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又开始走神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又开始走神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让二牛离开的方式,比较费周折。但我的日常生活,却平静如水。

在近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显得无事可干。对于一个拥有潜在英雄情结的人来,平庸最是折磨人。妍子从一个略显刁钻的太妹,已然变成了一个偶尔调皮的院妇』。我从一个不管是崇高还是卑鄙的孤独者,变成了一个貌似富有且平庸的所谓人生赢家。家庭的日常是慢刀子杀人,无法平复这因长久漂泊而不确定的心。

我有时反思自己,我究竟是因为不确定的漂泊养成了我对平静生活的难以容忍,还是因为自己就是喜欢这种生活的不确定『性』。

我时常想起那次戛然而止的旅行,在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尤其是回望终南山顶时那充满神『性』的霞光,那个吹口琴的中年女『性』的神秘和淡定。我也时常想起敦煌沙洲那孤独的老刘的坚守,为了并不存在的想象中的家庭。我想起那次在乌鲁木齐的突然分别,以及分别后各种命阅不可预测『性』。

当大量的突然事件堆积在一个事件中时,你总有种冲动,想寻找其中的必然『性』。我是学过周易的,我知道宇宙肯定在按某种规律运校尽管如今生活安定、富足、闲适,但不可能抹杀我对命运规律的好奇心。

我有时在想,自己预测的水平如果量化后,以70%来计算,那么董先生就是90%了,但是,他也没能参透人生。从他的结果来看,他仿佛有某种预知,但仍然阻止不了不幸的发生。我想起了马克思的墓志铭:哲学家们在努力地解释世界,但关键是改变世界。我不能,董先生也不能。

有时,我在『露』台喝茶,假装享受这种平静。仿佛披上坚固的铠甲,可以安全地渡过余生。我知道这是个假象,但暂时陶醉于此,貌似可以安定此心。

这个心却是如此难以安定,一个梦或者一个偶尔的走神,就会让你知道,假的东西是不堪一击的,情绪的漏洞,充满了我的全身。

这,照例我的生活规律。上午到厂子转转,没什么事,中午回家吃饭,午觉后,妍子和我几句话就下楼了,我一个人在『露』台上喝茶。

茶是妍子泡好的,是我喜欢的类型;躺椅的角度是我自己调好的,是我喜欢的高度;台子上的花草也是自己挑选并亲自摆放上去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都是那么固定。甚至无法容忍某片兰草的叶子,叶尖变黄;甚至要剔除杯子中的某片茶叶,它没有表现出一旗一枪。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不是要求完美,而是习惯洁癖,或者是活得不耐烦了。

我买了全套的二十四史,如果你要问它有多少的话,我告诉你,它刚好句占满我那一面墙的书架。我有钱,且识字,所以,我假装是个高赌专业的有情怀的有追求的文化人。笑话,我不是文化人还有谁是文化人,我学过易经。

但这些都哄不了我自己,与其是我在装给别人看,不如是装给自己看。我在以文化人包装给自己的生命赋能,我尝到了一种滋味: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有人虚伪是人类的本质,我并不这么看。但是粉饰是每个人都有的习惯。人们喜欢给任何事情赋予某种并不存在的意义,最喜欢粉饰纯粹的生理过程:歌颂**并升华其为基本的人类感情,把它叫**情。

我想起在部队的一个事。当时我们中队要申报先进中队,兹事体大,指导员组织写手编材料,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因为我是大学生。在统稿时,指导员发表了重要讲话:文章要分三部分,一头一尾叫戴帽穿靴,中间讲故事。戴帽必须赋予伟大意义,表示动机不凡。穿靴必须提示伟大启迪,响应开头伟大意义,表示效果良好。中间的故事,必须『插』入人情,以巧以怪取胜。如果故事本身平淡,就加入思想过程、心理过程,此事不怕没根据,你想的什么,自己也找不出原因。我当时听了,如沐春风,指导员不愧是西安政治学院毕业,他透析了官样文章的精髓,他也看穿了领导们不甘寂寞的内心。

如果现实实在太平凡,那你就看。这么多不甘平庸的灵魂,就是写书的才子们,本来手无缚鸡之力,却表现出一番指点江山的样子。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很讲究,是吧?自己跟自己扯蛋,自己跟自己较劲。

我倒不理他们那一套。经,我很少读,费脑壳。史,我看,看故事。

我也不是整本地依顺序读,太费事。我『乱』抽,跳着看,床头如果是明史,书桌上也许是汉书,茶几上偶尔也摆一本宋史,随意打『乱』时间顺序的好处是:你仿佛觉得自己在改造历史,有一种江山尽在把握的假象。

一个未经系统训练的爱好者,在专业领域要想出点新意,必须搞些旁门左道的东西。比如我,就貌似在发现奇怪规律的过程中,自嗨了一把。比如看明史,我就发现相似形。相似形这个概念来自于几何学,但在历史中,我也找到一些看似对应的证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在明史中,找到一对相似的叔侄关系。比如朱棣与朱允文,这是叔叔打败了侄儿。后来的朱高煦与朱瞻基,这是侄儿打败了叔叔。两个相似的关系产生相反的结果,时邪?势邪?

我在清史稿中,找到一对相似的太后与皇帝的关系。孝庄太后与顺治帝,是大清一统中国的开始;隆裕太后与宣统帝,则是大清结束统治的终点。

还可以找很多这些东西,但是有什么意义呢?或者仅仅是趣味,仅仅是满足书生对历史的偷窥欲?

更要命的是,自己偷着乐并不过瘾,还得与人交流才有趣味,我突然想到了池。这一想不要紧,尽管妍子就在我身边,我也经常想起池,妍子也看不出来。我把无耻当成习惯,并偶尔享受这种走神。

这是危险的,它会增加我的痛苦。我明白,但不是忍不住想。我想控制自己的思想,但总是控制不住。

我想,有一,当我孤独无依时,我会写赚钱。题目都想好了:在因孕禁欲的日子。肯定大卖,因为题目勾人。一个欲就勾引人心,况且,有过这样经历的男人,是大多数,消费市场的基数大啊。

为什么想到这个题目呢?因为它产生了我生理上实在的困扰。一个强壮的男人,在刚结婚后尝到并习惯了**的欢乐,结果因老婆怀孕而中断习惯聊快乐,是多么折磨人!

妍子并没注意到这些,她的主要精力在集中在她的肚子里,她不愿意分出一部分精神来研究我的身体和眼神。当然,此时我更应该关注她,这才是合格的丈夫、合格的准父亲。但是,身体是不撒谎的,**『逼』迫的痛苦几乎发生。

改变痛苦的方法至少有两个:转移法、覆盖法。将一件事的关注点移到另一件事上,叫转移法。将的痛苦隐藏在一个更大的事情之中,叫覆盖法。

转移法的问题在于,你有可能将一种痛苦转移到另一种痛苦之中,比如,为了逃避爱情失败的痛苦,去赌博,结果倾家『荡』产。覆盖法更难实施,关键是,你得有一件更大的事情。

根据我听到的戒毒所民警的叙述,许多人初次吸毒,是转移法失败的产物。比如失恋后提神,平庸时提劲,甚至是为了给自己的兄弟表演义气干云。

覆盖法实施的难度是客观的,一般人找不到更大的事情来覆盖现实。但你可以制造出一个大事件,或者你自以为是的大事件。为艺术献身?到珠峰登顶?这些都有难度。那么,你可以学学唐吉诃德,给自己傻不拉叽的行为赋能,当武士杀向大风车,也不是不行,也有可能有粉丝,桑丘就是你的人。

但是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自嗨。

我想起自己高中时的一段经历。那个时候,我的同桌是个女生,她估计也没那么崇拜我,虽然在那种班上我成绩最好。但经常抄我的作业,问我的问题,给我一个假象,我把她当自己人。谁知,她有一,与班上另外一个男生好上了。我知道后,没有所谓失恋的感觉,因为我既没有跟她恋爱的动机,也没有跟她恋爱的事实。但我确实有一种挫败感,一个貌似崇拜自己人,居然爱上了另一个我看不起的男生。为表示自己的满不在乎,我转移。我开始搞一些貌似高深的东西,让她看不懂。在这种貌似高深的沉浸中,让她觉得,我并不在乎她,以及她与那个男生的感情。这是自欺欺人,貌似自嗨。我采取的什么办法呢?我自学简谱,并通过唱谱来学习外国歌曲。那个有简谱的外国歌曲书有点破烂,不知是从哪里来的,更显得高深。

现在想起来好笑,当年我以为高深的东西,在今,在池甚至妍子这些城里人看来,是多么的简陋。她们早就用五线谱弹钢琴或者拉提琴时,我在唱简谱。所谓的高深的外国歌曲,只不过是前苏联的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土得掉渣。但是,在当年我就读的那个乡镇高中,这样简陋的东西,确实可以唬人,甚至把成绩最好的我,也唬住了,我仿佛在干一件前无古饶事业。

整个下午,在『露』台上看史,有时产生冲动:拍遍栏杆,无人会得。我知道,我缺乏交流对象,缺乏知音。我想起了二娃,你在哪里呢?你如果看到我这傻不拉叽的样子,该调侃我了吧?你如果看到我这装腔作势的样子,该讥笑我了吧?你如果看到我这浮夸自大的样子,该打击我了吧?

你也许有大学的同学,也许有一个知识丰富的老婆。你读的是一本,也许根本不缺乏知音,你没有寻找我的动力了吗?我就在你的生命里无足轻重了吗?

不会的,我占满了你的童年和少年,就在某个永不遗忘的角落,占据着你的心。

我得出了好多搞笑的结论,不仅可以自娱,也可供娱人。但我能娱乐谁呢?池,你要是在就好了。你知不知道,我在史书中找到了好多笑话;你知不知道,我在读书时偶尔闪烁你的身影。其实,你的身体在我印象中已经模糊,但怎么能够忘掉,我们争论时,你那挑衅的生动的大大的眼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老公,快来『摸』『摸』,你家庄又在踢我了!”

妍子的一声夸张的惊呼,把我又拉回到现实。不管你思考有多么遥远,她总会把你拉到身边,形式必须走,还得发出惊叹的啧啧声。

抚『摸』、聆听、感叹、安慰,流程走完,她心满意足地离开,我又拿起书来。

思绪一旦被打『乱』,重组起来十分困难。算了,『乱』翻,期待新的发现。

抽出一本唐史,我有一个发现,这是一个道德约束最为松驰、宗教信仰极其混『乱』的年代,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意识形态最为开放的年代。唐朝的强大是不是与之有关呢?不一定,比如汉朝,是一个道德约束严谨的年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从汉朝最伟大时代代汉武帝时代开始的。可见,伟大强盛与意识形态关系不是严格的正相关。那么,唐代为什么会在意识形态上有如此丰富复杂的表现呢?

比如,它的男女关系就很混『乱』。杜甫的《丽人蟹就是明证,美女们丰『乳』肥『臀』、坦胸『露』背地招摇过市,已成长安一景,这是民间就可以看到的。在宫廷生活中,杨贵妃把自己的姐姐们介绍给皇帝作情『妇』,不仅本人一点也不争风吃醋,而且皇帝还公开加封,更独特的是,这种公开的情人关系,居然没给名份,毫不掩饰。她们不是妃子,就是公开的情人,所谓虢国夫人,究竟是谁的夫人?你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皇帝纵情,贵妃也过界。当时安禄山因为舞跳得好,杨贵妃要收他当干儿子,让宫女把全身**的胖子安禄山用布包抬进宫时,所有宫女及贵妃毫不避讳,皇帝还哈哈大笑。安禄山与杨贵妃在床上打牌,皇帝还帮助算筹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想想那个画面,所有中国人都想像不到吧?

这里也有一个相似形。武则与杨贵妃是相似形。武则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应该是唐高宗的母辈,但她后来通过出家,洗白身份,辈份归零,后来正式嫁给唐高宗,最后干脆恢复母系氏族的神话,自己成了皇帝。还别,她这个皇帝还成就了大唐盛世。杨贵妃本来是寿王的妃子,唐玄宗应该是她的父辈,也是通过出家,洗白身份,正式成了原本应该叫父亲的女人。但结局不一样,唐朝从此走入了一个衰落的通道。

结论:不能以普通壤德来评价一个帝王。

帝王是个孤独的职业,他的好坏只能以治理国家的效果来评价。比如曹『操』,好『色』出了名,打败敌军,首先抢来敌首漂亮的夫人,先睡一晚再。要继承他王位的曹丕,这点也继承得好,对敌军夫人下手比父亲还快,搞得曹植暗恋不成,写个《洛神赋》来安慰心情。那对男女道德不地道的父子,却是成功的帝王。南唐后主李煜,表面上与两位夫人爱情深厚,结局怎么样呢?害夫人受辱,自己也死于非命。

我在思考的是,唐朝为什么如此不重视私壤德?难道是因为他们皇室的血统吗?也许吧。他们的血统既有汉族的也有鲜卑的,本来就不讲正宗。我们知道,少数民族的男女关系是另一套系统,他们也许不忠于家庭,他们也许更忠于爱情,有点『乱』来的基因吧。虽然也有人企图把他们李姓与春秋时代着名的老子联系起来,但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服饶证据。老子是西出函谷关,肯定是到过李渊祖上的发迹之地甘肃,但有什么证据证明老子在那里结了婚,生了子?有什么证据证明他们这个李与老子那个李有血缘关系?鉴于证据的缺乏,服力不强,这种牵扯也就不了了之,朝廷也并不把它当回事。但这种联系促进了一个副产品的产生:道教的兴盛。既然你朝廷要扯上与老子的关系,老子又是道教的太上老君,那么,道教也就堂而皇之起来。顺便一下,《推背图》就产生于那个时代,跨越上千年,现在在我手上。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袁罡、李淳风,不用介绍宗教信仰一栏,只看他们的名字,你就知道是道教的。

还有一个事情不得不,李白也是道教的崇拜者,李白的诗歌描写了大量的道教神仙,他自己也以道家身份出来,把他叫诗仙是准确的,因为从宗教信仰来,道教就是修仙。

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佛教又来了,它为什么在唐代兴盛呢?一句话不清楚,可能与玄奘有关,这不得不涉及个人魅力问题,他的光辉太闪耀、他的事迹太传奇,以狂热程度来,长期占据唐朝百姓娱乐榜头条,粉丝众多,包括皇帝。但是,我们也要承认这个事实,唐代也是中国佛教出祖师最多的朝代,五祖六祖,何等伟人!禅门兴盛、宗风大振。就连科学史上着名的文学家一行僧人,真实职业是和尚,文学只不过是业余爱好,这个在文学上开辟地的伟大人物,还发明了算命的经典《一掌经》,算是在易经之外,开辟了另一条经典的算命道路,你能他不是顶级才。但这样的伟大人才干出的伟大事业,只不过是他的业余爱好,他的真正重心,在于佛学。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让我们想像一下,或许有人把它叫意『淫』。一个优秀的大学哲学泰斗,成了中科院物理学家,周末还到国家交响乐园拉首席提琴,偶尔自研趾药』,治好了情人和自己的癌症。

好一个『乱』字,在意识形态领域。在唐朝社交圈的大神众多,怀素就是其中之一,一个顶级品酒师兼和尚,写得一手好字,在酒场撒泼打滚,众人都这是高雅,这是个什么讲究?他写出的瘦金体,让一千年后又一个伟大的人发扬继承,这人胶毛』润之。他们也写诗,别人认为特别好,对他们自己而言,也许不过是为了发泄躁动的内心。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唐朝的都城中,有伊斯兰的场所、有拜火教的场所,反正,是个宗教,在唐朝都校管你南腔北调、管你古今中外,都校

也许唐朝王室血统本来就不纯正,所以,对意识形态的正统『性』没有要求,也缺乏内在的动机。

当然,在艺术方面更是如此。李龟年,着名音乐家,《霓裳羽衣曲》的执笔人。传这个曲子是音乐发烧友唐玄宗在梦里听到的,这也许就是个传。一方面,是为了出版的需要,在作者前面加上了皇帝的名字。这样的事现在也经常出现,一般有两个作者的学术论文,大多数第二作者才是真正的写作的人,第一作者用名声背书,便于推广出版。这样,也给唐玄宗搞到一个技术职称,音乐家。这也有雅贿的意思,现在也在这样搞。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更高赌合伙人。杨贵妃是舞蹈家,她本人跳得怎么样我不知道,但她肯定是个合格的舞蹈编导,她排出了着名的《霓裳羽衣舞》,并且首演就在宫廷,这可不得了。皇帝作曲、贵妃跳舞,仅凭这,李龟年就名振江湖。证据很明显,杜甫就写过这首诗《江南逢李龟年》,估计当年杜甫的心态是这样的。当年李龟年在『政府』机构是明星大腕,杜甫只是官一个、普通粉丝,现在在异地重逢,仿佛老友,这是待遇升级,骨灰级的了。所以,诗人不得不感慨一番,留下文字,以证明自己与大腕是朋友,当年在长安也不是白混的。

你想想,有几个见过肥硕的贵妃的舞蹈?什么场面?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