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三十章 结队拜神仙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三十章 结队拜神仙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老师,你这个说法有问题,未必除了那两种情况,就没人学佛了吗?”

“小哥子,不是我吹,有没有我不敢说,但是,我还真没碰到过。别说那些进山拜佛的,我碰到过不少,就是山里的和尚,我也拉过好多次的。”

反正时间也长,我倒想听听他的描述。

“反正我不知道那算不算真和尚,人家也是剃了头的,穿黄衣服。人家跟平常人一样的,打车给钱,有手机的,但他们在车上说的话,也跟我们平常人一样的。我听过几次他们在车上的谈话,没觉着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当然,我了解得也少,他们大和尚都有专车的,搭我车的人,也算不上什么高僧。”

“你是说哪个庙子的呢?”

“哪个庙子,都差不多吧。都是旅游点,游客拉去,返程的时候,带和尚回来,他们要讲价便宜点,也就便宜点了。总比返空强吧。也有不讲价的和尚,倒是有钱,也有不用找零钱的,当然这是少数情况。”

“据你的观察,哪个庙子的香火最旺呢?”

“这个我可不敢说,毕竟我不是专门跑庙子的私家车,我是正规出租公司的车。我们都跑城里,当然,接到长途的活,也很高兴,毕竟跑一趟,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一半了。香火这事,一阵一阵的。初一十五的好些,还有什么菩萨的生日成道日什么的。你要去的缙云山,最近有一个原来没听过的庙子,好像很多人去。我看,好多学佛的人都喜欢往那里涌,但那里不是旅游点,很奇怪。”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要说庙子,全国都是。昨天去的罗汉寺,还是佛学院所在之地,但不接纳我这种自愿学佛的。我想,天下学佛的人这么多,肯定有地方的。

车子走了好一会,估计离缙云山不远了,我忽然看到,前面有一支队伍,步行走在公路边,很有秩序的样子,许多人都背着土黄『色』的布包,一看,就是学佛的那种。

“对对对,就是他们,我说的就是他们。最近,老有人往那个庙子去,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离开部队以来,我很少见到这种集体行军的场面,虽然他们穿着各异,但统一的布包,有序的队伍,确实感染了我。我突然想到,这是一个机会,说不定,他们所去这处有一个大师,才能够凝结成这么好的队伍吧。

我决定加入,这一支主要由中老年人组成的队伍。他们可以走过去,我必定行。

我让司机把车子往人群前面开一段,停下来,我下车,拦住一个老头,双手合什,问到:“老师,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呢?”

“云岩寺,拜菩萨。”

“怎么这么多人呢?”

“有法会,我们是个组织的。赶明天的法会,今天走过去。”

“不包车吗?你们这把年纪,走上去,精神好呢。”

“拜佛要诚心嘛,路都是走过来的。我们平时上山,都是走,没事。何况,这么大的团队,怕什么呢?”

看着这些老人脸上的坚定神『色』,我仿佛得到了振奋,仿佛他们内心中有一种精神,能够感染到我。

“我跟你们一块去,行不行呢?”

“欢迎欢迎,人多力量大嘛,何况是年轻人,比我们强得多。你真要去,我就跟我们张师兄说一下,请问,师兄贵姓呢?”

佛教里,把一样学佛的居士,不论男女,都互称师兄,毕竟本师都是佛祖,称兄表示尊重。

“谢谢你,麻烦你了,我姓庄,师兄贵姓?”我也跟随他们的称呼习惯了。

“我姓向”。

我又对他合个什,他还了礼。我返回车中,给司机给了二百块钱,比表上多了几十,不要他找了。拿了行李下来,背在身上,在路边寻找向师兄。而出租车返回时,司机打开车窗,一边慢行一边对人群喊:“重庆重庆,优惠优惠,回不回去?”

没人搭理他,大概近百人的队伍,专心赶路。向师兄的声音在喊:“庄师兄,庄师兄。”

我快步向他走去,他转身给我介绍了一个人。这是个中年『妇』女,微胖,眼光很精明的样子。“介绍一下,这是庄师兄,这是张师兄。”

我们互相合什行礼,然后听向师兄说到:“我是打头的,我到前面去了。庄师兄,你跟张师兄一起走一会,她要跟你说话。”说完,向师兄就快步向前赶,我发现,他背的布包,在他快步行进的过程中,总是向背后两边甩,估计,包带子太长,要不,是包里的东西比较轻。

张师兄让我走在她的身边,我觉得不太好。毕竟整个队伍都是一字形的,我一个人在外面,既不像这个队伍的一员,也让我联想到部队的队形。

在部队,一路队形向前走时,如果有一个人在队伍外面,且处于队伍相对中间的位置,那这个人就是指挥员。

“张师兄,我还是跟在你后面好了,你说什么话,我都听得到。”

“也行,公路不宽,如果有车子来,走里面反而不安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庄师兄是什么时候学佛的呢?”

“我不能算学佛的,以前看过不少书,也练习过基础的打坐,但没有皈依过,也没受过戒,所以,不算学佛的。但是,这次,我倒真是想开始学佛了。但不知道跟哪个学,佛学院不收我们这种社会人,所以就瞎撞。看到你们队伍整齐雄壮,就想跟你们一起了。”

她回头看了看我,虽然整个身体歪着,但走路的方向和平衡感并没受影响。我觉得,她的身体状态,还是蛮好的。

“你是哪里人呢?”

“我达州的。”

“你这么年轻就向往佛道,比我们强多了。我们这临死抱佛脚的人,成道也难,积累点福气罢了。”

“张师兄谦虚了,我看你身体精神都很好,又能干,肯定是高手。”

“年轻人就会说话。要说是高手,我们今天去的云岩寺,那里有个师父,才算是高手。你有缘分,刚开始学佛,就碰上他,恭喜恭喜,阿弥陀佛。”

这什么说法,恭喜是民间的,佛号是出家人的,这两者一起来,也算是体现了居士在家修行的特点。

但是,她一说到那师父,并用高手这个词,让我很兴奋。难不成,这么快,就跟高手有缘了?如果第一次真正进山学佛,就遇上真正的高手,这也太神奇了吧?

“师兄,你说师父是高手,能不能介绍一下呢?”

“当然了,你既然是跟我们一起上山的,我肯定要在师父面前介绍你的。没问题,我上山,第一件事,就是带你找师父介绍。师父还给我一点面子,毕竟,从开山以来,我就在那里服务。”

“开山是什么意思?”

“看样子,庄师兄确实没进过佛门。我给你说一下,开山,是祖师重新立一个寺庙的意思。这个云岩寺,原来就是一坐山,传说古代,有一坐寺庙,具体哪个朝代没了,我不清楚。只剩下像一个小土地庙一个小石菩萨而已,就是簸箕那么大的一个小石头菩萨。后来,我们当地有一个企业家,也是个大善人,觉得他的成功,就靠小时候天天拜那个菩萨保佑的,就发心要重修这个庙子。”

原来是这样,企业家,老板发迹因为菩萨显灵,所以回报菩萨。这种事,我很少听过。

“当然,企业家有这个心,也有这个钱,但没有佛法啊。于是,他就到处访名师,终于在五台山附近一个洞里,发现了师父,当时师父正一个人闭关打坐,好几年了,都没人发现他。当然企业家还是有佛缘的,要不然,他发不了那大的财。他找到这个师父了,坐等了好些天,师父才出定。一开口,就知道,是请他来开山修庙的,你说神不神?”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戏剧感了。

“人家师父本来不想来的,说自己清静惯了,不想再回人间受折磨。但老板劝说他要度众生,也跪了好几天,人家被感动了,这才出山。老板出钱,师父主持修造,加上信众合力,至今,已经三年了,大雄宝殿、天王殿、菩萨殿,终于完工,据说,光是那个老板,都投资了好几千万呢。”

好几千万做这事,要不是诚心,要不是有钱,还真有气魄。

“特别是那个菩萨殿,那香火是真好。关键是灵验,那老板发财,都靠从小拜他得来的。反正,好多人,家里有难了,或者有什么心愿了,只要是正当的,求到菩萨名下,没有不灵验的。当然了,你要守戒,诚心供养师父和菩萨,菩萨就会有灵验来。反正,你跟我一块去,见了就知道了。”

我不太相信,这种鬼神灵验的话,也没见过菩萨放光。但我有什么理由,怀疑这么多的人信仰呢?何况,那个大师,我必须要见的。毕竟,万一这是个高手,就是我皈依之人了。

“你跟那个师父接触时间长吧?师兄?”

“这三年,从他来时候起,就接触了。当然,佛法方面的,我慧根不太高,师父说,我主要是种福田,也就是修来世。好多祖师都是历世修行才过来的,毕竟按师父的说法,那个老板这一世发财,也是因为前世修得好。这是因果,如果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了。”

她这最后一句,我承认,这在所有佛学经典里都有。因果,是佛法中最基本理论缘起论中出来的,是佛法世界观的支柱。

但是,有因果,不等于可以把任何事情都简单理解为前世今生,这其中的学问太深,以我的智慧,看书是得不到答案的。我只是习惯『性』地,用逻辑来推导罢了。

终于看到前方那座山了,山上庙子的挑檐已经伸出山洼,如同一面旗帜,即便重庆的冬天,山区有雾,但醒目的黄『色』,在远处,也可以作为路标。

山下是一坡梯子,石头打的,很新,看样子,是跟这寺庙一起修起来的。两边的小松树高矮一致,也是近两年统一种的吧。当然,还有些黄土有新翻的痕迹,这个寺庙的建设工程,还在进行中。

这坡梯子有很长,中间有几处拐弯。在最后一个拐弯处,听到石头叮当的声音,前面的人停下了脚步,整个队伍停了下来。此时,张师兄赶快往前走,手在后面给我示意,我跟上了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爬完最后一级梯子,就是大殿下面的一个广场了,两边有石匠在石碑上刻字,边上,有一个黄布罩着的小桌子和椅子。椅子边,坐着如同张师兄他们一样装束的两个人。桌子上,有笔墨和本子,像是婚礼的人情薄,只不过是黄『色』的,而不是红『色』。

张师兄让我等一下,她跑到队伍最上方,也就是梯子与坝子的交接处,喊到:“那些个新来的,先上来一下,领法物。”

她喊了三遍,最后回到我身边时,我发现,已经有十几个人,跟我一样,在那桌子边,围着张师兄了。

“我先介绍一下,各位都是带着诚心,经老师兄们介绍,发心来这里做功德的菩萨,大家为了这个佛法尽自己的心,多少不论,都有登记。凡是一千元以上的,石碑马上刻字,记上你的功德,让殿里的菩萨记得你,你就跟菩萨接了缘。明天法会结束,你就会看到自己的名字在碑上,这里是不准说谎话的,都是诚心诚意的人。”

她说完,大家纷纷掏口袋。一个老年的男士,大概六十来岁的,掏出一个包,给桌子上,工作人员问多少,他说五千。其实老搞出纳的人,一看钱的票面和厚度,就知道他没说假话。

“好的,你是诚心的,我也不点了,你自己写上名字,我们填上数额,五千以上,在最靠近梯子的位置,你找得到的。”

我想起来,爬那梯子时,也发现,新栽的松树两边,立着许多石碑,我原以为是什么书法诗歌艺术之类的东西,原来是写捐赠人名单的。

后来也有捐两千的,也有捐一千的,这是起码数了。没有低过一千的,据其他人私下议论时,我听到,低于一千的人,登记薄上有名字,但不刻碑。

轮到我了,但我没带这么多现金。我对张师兄说:“我只有卡,没这多钱,要不,明天法事做完,我到附近一个有银行的地方,取点再来?”

张师兄笑到:“不用不用,这里信号很好的。”

此时,我看见,坐在椅子上的工作人员,居然从桌子里拿出了一个pos机,摆在我面前。众目睽睽之下,我顾不得惊慌,只好拿出卡来,在输入数字时,张师兄说到:“多少不论,你第一次学佛,表达诚心就行。”

我虽然不在乎这点钱,但总觉得有点怪。本着中庸的习惯,我输入了五千元钱,按当时的最高标准。本来,我想输入一万的,但想到,初到一地,人不能出头,我年轻,本来就显眼了。况且,『露』富,也不是个好习惯。

当我输入密码时,发现从工作人员到张师兄,居然都扭过了头,故意不看。这太专业了,像商店的收银员一样。

这种很奇怪的感觉,让我在写名字时,多了个心思。我没用我的真名。我自己临时编造了个名字:庄砚。为什么叫庄砚呢?当时是一瞬间给自己取的这个名字。后来回忆细想,原来,我潜意识中,是把妍子带进来了。本来是庄妍,但那是个女生的名字,所以,临时就成了庄砚。

人在江湖走,凡是留一手。

当然,如同他们一样,我也得到了所谓的法物。一个同他们一样的布包,土黄『色』,最上面封口是一个带子,一拉就封住了。可提可背,很方便的。里面好像还有书,没来得及仔细看,就随着张师兄的安排,跟着大队伍,来到大殿左边的一排平房内。

“男师兄们,都住东头,女师兄们,都住西头,各自带来的新人,跟各自的介绍人一屋住,把东西收拾好,半个小时后都在广场集合。”

张师兄果然是带头师兄,安排得很有次序。而向师兄来找我时,张师兄也来了,她对我说:“我这就去找师父,跟他约时间,他只要有时间,我就带你去见他。你现在跟向师兄一起。”

我点点头,对她表示感谢,合什后,她匆忙地向大殿的另一边走去。

随着向师兄走向一间屋,突然有一种进了大学的感觉。里面居然是上下铺,好久没这种体验了。这个平房算是砖混结构,估计是主要给进山拜佛的居士们临时居住的。

一间屋大概有二十几个平方的面积,堆了六张铁架子床,居然是部队那种绿『色』的漆。床板上的褥子是现成的,中间有桌子,最里面有柜子,一人一个。但没有厕所,厕所和水房在整个平房的另一端。

向师兄让我把东西先放在他的上铺,然后让我跟他一起,到最顶头一间房里,去领东西。我跟他一起,来到那个仓库,原来是领被子枕头和床单,虽然比较粗陋,但也算干净,有洗衣粉的味道。

另外,向师兄还帮我领了一个床单,这算是特殊待遇了。因为,他们的包里,除了换洗衣服,还有自带的床单和小枕头。怪不得,当时在路上,我看到向师兄的包甩来甩去,并不重的样子。

向师兄是一个热心人,他还有公共的东西要领,我年轻,当然得跟着帮忙。结果,领来一些保温瓶子、不锈钢杯子,叮叮当当的,一路上如同音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到另一边厨房打开水时,还是向师兄带路,我们一起去。向师兄估计是老居士了,熟门熟路的,一路上跟我介绍,这是某年修的,那是某年修的。当然,从他的叙述中,他也是进山比较早的人。

在大殿后面一侧,出家人居住的二层楼边,是一个伙房兼饭堂,面积比较大。据向师兄讲,最多人的时候,要开近千人的饭,一部分人只能在『露』天坝吃了。

伙房的大锅,已经烧开了三锅开水了。我主动承担了灌开水的任务,不仅因为我年轻,怕老向烫着了。而且,这种灌开水的方法,是我在部队就已经很熟悉的流程了。

五瓶开水满了,老向提两瓶,我提三瓶,在回来的路上,他给我讲了他的经历。

他是名退休工人,原来身体不太好,本来工人五十五岁退休,但他五十岁就退了,因为身体有病。他原来是码头工人,开吊车的,风湿比较重。退休后多方求医,虽然症状有缓解,但不能断根。

后来听说这里的菩萨很灵验,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参与这个寺庙建设中了。“按佛法讲,修庙出力,是积累福报的事,也许是劳动,也许是菩萨的加持,反正,现在腰是好多了,这么长的路,你看,我还不是走过来了?”

他语言中,看得出来,他还算是一个朴实的人。

“庄师兄,你刚来,我不知道你的情况。看你这样年轻,身体好,精神也好,好像经济方面也不差,你来山上,是为了什么呢?”

“向师兄,我来是为求佛法的,不管你信不信,我就是想找个师父学佛,不知道有没有缘分。”

“只要你有这个心,缘分肯定是有的。毕竟你年轻,有的是时间和精力。不过,刚才张师兄说把你介绍到师父那里,我估计,今天恐怕是不行。至少得明天晚上或者后天,毕竟,明天的法会,要做的事情太忙了。”

“我不急,你明天就要回去了吗?”

“不回啊,我每次来,一般至少要呆够七天呢。退休后没事干,跟着大家一起念经拜忏打坐,不能说有什么灵验,但心里也充实些,对不对?何况,我回去又能干什么呢?这里费用也不高,我退休早,工资不多。在山上吃素劳动什么的,也不花什么钱。所以,在山上还自由些。回去,常客决,子女闹,还烦人些。”

我知道,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