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七十三章 周天循环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七十三章 周天循环法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周循环法

朱先生授课的时间也快结束了,估计离开的日子也近了,我最近几,往冯姨家跑得也勤了。

这下午,我到冯姨家时,朱先生还没回来,我问:“冯姨,高叔呢?”

“他在后面花园,练功,朱先生教他的,你去看看。”

我来到花园,看见高叔背对着我站立,见他一会双手举过头顶, 然后双掌顺腹部向下压,然后,双手又向后『臀』部顺背部向上举,口中还发出夸张的呼吸声,我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没敢打扰他。

我仔细地看了看他的姿势,只见他双脚分开成一条直线,略与肩宽,身体笔直,略有动作,呼吸有声,略有夸张。吸气的姿势是很明显的,虽然站在他的,但我还是看得出来,他用的是腹式呼吸法,吸气时,双手从头顶向下压,下压至腹时略有停顿,然后约过一两秒,手继续下压直到贴身伸直,但掌心向下。然后是呼气了,掌心向上,手向上抬,缓缓的,至腰至肩至颈最后举过头顶,完成一个循环。

过了几分钟,他转过身来,看到我:“噫,庄啥时来的?怎么不叫我?”

“听冯姨您在练功,我看不懂,没敢打扰。”

“这不,我这几腰痛,找朱先生看,他不用吃『药』,就教我这个呼吸的方法,让我每抽几分钟练习一下,我刚试了两,腰痛就好了,你神不神?”

“这个,我还没听过有这种『操』作,它具体是怎么练的呢?”我好奇地问道。

“我也是依葫芦画瓢,不明白道理,要不,你晚上等先生回来后,专门请教他就知道了。”

随后,他和我一同进入了客厅,和我攀谈起来。

“庄,你是在学医吗?”

“不是,我对学医不感兴趣,况且,也没那个基础。”

“这就怪了,朱先生是个医生,他不教你学医,教你什么?据我所了解,有许多找他学医的人,我是私下找他的,他大多拒绝了,他基本只带学校的研究生。听他也曾经私下教过几个世交的孩子,都不成器,几个月后,都学不下去了。你跟他是什么情况?”

“高叔,如果学医,你知道,我不够格,这方面的基础,我连杨的十分之一都赶不上,但是,对周易,我却了解得比旁人多,朱先生教我的是这个。”

“什么,朱先生懂易经?”高叔大吃一惊。

“高叔,原来我也不知道,通过这几次与朱先生的学习,我才知道,周易体系与传统中医体系,在哲学和推理方法上是一致的。他的祖辈学医也学易,只不过医是对外服务的,易是建立理论框架的,这两者在他家都有传常他觉得医,他已经传授得比较成功了,但易,这方面他家有很多东西,根本找不到传承的对象。”

“原来是这样,他正式收你为他的弟子了?”高叔问到。

“不,这方面他谦虚,他认为他没有资格成为一名真正的易学老师,因为他认为易学太博大精深了,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开易学课的。”

“那他跟你是什么关系?我是在这件学习的事情上。”高叔对这种关系感到困『惑』。

“表面上,朱先生对我的是对易学的相互探讨。但我知道,这方面,我也只配当他的学生,不过他自谦罢了。他告诉了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尤其是周易在医学实践中的运用及效果,这可是经过大量事实证明聊正确的理论,这对我深入理解易经的规律和科学『性』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我对向他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视,也许就像他的,以医入易,是最把稳的办法。”

“那他这几教了你什么?”高叔问完,自己也笑了笑,到:“我问这个干嘛,你就是告诉我,我也不懂,反正,庄,好好向朱先生请教,在我眼中,他就是真正的大师。”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肯定了高叔的看法。

“你两个唠叨个什么,庄,莫理你高叔,他只要一开口,就像是在给工人开会,口水话特别多。快到厨房来,看我为你准备了啥。”冯姨从厨房走出来,招呼我过去。

我一进厨房,看到冯姨用几个透明的玻璃盏,装满了各式调料。有类似老干妈的豆豉,有过油的辣椒面、有泡菜、有凉拌荆竹笋等,共五六种。

“朱先生在这里,吃得清淡,我怕你觉得没味,就找人准备了这些,你自己吃饭时也可以加一点,如果还有其他需要,跟姨,我去弄。”冯姨热情地到。

“冯姨,你想得太周到了,其实,与朱先生的口味比,我虽然吃得重些,但这几,我还是能够坚持的。”

“什么啊,我就是看你这几来我这里吃饭来得少了,我想,是不是口味的原因,所以才准备了这些。阿姨希望你来,你吃得开心,阿姨就高兴。”

她的热情,我感受到一种家庭的爱,这种爱显得那么自然而具体,是我多年没有感受到的。

晚上,朱先生回来,看到我在,显得比较高兴,一吃完饭,就叫我跟随他上楼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还没开口,我就问了:“先生,我看到了你教给高叔的功法,治好了他的腰痛,这是个什么功法?与周易有关吗?”

“既然你问到了,这也是近几我要告诉你的,呼吸吐纳结合身体动作,这是一门古老的健身方法,其基本原理与易经相同。”

没等我发问,先生继续讲到:“根据周易原理,、地、人是相统一的。如果把宇宙自然周而复始的运行状态称为周,那个,人体也是一个周。”

“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地人系统的一致『性』,有点像数学中的相似形一样,是可以模拟的?”我自作聪明地问道。

“你这样理解也斜朱先生随即发问:“如果是乾卦、地是坤卦,那么,人体内也有两个位置,分别是乾、坤两卦,你知道吗?”

我摇摇头。朱先生站起来,一边比划一边到:“头顶

就是乾卦,海底就是坤卦”他解释到:“头顶指的是最高处的百会『穴』,海底就是躯干部位最低的位置,位于会阴与肛门之间。”

“也就是,人体的头部加躯干部就形成了一个周的循环体系?”我接话很快。

“对,地一也没停止循环,人体这个周也一刻不能停止循环,大部分病痛的起因,都是这个击循环不畅引起的。但是,光知道乾坤两个点在人体的位置是不够的,在人体上,无处不乾坤。”

他看到我茫然的眼神,知道我无法理解,就到:“比如,以手为例,手心为坤手背为乾。以躯干为例,腹部为坤,背部为乾。所以乾坤只是一个概念,就好比阴阳,就好比正负。但是,在周这个概念里,气机是由头顶乾开始,吸入后进入腹部坤,沉留丹田,呼气时,先下海底,就是坤的尽头,从背部也就是乾部向上到达头顶,完成一个乾坤的转换,也就完成了一个周的循环。”

我明白了,刚才高叔练的,好像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

朱先生继续讲到:“你知道,人是由头脑和思想控制的,当循环不畅时,大脑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循环,躯体由呼吸来配合,这就是吐纳运行之术。”

“意识引导、呼吸配合,如何进行呢?”我估计,这套理论才刚刚揭开面纱,后面有大量的实践『操』作,我得问个明白。

“按现代教学的方法,应该先讲原理课或者概论课,我也按此原则进校”朱先生语气开始平缓,还拿出了纸笔,我也拿出一个本子,边听边记录。

“意识引导,就涉及基本原理。宋代有个着名的儒道大师,也是内丹修练高手,叫陈希夷。”

先生到这里,我回答到:“我听过他,他也叫陈抟,是着名的道家人物,据传他活了几百岁,当然世人也不知真假”。

“不管他活了多少岁,总之,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人物,而且,他的一些理论对我们很有用处,这就够了。”

听到老先生的这一段话,我明白了对待学术或学术人物最正确的态度,只管他的东西有没有用,不必在细枝末节上过于纠结。我记得在北大看书时,我参加过几个学生的讨论,有的人推崇陈抟,他把道家的『操』作理论化,使『性』命又修成为一代风尚,也有人骂陈抟,认为他给后来的程灏朱熹的程朱理学提供了炮弹,既破坏了先秦以来质朴的文风、又给实用的儒家添加了可随意歪曲的玄学。

老先生继续到:“《玄宗内指经》中有一段陈希夷关于人体周运行的歌诀:昆仑绝顶号庐,阴升阳降来复徂,二十五关白玉除,关关钩贯若辘辘,三隅迢带居首偶,馀关环抱拱星宿。具体每一句解释对你没有必要,他这段讲的是关于气机在脊椎中运行的过程和规律。”

朱先生站起来,一边比划一边告诉我:“气机运行从乾卦开始,也就是从头顶到面部到喉部到胸到腹至丹田,配合的是吸气的过程,在吸完后呼气前,丹田之气先到海底,即坤卦,呼气时气机由海底沿脊椎上升,经腰椎、胸椎、颈椎,过玉枕『穴』,到头顶到乾卦,一呼一吸之间,完成乾坤周流,气机循环。”

我明白了,当时看到高叔那个手的动作过程,原来,他是用动作来强化思想,用意识来导引气机的循环。

“我看见高叔在练习时,嘴里还故意发出声音,这有什么讲究吗?”

“这是呼吸的方法,呼吸时有意发出某种声音,不仅改变了肺部的交换方式,也会改变肌肉的紧张方式及血『液』的流动方式,这个原理你知道就行了,不必深究。”

当朱先生到这里时,我想起在部队进行散打训练的情景,教练让我们在对抗训练时,每次出拳,嘴里都要配合呼气,发出“丝丝丝”的声音,并且告诉我们,这是传统武术中的呼吸方法,做“金丹”,主要目的,是在对抗中,自己在打击别人时,通过这种呼吸方法,可以让胸腹肌肉因紧张而变硬,增强抗击打能力。在实战中,这确实非常必要和有用。我看国外拳击选手,也有在比赛中,打击时嘴里发出夸张的声音,原来以为是吓唬对方的,后来自己在实战中才知道,这是必须做到的,因为,当肌肉松驰时,你几乎没有抗击打能力。我通过实践,呼吸对于进攻同样重要。明白了在出拳时,打出的不仅仅是拳头的力量,还通过扭腰、松胯、蹬腿三者之合力,通过呼吸发声把全身体的力量才能整合起来,只有用全身的合力击打,才能有打击对方的良好效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今要告诉你的是,依据四时五行的不同,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先机也不相同,在周循环时,配合呼吸,主要发出的声音分以下六种气:嘘、呵、四呼、皿、吹等,也就是,呼气时所发出的声音。”

“每个季节都不一样吗?”我问道。

“对,《黄帝内经》中有一篇,叫做《四气调神大论》,概述了各季节养生之原则。你可以自己揣摩。我仅以坐功为例,告诉你各个季节修气健身的方法,你要记住的是,它与八卦、五行之间的关系,这对你深刻理解周易在身体上的运用,很有益处,当然,你自己也可以据此练习,以强身健体。”

我赶紧记录笔记,我知道,先生的大课要开始了。

“春季。春三月属木,在卦为震卦,在人为肝胆,在方位为东方,在颜『色』为青『色』。一、养肝之法,平坐向东,因为震宫位于正东方,叩齿三通,因为肝木之生数为三,吸入青『色』之气,九吞之,以补肝虚。二、以母养子法,生木,所以水为木母,若要养肝木,则可强肾水。练功时坐向正北,因水位北方。在医学上,也叫肝肾同源。三、摄生消息。因肝属木,肝木克脾土,春脾胃之气最弱,如果此时脾胃不好,则可在呼吸中练习“呼”字诀,选择在四个脾胃之气稍好之时辰:辰、戊、丑、未。四、六气治肝法,春季当肝胆有病时,呼吸时练“嘘”字诀,鼻吸口呼,大嘘三十遍,出肝之邪气,病好后就不需要再练了。”

朱先生一边教导,我一边记录,还按呼吸字诀方式来呼吸,在朱先生纠正和指导下,几种练习方法已经可以掌握了。

“我今讲的每一个季节的养生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最需要练习的方法,其它方法主要是针对个人情况分别用来作疾病治疗的,你了解就行了。当然,你高叔的那套方法,只要年龄在六十岁以内,四季皆可进校下面,我介绍夏季养生方法。夏季属火,在卦为离卦,人体为心脏,方位在南方,颜『色』为赤『色』。一、修养心脏法,以四、五月,面南而坐,因离宫正南,叩齿九通,用唾『液』漱口三次,吸南方赤气入口,三吞之,闭气三十息,以补心气。二、水火既济法。夏季心肾不交者,心火上亢,出现心烦失眠、心悸健忘、口干生疮、『潮』热盗汗等症状,此是火无水克,导致阳火过亢所致,当求水上济心火,形成水火既济之卦象。练功时面正北以求肾水,切忌向东使肝木生火,加重病情。三、摄生消息。火克金,故夏肺金最弱,气热时气难喘,就是这个现象。若要补肺,则呼吸时练“四”字诀。每日选择肺气最旺之时,即兑卦最旺的四个时辰练功:卯、未、酉、丑。四、六气治心法。当夏季心脏有病的,用“呵”字诀练功,以鼻子渐长引气,以口呵出,大呵三十遍。”

我看时间比较长了,要朱先生休息一下再讲,他示意没有问题,继续上课。

“长夏。这个时间按季节分属于夏季,但它又不同于普通的夏季。四五月属火,六月就属土了,六月是夏最热的时候,称为长夏。在卦为坤,人体在脾脏,方位在中央,颜『色』为黄。一、修养脾胃法。面向西南方向坐,因坤宫西南。闭气五息,因中央土生数为五。然后,鸣鼓二十四次,方法是两手掌完全按住耳朵,双手十指尖交替敲打脑后部之玉枕『穴』。以黄气入口,十二吞之,以补脾胃。二、以母养子法,火生土,火为土母,南方属火。在此季节,有风湿患者,病情加重,多为脾湿所致,故当引南方心火以化之,练功时朝南方,切忌朝北,因北方属水,会加重湿气。三、摄生消息。长夏脾土,土旺克水,肾脏微弱,此时呼吸用“吹”字诀以补其气。四、六气治脾法。此季若脾胃有病,用“呼”字诀治疗,鼻吸渐引长气,大呼三十遍。”

此时,朱先生问我:“下面是秋季了,你能它的五行卦象及方位吗?”

我按前面的方式回答到:“秋季属金,人体在肺,在卦为兑,方位正西,颜『色』为白。”

朱先生点点头:“然也,我直接讲后面的方法。一、修养肺脏法。向西方平坐,鸣鼓七次,饮玉泉三次,瞑目正思,吸兑宫白气入口,七吞之,闭气七十息。也就是,在七十个呼吸中,每次吸气后要闭一会,再呼出。这是闭气最长的方法,因为肺是呼吸器官。肺为神气之主、魂魄之官,帮安神即需补气,此法需要多次练习。有肺病之人,练功朝西切忌朝向西南,因为西南属火,火克肺金。二、摄生消息,金克木,故秋季肝木最弱,此时若肝胆有病,应该练习“嘘”字诀,每择肝木震卦最旺之时练习,震卦时辰分别为:辰、午、戌、子。三、六气治肺法。秋季如肺有病,用“皿”字诀呼吸,鼻吸细长气,用力要微,气息要,时间要长,然后鼻呼出,大皿三十遍。其余我不再细论了,你应该知道规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先生完,我立即给他倒零温开水,他喝了几口,精力又恢复了些。继续到:“冬季的基本属『性』,你来。”

我答到:“冬季属水,人体为肾,在卦为坎卦,方位正北,颜『色』为黑。”

朱老师点头表示肯定,然后他到:“冬季是闭藏的季节,作息当早睡晚起,出门当等日光出来之时,保温防寒,此所谓藏养之道。一、修养肾脏法。面北而坐,吸正北坎宫黑气入口,五吞之,以补肾气。冬是肾和膀胱之气最旺的时刻,此时治疗肾和膀胱的疾病是最好的时刻。二,以母养子法,金生水,肾母为肺金。在医学实践中发现,有肾病者,多兼有肺虚之症。表现为: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咳喘乏力,严重的还会出现水路不通、全身浮肿。对此,练功时可面向西方,以金生水,可助肾气。三、摄生消息,肾属水,水克火,火属心,冬季心火最弱,如果心脏有病,冬容易加重。所以冬季练习“呵”字诀,使心火上升。四、六气治肾法。如果在冬季,肾有病,用“吹”字诀,以鼻渐引长气,大吹三十遍。”

朱先生讲到这里,这一课基本就上完了。快结束时,他了一段话:“从古代典籍,如《内经》、《伤寒论》、《千金翼方》等,大都认为饶寿命应该在一百岁至一百二十岁左右,现在中国饶人均寿命不到八十岁,除意外死亡之类,大多数是违逆四时运气造成的。顺应地循环,保持人体周顺畅,这就是养生的秘密啊!”

他意犹未尽地到:“周易这个宇宙模式,已经把地运行的属『性』、方位、顺逆、数量,都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了,具体而明确,我们却将它神秘化,搞得鬼神难知的样子,令人望而生畏,却不知道运用它,你,今的易经学习热,是不是走偏了呢?”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