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来点有用的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来点有用的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如果马屁是前戏,则游食为序曲。

吃过饭后,将军提议到山后果园转转。按古人讲究,这就是游食,用现代粗俗的话,就是吃饱了撑的。

从后门上山,先横向走一段,就到了果园。硕果压枝,行韧头,将军无意深入,仅对果树沉『吟』片刻,即到:“当年我军将士过苹果园,下刺刀,低着腰,也是珍惜果实、爱惜民众之意,每忆此事,不由得自省自励,万分警惕。还好,老夫虽然一生错误颇多,倒还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道德总结,即使他没全部做到,有这个心,也是值得歌颂的。

鲍老板岂可放过这个机会:“仁义之师,百姓岂不箪酒糊浆;正义之师,疆场岂不百战百胜!”

将军望长叹:“哎,所谓百战百胜,尽是壮士鲜血,岂可自夸。陈老总反复提醒,一将成名万骨枯,我们不可自恃功劳,忘记烈士牺牲。”他的感叹看样子是发自肺腑的,到现在,才看到他的真情流『露』,没有一点夸张。“此时的心情,只雍主席』的一句诗才可形容:喜看稻菽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诗引用贴切,虽然比附大人物,倒没什么大话。

“无情未必真豪杰。将军此情,晚生可知古人并非假话了。”鲍老板恭维得也很贴切,大家点头称是。

“树林密匝,杂花缤纷。此本是大好风景,想当年在越南战场,却是最让我们头疼的地方了。”将军回忆战场,我等不敢『插』话,只能洗耳恭听。

“花下地雷、密林冷枪,阻击树后,暗堡崖旁。任你观察心,也是防不胜防。与我同村战友,自玩耍,一起当兵,一起提干,头脑聪明、为人勇敢,气质能力尽在本人之上,也因率队冲锋于密林,身中流弹于树旁。每忆到此,无不热泪纵横,难以自持。时至今日,其亲属父母,虽有我照顾,但哪比得上亲生儿孙,欢绕膝旁。这位战友如没牺牲,今日地位当在我等之上,时邪?命邪?”

他既然到命运时运,我得要接上话茬:“将军所系,百千烈士所托,您为他们而活着,这就是您的命吧。”

将军看看我,到:“毕竟当过兵的,理解老夫心意。与他们比,我活得知足,我活得满意。为他们活,我要活得潇洒,活得有意义。对不对?”

“大情怀,绝对的大情怀!”鲍老板不用文言,反倒显得真实些。

“所谓果实,为人为兽为鸟所食,终归于土地,实为种子蓄肥。古人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代一代,不就是这样过来的?这种恩情传递,非有土地不行,所以,土地才是最慈祥最无私的啊。”

他这话,不是故意勾引吗?我得主动上当:“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这个意思吗?”

“对啊,刚才我所感叹,时也,即;命也,即地。地运行之道,就是生生不息。”他得对,基本上对周易的常识,算是有所了解了。

此时的形势,由诗文书法转移至地理阴阳,吹捧的任务,由鲍老师转移到我的身上。

“将军,我虽然对周易八卦有点了解,但有一事不明,不知将军有何见解?”我以问话开头,实则是给他表现的机会。

“但问无妨,我试试看。”将军从来就是不怕挑战的,要的就是这气慨。

“古人讲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反推过来,是草木无情的意思。但以刚才将军所叹,看地万物皆有情字,不知如何理解?”

“草木是否有情,在乎于人。人若没有寄情草木,草木当然不能与人沟通。但人若喜爱山川,山川也风情万种。人有情,万物亦有情;人无情,则万物俱无情。人是地的产物,心是万物的主宰。无论儒释道,皆同此论。何如?”

明显偷换概念,语意含混,没有逻辑。古代文人都用这套辞来耍滑头、卖聪明,老将军如此运用,估计他也是一知半解,误以为真。但我职责在身,必须另辟蹊径:“虽无法立即理解,但也有所解悟。回去后,我再细细品味,消化消化。主要是新的问题产生了,刚才我们的是情,您后来又心,这两者有什么关联吗?”故意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表示自己愚笨不懂,才能显得对方高妙,为赞叹打下基础。

“伙子虽然聪明,但还是慢了些。你想想,情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作恍然大悟状:“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若非经将军点破,叫我如何想起!”

推论:恭维法有两种:一是抬高对方;二是贬低自己。

上得山来,有一凉亭,众人休息,将军眺望山势,环顾四周。鲍老板『插』话进来:“将军看山,如看战场乎?此山势,恐不容千军万马,难入将军法眼。”

“不然,山不论大,战场之法如围棋,看是否有气,是否有眼。比如孟良固,山,但其战役意义非凡。比如上甘岭,山更,但其战役惨烈,震烁中外。就连我参加过的老山战役、者阴山战役,其山也不大,但英雄忠骨,尽埋于此,岂以山势大而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鲍老板随即到:“军事方面,晚生确实不懂,但此山如此之,也无气势可言,自从我入住山果居以来,虽然偶有风水阴阳家过好话,但我总觉得那是恭维之词,不可全信。今真冉此,机会难得,请将军点评一二,好让我心中有数,免得让别人蒙了。”他这文白夹杂,结合实际,看将军怎么应对。反正怎么应对都会获得赞叹,将军是“真人”嘛。经老鲍这一,将军就摇身一变,从儒至道,不『露』痕迹,鲍老板拍马功夫,已至园融自然,我等远远不及。

“此山我已胸中有数,可以谈之一二。”将军的自信,从来没有改变过。“山有大,势有短长。比如,青藏高原,其山众多不可数、巨大高绝不可攀,但古人唯崇昆仑,何也?其势绵长,其形逶迤,顶有雪、内有玉,脚下青草生机,现一岁枯荣。绝壁冰挂映日,存万年水汽。故,古人崇之谓神山,万山之祖,不是没有道理的。今见此山,虽然海拨不高,但在这华北平原之上,也算异军突起。这就占一个奇字。凡有异象,必有异人,难道不是鲍老师你吗?”

将军也会吹捧人啊,把鲍老师搞得不好意思起来:“前辈夸奖,晚生不敢。”

将军继续到:“此山势态逶迤,风水上讲曲折有情,是之谓也。有情,则有生机,看你果园硕果累累,山居佳客盈门,就是有情众生之聚合明证。所以,这就占一个情字。”

我马上接到,“原来将军至此处动情,是因山势感应,自然触发的啊。”这种吹捧,我也是临时起意、灵感闪现,几乎到了人合一的高度,自觉得意。

将军看了看我,马上意识到伟大意义:“人合一是真理,也是中华文明永不消灭的原因。”

我们能什么呢,话都这么大了,接不下去啊。

将军不离主题,继续山:“此山两处拐角、一顶冒尖,像不像一个之字?此为造地设一字,这是自然真正书法。所以,这就占一个书字。所以适合文这居住,鲍老师,你选对了。”

“若非将军指点,我住在这里这么久,自己也是个写字的,还真没看出这山,居然是一个之字,将军一,我才恍然大悟。真是法眼高明,一词点透。”鲍老板的恍然大悟,用过多少回了,但回回有用。

“这不怪你,东坡有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郑你久居簇,不以为异,我初来乍到,灵感容易触发而已,不足为怪。”将军这个理由也算谦虚。

“当然,如果狗尾续貂,还可总结出一个画字。”将军非要凑齐四个字,是不是有什么讲究?他继续到:“江山如画,是从大的视野的。但此时正值深秋,层林尽染,果『色』鲜艳,这是自然水彩,随季节而变画风,你们,是不是占一个画字?”

他这一,我们也觉得不算勉强。但鲍老板突然想到:“我明白了,原来我住的地方,也算是个上好去处,将军刚才总结,是不是刚好暗喻琴棋书画四个字?大家想,妙不妙?”

一时,议论哄起,赞叹不绝。

将军自谦到:“组合谐音,实属雕虫技。但此山甚好,是确实的。”

在下山的路上,我在想,将军的所谓“情、奇、书、画”是不是故意在事先编排出来的呢?如果是他故意编排的,那么,鲍老板的恍然大悟,真是合上了拍,拍对霖。

吹牛拍马谁都会,但要拍到点子上,不『露』痕迹,就是技术活了。

从山上下来,在书房茶叙。我拿出刚买的那几件玉器,给鲍老板和贺处长,他们推辞一番,我到:“文人清供,不成敬意,如你们闲时把玩,想起老弟,我就赚了。”大家玩笑一阵,收下不提。然后,我再将田黄拿出,请鲍老师和老将军鉴赏:“我不识货,新近得到此物件,只得请教行家,帮我掌眼。”

鲍老板明白我意,假意不精蠢:“田黄嫩王将相之物,晚生一介书生,接触甚少,知之不多,还请将军鉴别。”

将军拿在手上,远看近瞧,仿佛不太在意地向桌上一放,到:“此方印章,实属田黄不假。虽非极品,但作文人书法印章,也不辱名士了。”

我马上将此章捧上,送给将军“兵不通文墨,留此无用。况刚才鲍老师过,这是帝王将相所用,今将军刚好遇上,即是有缘。俗话,路遇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恰好应了今情景。如将军不弃,充此物作书房清玩、墨宝印章,岂不是它的幸运?请将军笑纳,不负此物价值。”

将军当然要矜持,鲍老板当然要助攻。鲍老板亲自从我手中拿去,递与将军手上,到:“将军气度大,不要为难年轻人吧。”将军这才收下。

送礼之关键:礼物要值钱,理由不能是钱。

当礼物送出后,今的接待之主要内容实际上就已经完毕了,但此时就完,彼此面子容易敏福班长早已洞悉一切,马上到:“鲍老师与将军,可算得是文人知己。但将军来一次不容易,作为老兵,也想沾光,鲍老师给个机会,今借用此次机遇,我想请将军视察我的事业,想请他帮我把把关,怎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将军此来,略显手段,已让我佩服之至,恨不得请教,时时亲近。但你作为老兵,想请首长视察,我倒不敢阻拦了。”鲍老板对正在貌似矜持,装着品茶的将军到:“这位陈总虽然是军队一兵,但如今也干着一个事业,按规模和意义来讲,倒比我这山果居更大。将军见过大世面,想请将军视察指点,我想也是他一遍至诚,将军恐怕不会觉得不妥吧?”

“喔?陈还有如此事业?后生可畏嘛!”将军兴趣盎然。

“不敢,能力不强,但吃苦精神还是有的,毕竟是部队首长教育出来的。”班长谦虚中带出“首长”两字,也是影『射』将军,普通恭维法罢了。

多好的台阶,溜滑自然。大家走也有理由,别也有意义。

送客出门时,鲍老板早已将几样新鲜水果装入车上,将军及贺处长推辞,鲍老板到:“上宾来访,晚生酒席粗陋,上宾离别,晚生只有本山自产水果奉送,本来就很惭愧了。如果将军不要,我今晚无论如何是睡不着的。”

勉强收下,主要是,为鲍老板健康帮忙,得让鲍老板睡个好觉不是?

上车之时,班长向贺处长提议:“处长,今日将军微服私访,可否让我给将军当一回驾驶员,也圆我多年梦想?”

贺处长没来得及回答,将军就到:“好,陈开车,我就坐你一回。”他先上了陈班长的车,我只好打头开车带路,贺处长的军车在最后。三台车绕行在山路上,算是一个车队了。

排面,这个词在社会上部队各有其含义。在部队进行队列训练时,指挥员经常:“保持排面!保持排面!”,这个排面不是面子派头的意思,也与面条面粉无关,是指一列横队的整齐度,也就是横队先进时所有队员保持的那条直线。队列训练,就是从训练排面开始的。我们看阅兵时那样大的方队,也是由若干排面组成的。当然组成后,排面就有横线、竖线、斜线的讲究了,因为从线变成了面。

排面在社会上,主要是指派头、场面,体现某种社会地位和讲究,简单地,就是通过铺排体现面子。

清朝时,有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多年,写了一本《中国饶『性』格》,他,中国人大多并不真正信仰宗教,如果他们还有宗教的话,那就是:面子。

面子思想从何而来?为什么要面子?其实中国几千年超稳定的农业社会,是一个等级亲疏划分严格的社会。夏朝政治的传,记载在《禹贡》之中,对国家管理按距离国都的远近,分为五服,每向外扩张五百里,就与中央疏一层、管理就松一层,赋税也就少一层,五服分别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服共二千五百里,估计,那也是四千年前中原王朝影响力的极致了吧。对政治按距离,对亲属按血统,也可要为五服,是丧葬仪式上五种不同亲疏的丧服制度。行业分三六九等,大类也按从高到低的档次排列:士农工商。

虽然一次次农民起义,一次次改朝换代,等级中的人换了,但等级制度却永远不变,这是为什么呢?这与社会政治管理的方式有关。在中国这个多名族和地理系统区域分割复杂的国家,没有统一的强大的中央集权,是无法维持国家治理的。中央集权造成中央管理内容的庞杂,事事都要管,则能够有效管理的对象数量就非常有限了。以军队为例,通常,一个人如果要对部属实施全方位管理的话,那他最多只能有效管理到7至10个人,再多了,管理的有效『性』就不足了。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出部队编制的大致水平。如,一个班10个人,也就是班长全面管理9个人,要管好也不容易。一个连队9到10个班,一个团9至10个连。这虽然是从实际检验的有效『性』产生的,也与一个首长有效管理部属的数量有关。

所以,从管理学上,集权制度的能力限制,造成等级制度的必须。

中国人并不对来世有过多期盼,现实的成功就够他们忙的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流动,就是人生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必须在人群面前体现出来,因为你提升的层次根本目的是影响力达到更大的人群,这就有了排面的需要。比如苏,由穷人层级跃升为富人层级,必须要在老乡亲属中体现,如若不然,就如楚霸王项羽所: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校

老将军从众星捧月的环境中刚退下来,心中的不平衡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他也早有心理准备。学文化、搞书法、看风水,因为可以在文化饶吹捧中,找到另一种面子。士是什么?官员和读书人。如果没当官了,也要通过读书饶身份,保持自己在社会中的高层次,就是这个意思了。

读书饶荣耀,从鲍老师的拍马中,将军已经有了充分的满足,但也不是没有遗憾,毕竟观众只有我们这几个人,不太过瘾。

推论:有面子的事情,观众越多越好。

在车上,我简要向贺处长介绍了班长负责的养老院,当然,我没有讲它的股权结构,坚决不把它扯到我的身上来,免得惹上新的麻烦,免得贺处长提些新的要求。贺处长到:“你班长是个精明人,今我就看出来了。”对,久在官场的人,看人应该是第一本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到养老院,情况就不同了,由于班长事先的安排,现在又处于老饶活动时间。将军一下车,就看到许多同龄的、比他大得多的老人,将军优越感油然而生,居然有时挥手向大家示意,好像大家都在看他似的。本来班长是借势捧场,但将军犹如狐假虎威。班长在养老院的为人,应该是谦和的,与老人们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不如此,没有今的效果。这种拿自身工作效果来为将军脸上增彩的行为,是什么『性』质?有不有点舍已为人,无私奉献?

启示:解甲归田的将军,没有几个人搭理。

但班长对将军毕恭毕敬的态度,却让老人们感到诧异。所有人都认识陈总,所有人都跟陈总打招呼或者微笑示意,而陈总却在将军面前点头哈腰,这的确让产生了一个奇妙的错觉。对那些老人而言,想必陈总如此尊重的人,肯定是个超级大官或者超级富豪吧。记住,这是在北京,要称得上超级大官,没有政治局的头衔是不行的,要称得上超级富豪,没有几百亿恐怕不够格。对将军而言,人们对陈总的目光也自然投『射』到他的身上,他在享受伟大注目礼的同时,是不是也回忆起了在军队视察基层时的荣光?

一边听着班长的汇报,一边观察山水园林,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体验:首长来了。

临走时,将军也大发感慨,了一些纲领『性』的语言、提了一些导语似的建议、画了一些全凭猜测的宏图,激昂的发言也很快结束了,毕竟听众还只有我们这几个人。

在即将离别的时候,将军不忘给班长讲几句知心话语,这是首长们与下属体现私情的惯用手段:“陈,你这地方,风水不错。”

我有一种惊喜的预感,低声问贺处长:“将军懂风水,跟谁学的?”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