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二十四章 童男火眼高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二十四章 童男火眼高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这个问题我也不太好解释,只是说到:“中间的道理不是一句话说得清楚,在我们老家,有一种说法,叫火眼高。”

“什么意思?”

“这得分两种情况,有一种情况,是指鬼怪『迷』不到你。鬼怪吓你,化成各种形象,但你看不见它们,你就不会被『迷』『惑』。另一种情况是,你看得见鬼神,但对你是好事,他预先通知你灾害,却不害你。”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按道家的说法,这大概也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你是童男子,本身阳气足,阴邪无法侵害你。第二种情况,你上辈子或者这辈子做过大功德,它们不能害你。”

他似信非信地望着我,我也有点心虚。“其实,这两个解释,我也只是听说,并不敢肯定。但,当时你是童男子,对吧?”

他点点头,若有所思。过了一会,他仿佛想起什么来,一拍大腿,说到:“对啊,我亲眼见证的那些怪事,都是我结婚前发生的。我结婚后,就没看见这种鬼神的形象了。”

不知道真是这个道理,还是被我猜中了,我自己内心中也感到惊奇。当年,那个断手人因为我是童男子,企图教我符咒之法,难道,真的有这些法术的存在?难道,地煞符,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想到这里,我内心有点发麻。

我对这种事有点兴趣了,想多了解一些,就问到:“你还遇到过什么事?”

“还是那次修桥过程中,当然不是工地上发生的。廖牛儿事件,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我们的工作已经有头绪有规模,也就是前期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上正轨了。你知道,万事开头难,工程开始阶段是最难的,事情最多。我当时也想多了解些现场施工的经验,所以,工作也很主动。后期,在工程上,也就是些重复『性』劳动,对于我来说,工作强度不大,只是检查质量进度等方面,新挑战不多,所以,人也变得轻松些。”

在他的介绍下,我大概知道了桥梁施工的一些流程。先是工石方工程,然后是桩基工程,桥墩做完后,就是架设,在每一个工程节点的开始阶段,都比较忙,人也比较紧张。但在每一个节点上正轨后,其实对他们技术人员来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日常监督和检查了,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辛苦。

“一般做具体劳动的,我们都是外包的,我们只是控制管理,这些事,经理很有经验,分工也合理。更何况,他本人也比较喜欢我,给甲方或者当地『政府』打交道的,这种所谓协调工作,他也带着我,意思是要带我见见世面。现在想来,他是真的关照我,没他带我出席这么多的所谓协调场合,我后来当项目经理也不会那么顺利。”

协调,其实是与人打交道,这是一门大学问。凡是大型工程,所涉及的利益多、部门多,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旦要成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就得掌握这方面的技巧。

以我为例,温州工厂的事,那订单,对于我们厂来说极其重要。虽然有厂长负责生产,王工负责技术,但最关键的一步,拿到订单,主要是靠我多方协调而来的。

“出席与当地『政府』干部的协调会多了,人家也熟悉我了。刚好有几天,经理回公司开会,让我代替他跟当地乡『政府』一个干部,沟通青苗赔偿问题,庄哥,你估计也听说过这种事吧?”

我点点头。但凡工程建设,都会对当地农地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比如临时占用农地,比如踩踏禾苗,这就涉及到赔偿了。在施工造价中,把这一类可能的赔偿,归于处置费之中,是有预算的。

“项目部当然按利润考虑,是赔得越少越好。当地『政府』为当地农民利益考虑,当然是赔得越多越好。尤其是当地太穷,好不容易有个国家工程来了,有人还想借此敲竹杠、发点财,这心情也是自然的,人『性』嘛。虽然,国家的赔偿标准,但当地肯定是不满足的,总会想到办法来干扰工程实施。怎么办?也不能净拿红头文件来压人,人家组织农民闹事,你也没办法。耽误工期,对我们来说,是要命的。所以,我们会适当多赔点。但这里有个技巧,也不能一次赔得太多。”

我问到:“你们家大业大,跟一个农民教什么劲?”

“庄哥,你有所不知。人心难测。今天,你踩了人家的红苕,按两倍价格赔。明天有人说,你施工噪音太大,他家的母猪不下崽,他家的母猪是英雄母猪,本来要下20个崽的,按两倍赔,你赔吗?”

我笑了起来。我是农村出来的,母猪最多下10来个崽,20个一窝,没听说过。

“那如果,承包鱼塘的农村,要说,你们放炮的声音,把他全鱼塘的鱼震死了,你怎么赔?他说他放了10万尾鱼苗,按每年长3斤算,30万斤,单价5元钱一斤,那就是60万,按两倍,岂不是要赔120万元钱?本来当地农民是比较纯朴的,但这种纯朴,在个别占了大好处的人的鼓励下,也会变得很快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那是,没见过钱的时候,人的**没调动起来。人一旦见到了巨大的利益,人『性』的贪婪被调动,就不好办了。

“那你们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你们又没时间打官司,因为你们时间上耗不起,也不可能组织黑社会犯罪,更不可能搁下工程不做了。”

“我们有我们的办法,也是经理教给我的。凡是到当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能够唬得住人的老大,请他出面协调,给他点好处,他就会帮我们做好工作的。”

这跟到异乡拜码头差不多,在过去也叫拜山头。强龙难压地头蛇,在当地找一个说话有威望的人,让他来帮你,你协调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个乡干部,经理给了他一些好处,他在当地树大根深,老百姓也服他。我们有事,就找他协调,一来二去,也成了朋友。”

“这个乡干部是乡武装部长,人长得高大,一脸横肉,部队转业回来的。他是当地人,喜欢打猎探险什么的,总是,是身体很棒不怕事的那类人。一天跟他协调一个农户的赔偿问题时喝酒,他给我打包票,说这没问题,由他出面处理。酒过三巡,他邀请我第二天上山打猎,问我有没有兴趣。”

“我当然有兴趣,反正工程队上又不忙,我年轻,啥都喜欢尝试一下。更何况,他说山上有野鸡,还有一个溶洞,可以捞阳鱼,我就更感兴趣了。”

野鸡倒正常,什么叫阳鱼,我就不太清楚了,就问了:“什么是阳鱼呢?”

“按部长的说法,阳鱼其实是生长在溶洞中,从来没见过阳光的鱼。”

我笑到:“那应该叫阴鱼才对,阴暗地方的鱼嘛。”

他也承认,这个名词有点反义。“但是,他们当地人都这么叫。这种鱼,白『色』,几乎透明,只有两三寸长,没眼睛,也许是进化过程中因为生长环境,不需要视力,就退化了。由于我从来没见过这东西,当然有兴趣了。”

“第二天,我们拿好工具。其实就是一杆猎枪,一捆绳子,电筒、鱼网什么的,一人拿一点,倒也不沉。何况,当地还有另一个农民跟我们一起拿东西、当向导,也没什么难的。”

“我们是早上八点半进的山,不可能进早了,早了雾气大,看不清楚路。计划是两天时间,第一天到溶洞捞阳鱼,在大山深处一户人家歇一晚,第二天到两山之间的一个鸟道,专打野鸡和野鸟。”

我知道鸟道,那是候鸟迁徙的通道,每年寒暑交替前,大批候鸟迁徙,必须经过的地方。有的人要捕捉,用枪打算是文明的,最野蛮的是在鸟道中间半空中,架设网线,让鸟儿自投罗网,可以收获一大批猎物。当然,这个武装部长和小苟,上山打鸟是追求乐趣,倒不追求捕获的数量。

“到溶洞边上时,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虽然路上吃了点干粮,但一直在密林中穿梭,人还是挺疲劳的。我们休息了一下,就准备进溶洞捕鱼了。本来,这个带路的村民是来过的,但我们以防万一,还是很小心。因为那溶洞虽然里面很大,但进口很窄很滑,我们三人是用绳子牵在一起进去的,就是怕一人滑倒,其余两人还可以拉起他。进去后,就是一遍漆黑,一记得一股腥风刮来,一阵叽喳『乱』叫,把我吓个半死,我真跟走进了地狱一般。”

我大概能够猜到他遇到什么了,我问到:“是蝙蝠吧?”

他点点头:“庄哥毕竟是山区出来的,有经验。我当时哪里见过这种情况,吓得不敢动。还是部长解释,我才放下心来。实话说,蝙蝠这东西,味道真大,腥臭腥臭的,不好闻。这洞口距离有阳鱼的水潭还有一段距离,为防止『迷』路,那绳子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在洞口处将绳子的一头拴在一个大石头上,我们拉着绳子信里走,过一会出来也收着绳子出来,就不会『迷』失在这情况复杂的洞里了。”

我问到:“那得多长的绳子?”

“大概三四百米吧,化学绳,不重的,也不粗,但结实,虽然只有八号铁丝那么粗,但能够吊起一个人。只是怕火,当然,在这深山老林,我们自己不生火,哪里来的火呢?那个洞真的是复杂,岔七岔八的,岔洞多得很。当然,顺着最大的水流边进去,就找得到深潭,我们倒也不费事,很快来到那个水潭,绳子还有百来米的余量。我们在手电筒的照耀下,开始下网捕鱼。”

“当时下网是部长下的,怕他落水,他腰上绑着绳子,我和那个农民,一边帮忙,一边牵着绳子。果然,小心驶得万年船,部长站的水边,泥巴太滑,他滑进了水潭,我们赶快一拉,又把他拉上来了。就当是一个小『插』曲,我们继续捕鱼,收网后,大概上来了五六斤阳鱼,收获不小。部长衣服湿透了,洞里又冷,我们就准备收工返回,这时,发现出问题了。”

这有什么问题呢?我当时在想,他们只需要顺着绳子返回就够了,毕竟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应该很快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捕鱼的全过程大概只有半个小时,当我们结束准备返回时,就听见声音不对,很大的水的声音,仿佛从洞里的深处传来,眼前水潭的水流也变得急促起来。那个农民大喊:不好,要涨水,快跑。我们意识到,这溶洞遇到突然的水流进来,不赶快跑,我们被封死在这里面,就危险了。我们连滚带爬地向外冲,不知不觉,手上的绳子,不知道怎么丢了,三个人,一个也没抓住,更危险的是,当我们接近一个低矮的岔口时,发现,出路已经被迅速上涨的水流接近封死,我们出不去了。”

我不太明白,哪里还有这种涨水的速度。两三百米的路,几分钟就可以跑出去,怎么可能水来得这么快。

小苟专门给我打了个比喻,他是拿马桶来比喻的。就像马桶冲水的原理,这是一种虹吸原理。当洞内外水位平衡进,水流是缓和的。当外界水位达到一定高差,超过某个临界高度,水就会猛烈灌入,如同冲马桶时水的冲力,那得有多迅速!

“怎么办?我们只得就近找高处避水。原路出不去了,关键是绳子也被冲走了,就是潜水出去也没有方向了,更危险。当然,这武装部长毕竟是部队军官出身,还是比较冷静的。他听了听声音,望了望地形,作了一些判断。”

“他说,我们三人上山,没别的人知道,等待救援是不可能的,因为没人知道我们失踪的位置。一切得靠我们自己『摸』索出路,自救。他当时还唱了句歌,我记得曲调很熟悉,但歌词我却永远记住了。”

在我的追问下,他说了一遍那句歌词,我笑了。那是国际歌里面的一句歌词: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

“他根据声音判断,这个洞非常大,肯定有其它出口,因为除水声音外,还有大量新鲜空气的来源。他拿出打火机,点燃,看了看火苗偏动的方向,大概判断的地形,让我们一起从一个较高的斜洞向上爬。他认为,这大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退,但如果我们在这里干耗,不如自行寻找出路。除这点鱼和仅剩下的一点干粮,我们没有补给。更何况,如果水涨得更大,封闭了气口,我们也活不长。”

“我们就听他的,我们电筒虽然有三把,但只能一次由最前面那个人打一把,因为要节约电池。过一会,就得歇一下,听听声音,用打火机看看火苗,然后熄掉电筒,看看有没有什么光线来源。我敢说,我们在那里找出路的时间,是世界上最漫长的经历,恐惧,会让你觉得,全世界都停止了呼吸。”

这种经历不是人人都有,这也可能是小苟最大的收获。一个人在濒临绝境时,不仅会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和人类的渺小,更重要的是,体会恐惧条件下,面对自己心理的状态。一个完整面对自己的状态下,会对人生有更深刻的体验。

“后来,才知道,时间并不漫长,也就两个多小时。转机是部长发现的。他在临时关闭光源时,发现右上方,有一丝光线,就知道,我们有希望了。向着那个光线爬,我们搬开一块大石头,终于出来了!见到阳光真好,活着真好,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

阳光,几乎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所有能量的来源,也是生命的条件。为什么我们见到阳光会感到不由自主的振奋,那是生命的本能啊。

“出来后,第一件事是互相检查,看谁受伤没有,丢了什么东西没有。结果,没有任何人受伤,当然皮肤有些小擦伤不算。除了绳子,我们几乎没丢什么东西。连部长装火『药』及各种工具的背包,也在我的背上。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还有问题吗?已经死里逃生了,应该没问题了。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在密林里,我们看到的阳光很快就下山了,向导也从来没来过这个地方。我们『迷』路了。部长爬到一棵树上,在树尖上看了一会,他下来时,从我背上的包里拿出指南针,确定了一个大致的行进路线,我们就按这个路线走。结果,走了半个小时,我们又回到原地了。因为,我们又看到那棵爬过的树,折断的树枝还是刚才那个样子。”

我问到:“不是有指南针吗?”

“是的。部长意识到麻烦了,他说了句:妈的,部队的指南针也骗人!我就知道,这里有强磁场,指南针失灵了。”

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示南北,是因为地磁场是南北走向的。但如果到了一个有强磁场干扰的地方,或者说有大型铁矿、磁铁矿的地方,磁场也会有干扰,指南针就不灵了。

“借着余晖,他再次爬到了一棵更高的树上,看了好一会,下来说到: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们先听哪个?我答到:先听坏消息。因为我已经被洞中的恐惧吓过了,难不成消息再坏,会比洞中的境遇还差?”

这是人的正常心理,先听坏消息,再听到好消息,会让人振奋起来。人们总能接受先苦后甜的东西,毕竟感觉曲线是向上走的。如果先甜后苦,感觉曲线向下坠,心理会变得更难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个原理,适合于社会中的很多方面。

比如你评价一个人,如果先扬后抑,对方会感觉很不舒服。如果你先抑后扬,对方会更多感受到夸赞的内容。原来我们的指导员,就很会使用这一招。他曾经跟我谈心时,最开始指出我的缺点:你这个人,读过一些书,但不爱跟战友交流,这样不好。当我正在思考如何改正时,他接着说到:如果你努力训练,做到文武双全,那你会超过你的班长。我当时听到了,精神大为振奋。

人生也是一样的。如同我一样,最开始过穷日子,后来日子越过越好,我从内心里,是感受到幸福的。最可怜的,是日子越过越坏,那就怨天尤人,整天骂娘了。其实,我所接触的,个别原来的官二代,他们不是日子过得有多差,但原来小时候,过着万人之上的地位,现在混同于普通平民,他们内心的苦闷和牢『骚』,也是很多的。可以这样说,在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背景下,绝大多数人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的,但过去的干部子弟,很多存在着相对社会地位下降的情况,包括过去的国营工厂的工人,没多少本事的城市户口的人,他们的牢『骚』还是蛮多的。这是心理规律,正常现象。

我问到:“他说的坏消息是什么呢?”

“他说,按地形,我们到了一个天坑,今天是出不去了,估计还有半个小时,天会完全黑下来,我们必须今晚在这里过夜了。”

在喀斯特地貌中,天坑与溶洞往往是伴生的。天坑大多是塌陷的溶洞,在这天坑里,几乎所有的植被与生物,与外界是隔绝的。天坑四周,有绝壁,绝壁之上,才是外面的正常世界。贵州的石灰岩山区,这种天坑很多。其实,在我们老家,也有,只是规模很小。距离我们老家不远的重庆武隆,就是一个着名的旅游景点,就是个天坑,也是近几十年才发现的,以前,也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天坑正因为与世隔绝,所以里面所蕴藏的动植物世界,恰恰保留着很多古老的珍稀品种,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地方。当然,有的天坑,由于比较古老,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进化环境。古老的动植物在这个环境中进化千百年,也形成了特殊的形状和功能,这更是科学发现的天堂。

当然,这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对动植物学,完全是门外汉。

我问到:“那么,好消息呢?”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