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751章 佳人已老

锦衣镇山河 第751章 佳人已老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贺六道:“王部堂,实话跟你说了吧。吴将军此次回浙江,打算从义乌招募三千青壮,重建戚家军,防备倭患!”

王一鄂有些不以为然:“六爷,你这两年,时时刻刻把倭患挂在嘴边。我们兵部的人都觉得你过虑了。如今我大明国富民强,兵精粮足,东瀛小国对大明根本构不成威胁。”

贺六笑道:“我跟王部堂谁对说错,迟早是会见分晓的。吴将军的事儿,你看。。。”

王一鄂连忙道:“一镇副总兵升总兵,兵部做不了主,需要皇上和内阁的首肯。副总兵降参将嘛,兵部却是作得了主的!既然吴将军铁了心要回浙江,这里面又有六爷您的面子。。。我立刻让左侍郎石星开调任的委札。”

吴惟忠连忙拱手:“那末将就谢过王部堂了。”

王一鄂道:“吴将军不必多礼。到了浙江编练新军时遇到什么难事,你尽可以写信给我。”

三日之后,吴惟忠出京,奔赴浙江重建戚家军。

若干年后,吴惟忠统领着最后的戚家军,在平壤城下血战,为明军立下了头功。这些都是后话。

这日,贺六约上了老十一李子翩来到裕泰茶馆喝茶。

李子翩跟贺六坐定,叫了一壶碧螺春。边喝茶,边聊着闲天儿。

就在此时,顺天府巡检家的衙内刘大麻子走进了茶馆。

他一眼瞧见了贺六和李子翩。

当日李子翩用几块石头子,一泡狗屎骗了他十五两银子,又害他在张鲸弟弟的当铺里挨了一顿臭揍。事后,他来茶馆找过王掌柜,打听骗他的是什么人。

王掌柜告诉他:“那天骗你的人,是告老还乡的锦衣卫十一爷!他身边那个六十来岁的老人家,是锦衣卫的贺六爷!”

刘大麻子闻言,吓得“咕咚”一声吞了口吐沫。

此时,刘大麻子见到贺六跟李子翩,浑身都打冷颤。转头就要走。

贺六却叫住了他:“喂,你,刘大麻子,过来。”

刘大麻子硬着头皮来到二人明前,他先作了个揖,而后道:“六爷,十一爷。小的那天有眼无珠,冲撞了你们二位。还请两位爷大人不记小人过。。。”

贺六直接从袖中掏出一枚五十两的银锭:“你怕什么?我们又不会吃了你。这是五十两银子,赏你了!那天要不是骗了你十五两银子,我们也不会去城南的酒馆喝酒。我也不会破了一件大案。”

刘大麻子搓了搓手:“我怎么敢要六爷您的银子呢?”

李子翩在一旁道:“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哪儿那么多废话!”

刘大麻子拿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贺六笑道:“老十一,人世间的事,就是这么机缘巧合。那天你要是没骗刘大麻子,咱们就不会去倭女馆喝酒。不去倭女馆喝酒,就发现不了那儿的猫腻。更不会将倭奴的情报网连根拔起。”

李子翩点点头:“是啊六哥。我上了年纪,越来越信命。这一切或许都是老天的安排。”

万历十二年,腊月二十。贺世忠带着妻子月儿、儿子贺泽贞、姐姐朱香、外甥李汉骄回到了京城,跟父亲贺六团聚。

贺六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独居京城颇为凄凉。难得一家团聚,贺六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腊月二十八,司礼监秉笔陈炬来了贺府。

贺六还以为万历帝又派给他什么差事了呢。

贺六问:“陈公公,您老来此,是传皇上的旨意么?”

陈炬摇头:“不。我是来传李太后的懿旨。李太后说了,多年未见义女朱香县主,甚为想念。宣她入宫见驾呢。”

朱香连忙叩首:“命妇谨遵懿旨,这就入宫。”

陈炬领着朱香,进到慈宁宫。

李太后正在慈宁宫的佛堂里敬佛。

仅仅四年之前,李太后还老在心里嘲笑陈太后迷信佛事呢。那时,她认为,佛救不了任何人。在这世上,能救人的,只有人自己。

张居正死后,万历帝亲政。李太后失去了权力。没了权力,总要信点什么,为内心找个寄托。于是乎,她跟陈太后一样,皈依了佛祖。

“太后。”

李太后转过身,她看着朱香:“你是。。。哀家的义女香香?”

朱香连忙给李太后请了个万福:“奴婢朱香,拜见太后。”

李太后连忙走到朱香面前,上下打量着她。而后,李太后长叹一声:“唉,当年那个贪吃的小女娃,如今竟已成了三十多岁的妇人。”

朱香道:“是啊太后。日子过的太快了。如今奴婢的儿子都已经十几岁了。再过两年,就要从军为国效力。”

李太后道:“你母亲的事,哀家听说了。唉,你要节哀。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啊。她命中注定有那一劫,想躲也躲不过去的。”

朱香发现,李太后原本的一头乌发,如今已白了一半儿。

李太后指了指佛堂里的一张椅子:“坐,咱娘俩好好说说话。”

朱香谢了恩,坐到了椅子上。

李太后问:“你刚才说,你的儿子过两年要从军?咱们大明重文轻武。你为何不让他走科举,某个功名,做文官呢?”

朱香答道:“太后,您刚才说的话是至理名言。一个人一出生,命运便是注定了的。我弟弟世忠的命运,是当锦衣卫。我儿子汉骄的命运,是做武将。人不能与命争啊。”

李太后劝慰朱香道:“做武将也好。大丈夫当代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你的儿子从了军,羽檄争驰,那是为国尽忠。”

朱香问:“太后,您最近身子骨可好?”

李太后道:“老了啊。哀家是上了春秋的人。最近时感腰酸腿疼,偶尔还犯晕。”

朱香闻言心酸不已:“太后可要保重凤体呢。”

权力是最好的长生不老药。没了权力的李太后,已是老态尽显。她像寻常百姓家的老人一样,将一个装果脯的盘子推到朱香这个小辈儿面前:“吃些点心吧。这是德瑞点心铺贡到宫里来的果脯。每回看见这些果脯,哀家就想起二十多年前,你娘领着你进裕王府,你端着果脯盘子大快朵颐的样子。”

佳人已老。当年那个风华绝代,掌朝廷权柄,颇有理政之才的女人已经不见了。

接下来的三十年,李太后空守着冷冷清清的慈宁宫,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万历四十二年,李太后无疾而终。万历帝定生母谥号为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与先皇隆庆帝合葬于昭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