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三十一章 鬼神灵不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三十一章 鬼神灵不灵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听着小苟的叙述,看着他的表情,他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我有种感觉,有某种东西渗入他的灵魂,他经常穿越于现实和那个阴森的世界之间。

这种感觉很不好,两个世界都影响着他的内心,他整个人如同被撕裂一般,具有多重人格的特点。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多重关系界定我们的社会属『性』。比如丈夫、儿子、父亲、公司老板、甲方、乙方,以及某人的战友、老乡、学生、情人等等。但这不至于让人分裂,因为,所有关系,实质上,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上关系界定我们,成为马克思经典意义上的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但是,以小苟所描述的世界来看,他还要处理他所感知的,与鬼神世界的关系,那些对象,最大的特点:不是人。

至少不是物质意义上的人,或许是人的灵魂的变种,但肯定不在我们这个社会存在。当他叙述到神秘之事时,所表现出来的,貌似淡泊平静的眼神中,夹杂着恐惧和不安,让我懂得一个词:阴森。

穿越过黑暗森林的人,最喜欢阳光和人群,阳光给予温度,人群给予安全。我们只要活着,就天然拥有这东西,这是多么难得啊。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一切最终都要离去,我们终将在孤独中冰冷。

那么,问题来了,事情怎么这么巧,这些仅有他一个人看到?即使用童男火眼高的理由,也无法解释。因为我们都做过童男,全天下的男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但也没见几个人,有过这种突兀的经历。

即使有其他人在场的场景,比如那个乡武装部长,比如在戈壁中的工友,但他们的理解都不同,也没有产生如此大的精神反应。假如阴灵真的存在的话,难道,他身上具有某种通灵的特质?

小时候听说过阴神婆的事,后来那个断手人,也号称能够通灵。但我都只是听说,并没亲眼见过。我小时候,村里来了个阴神婆,据说有一种化水的巫术,能够看见历史和阴间的世界,并且能够走阴神,与亡灵通话。

这也是村里当时参加过的『妇』女闲聊时,我听到的。按说,我妈当时也在场,她应该了解此事的全貌,但她向前从来没向我说起过。而现在,我要想问她,只能去找另一个能够通灵的人。

拼凑我的记忆,大概还能够还原那些本村『妇』女们的讲述。因为太过离奇,所以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里,因为兴趣所引,所以随时能够调用。

那个阴神婆的故事,当时二娃的妈在也场,她是主问人,她还给了别人钱酬谢,她也就最清楚的。如果能够找到她,也许就能够问明白了。

有一天,村王三婶家来了一个老女人,大概五十来岁,是外乡的,是王三婶娘家兄弟请来的。原因是王三婶的婆婆病了,在医院治不好,抬回家,准备捱日子的。

在我们老家,县乡两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不是很高,有了大病,如果能够治好当然尽力治疗,但许多病,医院是没办法的,在最后的日子,按病人愿望,都抬回家捱日子,托一个寿终正寝的吉利。更重要的是,如果死在县医院,得火化,如果死在农村家里,就可以土葬了。

王三叔的妈就是王三婶的婆婆,是个受苦人。前面生了两个孩子,都没长大就夭折了,最后一个孩子就是王三。王三叔十来岁的时候,他爸就去世了,他妈一人守寡,一人拉扯王三叔长大,并且给他娶了儿媳『妇』,就是王三婶。

王三婶过门后,婆婆对三婶那叫一个好。按她婆婆的说法,守寡以来,没人说知心话,好不容易家里多了个人,就像多了个亲生女儿,有啥不高兴的?

三婶刚过门时,婆婆承包了洗衣做饭的工作,搞得三婶不好意思,怕人说闲话,说不孝敬老人。婆婆只是说,她一生苦惯了,只要有人听她说话,她就高兴,只要媳『妇』陪着她,她看着就不累了。村里好多人都说,婆婆对媳『妇』,比对亲女儿还亲。

当然,王三婶也不是那种好吃懒做的人。她虽然长相不出众,但身体出奇的好。男人能干的活,她都能干。能说会道,人也精明。农忙时上坡出力,农闲时到街上做小买卖,把一个家兴得,左右邻居都羡慕。

王三叔这个人,身体好,憨厚,话不多。家里一切大事小情,都是媳『妇』张罗,他倒是听指挥,从无怨言。所以,我们村里说那婆婆,都称呼为王三婶婆婆。称他家,不叫王三家,我们晚辈都叫王三婶家,长辈都叫王三嫂家。可见这个王三婶的能干,是全村人公认的。

苦寒之家,因为好婆婆好媳『妇』,居然兴旺了起来。还有了一子一女两个后代,正逢上分田到户,允许做小生意,更是一天好过一天。

就这天天有酒有肉的日子没过一几天,婆婆却一病不起。王三婶到处求医问『药』,也没见效。当时我们农村人,敢到县医院住院的,没几个,因为给不起那钱。但她为了救婆婆,居然让婆婆在县医院住了三个月的院。但这病不好治,人也老了,没办法,县医院的大夫也实话实说了:想回家就回家吧,想吃啥就吃啥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是我们当地特有的一种说法,意思是:没治了。

把人抬回家,王三婶不甘心啊。她的意思是,婆婆受了一生的苦,好不容易开始享福,怎么就没这命呢?王三婶是个不服输的人,她央求娘家兄弟到处打听,终于请来了这个阴神。

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尽心了,也就无悔了。当年,我亲口听到王三婶说过的原话:“我婆婆不嫌弃我的长相,给的聘礼在我娘家村的姑娘里,是最重的。过门后,哪个婆婆有她对我那样?我们婆媳上辈子是母女,这辈子,无论如何,我都要拼一下,让她多活几年。”

村里老人们都说,她婆婆守寡受苦十几年,结果真是苦尽甜来,是上天给她安排的。

那阴神婆来了后,就化了一碗水。当时的细节,我也是听别人描述的。念咒焚香不提,只是看着那碗水半天,就得出结论了。说是王三他爸在阴间,太想念婆婆了,就拿阴魂勾婆婆的命。

要打消王三他爸的想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怎么办?那阴神婆就走阴神,让王三他爸的灵魂附体,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只见那阴神全身先如筛糠,汗水如注,随后进入一种『迷』离的半昏半醒状态,发出男人的声音,语气如同王三他爸在世时一样,说了许多家里原来的故事,都一一得到验证。

本来,阴灵是要跟王三的妈来对话的,但王三的妈当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大家要找王三跟他爸对话,没说几句,没王三婶打断了。

当王三婶开口问亡灵时,那阴神突然紧闭双眼,表示不认识她,不跟她说话。

此时,王三婶根本不管那一套,对那已经故去的公公展开了凌厉的声讨:“我嫁进你王家,就是王家人,这家是谁管,是我管。清明过年烧的纸,月半忌日点的香,都是我在置办。你要不认我,从今后,你的这些事,没人管,你信不信?”

那亡灵居然不敢说话了。王三婶继续说到:“你跟我婆婆十几年的情,我跟我婆婆十几年的情。她跟你过的啥日子?她跟我过的啥日子?你要拉她下去,照样过原来那苦日子,你怎么对得起我婆婆为你守节十几年?怎么对得起她抚养你儿子孙子?没有她,你家香火要断,没有她,你儿子恐怕也不姓王了。要这样比,你没资格决定她的生死,我才有资格决定她的日子。你要不服,你跳出来也行,托梦给我也行,看我怕不怕你!”

那阴神居然吓得直点头,仿佛叩头谢罪一般。

那一幕,是王三叔自己说的,当时并没别的人在场。事情发生在那个深夜,奇迹的是,婆婆第二天早上,居然开口说话,喊饿,要喝稀饭。到中午时,她就要媳『妇』搀着,自己坐起来了。

这事迅速传遍了全村,尤其是『妇』女们,迅速追回了那已经在回家路上的阴神,开始了长达三天的各家迎请。

当然,迎请不是请到自己家,阴神还是住在王三叔家。只是各家『妇』女们拿着礼物和钱财,请阴神到阴间,召唤一下自己想念的长辈或者亲人,想对话一下,解决感情和现实问题。

按二娃的妈回来说,她小时候跟娘家『奶』『奶』最亲密。当年『奶』『奶』去世时,是拉着她的手过去的。她只是想问『奶』『奶』,在下面过得好不好,需要什么东西,好烧给她。

“真的,你们没在现场,那阴神说话的口气,跟我『奶』『奶』一模一样,没错。连我小时候打烂的那个碗,是什么颜『色』的,都说出来了。这事只有我和『奶』『奶』知道,没别人,做不了假。”

这是二娃妈的原话,当然,我当时小,心中只是有些疑问而已,也不好意思问。大人的事,小孩子哪能清楚呢?

她绘声绘『色』地形容那阴神的动作,念咒时的神态,在水碗上用手指画圈的动作,我当时只觉得比较好笑,也有点奇怪而已。

她说,阴神看得见碗里的阴间世界,也就看得见她『奶』『奶』本人的形象,当然能够对话。并且,阴神可以召唤『奶』『奶』的灵魂到自己身上来,代替『奶』『奶』发声,直接与生者对话。

后来,经过多年的教育,我也算对『迷』信和科学有了一些概念。对这件事的真伪,我也有自己偏于常识的判断。

在我们山区农村,人们生活遇到不可预测的变故太多,这就产生了『迷』信。『迷』信,是将现在并无逻辑的事实错误联系起来的主观结果,真实在单个个体上,或许是真,但组合起来得到的结果,就不是真的了。

比如,月偏食现象,这是事实,大家都亲眼所见。狗吃圆饼,大家都见过,也算一种事实。这两都因为形式上相似,就把它们联系起来,得出天狗吃月亮的结论,就错误了,就是『迷』信。

农村太穷,穷极呼天,人们对鬼神等超自然神力,当然有所企盼。『妇』女又是农村最可怜悲惨的群体,所以,『妇』女往往是农村『迷』信的主力军。因为她们实在太无力了,必须相信有鬼神的神力,才有活下去或者等到希望的信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干得比牛还累、吃得比猪还差,这样的日子,如果没有盼头,如果你一直到老都注定这样贫苦,那还有多少人,有活下去的勇气?

在我们农村,有大量的巫术和鬼神仪式存在,其中的特点,不太好总结,因为有些讲究和原因,是矛盾的。

比如,农村人是最接近自然的人。自古以来,自然崇拜就深入人心,在世界上许多早期文明中,都经历过万物有灵的崇拜阶段。这种崇拜至今,至少在我小时候,仍然在四川山区,保有痕迹。

山有山神,比如上山打柴时,某一个大石头,是不能在上面玩耍、在附近撒『尿』的,因为传说那是山神的化身。我不知道这种说法究竟源自何处,但一辈辈就这样说,我们也不得不听。

据说某年某人,在那里撒了泡『尿』,第二天就坠落悬崖死了等,说得有鼻有眼,但具体到哪个年代哪个人,根本无人说得清楚。

以此类推,树木中有树神,风景树是不能砍的。比如我们老家有个地方,叫独树梁。其实,就是山梁上,长了一棵巨大的黄桷树,据说是树神,每年村里的长老都要供上供品,上香祭拜的。

某年,那棵树被雷劈了一半,据说是因为头年,村里的祭品不合格造成。我听了就不理解,既然是神,人犯了错误,它为什么要惩罚自己?

河有河神,那就是蛟了。我们老家有个说法,蛟龙生长在大山深处,如果它长大了,或者受到惊扰,或者想不耐烦了,就会从河道回归大海,这就是所谓走蛟了。

一旦走蛟,就是巨大的灾难了。首先发生的,是暴雨倾盆,巨大的雨量,因为蛟就是龙,水神河神。其次就是河水的猛涨,速度快,水量大,光冲毁农田还是轻的,不冲毁几家房屋,不淹死几个人,根本不算走蛟。

最后最突出的特点是:泥石流。陡山由原来的绿『色』,由上而下渐次变黄,成片的泥石倾泻进狭窄的河道,形成堰塞湖,上游水位猛然上升,下游人民头上顶盆大水,如巨石悬头,危不可当。

后来通过学习才知道,这只是南方山区暴雨猛烈进的自然现象,与蛟联系起来,没有实证。何况,有人见过蛟吗?有人见过龙吗?都是想象。

但我又不能否认它,因为大多数『迷』信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能证伪。我们没看见的东西,不能证明它不存在。比如我没到过巴黎,但我不能说巴黎不存在。

万物有灵的崇拜,来源于对自然的无知和敬畏,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时至今日,我们敢说,以我们今天的知识,又对自然了解了多少呢?所以,不要轻易笑话『迷』信的人,你爱信不信。

农村是土里刨食、靠天吃饭,所以,最大的崇拜,当然是对天地的。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皇帝对天地的祭祀,也是他的本职。

以此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哲学,也是以天地为主体,画阴阳,象万物,出八卦,这就是易经产生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农业。

但是,在万物崇拜中,还有另一种崇拜,看起来是反自然的,那就是鬼神崇拜。人们在不得不顺从自然时,内心当然产生改造或者征服它的不服,产生另一种力量的冲动。战胜它,用各种方法。如果在生活实践不能战胜,我们就凭想象。

唯一能够超越现实的方法,就是人的思想了。在我们的力量一点点改造自然的同时,自信心也一点点升起。我们发现,我们居然可以在某个部分,对自然作某个程度的改造。劳动和实践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人类培养了新崇拜:有思想的力量。

人有思想,也有力量,但这还不太够,因为在自然面前,总觉得有点渺小,胜利也只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或者说是偶然的。

即使愚公以不屈的意志,以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来战胜太行王屋二山,也比较遥远。那么,战胜自然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想象了。

我们想象神力的出现,黄巾力士就来了。

依赖自然并有超越战胜的想法,这就是人类的奇迹。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在这个矛盾的冲突中,摇摆『摸』索着发展的。

当人类文明达到某种自信的临界点时,文明就进入大爆发的轴心时代。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古印度、中国春秋时代,都产生了这种知识丰富并且极度自信的人物。

古罗马的哲人,发明了形式逻辑,提出思想至高的地位。佛陀则大胆宣称众生平等、心即是佛。而孔子,甚至他之间的周易的产生,把人与天地并列,简直是自信爆棚。

这些思想英雄的共同特点,认为知识和人心是最宝贵的,等同于神,可以战胜自然,至少可以与自然平等。

当然,普通农民,可没有那么自信,他们在自然中倍受折磨,生来死去,他们仍然渴望有超自然的神的帮助,让他们脱离困境。

在中国,神仙崇拜与祖先崇拜结合,就有灵魂保佑的概念了。鬼神因与我们有曾经的血缘关系或者崇拜关系,可以保佑我们在自然面前,显得充满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祖先的加持是最靠得住的,因为我们与他们有曾经的亲情。但他们的神力是否可靠呢?这就不好说了,因为他们都已经成了鬼魂。

鬼神崇拜,在中国,除了农民作为主力军以外,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推波助澜也起了巨大的作用。除开宗教传道的人,许多正经的儒家知识分子,也抛弃“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戒条,宣扬起鬼神来了。那么,这些社会中的成功者,根本不需要靠天吃饭和土里刨食的人,为什么会在这方面下功夫呢?

比如《聊斋志异》、比如《阅微草堂笔记》,他们写这个东西,究竟是真信还是假信?

我相信,蒲松龄不太相信,他只是用鬼神来讽刺人心。但纪晓岚估计有点真信,至少是半真半假。

他们写这个东西,起因不同,但目的相似,那就规劝道德。

道德的力量,本来存在于舆论之中,但需要借助鬼神之力来吓唬人,估计当时的道德水平,已经人心不古了。

当明清之际,读书人感觉社会道德水平下滑,产生了焦虑,才想起用这个土办法,企图重振道德的力量吧。当然,他们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是明显的,旧有的道德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社会状况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随人们生产生活的改变,而有了新的趋势,守是守不住的,鬼神也不行。

生生之谓易,日新,苟日新。

总结起来,我也只是说明了,鬼神出现的原因之一,但真的有没有鬼神的存在,是以何种方式存在,对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是否有意志力,谁知道?

这就是鬼神的神奇之处:不能证伪。

现代科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研究可供检验可供证伪的命题。比如,可供重复实验的东西,可供实际利用并得到准确结果的东西。但,如果超出这些手段检验之外的事物,它是不会研究的。

这个不能研究的空白,相对于人类无限广大的思想而言,空白处相当大。这个巨大的空白,给想象,给『迷』信,给鬼神,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人们在得出越来越多科学结论的同时,根本没有骄傲的资本。认识到的内容,如同圆圈的面积。圆圈越大,你所感知的未知领域就越多,那些都是圆圈外可直接感知的未知,让人觉得探索只能是,永无止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