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乱世的黄金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九十九章 乱世的黄金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关于黄金的故事,可以说充满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爸这次的棋后故事,把我拉到了他和妈的卧室,从保险柜里拿出了各类黄金制品。

有金条,黄金纪念币,金砖,金首饰,当然还有一些凭证,当然量不多,一样只有一点,仿佛是一些样品。

“这是你妈的存货,就这一点,值不了多少钱,原来她曾经疯狂收藏过这些,后来大部分都变现处理了。”

我问到:“她为什么喜欢这些东西?是她喜欢黄金吗?”

“谁不喜欢?她收藏这么多,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些偏执,也不单单因为自己喜欢。”

爸说这话的时候,用了偏执这个词,当然是妈不在的时候。这时候,妍子陪妈出去散步去了。

“那是为什么呢?”

“不安全感。98年的时候,不是有个亚洲金融危机吗?你妈感受到一种乱世来临的错觉,为了给家庭留条后路,就买了些黄金。乱世的黄金,这话流传很久了。”

是啊,中国历来就有这个说法。当然,全世界都一样,黄金是最后的保值品。在战争年代,**的将领们已经不相信政权了,政权背书的纸币当然也不相信,他们只相信金条,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还有个疑问,我掂了掂其中的一些金条的份量,问到“这些也不怎么值钱啊,就以三百元一克来计算,就算有一千克,这些东西加起来,也不过值三十万,还比不上客室那个百宝箱一个东西值价,怎么要把它们放在最保险的位置,反而对那些文物宝石的东西,这么贵,你们却不怎么重视呢?放在一个木柜子里?”

“这肯定有道理的,庄娃子,这柜子你打开过,估计里面的东西你也仔细看过。”

是的,原来为合同的事,我打开过这个保险柜,但没认真察看里面的东西。我当时对这些黄金的东西没怎么在意,对美金和现金大致上也只是估算。我觉得,里面最值钱的,是各类合同和凭证。

“我没仔细翻,也没注意,当时只注意找公章和账本了。”

“你发现这里面的东西,有什么样的特点?”

爸这一问,倒把我问住了。东西类型比较杂乱,我还真总结不出特点来。作为全家最大的保险柜,总重量估计不低于一吨,没有吊车等大型工具,是搬不走的。密码和钥匙也比较复杂,不太好开。

一般的保险柜,密码是一个数字旋钮,正转一个两位数,反转一圈后再转到一个两位数,再正转回最后的两位数。这种密码设置是比较古老的,大概三组数字对齐后,里而的机关就会对准一个固定的空隙,就可以打开了。

这种机械密码的弊病是,它在数字到位时,手上有感觉,细听有声音,在老手面前,是可以通过听声和手上的感觉,试出密码来的。

但这个密码柜最特殊的地方在于,机械密码开启后,只是打开了电子密码的一个盖子,只有电子密码输入正确后,加上指纹识别,才能打开柜子。当然,还得有钥匙。密码我是知道的,机械密码是妈的生日,电子密码是妍子的生日。我和妍子结婚后,我的指纹也录入了系统,是可以打开的。但一般小偷,光看见机械密码了,无论他怎么试,就是打不开柜子,因为他不知道还有一个电子密码,那个盖子在柜子的侧后方,被窗帘档住了,况且是嵌入式,表面的位置与柜体看不出差异。

主人对完机械密码后,在后面的固定熟悉位置用力一按,自动弹起一个盖子,这个盖子里,才展示出电子密码盘和指纹识别器。如果钥匙不在家里时,还是打不开。

如此努力的设计,也许是为了防盗。打不开,搬不走。

我想了想里面东西的特点,说到:“是不是最贵重的?”

“你说对了一半。对于我们家来说,家底你是最清楚的,最贵重的东西都在里面,契约合同以及各种单据。另一半不那么贵重,但很重要的,是黄金现金和一些凭证。这一半的特点是,好带,并且能够迅速变现,这是准备乱世来临时,及时带上,可以对付一阵子的办法。”

我明白了,比如当火灾发生时,警察要你带上最贵重的东西逃走。大多数人都带金银和现金,因为可以救急。黄金这东西,最大的好处是:储值和易携带。这正是乱世最需要的性质。

我问到:“这东西不放在随手可拿的地方,为什么要放在保险柜里呢?好像比古董还重要?”

“这你就不太理解了。这是防盗的需要。比如一个小偷进来,偷古董,那个柜子一打开,他认识古董吗?他知道价值吗?他知道销脏的渠道吗?即使有个渠道销脏,公安追查起来,破案不是很容易吗?为什么?变现困难。”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前段时间在京城传遍了。一名着名收藏家家中被盗,家里的金银首饰以及不多的现金被洗劫一空,损失了大约二十几万。但他收藏的名家字画,小偷却只拿走一幅。后来破案了,这小偷是顺便扯一幅字画,拿它来包裹脏物的。要知道,这幅字,最低要值一百万,这样的字画,在他家,有十几幅之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买椟还珠的事,已经发生了几千年了,还有继续上演。知道文物价值的小偷,已经超越小偷这个阶级了。“路遇剑客顺旦剑,不是诗人莫献诗”瞧瞧我这脑回路。

储值量大、变现渠道广泛、变现方式快捷、携带方便,黄金确实是在乱世中保身的办法。

我指着几张凭证,看上面是银行发行的票证,问到:“这是什么?”

“纸黄金,变现最快捷的东西,其实没多大用。”

我此时的脑回路又产生了跳跃,“纸醉金迷”这个词浮现出来。我定了定神,问到:“没多大用,还买它干啥?”

“这是你妈的故事,她当年迷信黄金,也走了一些弯路,但算不上上当,只能算不成功的投资历程了。”

这个故事与妈有关,让我挺感兴趣。这个精明的人,这个挣钱数目比爸还多的人,也有过失误的时候?

“钱挣得太快,总担心失去也快,这也许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我们是从贫穷中走出来的,始终有一种危机感。你妈很早以前,就想积累一些黄金,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中国人已经在贫穷里挣扎得太久了,突然的富裕在心理上是一种异常现象,不能心安理得地享有财富,这是在内心根子上埋藏的种子。

“黄金这东西,保命有作用,发家作用不大。”爸说到这里时,我接了一句:“你的意思是,这东西保值还行,投资就不好了?”

“对,不光是我,还有许多人都注意到这一点。黄金真的不是一个好投资品,你只要看看美国股市与金价的收益,以十年为期限比较,就会有明确的答案了。黄金的收益率太低,有时连保值都做不到,只能算是储值,这种储值功能,还主要只在一种情况下,发挥作用。”

“什么情况?”

“当政府信用破产时,也就是大家说的乱世。国家发行的货币没有信用了,黄金就是绝对的硬通货。但你想想,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也只能保命起点作用。况且,这个政府信用不行,还有另一个政府信用会起作用。前提是,你能够出得去。”

**将领们的金条崇拜,同时也有美金崇拜,道理是一样的。但是,大部分**低级将领,没来得及到美国,就已经死在战场了。

“国家强大,才是保值的最好依托。中国穷弱的年代太长了,大家心底里对中国真正强大,还有点不太自信。你妈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她总是要准备些黄金和美金。”

国家强大,也许人们有点信心,但人民富裕,只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的,大家没多少信心。或者说,大家对突然增长的财富,心理上还没习惯,总觉得惴惴不安。

对于中国富裕人群来说,面临着两种心理压力。一种是对今天的发展走势,并不确定。在我们可以看到的长辈中,没有接受过富裕的经验传授,我们的父母辈、我们的爷爷奶奶们,没有富裕生活的经历。这种超出祖辈经验的状况,人们在心理中总视之为异常。

既然是异常的,也许不会长久,这是心理和思维定式的毛病。

第二个担心,是因为中国在发展中积累的巨大贫富分化。根据前几十年的经历,总觉得穷人要分富人的财产,这好像是祖辈亲身经历的事情,让人记忆尤新。

这方面,近几年,根据我接触的不少人中,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国历代思想中,有人把打家劫舍的梁山当成好汉,有人把劫富济贫的人当成英雄。那是乱世的伦理。其实,在治世,这些行为都是犯罪。我们经历乱世太久了,把不正常当成正常,才经常有分财产的冲动。

财富大规模的再分配,或者说硬分配,是动乱的标志和目的。我们只是希望,中国平安地走过这一段,专注于生产,不要再专注于分配,在发展基础雄厚的时候,再谈分配的事吧。

西方注重分配,不是他们有多高尚,而是他们整体财富达到了发达的水平。这里有一个矛盾,如果没有贫穷分化,这个社会是没有效率的。人人都差不多,我凭什么努力?如果贫富分化太严重,社会是要动乱的。你整天灯红酒绿,我整天饥寒交迫,我为什么不造反?

平衡,群体间大致协调,这是个大问题。而这个平衡一定是动态的,如果太平衡,社会会死寂。

我对这纸黄金还有点兴趣,问到:“这东西,不是跟货币差不多吗?”

“不对,它是以黄金价值动态计价的东西,论其变现程度,几乎与纸币差不多,但论其投资功能,有点类似于股票。但是,我认为,它是相当不靠谱的。”

“为什么?变现快捷方便,又有黄金计价的起伏,应该可以找到利润啊?”

“你想想,这种投资的长处在何处?黄金的长处,在于乱世中的作用。这是一张纸,世道乱了,哪个银行能够保证它能够完全兑现?纸币的长处,在于随时可用。但这东西,要用起来,先得到银行兑换,是不是挺麻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对的,黄金的长处,它没有。纸币的优点,它也欠缺。这种东西,大概是银行舍不得拿出真黄金,以凭证的形式,硬生生制造了一个投资工具,这个投资工具,产生的效益还不大。所以,它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这个结论是有道理的。

“其实,投资黄金既然是作为乱世的保值手段,品种不同,效果也不一样。我给这一堆东西排了个序,首先最好的是纯金条,然后是金砖。”

我及时打断了他的话,问到:“纯度高的金条和金砖,不是差不多吗,为什么有次序的差别呢?”

“乱世中,谁有这么多现金给你兑换?金条重量轻些,别人还拿得出钱来兑,金砖那么重,一般的小店子,接不动的。”

对,在乱世,还有人把黄金切成小颗粒来兑换的。乱世人人穷,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啊。

“纯金过后,才是金首饰,再是金币,金银工艺品之类。为什么呢?以金首饰为例,它的价格中包含了加工费用和工艺溢价,这个东西在乱世是没有人愿意为这些虚东西付钱的,人们只关心纯度和重量。金币呢,大多含量并不高,并不值票面价格,这是最不靠谱的了。当然,它仍然有保值的能力。”

“在各类金制品中,工艺品是最水的。因为纯度很低,再加上工艺溢价,也许平时十万买的东西,在乱世以黄金价格卖,只能卖五万。由于体量大,鉴定复杂,很多小店子还不收这东西,这会造成变现困难。”

说了这么多,关键点是乱世。

爸还讲了一个故事:“在我们温州,有一个老板发了财,第一件事是修房子。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家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家庭事务中,房屋又是第一位。他在修建房屋时,悄悄地楼梯间里面修了一个粮仓,在房子峻工后的第一个秋天,他居然悄悄收购贮存了一万斤稻谷,你猜他是怎么想的?”

我不明白这种奇葩的想法,这是典型的农民思维嘛。

“对于他来说,粮食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他饿过。”爸示意我将东西收入柜子,关掉保险柜,将密码复位。他给我说到:“我们这一代人,饥饿的记忆太深刻了,以至于,我们做恶梦,最可怕的场景,就是回到饥饿的那个年代。”

“那时我们是小孩子,整整三年啊,谁熬得过?许多人都熬死了,在你眼前,你路边。好多你熟悉的长辈、伙伴、亲戚,因为没有饭吃,躺在床上挨,树皮草根观音土都吃光了,只有靠睡觉来扛了。有的人,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这还算好的,毕竟是死在自己家中,死后有亲人管。”

“但是,有的人,在外出借粮的路上,外出求生的途中,死于路旁,父母不知道去向,家人不知道死活,才叫惨。你要知道,当时有印象,本村一个人死了,枯瘦如柴,但抬他安葬进,需要八个人才抬得动,因为,活着的人,也没什么力气了。”

“那时不乱,不叫乱世。但那才叫悲惨,没有希望、没有出路,连乱的力气都没有了。过去穷了可以打土豪,那时,连土豪都没有了,谁都没有财产,你分谁去?所以,对我们这一辈人来说,比黄金更珍贵的,是粮食。”

他的语气非常沉重,我知道饥饿的含义,但没想到,会如此悲惨。我小时候没有真正尝过没东西吃的味道,只不过缺油水而已,只是梦想着,天下最好的东西,就是李二嫂的烧腊。

偶尔有饥饿的感受,大概是肚里没油水,饿得快,吃饭时间太晚,仅此而已。我家是最穷的,但也不至于没有饭吃。

爸的话更反证了我的一个道理,光强调平等,光注重分财产,后果就是全部没财产可分,比乱世还要惨。想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某人说的那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是穷过来的人,真心发出的真理啊。不要笑那个储存粮食的思想落后,那是你没有尝过真正饥饿的味道。

由于对富裕生活的崭新体验,给一贯贫穷的国人一种不能安心的危机感,所以,随时准备逃跑,成了大家心中的某种共识。这种共识,在富裕的人群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当年妍子要在美国生孩子,造成了我们家最大的悲剧。但她当时这样坚决的选择,还不是为了给家庭寻找一种安全感。退路,到哪里去?最强大的美国,以什么理由去?以孩子出生在美国,有美国户籍。

当年李小龙在香港惹事生非,快混不下去了,幸亏他父亲当年给他找了一条退路。当年他出生的时候,他父母就是在美国,在旧金山,港台华人最集中的地方。李小龙就成了事实上的美国公民,这才为他后来逃难跑到美国打下了基础。

美国户口和美金,是近百年来中国富人逃跑的方式。这在民国时期的达官贵人中,更为普遍。有的人因孩子有美国公民身份,政权不行了,就携带大批美金或者黄金跑到美国。

几十年过去后,当大陆改开后,他们摇身一变,成了归国华侨,受到欢迎。这个成功的路线,曾经引起了多少人的羡慕啊。古人说狡兔三窟,就是指的这种盘算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但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是中国,投资中国才是最好的投资。于是,就出现了一大批新贵,在中国赚钱,然后弄个美国身份,既享受盛世的溢价,又保住了乱世的退路,看起来是个聪明的做法。

但是,与他们相比,新的一代,这种想法却变少了。比如李茅和然然,他们根本没有移民美国的想法。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这有一个解释,说是他们没有经历过乱世,没有体验过风险,所以有点无知者无畏,有点盲目乐观。

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李茅他们是对的。第一,中国的未来是年轻人决定的,当然,全世界的未来也是年轻人决定的。中国的年轻人对未来的设计,往往就是中国未来的走向。第二,中国的未来是聪明人设计的,李茅和然然是他们这一代的聪明人,他们对未来的道路有巨大的引领力量。

当然,我还有更多的思考。在这条道路上,绝大部分人都是受益者。也许有人有埋怨,但那只不过是相对社会地位下降的埋怨,不是绝对利益损失的愤怒。这种埋怨不会改变整个社会的走向。

“看过彩电的人,不会再想退回去看黑白电视。”不知道是哪个说过这句话,我记得很牢。享受了现代化好处的人,是不会退回到中世纪般的时代的。

“爸,你觉得,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呢?”

这是我的终极问题,也许,我更想听到他纲领性的东西,简洁,可操作性强。

“投资中国,投资朋友,投资自己。这就是我的答案。”

他解释到:“目前发展最快的国家,投资的平均利润率就最高,所以,投资中国。中国盘子大,一旦启动,巨大的惯性,它一时也停不下来,所以,利润率是有保障有持续性的。投资朋友,是因为,当你资金数量到一定数目后,你可以操作投资的多元化,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东方不亮西方亮,你不需要暴富,只要取得一个平均收益率,就很了不得了。况且,这种方法是最安全的。”

“投资自己,我想人人都懂。有知识、见识和学识,走到哪里都受人尊重,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国家。有一技之长,什么时候都有饭吃,这是保底的。投资自己,将自己变得强大和能干,既保住了乱世生存的底线,又保留了盛世发展的机会,是最好的。”

他说到这里,看到妍子和妈相扶而回,笑了笑,对我说:“当然,最重要的是,投资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