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746章 蕞尔小国,不足为虑?

锦衣镇山河 第746章 蕞尔小国,不足为虑?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离范升跟太政院忍者交易情报的日子还有整整半个月。贺六一方面将范升关押进了诏狱之中,严加看管。另一方面,他紧急写好了一份奏折。将倭奴在大明各地编织情报网的事,上奏给了朝廷。

奏折递到了永寿宫的龙案前。万历帝却完全没把它当回事。相比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倭奴,他眼下更关心本旬六部及各省的钱粮账目结算;黄河沿岸今秋的水情;九镇边军的裁兵进展等等大事。

万历帝顺手把贺六的折子,交给了内阁首辅申时行。

申时行亦没把这份折子当回事儿。直接压在了内阁留中不发的折子堆里。

贺六在锦衣卫一连等了四天,也没见皇上或内阁将折子批下来。他着了急,径直入宫,去了西苑内阁值房。

贺六朝着申时行拱了拱手:“申首辅,我四天前递到永寿宫的折子,皇上批了没有?”

申时行道:“六爷来了。你稍安勿躁。先喝杯茶。山东跟云贵本旬的钱粮数目,我要赶紧核对完,再让王公公呈到永寿宫去供皇上御览。等我办完此事,再谈你的事。”

申时行花了整整半个时辰的功夫,终于核对完了山东、云贵的钱粮。他将一枚西洋老花镜片儿放到桌上。

转头,他半开玩笑的对贺六说道:“六爷,我今年五十。你比我整整年长十几岁。可你的眼神依旧很好。我却是老眼昏花了。离了这西洋老花镜片儿啊,看折子还真有些费力。”

贺六急了:“我的首辅大人啊,倭奴都把探子派到咱们大明的腹地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皇上到底看没看我的那份奏折?”

申时行道:“看是看了。不过皇上没当回事儿。我跟皇上的心思是一样的。东瀛不过是蕞尔小国,不足为虑。你们锦衣卫的倭情百户所,前一阵不是给兵部上了个条陈么。兵部尚书王一鄂把条陈转给了内阁。你稍等,我找找啊。”

申时行在一堆条陈里,翻出了那份《东瀛**情、民情详况》。

申时行打开条陈,念道:“老六,你们的倭情百户所在条陈上是这样说的:东瀛全国之兵,共有十万。其中四万,属倭酋丰臣秀吉统辖。其余六万,分属二十几个小藩;东瀛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民不聊生,太正院银库存银寥寥无几;丰臣秀吉虽在名义上统一了东瀛,然而各藩之间,离心离德。。。最后的结论是,东瀛二十年内无力入侵大明。”

申时行将条陈放在一边,又道:“六爷,我知道,你是怕嘉靖年间的东南倭乱重现于世。不可能的,此时的大明,不是彼时的大明。如今国库充裕,兵精粮足!现在明军员额是百万之众。若遇战事,朝廷随时可以拿出钱来,在半年之内再扩充百万精兵!东瀛屁大点的国,可用之兵不过区区十万而已。他们若要挑战我天朝兵威,等于是蚍蜉撼树!”

贺六摇头:“申首辅,其一,东瀛人不会直接入寇大明!他们一定会先侵占朝鲜,以朝鲜为跳板,入寇大明;其二,东瀛可用之兵虽只有区区十万。然而这十万人,都是经过各藩混战的百战精兵,我们不可轻视;其三,当年作乱东南的倭奴,只是东瀛的海盗罢了,根本不是东瀛官军。其四,你们文官们不是常说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确,倭奴即便入寇,也是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的事。可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一定要早做准备。”

申时行笑道:“六爷,那你希望朝廷怎么办?先下手为强,劳师远征,跨海征服东瀛人么?”

贺六解释:“我倒不是那个意思。我给皇上递这道折子,是希望他看清倭奴的野心。若倭奴对我大明无觊觎之心,为何要费尽心机派探子潜入京城及沿海的几个地方?为何要诱使兵部的三名官员叛国?”

申时行道:“六爷,咱们大明幅员几万里。事情太多了。皇上是勤政之君,九州万方的重担,都挑在他肩上。他应付眼皮子底下的急事还应付不过来呢。十年后的事嘛。。。呵,横竖你六爷还是锦衣卫的指挥左同知。我这个内阁首辅做个主,今后对付倭奴探子的事儿,就全交给六爷你了。”

贺六尴尬的一笑:“罢了。那这事儿就这么着吧。我想想办法,先把倭奴在大明布下的情报网连根拔起再说。我本来还打算跟利玛窦出京,做个游山玩水的闲云野鹤呢。唉,看来我这辈子是没这福分了。”

申时行笑道:“我跟六爷一样,都是劳碌命。人之命,天注定啊。咱们得认命。”

贺六悻悻离去。他知道,申时行说的是实话。皇上的事情太多。倭奴的事,跟这个庞大帝国的诸多大事相比,始终是无足轻重的。

其实,贺六对倭奴之患如此上心,除了七分公心,还有三份私心。

数年前,太政院忍者废了贺世忠的一条手臂,让贺世忠成了残疾。贺六这个当爹的,当然想要报仇!

他回到锦衣卫,杨万迎了上来:“六爷,翰林院的西洋修撰利玛窦,正在我的值房等您呢。”

贺六苦笑一声:“呵,看来他是等急了。走,我去见见他。”

进得南镇抚使值房,利玛窦拱手道:“贺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贺六抱歉的说道:“利大人,实在不好意思。我在京城有事,脱不开身。随行护卫你的事,我会交给手下的弟兄负责。”

利玛窦耸了耸肩膀:“哦,那太遗憾了。”

贺六道:“为大明绘制一张精确的堪舆图,这是能惠及大明子孙后代的事。利大人还请多费心。”

利玛窦笑着回答:“我现在是大明皇帝陛下任命的官员。这是我的本分。”

此后二十年,利玛窦一直常住大明境内。他跟名臣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等西方科学着作。

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病逝,葬于大明京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