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642章 民心所向(一)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642章 民心所向(一)

作者:木子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0:08 来源:88小说

“张大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这么多将士都给赶出大营,这些可都是跟随本将军征战多年的老人。”

徐州,右骁卫驻地。

一大早,朱友恭就怒气匆匆地从节度使府赶到右骁卫驻地。

“原来是节帅!”

张造起身简单行了一个礼,也没把对方的怒火放在心上。

“张大将军,你还没解释你那是何意?为什么要把那些将士给赶出右骁卫?你这是要排除异己吗?”朱友恭很不高兴。

右骁卫以朱友恭部为基础组建的,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也没有全部以朱友恭的军队,从平卢军调来了李文忠和一个厢,并且也从禁军的伤愈老兵中抽调了数千人,加上武学毕业的学生充入右骁卫。

右骁卫的全额编制只有人,而朱友恭部就不止人,所以肯定会剔除不少人。

特别是朱友恭的死忠、亲信,都要被剔除,这样才能确保朝廷对右骁卫的掌控。

但这对于朱友恭来说,却是不能接受。

在节度使和禁军大将军之间,朱友恭选了前者。

因为他知道禁军调动频繁,到时候随便把自己一调,他就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在他看来,还是节度使保险一点。

当然他没担任过朝廷的节度使,不知道这个节度使跟其他藩镇节度使的不同,他还以为节度使可以掌控一阵的军政大权。

“节帅怎么会如此说?这些被踢出来的人,都是违背了军纪以及老弱病残,这都是监察署查出来的结果。

节帅刚刚接触监察署,可能不知道监察署的情况。就算是张某,也无权干涉监察署的事情,否则就是一纸弹劾送到枢密院,到时候张某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节帅放心,那些老弱病残,朝廷会好生安置。如今叛乱初定,良田荒芜,他们都会被分配不少土地,足以安度余生。”张造笑着说道。

“监察署?”看到张造的表情不想死说谎,朱友恭也有些不确定了,“就算是如此,但如今这些将士跟着本帅新近归附,现在就大张旗鼓地整顿,未免会引起动荡。”

“所以要节帅在一旁协助,把这些不稳定因素都消弭与动荡发生之前。节帅,再提醒一下,虽说右骁卫监察署的监察使跟地方并无隶属关系,也弹劾不到节帅,但是观察使会。

节帅身份敏感,不知道多少人都盯着节帅。后面这段时间,节帅还是低调行事好,要是观察使和锦衣卫这边都传出对节帅不利的消息,恐怕节帅的日子不会好过。”

张造这话看似友情提醒,但朱友恭却是听出一丝威胁。

大致就是,你再管右骁卫的事,观察使和锦衣卫这边都会弹劾你朱友恭了。

“多谢大将军提醒,本帅还有事情要处理,就不打扰大将军了。”朱友恭脸色不太好地客套了一番。

“节帅慢走,张某军务繁忙,不便相送!”张造笑着说道。

“告辞!”

说完,朱友恭便神色阴沉地离开了右骁卫官署。

“大将军,你这么对朱友恭,不怕他心生怨恨吗?”听说朱友恭来了,便赶了过来,正好听到后半段的对话。

“怨恨?只要他不是现在谋反,那都是小事。”张造摇了摇头,不以为意。

的确,以目前朝廷的情况,若是朱友恭现在起兵,而且还能联合杨行密的话,估计还真能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战乱初定,别看现在朝廷有18支禁军,但损失都不小,短时间若是发生较大的叛乱,还真是个麻烦事。

但朱温刚被平定,那些藩镇虽然知道朝廷下一步也要对付他们,但是谁也不敢、也不想当出头鸟。

包括朱友恭!

“殿下。。。。不,节帅,现在怎么办?右骁卫显然是想把节帅安插的亲信都给赶出右骁卫。”

“你很聪明是吗?当本帅不知道?”朱友恭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个手下。

从刚才的话,他便知道这是张造等人故意的,而且很有可能是朝廷的授意,削弱他朱友恭在江淮道的实力。

“节帅,末将倒是有个建议。”旁边一个将领说道。

“有什么建议直接说!”朱友恭不耐烦道。

“节帅,虽然右骁卫,节帅无法安插亲信,但是江淮道的地方驻军可以啊!江淮道的地方驻军,那都是归节帅管的,安插一些亲信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被右骁卫赶出来的人那些人完全可以安置到地方驻军去,问题不久迎刃而解了?”

“地方驻军?这倒是个办法。”朱友恭点了点头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几个小吏便在远处的一个告示栏张贴告示,在群众围聚过去没多久,紧随着就传来,“圣上万岁!”

“圣上万岁!”

“怎么回事?”看到那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朱友恭眉头紧皱,这一切他觉得是莫名其妙。

很快,他府上的幕僚便骑着马跑了过来,来到他的面前翻身下马,喘着气说道,“节。。节帅。。。”

“这是怎么回事?”朱友恭眉头微皱。

“节帅,是朝廷的政令传来:圣上下令免去江淮道等地今年所有的两税钱,同时从乾宁八年开始,不再征收青苗钱。”幕僚着急地说道。

“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本帅不知道?”朱友恭有些生气。

“今早的事,而节帅正好来了右骁卫官署。布政使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不能耽搁,便下令在整个江淮道张贴告示,把这个消息传到各州县。”说着幕僚便小心翼翼地看着朱友恭。

而朱友恭的脸色很难看,照理说这个事应该经过他这个节度使的同意,再不济也要知会他一声,结果他却一点都不知情。

想到先前的张造,再想到如今的布政使王抟,朱友恭心里突然有些愤恨,这明显是针对自己。

旁边的几人看到朱友恭那难看的脸色,也不敢插话,生怕触霉头。

最后朱友恭是拂袖而去,而大街上此时到处传来‘圣上万岁’的欢呼声。

不仅是今年面前两税钱,从今以后不再征收青苗钱,对于这些普通的百姓来说,压力会小很多,家里的余粮也能多出不少。

本来他们就对于伪梁没什么归属感,反倒是长安的朝廷给了他们实惠,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自然他们就更加认同大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