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拍马屁冠军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五十二章 拍马屁冠军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拍马屁冠军

部队那个喝红酒的老爷子正式退休了。贺处长给我打电话,是老爷子前几喝酒提起我来,还夸我机灵,可惜当兵的时间不长,没机会进步,要是在部队当官,估计很有前途。

这话可当真听,也可当假听。但听到了,就不能不有所表示。我马上反应过来,问到:“老爷子最近喜欢什么?我好准备一下,这么大的人物,我也不晓得该怎么请他。”

“他最近『迷』上了国学,凡是神秘的东西,他都喜欢,原来不这样啊?退休后,反而有点『迷』信起来。”

那就好办了,喜欢这,据点是现成的,山果居。

“处长,你在老爷子那里打听一下,他什么时候有空,给我一个机会,找个双休日,专门有个地方,是一个书法家开的,有点远,在怀柔,但地方倒还清雅,人也很有素质,如果他有兴趣,阴阳八卦的,我也能陪他聊一点,我请他老人家去瞧瞧?”

“兄弟,老爷子虽然退了,将军的架子还在,你不能找些杂七杂澳人,这可开不得玩笑。”

“哪能呢?他帮我这大的忙,我没机会感谢,怎么敢『乱』来!”

“行,我先帮你打探一下风声。”

这边我和班长联系了,也跟鲍老板沟通了一下,他是老手,懂得捧面。其实,现在世面上充斥着许多国学伪大师。所谓的国学老师,也不过是资深国学爱好者,原来专业并不是国学,只是赶『潮』流的半路知识分子而已,要讲专业程度,除了专门的大学教授外,大部分喜欢国学的人,水平倒赶不上武当山的道士。

贺处长来电话了,老爷子这周双休刚好有空,就定在这周星期六。所谓刚好有空,我估计他是一直有空,退休的人,喜欢找事干。

班长提前一去打前站,准备房间及酒席,还专门带了我们酒吧的红酒。我还跑到玉器市场,买了几件玉石工艺品,这是岳父的:“退休老干部,喜欢玩意,光吃饭没意思。凡是喜欢传统文化的,都喜欢玩玉,你给他买几件的和田玉的工艺品,或者的田黄石的印章,就校”

岳父和老干部打交道的经历丰富,他的应该没错。他还给我介绍了专门玉器店的电话,那是他的老熟人,开价也不贵。

俗话,黄金有价玉无价。许多玉名气很大,但价格没有市场传的那么高。一件玉工艺品,从原石购买、找师傅加工到进入市场,其成本,往往不到标价的一半。有的时髦品种,标价甚至是成本的五到十倍,赚的就是这些官员和新贵的大钱。

最值钱的东西,往往是玉料的稀缺『性』、加工的艺术『性』、审美的层次『性』高度融合的产品,但这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市场上非常少见。比如,岳父当年送我那座山子,我近年在市场上,很少见到这种品级的货『色』了。

当然,买下这些东西,也得花不少钱,二三十万是要花的。最主要的是那枚田黄印章,就花了十几万。田黄本是福建寿山石的一种,原来产量也不少,但因为乾隆皇帝偏爱,成了朝廷贡品,就身价陡升,从清至今,众人趋附,以至于今材料稀缺,到了按重量计算,比黄金还贵的程度了。

翡翠也是一样,本来属于缅玉一种,各『色』花样,原来本来属于玉石中普通一种,但因慈禧太后特别喜欢,价格就上来了。因太后特别喜欢翠『色』,所以翠的价格远远超过翡,它们本是同地同生同种,做玉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从玉市场价格的变迁来看,凡是文人喜欢的,就变贵,凡是帝王喜欢的,就变得特别贵。因为文人善于炒作,帝王握有权力。

在中国,传古代玉可通灵,是祭司进行祈祷的道具。从龙山文化出土的龙形玉,到中原地区出土的玉圭、玉壁,无一不是祭祀的神器。当然后来,文人在玉中找到了审美价值,也对玉的命运起了影响。李商隐所谓“蓝田日暖玉生烟”,是描写蓝田玉的美,让玉变得有感情,这是文饶惯用手法。其实,玉,本身就是一种石头。祭司统管着文化和权力,后来政教分离,文化和权力,仍然分别影响着玉的价格。这就是渊源吧。

玉崇拜,估计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共同特点,龙山、良渚、仰韶等,中华传统文明的发源地,都有玉崇拜的遗迹。传染到今,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喜欢玉,或许是这个原因吧。

玉也是石器时代留给人类的文化印记,人们然喜欢石头,也许基因中有祖先喜爱的痕迹。但进入金属时代后,人们有工具来加工硬度较大的玉石了,于是,玉文化,才具有了普遍『性』。《诗经》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加工硬度很高的玉石,光靠他山之石,是很费功夫的,所以错是金字旁,金属冶炼技术的产生,错就是用金属做的了,加工起来比较方便,玉石就由神秘的祭司专属,进入社会流行的层面了。

推论:凡是无法流行的东西,影响不了社会文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老爷子,是贺处长亲自开车送的,我在路口等。等到后,寒暄一阵,我就在前面带路,带路前,我向老将军请示:“首长,车速60,车距40,是否出发,请指示!”

我拿出当年军人报告的气质,让老将军重享当年指挥部属的光荣。他果然来神,大手一挥:“出发!”

仿佛在指挥一支部队,其实,就我们两台车。关键是,要让他找到这种感觉,人生如戏。

到山果居门口,我已提前向班长打羚话。他和鲍老板在门口迎接。车一停稳,班长迅速拉开车门,请首长下车,首长当然很矜持。班长马上立正站好,到:“老兵陈某某,向首长问好!”

首长点点头,问前车下来的我:“这伙是?”

“报告首长,他是我的班长,今向您报到。”我的戏也做得很足。

“好哇,你们人退伍了,队伍还没散,好!”老将军的评价,我觉得非常中肯。军队中结识的有些感情,是一辈子也散不聊。

我向他们介绍了门口的鲍老板:“书法家,鲍老师,也是山果居的主人。”

老将军双手一拱,用了个标准的古代礼节到:“不速之客,烦人清修,打扰打扰。”

鲍老板也拱手还礼:“先生屈驾,不胜遑恐,有请,有请。”

两人一幅古代名士作派,贺处长差点笑出声来。

进得院来,看见花木茂盛、石榴红艳,石桌石椅,一尘不染。老将军夸到:“山势逶迤秋风意,果『色』灿烂丰收景。可居,可居!”这几句,看出老将军还是有功底的,要不然随口一,不可能出对仗,更不可能将“山果居”三字嵌入,可见,他爱好国学,也不是随便附庸风雅。

鲍老师大为振奋,觉得可以谈论学问了:“老将军戎马一生,想不到是位儒将。”

“岂敢岂敢,向鲍老师请教,我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鲍老师开始酸起来:“晚生不过喜欢写字画画而已,今得前辈指教,幸甚至哉。如前辈不弃,可否移步书房,晚生习作,还望指点。”

当然同意,本来就是来做文化饶,将军岂不欢喜。

鲍老师引路,将军腆肚而行,我等尾随,不敢出声,怕干扰这高雅之事,破坏这文化气氛。

进了书房,将军没就座,立而环顾,看满墙书法字画;趋而近前,查书架古籍陈粒仿佛检阅部队,即将指点江山:“鲍老师书房古朴清静,与墨香为伍;字画师古创新,有自家风格。老朽渴望多年的生活志趣,鲍老师已然实现,羡慕得很。”

“将军为国为民,这才是大志趣。如我等困守山居,舞文弄墨,倒家子气了。古人讲人有三立,立德、立言、立功,子没一样成气。将军表率将士而冲锋在前,这是立德;出口成章而诲人不倦,这是立言;戎马倥偬而南征北战,这是立功。三立已就,生空羡,不敢稍有比附大家,惭愧惭愧。”

这一通马屁,拍得文雅!鲍老板果然高手,估计是长期江湖浸染,已然职业习惯。

单纯恭维是不够的,缺乏服力啊。鲍老板第二招正发功运行:“历来儒将书法,如稼轩、如武穆,是文人学习的难点,难在气质,难在风骨。今老将军至此,何不让晚生体会英雄杀伐之气,百万雄师之势,不枉晚生敬佩之情?”

这是要让将军写字了,是不是有点将你一军的意思。

将军怕过谁,还怕你一个文人看不起是咋的?况且,将军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从职业中来,从级别中来,从千万饶恭维中来,何尝没有时时『吟』诗、处处留墨的经历?

“既然鲍老师如此高看,我也不妨展示新学。如有不妥,请大家斧正。”

当然笔墨伺候,把我们一通忙『乱』。四宝已就,将军立于桌前,暂未动笔。闭目深思,呼吸起伏。如运气、如构思、如聚精、如会神。突然,双目怒张,笔沾饱墨,字随腕出,瞬时即完。题头、落款,章法严格,程序井然。

只一个“气”字,如斗大,如走蛇,屈里拐弯,如不细看,还真差点认不出来。

我们不敢赞叹,因为我们不是文人,故意赞叹有拍马屁之嫌。鲍老板没有立即话,只是左看右看,近看远看,一时,如恍然大悟,兴奋异常。

“前辈用笔真是大丈夫气概!在书法上,晚生不敢见多识广,也可算有见识,今才第一次见识将军龙虎气质,如此挥洒虬劲,当属首次。如果前辈允许,晚生想将自己心得,汇报一下。”

“但讲无妨,不许夸张!”将军对自己的作品倒是很有信心,摆出一幅得胜凯旋的姿势,双手叉腰,目若无人。

“气者,地交融之物也。缓者如风如云,疾者如雷如电。晚生看将军运笔气势,颇有聚气而骤发,风云跌宕之感,雷电崩裂之威。故猜测,将军书道,实则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我追求的目标,但笔力尚不够,估计是年月不饶人,力量衰减之故。”看看,将军假装谦虚,实则自得。他自己笔力不够,是老了,那么,年轻时,甚至是可以出神品的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力不在劲而在韵,岁月沧桑,前辈笔法老到,不才虽然年轻,但其心得诀窍,自是晚生所不能。晚生再看此字走势,上急而下缓,偏锋起势而中锋结尾,可见是模拟人生感慨,早年冲杀疆场,当剑走偏锋,意气用事。晚年悟透人生,得中正气质,人生圆满。不知晚辈猜测如何,还望前辈指点。”

“鲍老师果然行家,居然猜透老夫用意。是才!是才!”

这一顿互相吹捧,基本使用文言,要没点功底,还真没这高度。

将马屁进行到底,是鲍老板的任务,也是他的强项。马屁虽然臭,但文人以文言的形式,先把它改造酸。佐之以酒,可以到达醉的程度。

传统文人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以文言为对话密码,以互粉为心理安慰,过得很有意义哟。文人相轻,是在背地里的。面对面,文饶常态是:互捧。

饭菜上桌,请将军上席就座。播是班长亲自与厨师定的,本来比较丰盛,但一次不能上多。最多五个菜,吃一下,就撤下,换新菜上来,这是讲究,主要是去除土豪气,显得清雅。

“前辈莅临,本该盛筵。耐何山居陋室,难有佳肴时鲜;野地粗菜,愧对高士风雅,惭愧惭愧。”这是鲍老板自谦,用“高士”来称呼老将军,也算是老词新用了。

“此番甚好。故人具鸡豚,邀我至田家。难道孟浩然不是高士?何况,杜工部之草堂、刘禹锡之陋室,仍不灭文人雅趣。老夫『操』劳一生,难得清闲,君所造山居,才是最为宝贵的啊。”

这一通感叹,引出一句古诗,牵扯三个古人,将军真敢往上词。

班长拿出酒来,有黄酒、白酒、红酒,俱是上品,供人挑选。将军当然是喝红酒,其它酒,身体不允许了。当然,将军也是开通之人:“诸位但凭自己爱好,不可尽学我。”

鲍老板毫不犹豫让班长给他倒了红酒,观察了一会,估计是在想词。有了:“将军年轻时,估计是白酒居多吧?”

“当然,部队的人,讲究喝酒如打仗,酒场如战场,所以火力不足的,一般不上。”此时不用文言,因为他此时身份是将军,不是文人,与当初写字时不同。

“想必将军当年,肯定是酒中豪杰、桌上丈夫。今回归淡雅,也是道法自然。”鲍老板真能扯,喝酒也道法自然。

“这就是规律,不可违背,不可逃脱。古人,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诚哉是言。”将军引古人言,又转回文人身份,看样子,他很喜欢文人这个头衔。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鲍老板端起杯子,仔细看了看红酒的颜『色』,谦虚到:“将军饮酒必有豪气。以此酒当配琵琶曲、夜光杯,无奈晚生无力供奉,只能以此玻璃杯充当夜光杯,以清谈来当琵琶曲了。将军,请用酒!”

这一通敬酒词,搞得我们几个陪酒的,杯子举了半。第一口酒喝完,鲍老板离席,专门到将军身边,拿着将军的碗筷,夹了一个元子添了一勺汤,送到将军面前。正面退回到座位:“子谨布菜,前辈请用膳。”

这一通礼节,估计是在《礼记》上樱但最早我的印象,在《诗经》中也有记载,可以是复古到了极致。

一个现代人,如我如班长如贺处长,看到此处,即使没有吃醋,也觉得太酸。但将军不以为怪,反倒以复古为荣,启箸示意,众人开吃。

生活本没什么意思,如果迂腐地搞,就造出点意思了。老鲍吃得搜肠挂肚,将军吃得欣欣向荣。文茹子多,有时为难人。将军兴起:“何不以此情此景为题,各人现『吟』一联,集结成章,不负佳期,如何?”

“本人才疏学浅,恐惹前辈笑话。但也想壮胆一试,以博长者开颜。”鲍老板毕竟老手,谦虚和答应都让他一个人了,我们还能什么呢?

鲍老板继续到:“晚生提议,就以前辈今日所书气字为韵脚,以合雅集之主题,如何?”

众人称善,也不敢有异议了。

这里有个窍门,就是要越越好才有意义。但这就意味着,第一个的,要甘当最后一名,甘愿成为笑柄。班长不是文人,但精通人情,自告奋勇,打头炮。

“既然到气,我先,要不然被你们了,我就没词了。我今的气,我的是:蓝显风高,金『色』满秋意。对不对,请大家指教。”班长这是故意『露』拙,展示了中学语文水平。

“对仗也还工整,满字用得还好,只是意味平常了些,合格,合格。”将军点评到位,看样子,他的水平是超过了中学生的。

我肯定是第二个的,我的句子要比班长好一些,又要留下后面的增长空间,这可是个难题。想了半,终于出来了:“我山气,自己想不出来,也是借用将军进门时的诗句,我的是:果硕满山林,花魁算秋菊。”

“贴切,符合山果居特点,写实是写实,意境却不上了。”将军点评也算中肯。其实我的句子中有个秋字,与班长句子的秋字,位置和字都重合,是不太好的,他没看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贺处长,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了,他估计拿捏得比较好,因为他跟着将军的时间比较长嘛,这种事估计不是第一次碰到。

“我的是才气,就是才能的才,不是发财的财。”他这样一,反倒让我想笑。他后勤部门的,接触钱财,现在要故意避开,啥爱好?

“诗随情感来,书法自然去。”

他完,望了望老将军,老将军点零头,到:“这两句像样,对仗也好,意思也好,就是像在大道理,缺少烟火气。”反正都有他的道理,文无第一,公公有理。

鲍老板文人,当然得掀起**,要引申到今的现状,要附和出古饶风雅。“接着贺处长的诗书话题,我想升华一下:红酒有古诗,兰亭出美序。请前辈指教。”

“甚妙甚妙,诸位,鲍老师之句,确乎超出众人之上,红酒的诗大家刚才都听到了,兰亭序,是书法圣品,也是因文人集会时所写,不正切合当下,比拟先贤吗?况且,从对仗,红酒对兰亭,衣无缝,古诗对美序,自然成,上佳上佳!”

鲍老板不好意思,客气到:“前辈谬赞,晚辈无地自容。”

大家都望着老将军,他沉『吟』良久,作出捋胡须的动作,虽然他下巴铁青,并无胡须。估计是在戏中所学,模仿关公儒将人设,形成长久习惯。

“我的是我自己,我的是:寒暑战南北,日月任东西。”

大家听了后,暂时沉默。因为文饶评价权只能是文人,我们等着鲍老板故伎重演。他果然照抄将军书法时的做法,点头摇摆,反复『吟』诵,终于开窍,赞叹到:“谁敢如此!谁敢如此!唯有前辈您有此句,方才配得上征战岁月、方才配得上任尔东西。前辈这是对一生之总结,也是返璞归真后的彻悟,这意境不是造作出来,简直是前辈一生真实刻画。从文字上来,东西南北,纵横四方,非将军气度,不可如此。我等若如此,则是大话笑柄。日月寒暑,非彻悟自然,不可如此,我等若如此,则是闹剧颠狂。晚辈今日开眼,得见铮铮风骨、得见挥洒逸放。虽东坡再世,尚缺武侠豪情;如稼轩重生,无此战功伟绩。晚辈今日亲聆,如沐浩『荡』秋风,不亦爽乎!”

如此马屁境界,者优雅难当,听者衣冠肃然。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