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701章 十五从军征

锦衣镇山河 第701章 十五从军征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戚继光出了皇宫,拜别了贺六,经陆路还乡。

做了三十年统兵将领,立了无数不世之功。他带回家乡的所有“财产”,不过是满满两大箱兵书。

万历十年,九月。戚继光终于到了登州境内。他的眼前,出现了两条路。他不知道,哪条路通向他阔别三十年的家。

一个牧童牵着一头牛,唱着一首童谣,慢慢悠悠的朝着戚继光这边走着。

悠扬的歌声,回荡在这片和平、静谧的土地上:“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做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向东看,泪落沾我衣。”

这首童谣,讲的是一个十五岁离家从军的老兵,阔别家乡数十年后,归乡养老。却发现,自己原来的家已经荒废。亲人们全都已经离开人世。老兵在家中做好了饭,却不知道给哪个亲人吃,最终泪洒衣襟。

戚继光年轻的时候是个钢筋铁骨的汉子。他属下的将士们,从未见他流过眼泪。现在他老了,泪水似乎多了起来。听着这首童谣,眼泪已经打湿了他的眼眶。

牧童终于走到了戚继光的面前戚继光问牧童:“小孩儿,去登州是哪条路?”

牧童笑着说:“老头儿,你真笨死了!两条路,都通向登州啊!哈!我们登州可是个鼎鼎有名的地方!因为我们这儿出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大英雄,叫戚继光!”

戚继光愣住了:“哦。是这样啊。是啊,我老了,笨的活像你手里牵着的那头牛。”

牧童唱着童谣走了。

戚继光忽然回想起来,左手边的那条路,不就是自己在嘉靖二十九年,上京参加武会试走的那条路么?

看着这条一望无尽的路,戚继光回望自己的一生,回望自己是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一段段往事,涌上他的心头。

洪武十四年,开国名将蓝玉、傅友德远征云南。大战过后,傅友德按照惯例,给朝廷呈上了有功、阵亡将士的名单。

阵亡将士名单中,有一个名叫戚祥的人。这是一个官职不高也不低的阵亡者。

洪武帝下旨,追授戚祥登州卫指挥佥事,准其子孙世袭罔替。

两百年后,嘉靖七年。戚详的后代戚景通在夫人的产房前苦苦等了一夜。

这时,一声鸡鸣响起,雄鸡一唱天下白!

产房之中,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戚景通看着朝阳冉冉升起,阳光普照大地。他对自己说:“我的儿子,以后就叫戚继光吧。”

戚继光是含着金饭碗出生的,登州卫指挥佥事的职位是正四品。算是明军中的高级武职了。等到他成年之后,可以躺在先祖的功劳簿上,领着四品武官的饷银,吃吃喝喝,娶一房美妻,续几名美妾,安安乐乐的享受自己的一生。

然而,如果是那样,戚继光就不是戚继光了。

戚继光八岁开蒙。在私塾之中刻苦读书。

十四岁的那个夜里,秉烛夜读的少年戚继光,写下了一首后人争相传颂的诗篇,言明自己长大后的志向:“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几年后,戚景通病死。十七岁的戚继光进京,来到兵部,领了委札,正式成为了登州卫指挥佥事。

回到登州之后,他豪气干云,他雄心万丈!他想要将登州城打造成东海之滨最坚固的屯兵城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卫所军制经过两百年的时光,已经羸弱不堪。登州城内的将士们,军纪涣散,各级将领贪腐无度。吃空饷,喝兵血已经成了不成文的惯例。

戚继光决定,大力整饬军纪。

结果,新官上任三把火,没烧死那些贪腐的将领,反而烧到了他自己。

在那些老兵油子们看来,你不过是个十七岁毛儿都没长齐的孩子。想改变我们,不可能!让我们改变你还差不多!

那一年,年轻的戚继光学会了妥协。好吧,我改变不了你们。可你们,也改变不了我!

戚继光还没有能力整饬登州城的军纪,他干脆窝在书房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兵家书。他闻鸡起舞,习练武艺,参详兵法。准备走武举,证明自己是一个将才,而不是一个靠着蒙祖荫获得官职的酒囊饭袋。

嘉靖二十八年,二十一岁的四品武将戚继光,自贬身价,跟一群白衣举子参加山东武乡试,一举中第。成为了武举人。

嘉靖二十九年,二十二岁的戚继光打点行装上京,参加京城之中的会试。他信心满满,凭着自己的武艺和满腹的兵法,一定能够跻身武进士的行列。

就在此时,俺答汗来了!十万鞑靼铁骑,直扑京城城下。

兵部右侍郎杨守谦跟一千上京应试的武举子们说:“鞑靼兵临城下!战场即是考场!愿随我上城头抗击鞑靼的,跟我走!不愿意打仗的胆小鬼,我也不会强留!”

戚继光第一个站出来,高声道:“大丈夫当以身许国!京城若被攻破,国都没了,要命还有什么用?”

戚继光跟着明军袍泽们站到了城墙上,用鲜血和勇气,保住了大明的都城!

庚戌之变,最终的结局是俺答汗退兵。

战后,同袍战友们忙着喝酒庆功,戚继光却在忙着反思。为什么长城就像一张一捅就破的窗户纸?为什么草原部落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入无人之境?

最终,他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写成了《备俺答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