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零二章 被遗忘的人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零二章 被遗忘的人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我们是被遗忘的人,也许只有战友才会记得我们了。”孙班长到:“乡村被遗忘,转业退伍的老兵被遗忘,我们都被市场遗忘了。”

“看不出来,孙班长,你还是个诗人。”我开玩笑。

向班长倒笑起来:“老孙,胆子,就别怪命。长臂猿不也折腾起来了,你呢?当年叫你折腾,你不折腾,现在后悔了吧?”

有故事,看他们怎么。

“我有条件折腾吗?没底气啊。”孙班长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情绪激动起来。“当年我回去的时候,也盘算过,我们这种当不了干部的人,最好进财政部门,离钱最近,当然,进县财政局我是没有希望,但进乡财政所,我还是动了心思的。一来,我自己当过司务长,懂点财务;二来,乡镇工作,本乡本土,有点关系可以用得上,达到资源交换的效果。你以为我没想过吗?”

赵班长到:“你还送过礼吧,为进财所,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当年分配的时候,就数你精,啥盘算啥行动,从来没跟我们透『露』半点风声,直到分配报到,才知道你早就有预谋了,怕我们跟你竞争,故意在背后搞行动。你这家伙,没有比你算盘打得精。”

“现在那些有什么用?”孙班长到:“我到乡财政所才明白,啥叫江河日下。一个乡,自从不收农业税以后,真正的财源就断了,工业几乎没有,商业都是商贩,况且还都是熟人,差不多都有关系,收费很困难。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越来越多,就像你老赵,原来一个单位七八个人,现在三十多个,这在乡镇是常见的现象。乡镇财政收入少了,但支出多了,怎么办?只有两个办法:找上面要,找银行借。实话跟你们,大家都找县里要钱,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这考的是拉关系哭穷的能力,这就不是我擅长的了。找银行借,『操』作难度更大,有些乡镇党委书记亲自出马都不一定搞得定,我们财政所就更没作为了,所以也就没地位了。”

“不是有农民补助、粮食补助、新农村建设资金吗?”李班长问到。

“那敢动?想坐牢吗?我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呢。况且,就是想动,也轮不到我。当官的都抢不过来,啥时候轮上我们喝汤了?总之,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就是贪污也得低水平重复竞争,残酷得很,我们早就被挤出分粥的行列了。俗话,领导吃肉我喝汤,但领导现在不仅没有肉吃了,连汤都少了,我们还喝啥?”

他给大家发烟,我看到是硬盒的中华烟,我就明白他的消费档次了。他是一个好面子的人,过去在部队当司务长手头活,抽烟在同年战友中档次是最高的。这次专门到北京来与战友一起聚会,在酒桌上发烟,肯定是买好烟的,面子嘛。但是又要有面子,又要节约钱,怎么选择?中华牌子硬,有面子。硬盒45一包,软盒65。当然软盒档次高,肯定是有面子的。但他要节约,多20元都不太好支撑,所以,他买的是硬海按装『逼』与平时3:1的比例规律,他平时抽的最好的烟,估计也就十几元钱的东西了。

“你们不知道,现在堕落到啥程度。过去乡财政所长2000元以内的经费可以签字算数,现在是多少?500以内,超过500的要主管副乡长批。5000以上的经费,需要乡党委集体研究决定。钱少了,权力自己就了。何况,我们这些没当官,没有签字权的人。各个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权,县上的占大头,乡镇的根本没机会,是不是,老向?”

向班长点头认可:“县乡两级,需要照鼓关系多,所以编制外的临时人员多,这需要各部门自己挣钱发工资,这就造成了与民争利,与下级争利,与其它部门争利。县领导整被这些部门之间的斗争,牵扯了大量精力。比如交警中队的,他要挣钱,就设执法陷井。一条好好的公路,车速开到八十码不成问题,车流量双少。但他把限速设定在30码,限速标志立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外地司机根本无法注意到,就超速了,就罚款了。罚没收入他们与县财政各分享50%,所以,县领导也不管。我开车在那里就多次超速,但交警都不会处罚的,因为『政府』的车、打过招呼的关系户的车,交警都有登记,他们不会自找麻烦。公路部门呢,就以治理超限超载为理由,沿途设立多个治超站,既安排了关系人上班,又为单位创收。拦截过往货车,找个理由就罚款,几乎跟拦路抢劫差不多。我是个开车的,对这比较熟悉。其他的我也知道一些,就不多了,大概都差不多。执法部门最牛,可以打着法律的名义公开罚款,然后发福利发资金发临聘人员的工资,养活当官的七姑八姨。”

这些情况,倒是我没接触过,没听过的。乡村都恶劣到这种程度了吗?

孙班长继续到:“目前当乡镇一把手,如果想真心搞好乡镇工作,最紧缺的两项能力,我总结的是:向上要钱的能力和债务展期的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果然是搞过财政工作的,连债务展期这样的词都有了。我知道他没学过金融,但他实际工作估计接触,所以才有这种感观。

“这还是指的那种真心想搞好乡镇的一把手。一般来,这样的一把手也稀缺了,现在的一把手都为自己打算,拼的是另一项能力:尽快调到执法部门当一把手的能力。那才来菜,对不对?”他的法得到大家的赞同。

我不太理解这个逻辑,就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乡村迅速衰湍现实。

“为什么呢?”我问到。

“市场把乡村遗忘了,我们建立市场经济,乡村然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乡村被遗忘,我们县乡工作的人,也就被遗忘了。”向班长解释到:“农业是不挣钱的,尤其是在中国的农业。为什么呢?这么的土地规模养活这么多人,一人一亩多地,每年撑死在这一亩上挣5000元钱,就是暴发户了,还抵不到打工一个月工资。农业是向地球收利息,工矿业是向地球要本金,哪个厉害?更何况,资源集中度导致效益偏差,更是乡村与城市竞争的结构『性』劣势,怎么办?”

“你学了不少东西啊,向班长。”

“听领导吹牛,代领导开会,也听了一些,都是不中用的牢『骚』,没啥意义。”向班长谦虚到:“比如医院有一个贵重设备叫核磁共震,大家都听过。假如需要一千万,如果在我们县城,一它能够给十五个病人检查。为什么?县城病人少,给得起检查费的人也少,所以,一只能看十五个病人。但如果到省城,一可以看五十个病人,因为病人多,给得起检查费的人也多。你想想,同样是一千万的投资,是放在县城划得来,还是放在省城医院划得来?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县城人口和金钱规模、市场规模,所以好投资不会来,好投资不来,挣得也少,又反向促进钱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少。对不对?据我观察,我们县凡是当官的、发财的,如果干得成功,标志就是退休后在省城买房住。有钱人逃离县城,县城就越来越穷。市场经济,强者恒强。这就好比银行,你越需要钱的穷人,银行越不会给你贷款。你越是赚钱的富人,银行就越愿意给你借钱,道理是一个样。资本总喜欢聚焦,向垄断和高额利润集中,这是资本的本『性』,是符合经济原理的。”

他所的,我也听过,只是没想到,这种形势已经真实发生在我们曾经熟悉的县乡。

李班长也到:“下半年,我也准备把儿子送到省城去读书了,找关系,花钱也得去。没办法,我们县城中学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差了。县中最好的老师被市里调走了,市里中学的好老师被省城中学挖走了。省城重点中学的高考,一本率都达到70%以上,我们县中一本率上20%都困难。我跟老婆商量了,把县城多余的一套房子卖了,也要供儿子到省城读书,咋办呢?我们都是吃的文化水平不高的亏,不能让孩子再吃这个亏吧?”

“你吃亏,你比我们几个不强多了,便宜都让你占了。”孙班长到:“你当个单位一把手,好歹签字算数,也比我们活些。要是你问咋办,我们还活不活?”

“老孙,要怪都怪你自己,当年我叫你搞的事,你不搞,现在后悔,怎么样?”向班长到:“当年我让他在县城搞个洗车的,做点生意补贴家用,那边上的几个门面,老板我都熟悉,介绍给他,他不搞,是投资太大,怕担风险。现在你看看,那几个洗车的、修车的,甚至光是充气补胎的,也比你拿那几个死工资强。”

“你得轻巧,投资十几万,当年我即使有那几个钱,也是为老人孩子准备的,敢用?老人有病,孩子读书,我要投资失败,找谁哭去?用你刚才的话讲,我不是不想投资,也不是不想冒险,而是根本失败不起,没资格冒险。如果我像长臂猿那样,家里条件好,有点家底,怎么折腾我都不怕,我估计发点财,应该没问题吧?”

他的是事实,不是没有投资机会,是因为没钱投资,是因为经不起失败。失败后果,对穷人来,有可能是家破人亡。

向班长到:“你的也是事实,我在县城其实投资机会很多了,但我没钱,挣的几个修车加油的零花钱,也供养我老婆了。漂亮的人不好养活,穿要穿得好,吃要吃得好,用要用得好,我这几年恩惠拴了她几年,她有了工作,她开了眼界,我的恩惠就不起作用了,她跟别人跑了。我怎么办?好歹我房子算是保住了,紧巴巴供养孩子还行,怎么呢?自己没有特殊能力,也没有投资本钱,就这么凑合着过吧。我不怨谁,这都是命。”

在我眼中,向班长是有能力的,为人也好。但时代大『潮』的冲刷,已经让这个曾经的弄『潮』儿,被时代遗忘了。

久不开口的赵班长也开口了:“算了,不那些了。好歹还有几个战友,要不是庄和老陈,我们今能够痛快地喝茅台住五星大酒店?也算是开过洋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庄就不用了,人家是大学生,有本事。”孙班长到:“老陈呢,他带了个好兵,所以他的命好,我们也跟着沾光了。”

我赶紧到:“各位班长,你们都是我的大哥,你们要这样,我确实惭愧。任何事情,光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实话跟你们,我的能力过去和现在都一样,但钱的数量根本不一样了,为什么呢?是幸运。我觉得我自己有几个幸运,导致今比你们的处境好一点。第一,我有幸参了军,锻炼了意志力,有打架的能力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当然我过去穷,也不怕冒险和吃亏。我退伍后,我什么都不怕,因为我是睡在地板上的人,不会再掉下来了。部队教会我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不堕落,不放弃,这是一幸。第二,我有幸到了北京,北京不像乡村需要在熟人社会中找关系,即使你想找关系,又找得了谁,在北京,谁敢自己官大钱多?这里也给了我们这种一无所有的外乡人给了机会,是有可能翻身的。我的第一个一百万,就是在北京挣来的。有了这一百万,我就有了新交际圈,这就产生了新的机会,不管是人际朋友的机会还是投资出钱的机会,我都有翻身的条件了。第三,我有幸找到了今的老婆,她家有钱,并且愿意交给我企业让我管理,我如果有点能力,这才有发挥能力的平台和基础。实话实,对于我这样能力的人来,在北京遍地都是,但有我这样幸阅人,总归还是少数。”

我没有董先生教我算命的事,这也算我的能力之一。因为我一旦了,他们都会找我算命。我准确率本来就不是太高,他们又对未来表示出巨大的期待,我怕他们失望。除此之外,我所的三个幸运,是真心话。即使我学了算命,假如我不到北京来,也遇不上李茅苏等合伙人。也遇不上我岳母,也遇不上妍子,没有这些,就没我今的处境。

“隔河美女,发誓追求。努力游泳,终于到手。结果一看,背影杀手。”

当向班长自饮自酌时念出这几句话时,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他的是什么。

“我们也三四十岁了,也可以总结了。我刚才念的是个顺口溜,是另一个老转业干部出来的,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大家看像不像我们。”向班长看大家有兴趣,开始了他的解释:“这个转业干部在县『政府』办,是写材料的,至今还只是个副科级,爱发点牢『骚』、写点歪诗,他这是总结他自己的,当然也像我们。我们当年从农村出来当兵,目的是什么?是想跳出农村,成为城里人,对不对?这个城里与农村就隔了条河,城里人就是隔河美女。我们当年出来,发誓要在部队解决这个问题,没能力考军校当军官,就努力转志愿兵,其中的努力和辛酸,我想大家都有体会。只我当年是怎么在部队学驾驶的,庄估计不知道。每年支队推荐学驾驶不超过5个人,我没关系,怎么推荐得上呢?怎么办?当时支队司机班班长,我打听到,他是总队参谋长的亲戚,有关系。他不是老开大车,给我们中队送米送煤吗?只要他开车来,我就积极帮他洗车擦车、端茶递水、周到服侍,每次他来中队,我都买一包好烟供上,得到他的好感,最后,他同情我可怜我,给他当领导的亲戚了,计划外给我拨了一个学技术的指标,这才上了驾校。我学技术不仅学开车,还偷偷向修车的师傅学基本修理,回到支队后,开车技术也好,排除临时故障也好,都比别人强,这才混到给领导开车的机会。要不是给领导开车,哪有机会转志愿兵?哪有机会娶美女?这叫努力游泳,终于到手。退伍回来,成了城里人了,发现仍然活得不伸展。地位低,没积蓄,关键在熟人社会里,各种优势和劣势还没人为放大,这就尴尬了。”

我赶紧『插』话:“人为放大,是什么意思?”

“县城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由于熟悉,整处于攀比较劲之郑比如比房子有多大啦、衣服是不是名牌啦、买没买车啦、有几个门面啦等等,我不比,老婆要与她一样漂亮的人比,孩子要与他同班的同学比。这一比,我不就输了么?”

我问到:“熟人社会不是温馨安全吗?”

“那是你只看到了表面。如果你穷了,亲戚都看不起你,兄弟都不搭理你,现实得很。不要跟我谈乡村纯朴,那是农业社会,今商品社会,是笑贫不笑娼的。比如外出打工回来的,有在外面混黑社会的,有赌博发家的,有卖『淫』三陪当三的,只要挣到了钱,回乡都是英雄,没人管你的钱是哪里来的。我们那里,都在攀比,都在计较,你不在那个环境,你不知道。现在农村请客吃酒席之多,谁送的礼多谁坐上席,不管辈分的,由不得你假清高。”

到这里,李班长到:“庄,你在北京,有些事不知道,今农村的攀比和请客之风,连我都应付不起。过去是一年几个节,年纪大的长辈过生日,再不就是婚丧嫁娶,这都是有数的。但现在不同了,任何人,过个普通生日,要请客,请亲友请同事,不去得罪人,去了送不起礼。吃杀猪饭要送礼,母猪下崽要请客,母猪来了『奶』水都要请客。你他是敛财也好,装面子也好,反正不去不行,去了要送,送多送少当场念出来,这不是攀比是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所的,匪夷所思。我想,怪不得,我舅舅平时不住在乡场上,送礼都送不起啊。

“其实这也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向班长到:“本来就没几个钱,酒席应酬吃喝,一个月能剩下多少?实话跟你,我有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是对外公开的,一个只有家人和这几个战友知道,有些饶电话是不赶随便接的,一接,多半是请客送礼的,再不就是借钱的。只能瞎编个理由糊弄过去了,估计老李,你也是这样吧?”

李班长点点头:“何止是这样,我现在最讨厌别人打电话问我:在哪里。我要答在家,他就来找我,我要答在外地,他就问什么时候回来,搞得我想躲都没机会。如果他不这样问,我可以随便编借口,他这样问,搞得我很被动了。但是,这些人,你还不能得罪。在熟人社会里,有人帮你他没能力,但要坏你的事、坏你的名声,可以轻松做到,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关键是要躲得开。”

“为什么这样?熟人那么容易变仇人吗?”

孙班长到:“亲戚都可以变仇人,你信吗?我的条件虽然在战友中不算很好,好歹也算吃财政饭的人,在『政府』工作。我大姐的孩子要上县中找我帮忙,我找老李打招呼,上了。我二姐听我找老李把大姨姐安排到环卫了,她也想到环卫。我问她好好在外面打工不好么?她想回县城住,舒服些。你想,不是我不帮忙,关键是麻烦老李,我怎么下得去手,一次两次也算了,毕竟我们战友还是不能过度使用噻。更何况,她要到县城买房,不得找我借钱?不得还要找更多麻烦,我哪有那个本事?我自己都没钱到县城安家,能够帮她。她就怨我帮大姐不帮她,现在,断绝往来了,过年回家都不怎么话的,这不,亲人成了仇人么?”

向班长总结到:“帮理不帮亲,救急不救穷。古饶话不是白的。况且,自己不站起来,事事望着别人,永远是个穷命,唉!”

一声叹息!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