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九十二章 我的大因果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九十二章 我的大因果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妍子的形象只在我跨出门的那一瞬间出现了一次,就给我在震撼,我知道,无论是何种力量,都抹不去她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不管是在最快乐还是最庄严的时刻。

出得门来,我回望这佛堂,它仿佛有一种家的温暖,曾经在这里我遇见过爱情,今天在这里,我收获了最大的密法。

回到宿舍后,发现宿舍里已经摆了一些点心。秋师兄介绍,今天学了一整天的法,连吃饭喝水都没顾得上,上师专门安排,给每个弟子一些点心,以补充体力。

我没来得及吃,就想上坐修法,被秋师兄劝阻了。“磨刀不误砍柴功,上师交代的事,你置于何地?”

我马上明白,听上师的话,才是修法的关键。

当你的身口意完全融入上师之心时,所有的灌顶与加持才会起作用。说白了,这也是归心一处的办法,归于上师处。用迷信归心一处,或者用道理归心一处,目的都一样,只要效果好就行。所谓借假修真,就是把上师当成佛的化身,当你与上师为一体时,你也成了佛。

吃过点心喝了水,秋师兄拍了拍手,说到:“我明天要离开了,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专修。”

“你这是要闭关吗?”

“差不多,上师认可了的,我需要闭关。在闭关前,我把家事处理一下,然后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就行。”

“那你就在这庙子闭关不好吗?况且,前面就是上师曾经住过的黑关房,上师就在身边,不更有把握?”

那个黑关房,是活佛当年闭关的位置。据说,他在那暗无天日的地方一个人孤独地呆了三年,外形如同一个砖窑,当年我跟妍子,还踮着脚,从那个递饭口往里面看过,里面太黑,什么也看不见。

“开玩笑,我有什么资格?那是活佛闭关的专有之地,我一个普通弟子,有什么资格进那里面?况且,我也没那能力可以闭黑关。要知道,闭黑关如果没能力强行去试验,不出三个月,人都要疯掉的。”

那是,按司法机关老手当年给我的介绍,一个人呆在一个完全没声音与光线的地方,不要说三个月,就是一周,他的所有意志力就会崩溃,见到预审人员,不需要问,他就自动往外说。

这事我也跟小胡这个心理专业的学生问过,他认为这是符合心理学道理的,要不然,所有监狱为什么每天要放风。除去太阳照射杀菌与补钙的身体原因外,就是精神原因,也必须见到外面的世界,要不然,基本是要精神错乱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上师当年闭关,身体与心理这两个关口,早已超越了人的极限,那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不理解地问到:“按理说,一个意志力再强壮的人,身体再好的人,关在里面三年,能够正常活下来,都是人间奇迹,上师有超能力吗?”

“我们的身心都是幻像,凭习惯规律固定循环,能够超越这个循环的,是能够把握自己身体的人,也是能够把握自己心灵的人。你知道,一切唯心造。心有了,一切都有。心空,一切皆空。”

这个理论,虽然从单纯的形而上来说,可以逻辑自洽,但是,如何做得到呢?

“那你准备如何闭关呢?”我不好继续在上师闭关的问题上纠缠,毕竟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只有上师本人知道。所以,我把话题转移到他的身上来。

“也不能算严格的闭关,但算是清修。如果从汉传佛教以及密教中某些教派的法则来看,也算一种闭关。找一个几乎没人的地方,带一些粮食上去,种点蔬菜,生活上也就可以自给自足了。我当然做不到如同米拉日巴尊者那样,仅凭雪水与野草就可以活下去。但是,普通人的热量够了,我年轻,也就可以活了。平时大量的时间,主要是读经修法打坐。关键点是,脱离社会一断时间,不与人说话,不与人接触,专心在法里。”

这有点像隐居。但是,古代的隐士或许有两个童子,或者有几个近邻,虽然人少,但未完全脱离社会。他这种方式,几乎完全脱离社会,这比我们所看到的古代隐士的难度,要高得多。

“你这种方式,跟上师说过吗?”

“早就说过,前年我就跟上师说过。上师当时没同意,因为他说我不能制心一处,控制不了心,就无法控制身,说白了,我当时没这个能力。但这次,上师却同意了。”

我不得不对秋师兄的成就表示赞叹,我向他合什行礼。能够有这种隐修闭关的能力,在今天学佛者中,是极为少见的。原来在崇圣寺的钱师兄,也是集体住小屋闭关,那是一个团体行动,况且时间只有一周多,与秋师兄的难度,不在一个数量级。

看着他低头收拾整理物品时,我突然升起一阵崇敬之心。这样一个曾经的浪荡少年,因为对爱情的忠贞与怀念,走上了学佛之路。他对佛学的追求是我不能比拟的,他是用一身的时间在进行不懈的实践。

他平时很少说话,也没什么朋友,除了跟我说话以外,跟其他师兄们只是点头之交,其实,他们都已经是上师多年的弟子了,肯定非常熟悉。这种定力,也是我不能比较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现在已经拥有了让上师认可的能力,他依然年轻,却如此沉稳而有把握,我原来所谓追求制心一处的法则,在他这里,却已经实现了。

突然,我忍不住提出一个我思考过几年的问题:“秋师兄,我想问你,制心一处,究竟是个什么境界呢?”

他回头,望着我,目光平静。“你不要去猜想那个境界。我虽然达到过,但说不出来。总体印象有一个词,叫明空。明明白白的空性,古人书上有多种形容。我打个比方吧,你最思念的人,就在你面前时,你会想其他人吗?你眼里只有这个人,这就算制心一处。或者你看到一朵花,太喜欢,你仿佛将思想情感与目光都集中到花上,甚至你觉得,那花就是你本身,这就是制心一处。在我们密法,上师与你合二为一的状态,也是。”

“也就是说,眼里只有上师,没有其它?”

“不!一切都看得见,但对你不起作用,一切事物如流水,而你站在岸边冷静旁观,这个岸,就是上师。”

这个比方虽然妙,但我始终无法体味出味道来。当然,他也让我不要猜想境界,只好如此作罢了。

我感叹到:“今后我恐怕再也遇不到你了,秋师兄。如果你不离开就好了,在这里清修,你可以指导我,你本人也得到上师的当面指导,那就太好了。”

“一切遇见都是因果。庄师兄,你我原来肯定有因果,我没悟道,不知道因果从何而来,但我们的遇见,肯定是有缘故的。你刚才说上师指导的问题,过一段时间,上师要到西藏去了,没时间指导我们,你要抓紧上师在的这一段时间,多向他请教。”

上师要离开?这消息可把我吓了一跳。尽管我知道,历代大师们,为了弘扬佛法,总是东奔西走一生流离,如虚空藏大师、宗喀巴大师,几乎走遍了西藏各大寺庙,求了无数高手传法加持,甚至远赴印度尼泊尔。尽管我知道,哪怕如近代的贡嘎活佛深入内地传法,虚云老和尚进入藏地学法,都是为法奔走的典范,但这整天跟我们在一起的上师,也要离开,还是让我感情上受到了冲击。

其实我是知道的,因为从第一次到这个寺庙里来,到第二次我到丽江,这之间,上师就外出过两次,每次几乎要一年多才会回来。当时,我跟妍子来这庙子时,碰巧遇到上师,碰巧我遇到了爱情,碰巧遇到了刘大哥,这是不是因果呢?

当晚,我抓紧机会,向秋师兄请教了一些问题,他都耐心给了我建议,最后他说到:“一切以上师的教导为主。”

当晚,我们都完整地修了两次大圆满法,熟练地掌握了所有咒颂仪轨及观想内容,对今后独自修法,打下了基础。

第二天一早,秋师兄收拾好东西后,就找上理由辞行去了。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他回来了,还包括木江师兄。木江师兄笑盈盈地,跟我一起,帮秋师兄拿行李,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身影远去了,他是步行离开的,按他昨天的说法,从他找到静修之地前,他都是要步行的。我不太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或许是磨炼意志?或许是表达决心?

那么问题来了,他这是在给谁表达决心呢?

给自己,需要表达吗?

我满目伤感,送走这位有成就的师兄,也为自己再次孤独而伤感。回头望着木江师兄说到:“他得走多久啊?”

木江神秘地笑到:“他走一生,或者很快就到了。”

“什么意思?”

“上师给他说的,说他理想的静修之地,就在云南,在迦叶尊者的身边。”

那不是鸡足山么?我想到这里,心跳了一下,没敢说出来。我只是对木江师兄说到:“我还是去劈柴吧。”

木江师兄点点头,说到:“你现在老实了。”说完,他就离开了。

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不太懂,但也不好再问他,因为他没有解释的意思,留下我一个人猜谜。

是说我不再妄想了?失去最后的陪伴,不再乱想捷径了?是我终于踏实了,把工作与修行当为一体了?算了,不猜了,做一个幸福的老实人。

此时,剩下可烧的柴也不多了,今天离开了许多师兄,他们各有打算,今后,庙子里每需要做饭的量也会少很多。而对柴火的消耗也不多了。但是,长时间听法打坐,让人身体有些僵,所以劈柴时流汗用劲,有一种说不出的爽快。

我大约估计,这已经劈好的柴,可以烧几天了,才结束我的工作,回到宿舍,继续修法。

我是三个法都要修,因为我的基础不好,修前两个法没有明显效果时,修大圆满法更是无法上路。

这样修了好几天,效果不是很明显,有点像走过场。在修前面仪轨时,总怕忘记后面,虽然我知道自己忘不掉。但总在担心与压制这种担心的交替中浪费时间,让我很是焦虑。

吃中午饭时,听到一个消息,更让我的焦虑加深了。据庙里长住的师兄讲,上师很快就是出发了,已经在开始准备行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没办法,我只得在下午,坚持拜访上师了,不管他有多忙。

上师本人倒是看见我在门口了,说到:“你进来吧,我知道你要找我。”

我给上师顶礼后,不敢说话,只是低着头听他说。

温暖的手掌在我头顶,那热量如此亲切,在我头顶反复轻拍,我跪在地上,仿佛接受到巨大的热情与关怀。从我母亲以来,没有摸过我的关,如此上的时间,哪些轻柔的动作,那体温,如同孩子见到自己的父母。

突然,我流泪了。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是不是感觉修法不上路,是不是把这里当家了?是不是觉得今后没有依靠?是不是认为,离开了我,你无法自处?是不是留恋这一片山水,是不是舍不得所有师兄?”

我哭出声音来了!他句句话打在我心中。好不容易找到心灵与身体的归宿,而今它们又要离我远去,让我跌入最害怕的漂泊之中,我向谁说呢?

好久,好久,等我终于平静下来,上师这才开口到:“这不怨你,这里,好多世以前,本来就是你的家。”

这话一说,把我吓了一跳。我不敢大口呼吸,想仔细听到上师的每一句解释。

“那一世的因果,在这一世全部成熟了,你所遇到的一切,只不过是因果的变现。孩子,记住,你今后不止有我一个上师,你今后依止的人,必须是能够说出你这个因果的人。因为,所谓得道,当首明因果,所有明白因果的人,都是世上难得的善知识,你都要用全部的身口意供奉他、皈依他。”

“师父,我已经皈依了你,难道要我皈依别人,我做不到。”

“你错了,无边法门誓愿学。我本人也曾经向无数上师,甚至在入定中,向无数历代上师求法修证,万法一体,都是佛祖的心子,哪个上师不是一样呢?而你的大因果是确定的,如果他能够说出来这个秘密,就是你的上师,你不要忘了。”

我只好点头,聆听上师的教导。

“在洪荒时代,你曾经是一个祭师,承担着沟通天地人的作用,所以,你的性格里,有智慧的根基。”

他这一说,我想起了我原来的那个梦,吓我一跳,当时我有一种汗毛耸立的感觉。

“就在这些山谷,就在这里,你是那个部落最有知识最有权威的人。所以,我说,这里就是你前世的家。”

时间地点与人物,都对上了,跟我原来在丽江做的梦一模一样,难道,那个梦中的情境,是真实发生过。

“我之所以说,那一世的所有因缘,都在这一世显现出来,是因为所有缘分都成熟了,这一世你的所有遭遇,都与那一世有关,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事到如今,面对这个看透我的圣者,我只能做一个透明的人了。我说到:“师父,我曾经做过一个梦,那是前两年在丽江做的,与你说的一模一样。”

“这就对了,梦是心意识的反映,在此世你梦到它,说明它已经显现为现世的果报了。”

“师父,你说我今生遇到的一切,都与那一世的作为有关,是么?”

“对啊,我透过你的心已经看到你的过去了。孩子,你是不是父母双亡了?是不是已经没有家庭了?”

我点点头,上师真的是活佛啊,居然看透了我的一切。关于我没有家庭这事,连刘大哥与文大姐都不知道。

“当年,你作为沟通天地的祭师,没能够预见大洪水的到来,没能够阻止多少男女奔向死亡,你让部落的全部人员,几乎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这就是在此世的报应啊。”

我明白了,我当年因为失职,当然是能力问题,让部落主体受到灭顶之灾,这是报应。祭师作为部落最有知道权威的人,没有履行好职责,直到今天,命运仍然没有庭我。

“这是你的第一宗因缘。第二宗因缘,是当部落的青年男子大部分已经死亡后,你跟三个女人纠缠不清楚的关系。其中有一个女人难产,你救了她,但你抛弃了她产下的有畸形的孩子,所以,这一生,你既没有正常的家庭,也没有自己的孩子。”

原来是这样啊,原来在梦中,那个在树林里生孩子的人,原来是乔姐的前世。而在部落等我,亲近我的人,是妍子与小池。

“此生你经历过很多曲折,但始终有财运,那是因为,在那一世,你倒是慷慨的,你取得的食物,都能够与部落的人均分。你当年是智慧的,你知道哪里有猎物,哪里有食品,所以,你部落里所有的幸存者,都得到了存活,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够长大,部落得到了延续。”

按佛法的原理讲,财布施得财,法布施得法,无畏布施得长寿,看来,是对等的。

“师父,我学佛的因缘是什么呢?当年,教过我算命的董先生临终前给我的话,要我做大事业,或者求神仙道,是不是原因呢?”

“那只是结果,只是你那一世的结果。当时你没有预测到大洪水,使部落受到巨大损失后,你就注意观察学习自然了,你就到处向其他部落的高手请教了。其他部落有个老祭师,也传授了你一些经验,你还送过他一头羊。那董老先生,就是那个部落的老祭师啊,他来这世,是专门点化你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只是我当年求神仙道的一个原因,但神仙道不仅是佛教,而且还有道教,还有其他方术,我都尝试过,甚至我还想过理解鬼神。

我还没问,上师就继续说到:“你前妻,或者说你心中的夫人,跟你一起到我这里来过。当年,她就是你的侍女,因为名义上祭师是不能够有夫人的。她把你当主人,你把她当伴侣,所以,在这里,你们都会有家的感觉。”

对啊,我也很奇怪,当年跟妍子的感情,始终在兄妹与夫妻中徘徊,但到了丽江,到了这个寺庙后,突然那一下,我们都奇怪地产生了爱情。尽管那只是一次火花,却点亮了我整个人生。

“当年在你年老时,你已经不能够正常走路了,她的身体还好,其实你的路,是她选择的。她跟你时间太长了,也知道路该怎么走了。直到今天,你学佛,只不过是像那一世一样,跟着她走而已。”

太对了,如果不是妍子学佛,我哪有机会进入这个门呢?何况,她在我面前修净土,那么沉稳,那么坚决,就像她已经认识路一样。其实,我知道,她本人也在路上,远未清静。

“师父,那我怎么遇上了你呢?”我想知道,我跟师父有什么非凡的因缘。

“我只是你学佛的路上风景而已。你已经遇到过许多点化你的人了,你自己没有觉察吗?告诉我,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

我此时脑袋突然想到了虚老和尚的事迹,更是想到了我三次遇到的那个中年女人。

我把我曾经的遇见给师父说了一些,最让我不理解的是,当时我三次见到的中年女人,居然同行的人都没看见。

“孩子,你的佛缘是深的,这句话有人对你说起过没有?”

“有,崇圣寺见性法师亲口给我说过。”

“他是得道的人啊。他没给你明说,就是留给我今天告诉你的啊。孩子,你所遇到的,是度母的化现,那分明是度母在摘引你的啊。你难道没产生过任何怀疑吗?”

我当时是产生过神圣感,但没往这方面想。“但是,度母这样伟大的菩萨,怎么可能专门来点化我呢?”

给我一万个胆量,我也不敢猜测,我本人与度母有因缘。

“孩子,所有众生都是度母点化的对象。度母百千万化身,接引所有众生。你对母亲的思念,所以度母以母亲的形象来摘引你。你对慈祥的渴求,所以度母华丽慈祥的形象,这就是度母。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

我继续听上师说到:“无众生就无佛菩萨。只要众生存在,佛菩萨就从未远离我们。当因缘俱足时,佛菩萨就与你有联系了。孩子,如果你认识到,你从皈依佛法的那一天起,你的心就与菩萨的心联系在一起了,你就会信心百倍,就会在此生成就。”

此时,一种巨大的勇气在我胸中诞生,我觉得,此生如果不见道,枉对这种因缘,浪费此时生命。

“那么,上师,你离开后,我该向哪个方向努力呢?”

“我之所以收你为弟子,因为我的传承中,有你今后拜师的因缘。你今后要去的方向,我只能给你说个大概。为什么不全说呢?因为你修法,实际是在修你自己。老师如果提前把答案告诉你了,你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与需求,那是不行的。路是要你自己走的。”

但是,此刻,我内心中,还是想找上师得到一些启示。这个人完全把我的前世今生了解透了,深明我的因果,甚至进入了我的内心。他把我叫孩子,一个父亲,有什么不可以告诉自己的孩子呢?

更何况,前几天秋师兄离开时,说明自己要隐修闭关,上师都已经给他指点了方向。而此时,上师不愿意给我指点,是怕我能力不够,还是怕我跳戏,省略中间过程,直接走捷径?

这难道是一种不信任吗?

“孩子,你今后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不管是哪种困难,你始终记得,你是度母点化的人,你应当充满信心。你应该记得,我始终在你心中,从未远离,你应当充满信任。你应当记得,你此生所做的慈善功德,对得起我给你传的法,对得起祖师的秘密,所以,必有成就。”

此时,我想起,我跟妍子以及刘大哥文大姐一起,所做的支教活动,如此之重要,它几乎像我学法的功德粮食一样,如果没有这种功德的积累,我连初入佛门,学法成功的机会和资格都没有啊。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孩子,你现在不要觉得,自己今生的遇见都是因果所定,无法更改。自从你学佛以来,就已经超越因果了。你学过算命,此时,你自己的命运已经无法用原来的方法算准了。从你立志入道开始,你就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了。我无法跟你细说你今后的道路,因为那是你自己掌握的。你想想,有多少人,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呢?”

这就是佛法的大因果了,摆脱宿世因果的束缚,在因果作用的主体消失后,因果也就无法显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而得道的标准是空,我既不存在,那命运何以安立呢?

“但是,我以我诚恳祈祷历代上师及度母的心,通过礼佛打卦得出的启示,大概我能够说出一些要点来。”

我知道,上师要预言我的未来了,听得特别仔细。

“你未来求法的地方,在你出生地的西部,在山川与平原交接不远处,望得见高山也看得到稻麦。那是显密共处的地方,那是汉藏杂居的地方。与白教有关,你就得法了。我在观想中,发现过一个大威德金刚,保护着你,估计你要修那个法门。那是一个有威仪神通的密法。我还看见,你在一个深山隐居,完成你这一段时间的修行。”

这些话虽然令人费解,但我知道,当我到那个场景之时,也就很能够理解了。

“你与显教的禅宗有缘分,或许虚云大师的足迹,你也要走一遍。反正,我所能够说的就这些,最终你将走到哪里去,大概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吧。”

此时,上师已经说完了他该说的,我问到:“师父,是不是我该离开了?我想追随你一生。”

“你抬起头来,看着我。”师父在我脑袋上拍了一下,我抬起了头,突然发现,师父显示出某种法相,慈祥与力量混合袭来,包围着我整个视野,难以形容的震慑,让我忘记了自己身在休息。

突然,师父开口说了一个“阿”字,声音很长,像是一道光,印入我的脑门,在我脑海中,有一个藏语的阿字符号,有点像逗号与括号的混合型,进入了我的心。

“记得那个符号了吗?”

上师突然一问,我吓了一跳,但回想一下,那个藏语的阿字符,却清晰地在我脑海中。

我点了点头:“是个阿字。”

“对了,你想起它就想起我,你想起我就回忆它。那是打开我们之间的钥匙,我将在你找到第八识之前,以此符号护佑着你。”

长时间的礼拜,直到上师说:“好了,我的孩子,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某个坛城相见,你去吧。”

离开上师那间屋时,如同心被抽空,木江师兄在门口看我的眼神,怎么有些伤感?

是啊,不管是上师还是木江师兄,这两天都在给这些学法弟子告别。而明天,我也要离开了。我还有好多问题没来得及向上师请教。

我该怎么走呢?我该向哪里去呢?今后我独自修法,遇到问题怎么办呢?

这个刚刚产生深厚感情的家,我又要告别。这个心灵上的导师,甚至我对他的感情依赖,比对自己的父亲还要深,却不得不告别。

我的一生都在告别,告别父母告别朋友告别妻子,告别那些与我有过感情的恋人及亲人,告别我的生活环境,告别一切熟悉的东西。

上师知道我的过去,知道我的现在。知道我饱受漂泊之苦,他怎么忍,让我再次漂泊?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