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用的问题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用的问题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这就是溢出、延展和跳跃效应。当沿海工厂劳动力价格上升时,他会到内地办厂,寻找劳动办价格和土地价格低的地方,比如新疆,很多内地工厂投资,这有『政府』的因素,也有利润的考虑。包括城市周边的农家乐,吸引了城市的新富阶层,这叫溢出效应。”

当他提到中心城市的发展时,我想起了虹吸效应,人员资本向中心城市涌入的代价,就是城市越来越大,农村越来越空。

我所在的老家就不用说了,农村没有人了。读小学的乡镇上,也越来越萧条,精英尽失。连我敬爱的张老师,也到成都去了。我舅舅一家,也基本在广东定居。幸亏外婆老家还有表叔表婶用他们的感情和余生坚持,镇上幸亏还有熟悉的李二嫂的烧腊,能够触动我的乡愁。

喜看稻菽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他继续着他的讲解。

“延展效应呢?通过大信息、大交通、大物流,可以将村里的商店开到网上,延展了市场。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克服铁路运煤的紧张,将电厂直接建到新疆煤厂边,这是能源的延展”。

上次到新疆,看到他们的煤可以直接用火柴点燃,当时大吃一惊,世界上怎么还有这么好的煤炭?原来我们在内地没见过,只不过是因为运输问题,那原来的单条铁路,是不可能让如此优质巨大的资源拉到内地来的。

“跳跃就不用说了,在青海西藏的高原上,太阳能的发展就是能源革命的跳跃,按最近趋势,贵州好像要准备跳跃了,大家注意那里的商机。”

他环视全场,没有结语,大家知道,自由发问的时间到了。

此时,一个搞投资的人举手发问:“你讲的对我触动很深,那么还是老问题,如果按短、中、长三种周期,我最理想的投资方向是什么?”

这就相当实际了,在座的大多关心这个问题。商人最重要的关注点,就是赚钱。

“短线,就是挣快钱。我们牢记的口诀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你如果资金量大,可以扶植一个科技公司,一定是要有产品的那种,不在乎多先进,只要它够独特。『操』作它上市,在美国也行,在香港也行,在中国也行,只要上市,就有波段『操』作的机会。”

当然,这种投资公司包装上市的方法,在座许多人都用过。但他突出的是科技公司,有真实产品的科技公司,这个回答是有价值的。

“中线,就是投资强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我们牢记的口诀是:搭上中国城市化的快车。农村的人少了,到哪儿去了呢?城镇。城镇的精英走了,到哪儿去了呢?大城市。一线城市的竞争太过激烈,不是在座的可以随意控制的。但强二线城市还是蓝海,你们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一说到房地产,所有人的兴趣都来了。即使不是做房地产生意的人,在座的也都持有多处房产,作为抵抗通胀的手段。当然,那几个搞金融的,加杠杆的,议论得特别起劲。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原来的政策方向是城镇化,但以目前看来,实际上走向了大都市化。在讨论中,大家从现代资源要素聚集效应,到东京、伦敦的具体历史,都有一个共识。在一线城市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强二线城市,是今后房地产投资的机会。

“长线,我不敢说。这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快,谁敢断言五年后的事情?”他这样说,反倒引起了我的好感。因为,那些断言五到十年的人,那些说历史终结论的人,都在被现实打脸。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大师,也只五百年出现一个,冒充大师的人,要么是自吹,要么是没有自知之明。

“但是,有个方向。口诀是进入技术革命的洪流。如果你没有技术研发的能力,就做产品,如果你没有产品生产的能力,就做服务。但下一步技术变现的方向在哪里?那就得试了。”

试错型发展,是中国特『色』。王班长,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对这个提示,我深以为然。

当年法拉弟发现电磁现象的时候,世界上的商人,甚至他自己,也没想到会掀起如此大的工业革命。量子力学提出时,连爱因斯坦都无法说服。商人不是科学家,怎么能够判断呢?

“在坐的不是科学家,也很少能够长时间大资本的投入,但是不是就一筹莫展了呢?也不是。”

大家听他这么一说,马上集中了注意力,开始听取他的阐释。

“找容易成功的,找杠杆的支点,找人心所向的,找不平衡的地方。这就是我讲的方法,口诀是:投机取巧。”

这大家都会,大家都是善于投机取巧,才混到今天这个地步。他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

“找容易成功的,也就是已经积累了大量成果,但没有在市场变现的成果,在研究院去找、在大学去找,有可能找到的。”

这是个窍门,牛顿说过,他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从实验室到产品到市场,你只要在其中一个环节起了作用,都可以变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找杠杆的支点,就是抱大腿,跟路线。比如国家多年支持的研究项目,需要融资时,你可以跟投一部分。在大洪流中分一杯,取用方便,不伤筋动骨。”

这是当然,即使给一个大项目做一个小零件,当这个产业壮大时,你也会价值翻倍。

“找人心所向的,这与市场偏好有关。人们发展科技最开始是解决生存问题,安全最重要。与安全相关的是粮食安全、军事安全、生命安全。最好的技术在食品生产、军事武器、疾病治疗上,市场最大。当生存问题解决后,就解决生活问题,生活中最大的人心,就是偷懒。你看现在的发明,大多是照顾懒汉的情绪。”

这个也得到与会众人的议论,比如自动化,机械化,不仅扩充了能力,而且让人轻松。在工业和信息化时代,勤劳不再是增加财富唯一的办法了。

当然,勤奋的学习,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是必须的。不能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

“当生活变懒后,饱暖思『淫』欲,大家要为快乐买单了。与快乐有关的产品,会出现巨大的爆发,这个市场中,如果你将技术变现,是会很赚钱的。”

我前段时间,听到一个说法,说旅游是刚需,现在看来,这是对的。中国人的旅游需求,到了堵路的程度。最美的风景是人,因为你在长假期间到风景区,看到的景『色』,是拥挤的人群。

“找不平衡的地方。地域的不平衡,在中国科技水平一般的东西,也许在是非洲是好东西,只要你适合他的市场。在坐的庄总,别人跟我介绍,他们因为改进了照相功能,让黑人能够清楚分辨肤『色』差异,他们的手机就在非洲大卖。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庄总?”

大家齐刷刷地看着我,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在我看来这些高大上的家伙,居然正眼瞧我,还真有点不适应。我只好点点头说到:“大卖算不上,但利润率还可以。”

有人要交换名片了,我只有温州工厂的名片,只好说对不起。别人只要我的电话号码,温州工厂的名片也行。一时间,我也收到了很多的名片,好像我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圈子里的人一样。

我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上过。看样子,李茅强推我来,是有收获的。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后面的黄教授提出的问题才是个大问题。

“我想问一下,许多人以历史的眼光和西方的眼光看中国,『毛』病丛生,而中国目前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都很好。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如此之大,在认识方法上,有什么原因呢?”

主讲佳宾在前面已经讲过这个问题,所以主题叫做“不要你以为”,但他所的原因是客观原因,是时代环境变化所造成的。作为学者,要从自身主观找原因,要修正自己认识方法上的偏差,也是非常重要的。

“前面我已经说过,关于认识方法的误区,线『性』思维模式不适用于交织的多维世界现实。另一方面,我想讲一讲定式思维与动态世界的矛盾。”

这是哲学的范畴了,认识论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究竟有多大影响呢?这方面的东西我也有过思考,但与现实结合不紧密,看看他怎么说。

“如果以静态的方法来看世界,世界每天都在产生不合理的东西。如果以动态方法来看,很多所谓的不合理,其实都在被新的事物所代替和覆盖,动,是最大的合理。运动的永恒『性』,在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易经中,也有体现,大家应该有印象。”

他一提易经,我马上条件反『射』出一句话:“生生之谓易。”

此时,我又成了全场的焦点,因为我把这句话念出来了。

“对,刚才庄总说出了易经的基本特点,看样子,庄总虽然年轻,却是个高手,庄总,我想请教你,易经中最突出的特点有哪些呢?”

他所谓的请教,完全是把我『逼』上梁山,在大家的掌声中,我不得不站起来,说了自己的观点。

“各位大佬,我对易经的研究也是初步的,也算是在算命的技术与孔子的思想之间徘徊过,至今没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是,也有一点认识和体会,讲一点抛砖引玉的东西,希望大家不要笑话。”

大家继续鼓掌,想看看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说些什么。

“我个人体会,易经特点主要体现在孔子所总结的:不易、简易、生生之谓易上。不易是指宇宙与人生与社会,总有其不变的法则和规律,古人把它叫做道。道可道非常道,这个事我没透彻,说不清。但对道本身无法评价,不意味着它没有踪迹,我们可以用它的作用来形容它。”

“古人形容道的作用有一句话: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管总的,什么事都离不了的。估计能够找出答案的人,恐怕是神仙吧。”

“第二个特点是简易。道是简单的,最简单,简单到无法形容,接近于零,所以才可以涵盖所有外延。从逻辑上说,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反之,内涵越小,外延越大。所以,这第二个特点,是因为第一个特点所决定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第三个特点是生生之谓易,也有人把它称为变易。也就是刚才老师所说的运动和变化是永恒的。新的事物会自然掩盖淹没旧的事物。如同种子虽然一样,去年的青草肯定会被今年的青草所代替。我们可以把种子比喻为不易,那么,青草永远是生生之谓易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讲的自然,也透『露』出哲学思想的光辉,这就是道。

大家鼓掌声音中,有赞叹,也有赞赏。

主讲佳宾说到:“庄总给我上了一课,让我对易经有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把握。哲学上的事被他讲过了,我就不重复。为了让问题变得有用,我来讲现实。”

他一边说一边在他电脑里找资料,很快,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组组图片,是各国gdp近五十年来增长速度的对比图。

“大家看看,各国的发展曲线不是直线,也没有稳定的斜率,说明什么?说明各国发展的速度不均衡,中国在近三十年,曲线变得异常陡峭,这是我们发展进入加速阶段的表现。”

“波谷的人无法理解上升的力量,顶峰的人会习惯对世界俯瞰,这就是认识上的不均衡。如果我们还不太理解的话,我打个比喻。比方各国都是运动员,在参加一个没有尽头的长跑竞赛。”

说到这里,大家议论到,这个长跑竞赛应该是分阶段的。比如说我国清朝末年后的几十年,应该是带伤下场的休息期。

“正如大家所言论的一样,带伤下场的人,除了自怨自艾的否定外,估计在别人眼中,就是任人欺负的可怜。当然还有冲得过猛的人,突然体力透支,倒在地上休克的,需要很长时间醒来。”

“在奔跑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随时在发生变化,当你试图理解一个落后者时,他可能随时以超越者的面貌跑到你的前面。”

这个比喻,跟我原来写的《奔跑的中国》大致上差不多,我很熟悉。

“我们认识世界时,有两种习惯,一是拉长时间区间,看较长时间的规律,但你看我刚才的图像,好像用五十年的时间间隔,也不能说明后面的五年。还有一种习惯,就是用空间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定位。比如定位自己,用我跑在12号与9号之间,但相互的位置关系在发生变化,这种定位也很短暂。”

对啊,认识事物,我们大体上都是这两种方法。历史地看,对比地看。这有什么不对吗?

“如果处在同一个奔跑群体内,这种看法大致上可以,但在不同的方阵中,这样看就不对了。比如,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对比,就很困难。我们说小日本欺负大中华,这是农业社会的对比,喜欢用地域和人口来比较国力。而实际上,当时我们处于不同的方阵,也就是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应该这样解释:一个新兴工业国欺负一个古老农业国。”

对的,工业化国家的运行模式,生产模式,战争模式,所造成的差距不仅仅是武器的差距,更是模式上的差距。在同一张试卷上,中学生欺负小学生,赢面很大,哪怕这个小学生天资聪颖。

“谁知道,同时迎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中国,拥抱了全球化,这样的形势,列祖列宗遇到过吗?没有,古今中外都没有。三化同时来,别说你看不清,任何人,包括我接触过的大领导,都不敢说自己能够看穿。但是,聪明的人总是有信心,知道这是发展而不是灾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至少你也要对这种风驰电掣的时代,保持着喜欢。”

这才是结尾,这才是收获掌声的时候。虽然中间有很多讨论被我忽略,但我至少感受到了聪明的人,有信心。我们何必要墨守陈规,把自己搞得苦大仇深的呢?

散会后,大家在外面的休息处交谈和喝茶,此时主题已经变为社交了。也有跟我打听手机生意的,也有好奇来问我温州工厂的。当然还有一个家伙很搞笑,他问到:“你原始资本是从哪里来的?”

“脑袋,他脑袋是个金库”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刚走过来的主讲佳宾,搞得我们都笑了。他问了问然然公司的情况,我按我的观察简单回答了一下,然后我总结到:“他们严格按你的说法走上了扩张之路,拥抱电子技术的一群年轻人,将头脑中的价值变现。”

在周边人的笑声中,他问到:“下一次讨论,庄总有没有兴趣主讲一课?”

“不敢,我没那实力,但是你讲课,我来听,希望得到邀请。”

“不甚荣幸!”

这种不卑不亢的热情恰到好处,最好的社交方式,就是让别人舒服,但又不太过分。

在其他人的闲谈中,也有谈论股票的。但奇怪的是,他们都没谈论股票的买卖问题,主要是讨论上市的东西。所谓库存估值、质押变现之类的东西,我接触很少,也不想参与。如果那个小马哥来参与的话,肯定会积极得多。

估计,在这种相对高端的人中,把自己公司做成上市公司,有一个高估值,有一个高的价格,就把自己的股权变现吧。也有可能,他们已经上市的公司,拿股权当融资工具而已。我不清楚的事不参与,不干自己不熟悉的行当。这是爸妈多年的体会,也是我所坚持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凑热闹。天下的钱赚不完的,知道自己有极限。

现在我的状态比较尴尬。我自己创造的财富并不多,但对于解决生活问题和快乐问题,已经足够了。但是,如果要做大事业,如董先生所期望的大丈夫,不仅没有条件和能力,也没有这方面的冲动了。

我现在连妍子的丈夫都做不了,谈什么大丈夫?

在回来的路上,我给李茅打了个电话。

“兄弟,然然说的没错,这课值得听。”

“那我就放心了,庄哥,你对我没意见,然然那边我也好交差了。”

“就是你跟主办方搞的简介太吹,我不太喜欢。”

“知道你低调,所以没怎么吹。庄哥,你跟我说,那里面哪一条是我『乱』编的?”

那倒也是,他没有『乱』编任何一句话,但我怎么觉得有点夸张呢?仔细想一想,估计是这样的。他只把我最好的一面介绍出来,有意忽略了我的问题。有些实情却是最关键的信息,比如资本规模、营收额等,最关键的东西,他都巧妙地忽略了。

也许,这就是广告的精髓,你不能说他在说假话,但是,如果你仅从这些介绍中来判断一个公司,判断一个人的实力,那就差距巨大了。

我在想,是不是其他的介绍,也是这个套路呢?这样一想,今天的座谈会,与会人员,估计也不是那么高端吧。

由于整个座谈期间,我手机都处于静音状态。回到家之后,仔细翻了翻手机的来电和短信,发现乔姐这两天没有跟我联系的痕迹。我估计,张哥回来了。

星期天,又是孤独地过,这倒并不难受。孤独之所以让你难受,主要是因为你看不到摆脱孤独的希望。当想到,过几天张哥走后,又可以找乔姐玩耍,这种孤独就没那么痛苦了。反而,我会把这一天的清闲当成整理和调整。

几年不见,不知道张哥现在是什么状态。一想起他,我内心还是有点不安。这是个完全相信我的人,但我和乔姐共同背叛他。

我在享受与乔姐偷偷『摸』『摸』的快感时,也有着心底的一丝隐忧。也许快乐是与伤痛对比的产物,也许许多快乐就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我是不是有点坏?

算了,她不找我,我就不主动找她了,也算平衡一下自己的负罪感。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