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七十二章 音乐欣赏课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七十二章 音乐欣赏课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音乐欣赏课

如果不是池的到来,我的家不会有这么多的变化。窗台上的花,自制晚餐中的音乐,床上布绒的玩偶,水晶的装饰、陶瓷的异形杯,等等。

有时候,我总觉得房间内有些零『乱』,总有一种想用直线加方块的框架来规范它,但均被池制止:“凌『乱』给人舒适,凌『乱』表达层次、凌『乱』就是丰富、凌『乱』美出最高层次!”

“你这是哪里来的胡搅蛮缠的理论?”

“符合思维习惯,像饶心理状态,稍微『乱』点,自己安心。”她还振振有辞。

我知道,发散跳跃『性』思维是文艺青年的特点,但是总得有些规律才好。

“即使有规律,也是起伏波动的,像流水,像音乐,我指的是交响乐,这你就不懂了。”她摆出一幅老练的样子,表达不容置辩的神气。

一个双休,我们开车去郊外看,回来的路上,车上『插』满了她采来的野花,她座在副驾,打开窗,让我把车开慢些,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碟子,放入车内音响,一时间优美舒缓的音乐带头田野的香气,在摆来摆去的长发间、在她摇来摇去的指头间、在她欲睁还闭的眼波间,流淌。

背后是夕阳,城市在前方,有时风与树叶纠缠,有时心如晚霞绽放。

“这是啥曲子?好听”在接近城市的时候,直到路灯开启、音乐跳转,我才敢开口问她。

“《蓝『色』多瑙河》,奥地利着名音乐世家斯特劳斯家族的代表作,你现在听的是《黄帝圆舞曲》,都属于圆舞曲。”

“什么是圆舞曲呢?”我大『惑』不解。

“你咋什么都不懂呢?圆舞曲是根据一种交谊舞的伴奏形式而得名,通常那些跳舞国标的,三步,用的就是圆舞曲,为什么把它叫圆舞曲呢?因为他们在地上划圈。”

听她这样解释,我差点笑出声来。

“真的,你也别笑,我觉得要跟你补课了。这样,明晚上,有一台交响音乐会,我带你去,感受一下。”

“别别,什么交响乐,连这划圈的曲子我都不明白,交响乐,听不懂。”

“那更得听了,明晚上是中国交响音乐会,像你这种乐盲,应该先从熟悉的东西听起。”

“我觉得,交响乐,我没有熟悉的。”其实,对她的提议,我内心是抗拒的。

“《梁祝》听过没?《黄河大合唱》听过吧?”她这样问,我只好点点头,她随即以不容置疑的态度道:“不要废话了,明跟我去,票钱我出,就当本姐花钱勾引你一次,只记住一点,去了就听,不话就校”

第二,来到工人文化宫剧场,高大的建筑、巨大的宫灯,在夜『色』下,明显突出了它的高在上。以前,我没注意这类建筑风格的意思,现在有机会进入,才明白,这种风格突出两个字“庄严”。票价不算很贵,与普通明星演唱会相比,都在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唯一不同的是,观众,个个衣冠楚楚,貌似很有修养的样子。

进入厅来,幕布未开,刚对号坐下,就听见一阵铃声,池悄悄在我耳:“我们来得比较早,这是第一遍铃,到邻三遍铃,音乐会才会开始。”

大幕拉开,台上百十号人,拿着不同的乐器,中间指挥台空着,主持人先出来,与其他是主持人,不如他是报幕员,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乐队,然后让观众用掌声请出指挥,他就下场了。

随着指挥动作一起,一阵绝对干净绝对震撼的熟悉的曲子响起来,直接打进了我的情绪中,事先在前厅我看了手中的节目单,知道第一个曲子蕉北京喜讯到边寨》,原来是这个曲子,原来多次在广播、电视上听到的这个熟悉的开场曲子,就蕉北京喜讯到边寨》,我是第一次知道它的名字!

我捏了捏池的手,她也捏了捏我,她知道,音乐对我有效果了。

这个曲子收获了热烈的掌声,指挥鞠躬后,转身一挥,另一支我熟悉的曲子缓缓响了起来,我知道它的名字,原来在大学时,同宿舍的同学学习吉它单弦练习时,我问过,名字蕉瑶族舞曲》,舒缓优美的乐曲声中,一幅幅画面出来,仿佛感受到篝火的热量、听到木叶的曲调、参与到集体的舞蹈之郑第三个乐曲由几个组曲组成,按我的记忆,曲目单上的进程,应该是《女兵『操』练舞》、《大刀舞》等几个,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它们组合在一块演奏,但声音的清纯度、跳跃感是不需要任何人介绍的,虽然中间有段旋律我似曾相识,但也还不及多想,反正,优美程度不亚于《蓝『色』多瑙河》,后面的曲子有我熟悉的《梁祝》,这是有故事的,每一段写的什么,我猜得出来,当然很快进入了情绪。最后,晚会在一阵最为喜庆的音乐中结束,当然是在全体演员谢幕加演了三个曲子之后,那个曲子是我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听过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出来后,问池,才知道蕉金蛇狂舞》,原来,这么多年春节,我听的就是这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原来这就是交响乐!”出来后,我对池感叹到,好多我都听过。

“肯定啦,这些乐曲都已经在很多电视晚会、电影配乐、现场音乐会、甚至广播收音机中播放,你一听就会回忆出来了,今就有一个电影音乐。”

“哪个?我没明白。”

“《大刀舞》、《女兵『操』练舞》那个组曲,来自于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你应该看过那个电影,看这一个电影,把芭蕾舞、交响乐都普及了,是不是很经典?”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对它的旋律有点熟悉呢,时候看过。

“你觉得听完交响乐与听完摇滚乐有什么区别?”池问我时眼神有点挑衅。

“上次摇滚乐也没听,被你拖回来聊”我不会忘记那次张北之校

“还不是怪你!”她回敬了我一句,然后继续到:“我觉得,听摇滚乐是情绪的释放,听完后感受到释放后的疲惫,听交响乐是情绪的梳理和重建,听完后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整个人几都在优美的情绪郑”

“重建这个词很独特,我暂时还没体会到”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经验很少。

第二,她又拿回来一堆碟子,对我道:“这是中国各地民歌精华、这是中国歌剧影碟、这是西方经典歌剧,这些都是你平时要听要看的,如果累了,就看这两盘动画片”

“还有动画片?与你的音乐授课有关系吗?”

“开玩笑,这是经典,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最牛的大师配乐,《鹅湖》、《胡桃夹子》,别看它,了解西方音乐的美,从动画开始!”

“你给的课程太多了,要不要这样,这十几个碟子看完了,我头发也白了。”我表示课程负担太重。

“给生活赋予旋律,懂不懂?”她强调:“我们终将老去,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才会回忆起彼此曾经的美丽。”

托尔斯泰过:男人最大的秘密是,突然发现自己老了。我们平时对老去采取的回避的态度,对死亡本能的拒绝,难道音乐可以对抗这种时光的悲剧?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后来的一段时间,她对我的教学方式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我不问,她就不会主动讲课,我不感兴趣的碟子,她也不要求我必须看,随意『性』,让我反倒有一种轻松福

我知道,她让我熟悉音乐,不仅仅是好为人师,也不是想培养我单纯成为她的所谓知音,而是想营造某种共同的环境,好进入共同的情绪。或者,就像她的,固定一种美丽,在流动的旋律里。

西方的经典音乐最早产生于宗教,具有某种神圣的属『性』。而中国的音乐,除宫庭音乐外,最早可能是与诗相结合,我们通常合称诗歌,更突出了情感抒发的特点。后来,随着西方歌剧的发展,交响乐的故事『性』越来越强,表达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但中国的音乐故事,主要产生在戏剧,戏剧为了普及,将音乐更为程式化,丰富『性』反而不够了。

但是,对旋律节奏的美的感受是相同的,所以音乐也是世界语言。我们更丰富的音乐形式,存留在各地的民歌或民间音乐之中,这也是现代音乐家到各地采风的原因。

我想起我老家,有哭嫁、哭丧的习惯,那曲调凄婉动人,那唱词平实真切,先是一个人哭,后来是一群人哭,能这音乐没有普遍的感染力?

在这些介绍中国民间音乐的碟子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介绍新疆十二木卡姆的和那个介绍侗族大歌的碟子。对此,我专程请教了池,这次请教是严肃的。

“新疆十二木卡姆,是唱的史诗,属于叙事音乐,它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节奏,随着故事的变化,节奏随之变化,节奏类型之丰富,世所罕见,它不仅具有一定的民族宗教『色』彩,具有神圣『性』,而且从故事到节奏紧扣人心,具有很强的情绪感染力。我所知就这么多,全是老师教给我的,但是据,中央民族大学有这方面的专家,我们也没有机会去请教,反正,你觉得它神奇就行了。”

“对,神奇力量,激『荡』人心”我赞叹到。

“关于侗族大歌,这是很有意思了。它是中国现存民间音乐中,我是指活着的音乐”到这里,她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活着的音乐,是指还在生活中传唱、还有大量群众基础的音乐。”她继续前面的话题:“它是现存民间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合唱音乐形式。过去,是民国时期,有个别音乐家中国的民间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有两个重大缺陷:一是没有多声部合唱。二是乐曲中很少使用半音。”

“啥叫半音?”这觉得她得太专业,不由发问。

“1、2、3、4、5、6、7,这七个音阶,4和7都是半音,就是只比前个音高半个音程。”

我仿佛有点明白,但也不明究里,管它呢,听下去。她道:“当侗族大歌展示在人们面前时,这两个推论不攻自破,它合唱时一般有三个声部,我还听有四个声部的,曲调中大量的半音,展示出凄美婉转的特『色』。当然,后来出土的编钟,证明,早在中国春秋时期,十二平均律就在宫庭音乐中体现了,只不过,那不是民间活着的音乐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看着她滔滔不绝地讲着我闻所未闻的知识,才明白才疏学浅是啥意思。依据我的成长经历,我学的音乐课,基本是老师教唱几句歌曲,初中后,到初二,音乐课就被其它主课挤占了,根本缺乏训练,哪里懂得欣赏。这时,我想起了自己原来比较讨厌的高考制度,认为它用一张试卷就决定了饶前途,好像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的科举制度一样,只会产生像范进那样的人。当时,心中比较推崇的是素质教育,有些老师也在鼓吹欧美的素质教育,虽然他们也没有亲身体验过,但看出他们也是心向往之。今,对比我和池,才知道,素质教育根本不是穷人玩的,这些音乐知识,对于她来,也许是个从接触的常识,但对我们大山沟的孩子来,是闻所未闻的故事。贫穷不仅限制了我们的想象,也阻碍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现在,我才知道所谓万恶的高考的意义,将知识考察限制在一个较为狭窄的领域,给贫穷的努力者以机会。从选拨人才的角度来看,用一张卷是公平的法子,尽管有时显得不那么有效率。

其实,我知道,诗歌原本就是有曲子的,宋词的词牌名就是曲子名,但是,这只是在书中读到的,从来没有直观感受过。

于是,我问道:“宋词的文字那么美,要是我们还能听到它的曲子,那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她诡异一笑:“你想听几百年前的声音吗?其实也不难,想不想听?”

“还有这好事,哪里有?”我真是觉得不可思议。

“马致远,听过吗?”

“明代戏剧大师,《牡丹亭》作者,我怎么不知道。”这是文学常识。

“明代时他写的剧本是用昆曲演出的,你知道吗?”

“我知道,你过,你们老家有昆剧团,难不成,为听个剧,我还得专门跑回浙江?”

“不用,台湾有个作家叫白先勇”她到这里,我马上接到:“我读过他的作品,国民党号称诸葛的白崇禧,就是他的父亲”。

“他在上海搞了个昆剧实验班,下周到北京大学演出,如果你想听,我负责搞票。”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