:木子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0:08 来源:88小说

江淮道因为距离长安较远,所以得到的消息时间较晚,而在其他地方,在听到朝廷下令免去青苗钱的时候,也都很激动。

青苗钱是唐中叶政府于苗青时征收的田赋附加税。唐肃宗以后,连年用兵,国库空虚,以至发不出官俸。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规定向每亩苗征税钱15文,用于发放官俸,为田赋附加税。

到后面,涨到了每亩35文,而且还在逐渐增加。

李晔登基的时候,青苗钱已经涨到了每亩100文。

这是李儇在位的时候,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才涨到这个数值的。

李晔登基后,一直没有变动,但这么高的青苗钱,对于百姓来说,的确有着不小的压力。

“这位阿爷,怎么就你们两位这么大年龄老者的在耕田,你的儿子呢?”

同州城外的官道旁,看着周围有些荒芜的农田中只有一些年龄较大的人在更重,而这一路来,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

对于这种现象,李晔自然有些疑惑,所以便让车队停下,来到两个正在忙碌的老夫妇面前询问。

“这位小郎君是出自大户人家吧?”老者看了看李晔身上的服装和身边那几十名仆人和护卫,连忙放下手中的农具,试探地问道。

其实李晔一行人的穿着打扮也的确像是这样,除了李晔外,刘晨妍和李佑等人都是便装,就连监门卫的士兵都把身上的衣物和刀剑这些外在饰物做了掩饰。

所以在普通人看来,那就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带着家人出来踏春。

“算是吧,阿爷不会因为在下的身份就不敢说了吧。”李晔笑着道。

“小郎君说笑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不方便说的。老朽其实有三个儿子,不过大郎在黄巢打到关中的时候就死了;二郎几年前参了军,据说是禁军;老三在城里读书,要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

所以家里面就老朽夫妇和几个儿媳、孙子这些人。”老者笑着道。

“不是听说朝廷下令免除了青苗钱,以后阿爷家里应该可以少些负担了吧?”想到免除青苗钱的事,李晔就忍不住提及。

“青苗钱?倒也是当今圣上登基以来做的第一个好事吧!”

听到老者说话的语气和内容,张威、裴荣、李简等人就有些不满,不过被李晔瞪了一眼,才缩了回去。

老者也注意到了张威几人的反应,但没有多想,继续说道,“虽说青苗钱没多少钱,不过免掉也不错,一年下来也能省下不少钱。”

“阿爷,你先忙,在下这里还要急着赶到州城去,就不叨扰阿爷了。”大致了解到一些东西后,李晔也就没有继续在这里停留的意思。

“小郎君客气了!”

在李晔一行人走后,老者看着那车驾,有些羡慕,然后笑了笑,“这小郎君倒是挺斯文的,跟三郎一样。不过三郎以后若是能跟这个小郎君一样,就好了。”

“父皇,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里玩?”

作为从懂事开始就在皇宫长大的李佑,看到外面这些事物,就觉得很新奇,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感。

“妍儿,你带着佑儿去那边玩玩,不要跑太远。”

看着周围环境,李晔指了指一个空旷的地方,吩咐着。不过他身边并没有带多少人,不便走的太远。

这次出来,其实是去同州那边待一段时间。

之前本来是建议去华清宫,但李晔觉得太近了,所以选了稍微远一点的同州。

刚好这里也有一处中牧,不过却是皇家牧场,用于饲养皇室专用的骏马,在这里游玩一段时间再好不过。

而且同州距离长安也近!

“一路走过来,朕才发现,关中地区的壮年男丁有些少啊。”李晔感慨道。

一路走来,在农田里干农活的,基本都是上了年龄的或者妇女,很少看到青壮男子。

这其中的原因,也让李晔的心情有些沉重。

之前碰到的那个大爷家里情况还算好的了,其他的家庭大多都没男丁了,基本是死于战乱。

“陛下,这些并不是陛下造成的,陛下不必自责。都是之前黄巢为祸关中,导致青壮都被强征入伍,后面关中一直战乱,大量的青壮都死于战乱,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裴荣解释道。

“裴爱卿不必为朕辩解,有不少人也是死于朕登基以来的几次征战中,说起来朕还是有些责任。

看来后面几年,能避免征战就避免,最起码也不能像这次平定朱温叛乱这样的规模了。

还有两税钱,看来还得降低,光靠免去青苗钱,还是有些不行。”李晔沉声道。

“陛下,臣有一些看法。”一旁的李简突然说道。

“说吧,这里也没其他人!”

“陛下,其实在臣看来,陛下已经算得上明君了。假日时日,陛下必定能成为汉武帝、我大唐太宗一样帝皇。

但两税钱这些,虽然臣不熟悉户部的情况,但是在臣看来。若是短时间取消青苗钱,然后又降低两税钱,容易让百姓产生一种不好的心理。

而且减免的太多,对于国库的收入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没想到李爱卿倒是对这些挺了解的!”李晔淡淡笑道。

“臣只是闲来无事的时候去了解的,陛下谬赞了。”李简小心翼翼道。

“锦衣卫在你的手上,倒也还可以,没有让朕失望。不过朕倒是听说了一个事,说是朱温身前最宠爱的一个妃子,叫灼灼的,是锦衣卫派去的?。

据说后面这个女子还被朱温处死了?”李晔突然问道。

李简大惊,不知道圣上怎么知道这件事,连忙道,“陛下所言极是。灼灼此人的确是锦衣卫派出去的,只不过这女子后面有些不听使唤,直到后来朝廷与叛军的局势明朗后才又听指挥,但其为何被朱温处死,臣也不是很清楚。

当时汴州的局势混乱,很多锦衣卫的探子都被波及,损失很大,而锦衣卫在汴州的负责人也身死。

只是没想到这件事居然惊动陛下,臣有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