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七十五章 谁没开个学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七十五章 谁没开个学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终于在开学前一天,跟文大姐一起,到了学校。此时是老师最繁忙的一天,高中生,光要搬的教材及教辅材料,都需要几个男老师忙一天,况且,标语的布置,后勤的检查,及教务处的会,整个学校,一股大战前的气氛。

文大姐与总务交接账目,把这学期要用的资助费用,与总务进行核对。更重要的是,还要与各班主任老师联系,重点有希望上大学的孩子,不管是艺术体育特长生还是成绩好的孩子,作为重点保障对象。而普遍的成绩一般的孩子,需要增加的饮食营养补助,也是要核对算钱的。

助学工程不是光花钱就可以解决的。需要长期有人督促,监督,让这钱用得更有效率。原来在北京时,有一个生意上的朋友问过我,他想做慈善,想拿出一笔钱出来,问我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我只好说到:“如果你要简单的话,直接捐给希望工程或者红十字会就行。”

他可不这么想:“我不太相信别人,包括你所说的组织,毕竟这些组织要养活这么多工作人员,资金使用,我怕效率不高。”

“那你就找一个人代理你去做这件事。”我当时也没深入过慈善事业,只是应付式的回答。

“谁能够相信呢?如果找当地当官的,本来贫穷的地方,部分当官的突然见到这么多钱,心就活了。他贪我几个钱,求助对象就少了钱。况且,他犯法,把他也害了不是?找本地其他人,也是一个道理。”

“那你就自己去。”

“我哪有那么多时间,我不做生意挣钱,哪里来的资金呢?”

当时我以为,他所思考的有道理,这可能有点死循环。但今天,我看到文大姐忙前忙后的,我觉得,我与妍子做慈善,找到这样好的代理,简直是上天给我们的帮助。文大姐跟刘大哥这种没私心又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是稀有的。

校长本来要陪我到处走走,但我看他那么忙,怕耽误他的时间,没同意。我就开着文大姐的面包车,帮后勤的师傅,到街上拉米面油去了。

如果没亲身经历,你根本不知道,要管理一个学校上千人的吃喝生活与学习,还有如此多的事情要干。分管总务的副校长刚开始对我开车还有点不好意思,等混熟了后,他就开始了他的安排。一会上农贸市场一会上新华书店,还要顺便到医院,给校医务室拉常备药品。

家大了,都不好当。

我从小读书,开学前最害怕的是,老师检查家庭作业。但今天看来,最忙的,却是老师。我们一个人的家庭作业交给他了,他却要批改几十本。更别说,参与开学前这如打仗般的准备工作了。

第二天,看着那些扛着大包小包的学生到校时,我仿佛看到当年的我。春节的欢乐还没走完,他们的父母大多都外出打工了。那些装东西的编织带明显带着长途的磨损,带子也有断裂的,被用麻绳随便接上,把学生的肩磨成了印子。有的带着塑料桶,明显是火车上民工的神器。是一种白色的装涂料的桶,质地比较结实,上面有盖。民工们回家时拿它装行李,放在火车上,如果没座位,放地上就是天然的板凳。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学生的行李,甚至可以判断出,他父母是在哪里打工的。

开学典礼和加餐,我与文大姐就没参加,毕竟教学任务,还得依靠老师。但我们助学金的放标准及餐食补助标准,都用红纸写上,张贴在学校的填报上,公开透明,让大家共同监督。

钱是好东西,如果得到正确的使用,会产生功德。但如果被用来引诱人的贪欲,那是就罪过了。

听到学生进教室后,此起彼伏的“好师好!”的声音,我跟文大姐长舒一口气,我们该回去了。

本来回去的路上,我要开车。但文大姐坚持要她开。

“你忙了这多事,比我疲劳,我年轻,还是我来吧。”

“小庄,你不知道,做这种事,我是越干越来劲的,仿佛人都年轻了几岁。你跟小高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有点价值,还真得感谢你们。”

把义务劳动当成幸福,你说,这不是高尚,什么才是高尚?

等回到丽江时,天已经快黑了。刘大哥丰盛的晚餐,就是最好的犒劳。这块红土地上的人民虽然不富裕,但红土地却盛产如此多的美味,让辛劳的人们,有了对生活的希望,对故乡的眷恋。

吃过饭后,刘大哥专门跟文大姐邀请我,喝一会茶。

“小庄,这学校开学的事都安排好了,你也不用担心了。你学佛的事,我跟你文姐也在留意。目前有一个机会,如果你愿意,我就跟你联系一下。”

我突然觉得他们就像我的大哥大姐,专门是为我而努力的一样。我问到:“你们安排的,怎么错得了呢?”

“不一定”文大姐说到:“在密教中,很多人,有很多拜师的经历,为了寻找自己最适合的上师,经历一生的跋涉。比如虚空藏大师、宗喀巴大师,都是到处寻找上师,不断学习佛法,足迹遍及整个西藏与印度尼泊尔等地,最后才得到成就。就是在白教中,弥勒日巴大师在找到马尔巴以前,也拜过许多上师,学了不少佛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点点头:“我懂,无边法门誓愿学,是这个道理。你们的意思是,这个安排只是我寻找上师学习佛法的第一步,这一步跨出去了,才是真正漫长的学佛之路。”

刘大哥说到:“我们找的这位大师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上师,你见过的人,那位东巴活佛。他已经回到丽江了,要进行新的传法。我们已经跟他说过了,他也同意你到庙子里去,跟随其它的一些弟子学法。至于适合不适合你,那就看缘分了。但是,所有经过印证的活佛及传法师,只要你拜他为上师,他就是你依靠的人,必须以心口意全部的虔诚,来对待他。”

“我懂,刘大哥,这些有传承的大师,就是我学佛路上的父母,他既然能够教育出你们这样的高徒,我再笨,也会有收获的。”

随后,文大姐交代了许多注意事项,并说,一旦我到了庙子,传法活动没结束,不允许有偷懒当逃兵的想法。不过,他们会过一段时间,就去看望我的。

“我已经跟小高说过了,小高也支持你去。”文大姐这一说,我心头一麻。看样子,他们不知道我跟妍子已经离婚,妍子在跟他们联系时,也把我当成她丈夫来称呼的。

最后,他们把我拉到他们里间的佛堂,对着佛堂上的上师像说到:“这就是你将来的上师。你给他礼拜吧,记住,用身口意全部的付出来礼拜。”

我郑重地爬在地上,认真地大礼拜。然后,再端详忆念上师的画像,让他的形象刻在我心中。

最后,刘大哥说到:“你明天就要去拜师了,我送你过去。但拜师起码的见面礼是要要的,这个你知道吧?”

这个我明白,这不仅是求法的意思,代表一个求字。而且,这也是一种付出与尊重。人们一般最舍不得的,是自己曾经付出过的东西。大概就是这个心理原理,让人们对拜师送礼,有一种仪式感的坚持。

在古代孔子,虽然也称“有教无类”,但拜师的人,哪怕再穷,一束干肉,也是需要的。当然藏传佛教中,也不说礼物要多贵重,但起码得表示自己的郑重。

我问到:“我想给上师供奉七宝,在丽江哪里有卖的呢?”

毕竟,要同时有这东西卖,还不能有假的,只有当地人才知道。

“我知道,这样,我先给人家打个电话,明天上午直接去拿,别人也好准备。你需要什么档次的?”

“当然是最好的。”

接着,我就上楼了,整理笔记,整理行李。我知道,我也要开学了,谁还没开过学呢?在这个春天到来的季节,思想如野草般生长,如果没有师傅的剪裁,那就容易乱。

我还给妍子了个短信,告诉了她我的去向。她其实已经知道了,当然还叮嘱我要注意身体,还要保持联系。她最后还了几句这样的话:“那位上师我见过,那是跟你我都有缘分的人,我喜欢他,希望你也喜欢他。”

我知道,那是我们爱情的起点,那个位置,那个上师。那一天,我看到她真正的笑,她曾经在那儿,幸福地哭。

一想到明天开始,就是接触真正的密法,就要有自己真正皈依的上师,我还真的有点睡不着。

睡不着吓不着我,我就起来打坐。打坐时,也没要什么呼吸什么法门,只是按照近期所学的,藏传佛教中最常用的办法:忆念上师。就是在脑海中想象他的形象,如果这个念头被杂念打乱了,就拉回来,重新想。就像在脑海中印一幅画,尽量不让这形象中断。

久而久之,人渐渐平静下来,再躺下睡觉,迅安稳。

第二天,刘大哥与文大姐办了一桌丰盛的早餐,说我到庙子后就得过艰苦的生活,这一顿吃了,不知什么时候才吃得上。这有点像送行饭,也有点壮行酒的意思。当然没有喝酒,喝了奶茶,吃了糌粑,为了是让我习惯藏地寺庙的饮食。

我当过兵,他们相信我的适应能力。当然,也不觉得,吃这些有什么不适应的口味,都很好。

出门时车辆拐弯,再也看不见文大姐送行的挥手,我们就上路了。走到丽江城边一个店子,停下车来,刘大哥说到:“就是这家店,比较正宗的,价格也公道,我常来。”

进去后,店板出来,是个穿藏袍带佛珠的人,我知道,这也是个修行人。他把昨天刘大哥让他准备的七宝,用一个银盘子端了出来。

所谓的七宝,包括天珠、绿松石、玉髓、珊瑚、金银、琉璃、珍珠。其它我不知道,但对刘大哥还是比较信任的。这些都是上等货,刘大哥一一给我介绍,算是让我了解了一些常识。最后,这一盘子,总价也不过十二万,我刷了卡,老板用一个精致的木盒子,小心地把它们装起来,并且用一块黄绸布,包在外面,方便提拿。

车子开了一会,终于到那个寺庙了。我有一种感觉,仿佛到了家一般。因为,这地方我跟妍子来过,有一种情感上的亲近。

当我来到活佛住的房间时,刘大哥先于我给上师行礼,上师摸顶,这算是礼节。最后我献上七宝,也给上师礼拜,虽然这活佛在我印象中是那么熟悉,但我还是不敢抬头看他,保持着身口意的恭敬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听见他又是摇铃又是念咒的,过了好一会,又往地上撒青稞,最后才摸我的头。

刘大哥拉了拉我的衣服,我才知道自己该站起来了。站起来后,刘大哥拉我出来,对我说到:“上师认可你了,下午的时候,你就跟这位师兄一起,他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估计,正式的拜师仪式,还得过一段时间。接下来,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考察的过程。过段时间,我会来看你的。”

刘大哥出门,开车,回头给我招手的情节,仿佛让我想起,当年,班长送我离开部队时的情景。

这位师兄其实也是当地人,叫木江,纳西族。但是,从小上学学的是汉语,当然与我可以无障碍交流。据他的介绍,这一次法会,会来很多人,大概有三四十个,但最终上师会收哪些人做弟子,还得看缘分。

最开始学共法期间,是与内地寺院一样的。只有到不共法传授前,才确认哪些是弟子,才最终传授。

我觉得,以我的虔诚与基础,应该会得到上师的认可。木江其实还担任庙子里其他工作,我觉得今天下午我也闲着没事干,就问到:“师兄,有什么事我可以干的吗?”

他想了想,说到:“看你的体格,后院那堆柴,你能劈吗?”

这么简单的事,完全没问题。我被他领到后院,才现,那一堆柴,估计得有一个拖拉机的份量。但既然答应了,就得把事干完。

我按原来的规格,开始劈柴了。这不光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好在这些都难不住我。最麻烦的是,最近几年没有干过活,身体的力气受得了,手里的皮肤却变娇嫩了。我找了半天,终于在墙角找到一双破手套,戴上它,这才变得大胆起来。

劈柴时不得不专心,毕竟手上拿的是斧头,而柴就在我脚下,如果稍有闪失,就会受伤。刚开始还有研究这柴如何劈得好,后来熟练了,就变成一个不需要思考的下意识动作,只是不敢大意而已。

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在那么一瞬间,体会到什么叫做当下,当下,就是不思考时间的过程。当下,即失去时间的概念。已经劈过的柴,不需要你再看它一眼。没有劈过的,还有柴堆里,只有脚下这个木头,才是你用力的对象,而利斧,就在你手中,用力挥下去,不考虑结果。

因为这个结果,不是按你考虑来的。有的柴的干湿不同,有的扭曲程度不同,有的还有根与杆的区别,柴是千变万化的,而你只有斧头。

过了好久,我不知道,没有意识到身体的感受与工作量的多少。此时,专注于一,有一种某名的禅意,我仿佛体会到先贤们的一句话:担水劈柴皆是道。

“师兄,请问一下,厨房怎么走?”这个声音打断了我,我才回过神来,是一个学法的,穿着比较正式,全身均是蓝色的夹克衫,类似于电视上领导们爱穿的那种,大约五十来岁,在我身边问我,而他手上,抱着一个大纸箱,很吃力的样子。

我赶快回答到:“我带你去吧,这是什么?”

“全是酥油,供养给庙子的,第一天来,师兄多关照我啊。”对方那谦卑的笑,反倒让我不太自在。我今天也是第一天来,况且我年龄比他还要小,受他一句师兄,就已经折杀我了。我赶快说到:“这重啊,我来帮你搬吧?”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师兄,你给我指个方向就可以了。”

“喏,厨房在那边”我给他指了方向,随后说到:“我也是今天刚来的,师兄。”

他回头给我点头示意了一下,弓着腰,吃力地抱着那个大箱子,向厨房走去。

等原来的木江师兄来叫我吃饭的时候,我的柴已经劈了一大半了。木江师兄也感到吃惊:“你好体力啊,怎么劈了这么多?够烧几天的。”

我不好谦虚,也不好故意得意。我知道,当然是我心系一处的原因。此时,我已经感到,手臂有点酸痛了。

午餐当然是糌粑与奶茶,木江师兄解释到,这也是为新学员们进行适应性的餐食,毕竟,这是庙子收到供养最多的食品。我本来对这食品就不排斥,况且,在文大姐家,已经适应过一回了,根本是零障碍。

我看今天刚来那位抱酥油的师兄,却比我更自然,食量也不小,动手很熟练。青稞面倒上酥油,在碗里捏成团状再吃,这个动手看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要效率高,非得很长时间适应不可。这就像我们原来和面粉一样,不能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下午,我继续劈柴,我看到,6续也来了好多学员,大多数是汉族人打扮,也有当地白族和纳西族的少数几个人。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刘大哥与文大姐,要把我进入密教的第一课,介绍给这位活佛。他是可以流利地讲汉语的活佛,这可不多见。

繁忙的下午过去,晚上休息得很早,当然是寺庙青灯的生活,大概差不多。

第二天,就算是开课了。当然少不了许多仪式。由于密教的各教派仪轨属于秘密,所以也就不详细记载。我只是把上师的教言,用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经便于课余的整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上师先念了颂。颂曰:为不忘念彼威仪尽诵。他的声音如同原来我跟妍子来时那样,轻缓而清晰,声音不大,但大家都听得清楚,有一种自然的庄严与清静。

然后上师解释了这个颂的含义:为了不忘记时刻对治我爱执,我们随时都要提起正念,处于行站坐卧等各种威仪的时候,都要尽量诵持修心的口诀(口诀是秘密,不能记录)。这是第三世班禅大师传下来。你把这个口诀当作一个专修的法门,整天念诵,行站坐卧都不要忘记,长期这么念诵,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我们的心态自然会变软,自然会生菩提心。尽管刚开始时不是那么真切,但是“借假修真”,你长期这么熏陶,假的也就变成了真的。

有的人喜欢到处求各种咒语,如果有这样一个咒语,只要诵持它就能断除我爱执而生起菩提心,那么是不是很殊胜?这个口诀就相当于这样的咒语。

大家都比较喜欢诵咒,也有人希望求得上师的心咒,认为上师的心咒最具加持力,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上师真正的“心咒”也就是菩提心,你长期念诵这个修心口诀,就决定能和上师相应。因为真正的相应在于“心心相应”,我把整个生命都溶入了菩提心,你也修持菩提心,我们不就直接溶为一体了吗?这样哪怕相隔千山万水,我们也总是同在。否则你仅仅念诵那个心咒,除了获得少许加持之外,也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即使你诵持任何本尊的心咒,也要带着菩提心来诵持,只有这样才能和本尊相应。你看看那些藏地的大德们念经,犹如闷雷,非常的低沉有力,他这种震撼力是怎么修出来的呢?因为他是带着菩提心来修持的,以一种救度众生的心来全力念诵,从咒音里你也能体会到一种深沉的悲心,有那种催人泪下的效果。他们修法的时候,一般都是把父母众生观想在身边,在带领他们一起修法,所以能产生那样的力量。这方面大家可以自己去体会,就是当你悲心生起来的时候,念咒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所以说,大家也不要把密法看得很神秘,最根本的还是从心地上下功夫,菩提心是一切密法的命脉,是整个大乘道的中心。

那么诵持这个菩提心的口诀,有什么样的功德呢?经典中这样比喻:三千大千世界都遍布珍宝,用这些珍宝供养十方诸佛,还不如修菩提心一弹指倾的功德。你想想这个功德有多大!假如现在没有钱供养的话,知道怎么样供养了吗?就这么修持菩提心啊!用菩提心来作供养,这是对佛最大的供养,也是对父母众生最大的报恩。因为佛对待三界众生犹如自己的独子,时时加以护念和救度,众生幸福欢乐,诸佛就会示现欢喜,如果众生受到伤害,诸佛就会忧伤难过,所以对佛最大的恭敬和供养,就是关心利乐众生,明白吗?

但是你千万不要把这作为借口:“那我以后就专菩提心供养!”钱却舍不得往外掏,你这是嘴巴在心,一点也没有体现出真正的菩提心,哪里来的功德?不要看到别人都快病死或饿死了,本来是给点药或吃的东西就可以解决的事,你却偏偏跑到佛堂前去心、祈祷,还貌似慈悲的说把功德回向给他,这不是为自己的自私找借口吗?

所以在法菩提心的同时,应该尽力去做,去广行六度四摄。大家应该明白,我们一切修持的心要,都是针对我爱执来的,都是为了对治我爱执。有的人向往闭关,希望能整天打坐入定,修个空性、本尊什么的,认为这才是修行,但是你要记住:如果你的我爱执没有对治的话,这个关就闭的没有价值,对解脱成佛没有丝毫意义。

曾经有一个喇嘛,跑到深山里去闭关。他的母亲在家里已经病危了,但一直没有咽气,因为挂念他这个宝贝儿子呀!一定要见他最后一面,才死得甘心,所以一再派人来请,希望他能回家让母亲见上最后一面,但他总是说:“出家人修道最要紧,这些事就不要再来打扰我了。”最后来人说:“您母亲实在是可怜,都病的那么重,那么痛苦,还一直闭不上眼睛,就是为了见您一面。”他还是不肯回家,徒弟在旁边看不下去了,呵斥他:“您出家修道为的什么,不就是为度众生吗?您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能随顺其愿,让他含恨而终,还谈什么成佛,天下哪有不孝的佛?”他一听,“是呀,我对自己的母亲都没有慈悲心,却整天说要成佛度众生,这不是一句空话吗?”他这么一想醒悟了,立刻回家,母亲见到他后,终于安然去世了。

所以,修行一定要落实到心灵深处来修,都是针对我爱执来的。就像有个老喇嘛,他喜欢跑到山里的一个水池前禅坐,可是每次刚准备修持时,却现水中掉入了几只小飞虫,他只好弯腰捞起它们,捞完后再次准备修法时,又有其它小虫掉入水中。他就这样日复一日,把修法的时间都用来打捞小虫了。师兄弟们知道后,给他出主意:你可以换个地方修呀,或者干脆闭上眼睛不管它们,否则的话,您把时间都用来打捞小虫,怎么能修持有成呢?老喇嘛怎么回答?他说:你们说的对,如果我能安静的观修,可能会有所进步,可是我每天修菩提心、愿要利乐一切众生,却能忍心看着这些小生命溺死在面前,还不是自欺欺人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是讲了世俗菩提心的自他相换修法,具体的修持过程,是先思维我爱执的过患,再思维他爱执的功德,就明确了修法的总旨;然后思维众生的恩德,生起悦意慈心;按照先从自身取的次第,配合呼吸而修取舍,为众生拔苦施乐,在取舍的过程中拓展悲心,最后生起菩提心。

我们大多数人学佛,不是把菩提心视为无关紧要,就是把它看得高不可攀。其实,如果你这样系统完整的按次第逐步而修,很快的就能生起菩提心的合格证量。藏地的许多修行人,他们就常常闭关来专修这种自他相换的菩提心。

菩提心生起的合格证量,是你再没有一丝豪自利的念头,你时时刻刻所考虑的,是如何尽快的让众生离苦得乐,心情就像母亲见到独子掉入烈火般的迫切。于一切时处,不管见到什么有情,都能无造作的任运生起悲悯之情,愿将他安置于究竟涅盘的大乐境。这时才是真正菩提心的生起,这时就可以礼敬您为菩提了。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大家,可能大部分人都感到惭愧,对不对?我们的菩提心根本就不合格,可我们还整天抱着密法法本,修得不亦乐乎,你说我们在修什么?没有菩提心而修密法,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

但是你不用担心,格鲁派有一套系统完整的修心方法,把七重因果和自他相换,乃至于密法里的果位菩提心法,都能融在一座之中来修。把所有修心的精髓都结合在一起,你如果修持它,不生菩提心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修持菩提心,需要经过通达、造作、无造作三个阶段,才能真实生起菩提心。真实菩提心的生起,都是先有假菩提心的修成,不生勉强令生,逐步的熏陶,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就如同我们学习书法,是慢慢学会的,没有谁是一生下来就同王羲之一样会写字,对不对?菩提心生起后,佛果就在掌握之中,三大阿僧胝劫不过一弹指间。否则任你修什么法,对不起,通通与成佛不相干。

上师在他的一套法仪之下,结束了上午的课。

这一节,我第一次学了一个有正规传承的口诀,感到非常高兴,跟我一起学习的三十二个师兄们,也都有所得。从此我们日常的修行,就有了一个办法与依靠,就是这个口诀。它来自三世班禅几百年前的传授,是确定无误的传承。

我反思,这个教派的法会,与内地显教开始的区别也不大。因为,最开始入门的关键,就是要让我们菩提心。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