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一十九章 祝圣寺传奇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一十九章 祝圣寺传奇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人皆有不忍之心,这是儒家对仁的起点,所作的最好诠释。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如果把小胡对小戴的帮助,单纯看成男女之情,就显得我与万师兄的狭隘了。

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不应该被奚落。嘲讽善行,是对道德甚至良心,最大的丑陋。为此,我们内心稍有自责。

一夜过后,第二天再次上路,我们习惯了各自的角『色』,也不再对小胡与小戴的交往,产生过多的猜想。

大概又经历了两三个景点,就到达山脚了。距离宾川县城不远的地方,那鸡足山的身影就突然在拐弯过后,压了过来。人群中,居然有居士在地上跪拜,朝着那神圣的山顶,在行人的路旁。

不知道是哪个念起了经咒,惹得其中一些人也念起了自已宗派的佛经,最多的人,总会念“阿弥陀佛”,这声音渐渐成了主导。

第一眼看到鸡足山的地方,居然让大家停留了下来,有合什的,也有肃立的。这种场面非常让人震撼,身边一些并不是居士的人,也站着不动了。

那些跪拜的人,也许宗教震撼了他的内心。那些没有皈依的人,看到这些被震撼的人,自己也受到了震撼。

再次集合队伍出发,大概是十多分钟以后,我们到宾川县城靠近祝圣寺的地方,叫足山镇,一个宾馆,报到登记。因为下午在祝圣寺有个法会,法会完毕后,又要下山到这宾馆歇一晚上,第二天,再次上山,完成到华首门及楞严宝塔的旅程。

中午吃饭时,大家都在宾馆安排的团餐聚齐了。因为按要求,下午法会的各种程序及注意事项,在利用中午的时间进行宣讲。这是组长的事,此事,完全由小胡来进行,因为最开始是他接受培训的。

小胡讲话的语气不急不慢,但用词准确通俗,说明清晰明白。我偷偷看了看坐在桌子边的小戴,整个过程,她都是盯着小胡的。

这祝圣寺我来过,这是第二次了,要说对它的了解,却并不多。

从鸡足山东麓的宾川沙址入山,路旁溪水淙淙,丛荫泛碧,有一里,到“霞山一会”坊址,这里是人们门户,左书“支路初登”,右书“灵山一会”。过坊缘溪前行,过“九品石”,越“石梁桥”,经“大士阁”,见山谷丛林中飞瀑涌泻,声如雷鸣,蔚为壮观。从大士阁后的林荫小道,向西北穿行,约二里,便达鸡足山现存的最好佛寺祝圣寺了。

祝圣寺建于鸡足山腹,原址为钵盂庵。占地面积平方米,坐北向南,倚山就势。四周绿树红墙,交相辉映。进“祝圣禅寺”大门,高大的照壁屹立右侧,绘有鸡足山全景图,东面侧门上书“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镇宝亭上八面玲珑,放生池中云山徘徊。庄严的天王宝殿,有赵朴初手书“祝圣寺”。

当我们到达寺庙后,就看到明成师已经在等我们了。此时,万师兄主动让小胡履行组长的职责,组织大家准备进入法会的程序。而明成师身边,有好几个僧人,也加入组织者的行列。

我与万师兄看到这种情况,知道我们所起的作用,基本上已经完成,决定先到寺院周边走一走,参观一下整体面貌。

殿后又一庭院,钟楼、鼓楼雄峙左右,中间是巍峨、宏丽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重歇山式五楹宫殿构造,飞檐斗拱,门作户壁全出自白族艺人之手,造型美丽,雕凿精致。檐口高悬赵朴初题“大雄宝殿”、孙中山题“钦光俨然”,梁启超题“灵岳重辉”鎏金金匾。殿前置一铜铸巨鼎,香雾『迷』蒙。殿门楹联别具特『色』:“迦叶欲传衣挂尽慧灯照金顶大士常祝圣留颗牟尼镇石钟”,暗含八座寺庵之名。

殿堂上释迦牟尼像趺坐莲座,迦叶、阿难侍立两侧,座前供立式、卧汉白玉佛像各一尊座背塑观音像及南海普陀胜境。殿内四周棋布彩『色』汉装五百罗汉像,百态千姿,栩栩如生。配设香案、供器、七珍、八宝,高悬的黄『色』帐幔上书满佛经。殿中香雾缭绕,灯烛辉耀,一派肃穆。殿后为藏经楼和藏珍楼,藏经楼里红漆木橱,黄铜大锁,内藏各种“钦赐”或化来的珍贵佛教经典。

其中有光绪赐虚云的三藏大乘真经万历十四、十七、二十九年钦赐的大藏经,有慧辉和尚携标荷经四年募化的正藏三百三十函。藏经楼后侧有藏珍楼,砖墙铁窗,严实牢固。内藏光绪赐与虚云的鸾舆、华盖法器、玉龙杯、九龙袈裟玉观音卧像,长约一尺五寸,右手支头,双脚微屈,秀丽安祥,健美的身躯中部覆盖着绒巾。还有一批古字画,如明代屈尔仄的墨权觉云图,长八尺,宽六尺,笔力雄浑,烟墨含润,为“镇山之宝”。可惜这些珍贵文物多已破坏,而重修后祝圣寺也未能恢复旧观。

藏经楼下为雨花台,系讲经说法处。雨花台下两廊嵌各种石碑。寺院东西两厢房有四殿,四堂,方丈室、僧舍等内外庭院有长廊、曲径、洞门、花圃、茶座及台楼阁。整座寺院,结构商讨,布设井然,规模宏大,环境清幽,富有浓厚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祝圣寺原名迎祥寺,又名钵盂庵,始建于嘉靖年间。万历时,名士李贽两登鸡足,住钵盂庵,撰李卓吾先生谈禅楼作纪念。清嘉庆后,庵无人住,渐衰颓。光绪三十一年,虚云和尚上山,发愿扩建寺院,创立十方丛林。他亲自到国内外募化功德,筹黄金万两,来建此寺,十年始成。光绪三十二年,虚云晋京请颁龙藏,光绪皇帝赐名“护国祝圣寺”,该寺遂成为鸡足山十方丛林首创。后曾几度劫难,许多珍贵文物毁坏散失于60年代。1980年后,再次得到修复。1984年,被国家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为佛教活动开放场所。

要说一个地方的宗教地位,除了与历代高僧大德的功德有关,也与政治人物与文化人物的尊崇有关。鸡足山之所以能够成为汉地佛教,甚至藏地、南亚佛教徒尊崇的地方,与它悠久的历史有关。

尤其在中国漫长的动『荡』史中,能够保存下来,并一代代重新修复的丛林并不多,如果有这种丛林,当然就是中国宗教史文化史的活化石了。

我们说中国有几千年文明,但树立在我们心中的,能够让我们崇拜的,可以震撼我们心灵的,并不只是经典及书籍中的文字。更是诸如长城大运河大雁塔嘉峪关等,优秀的凝结着智慧的建筑,以及与这建筑有关的文化及典故。鸡足山就是这样一座山,浓缩的历史,如同长寿的智者,冷静地坐在这里,让这些后人,千百遍地看。

相传,迦叶至鸡足山后,进入禅定,奉持如来附嘱之金阑衣,以待弥勒出世而授之。显然迦叶入定的鸡足山是在印度境内的摩揭陀国,中国之鸡足山由僧人附会、仿造而来,同时也作为迦叶道场载入中国释史。至明代,山上僧尼云集,佛事最为鼎盛。琳宫绀宇不知数,浮图宝刹凌苍苍。据统计,有大者七十二所塔院,且规天矩地,制度虚敞、院宇壮丽。另外还有许多静室精舍。至清代,这里还有寺36所,庵72所,盛时常住僧尼5000人以上。翻开有关志书,可见这里历史上几乎无山不寺。

佛教在鸡足山的发展,其一可能与南方的开发有关。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鸡足山渐为更多的人所知,至明代这里就更加着名了。其二,许多僧人奔迦叶道场而来。其三,这里的自然环境幽偏僻而美,适宜静修。其四,这里是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荟萃之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这里佛教文化的兴盛。

历代在此活动的高僧很多,惜无详细的记载。知名者有唐代的明智、护日,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法天、大错,清以后的虚云、自『性』等。许多僧人远道而来在此结茅修行,于是在这些高僧大德修行处,一座座寺庙建立起来。

鸡足山是僧人向往的一块净地,明代僧人静闻的事迹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据冯志仙释传,静闻原为江苏迎福寺莲舟法师的法嗣,他禅诵达二十年,剌血写成法华经,发愿将此经供于鸡足山。崇祯九年,他同徐霞客结伴西游至湘江,不幸遇盗堕水,但将写经举在头顶,独不遗失。后创病死于途中。临终前嘱徐霞客将其骨灰带至鸡足山埋葬,以了其生前未了之愿。

鸡足山佛教在清朝后期曾一度衰落,寺庙仅余十余座,且已破败。鸡足山佛教在近代的复兴,当首推虚云法师之功。

且不说万师兄曾经在云居山学习过,系统地了解过虚老和尚的事迹,就是我本人,也看过他的年谱。如果是当代学禅宗的人,如果不知虚云名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