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754章 铁公祠

锦衣镇山河 第754章 铁公祠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贺家人一路向南,行至山东济南境内,恰好赶上了一场瑞雪。厚厚的积雪封闭了道路。

横竖去金陵的所谓“差事”并不着急。万历帝曾亲口对贺六说过:“该游山玩水游山玩水,该停留歇宿停留歇宿。”

贺六干脆在济南府的钦差行辕住了下来。打算雪融路净之后,再向南行。

如今,山东的巡抚是张文山。布政使则是贺六的老熟人叶向高。

锦衣卫六爷途径济南。山东地方的文武官员们自然要拜会、宴请六爷。

贺六不胜其烦,一律谢绝。唯独叶向高宴请,贺六欣然应允。

济南,大明湖畔冬暖阁酒楼。

贺六一家跟叶向高边吃酒,边欣赏着大明湖上的雪景。

叶向高道:“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唉,可惜六爷来的不是时候。要是春天来济南,咱们可以泛舟大明湖上。”

贺六看了看叶向高:“济南府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出过辛稼轩,出过李清照。向高,你在济南待的都发福了。”

叶向高打趣道:“六爷莫要误会。我可不是因为贪污纳贿、花天酒地变胖的。我家人都这样。过了三十就发福。”

贺六指了指自己的一头白发:“真羡慕你这样正值壮年的人啊。你六爷我现在衰老的只剩下这一头白发。”

叶向高问:“六爷说哪里话。您不老。您还能为皇上再办三十年差呢。”

贺六笑道:“再办三十年差?那不知道又要得罪多少的人。”

叶向高尴尬的一笑:“六爷真是风趣。”

贺世忠在一旁道:“叶兄,我爹的话可不是开玩笑。您虽久在山东为官,却应该听说过,现在京城官场人人背地里称我爹为‘贺屠夫’。京里不知道多少人恨我爹恨的牙根痒。”

叶向高道:“要办事就要得罪人。六爷这些年,为朝廷,为三位皇上办了多少事?自然得罪了无数的人。不过,我相信那些记恨六爷的,都是些贪官污吏。真正的好官,都将六爷视为国柱。”

贺六摆摆手:“向高,你为官多年,怎么也学会了溜须拍马的那一套?国柱二字,重若泰山。我贺六当不起。只有胡宗宪、徐阶、张居正那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国柱。”

自三年前万历帝清算张居正。官场之中,无人敢说张居正的好话。谁说张居正是国柱,谁就犯了大忌。然而贺六却从来不讳言张居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劳。

叶向高道:“倒是下官失言了。我自罚三杯。”

叶向高连饮三杯。贺六给他透了个信儿:“皇上如今重用青年才俊。我出京前,听到了一些风声。不出意外,用不了多长时间,朝廷会将你从山东调入京。地方的布政使调入京城,在部院历练一番。很有可能,若干年后你就能入阁了。”

叶向高闻言虽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喜不自胜。做官的哪个不盼着升官?贪官们盼升官,是为了捞更多的银子。清官盼升官,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在暖冬阁喝完了酒,叶向高问道:“六爷,下官将你们送回钦差行辕?”

贺六却摆摆手:“来了大明湖,怎能不去铁公祠,拜拜忠襄公铁铉?”

叶向高闻言,领着贺六一家人,来到大明湖的西北岸。

西北岸前,有一祠堂,四周环以曲廊,正是建文朝大忠臣铁铉的祠堂。

铁铉,乃是永乐帝一生中最大的劲敌。永乐帝却对这个曾经的对手大加褒扬,下旨在大明湖畔,为他修建了这座祠堂,永世受百姓香火。这其中自有因由。

话说洪武帝驾崩,建文帝即位。建文帝削藩王兵权。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二年,北军势胜。先攻取了德州,又直扑济南。

坐镇济南城的南军统帅,是出了名的废物书生大帅李景隆。李景隆竟然没有固守坚城,而是轻敌冒进,派兵出城迎战朱棣,被北军打得丢盔弃甲,四散而逃。

济南城,几乎已经成为了朱棣的砧板鱼肉。

就在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此人便是时任山东参政铁铉!

铁铉,河南邓县人,洪武年间入国子监,授礼科给事中,不久调任都督府断事官。他能文能武,每每断军中案件,都明察秋毫,处理得当,得到了洪武爷的器重。洪武爷曾赐其“鼎石”二字褒奖。

铁铉牢记着洪武帝当年的知遇之恩。靖难之役爆发后,他主动请缨,担任山东参政,负责为李景隆的南军督运粮饷,恪尽职守。

李景隆败逃。摆在铁铉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路,是投降朱棣。第二条路,是放弃济南,南逃。第三条路,是继续坚守济南,与济南城共存亡!

第三条路,最为艰辛。围困济南的,是朱棣的十万北军。城中南军,却只有三千。

铁铉选择了最为艰辛的一条路。他收拢残兵,与诸将歃血为盟,慷慨涕零,表示愿与济南共存亡。

济南之战,从建文二年五月打到了八月。济南城是兵家要地。占据此地,朱棣进可以南下金陵,退可以划黄河割据一方。他督促部将们,昼夜攻击。

铁铉这边,依仗着济南城高壁坚,拼死抵抗。并出奇兵,趁着夜色派出少数精锐人马,焚毁了北军的攻城器械。

朱棣久攻不下急了眼。他听闻济南城中,粮草早已耗尽。守城军民以草根为食。于是乎,他放弃了强攻。射书入城,招降铁铉。他希望铁铉像河北、德州的守将们一样,放弃抵抗,归顺北军。

然而,铁铉不信什么良禽择木而栖,只信忠臣不事二主!他不为朱棣利诱,反而将城中儒生高贤宁所作《周公辅成王论》绑在箭上,射给了朱棣,劝其效法周公,忠心辅佐建文帝。

朱棣当然不会做什么周公。他起兵南下,是为了取侄子朱允炆而代之,自己做皇帝。见铁铉拒绝投降,红了眼的朱棣打算掘了护城河堤,以水淹城!

城中军民很害怕。铁铉却对他们说:“不用担心,有妙计可破。用不了三天燕王就得退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