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689章 生同床,死同穴

锦衣镇山河 第689章 生同床,死同穴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贺六跟张居正谈完,出得首辅府,走向自己的家。

张居正振聋发聩的话在他的耳边回荡:在天下苍生的福祉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贺六突然感觉,自己跟张居正相比,实在是渺小的很。

不知不觉,他回了家,进得卧房。

白笑嫣正坐在床上呢。

贺六惊讶道:“刚才我出府之前,不是叮嘱你和月儿、泽贞连夜出城去辽东么?你们怎么还没走?”

白笑嫣道:“月儿和泽贞已经出城了。我不打算走。”

贺六怒道:“糊涂啊!用不了多少时日,朝廷之中,就会有一场腥风血雨!你留在京城干什么?陪我一起死么?”

白笑嫣起身,用坚定的目光看着自己的丈夫:“生同床,死同穴。这些年,我陪着你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了。要是这一回,你迈不过这个坎儿,被人害死了。你死之后,我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还不如在黄泉路上跟你做个伴儿呢。”

贺六搂住了自己的妻子:“唉,都说夫妻只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你却要跟我共渡劫难。有贤妻如你,我这一生足矣。”

慈宁宫。

李太后端坐在凤椅上。她的面前,跪着一对夫妻:锦衣卫北镇抚使李黑九、坤宁宫一等宫女梁上红。

李太后已没了当年的绰约风姿,鱼尾纹已经悄悄爬上了她的眼角。她问:“你们俩夫妻真的要走么?”

李黑九拱手道:“禀太后。臣已经是快到耳顺之年的人了。实在没有能力办好朝廷的差事。叶落归根,臣最近天天晚上梦见顺德府老家的山岗,山岗上的那些野花儿。还请太后开恩,允许我们回老家,度过风烛残年。”

李太后道:“罢了。你们夫妻为哀家效力了近二十年。哀家也不能强留你们。哀家已经命冯保,给你们准备了三千两银子。足够你们养老了。”

李黑九和梁上红齐齐叩首:“臣(奴婢)谢太后恩赏!”

李太后开口问道:“李黑九,你觉得你走之后,谁可以继任北镇抚使一职?”

李黑九不假思索的答道:“臣以为,锦衣卫千户贺世忠可继任北镇抚使。”

李太后有些迟疑:“贺世忠?贺六的儿子?”

李黑九道:“禀太后,在臣看来,贺世忠不是谁的儿子,而是皇上、太后的臣子。”

李太后思忖片刻后,说道:“嗯,贺世忠是张先生的学生,皇上年幼时的伴读郎,还是司礼监掌印冯保的侄子。他的身份,的确配得上北镇抚使的位子。不过,他似乎太年轻了些。”

梁上红帮着自己的丈夫劝谏李太后:“禀太后,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贺世忠少年老成。且他是一等一的大忠臣。两年前,为刺探倭情,他以无比的勇气深入虎穴,丢了一条胳膊。为了社稷安危,他能够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这样的人完全能够充任北镇抚使一职。”

梁上红做了李太后近二十年的贴身侍女。她说的话,在李太后心中很有分量。

李太后道:“恩,你说的有理。冯保。”

冯保走进大殿:“太后,奴婢在。”

李太后道:“你明日跟内阁还有皇上打声招呼,让皇上下道旨,升贺世忠为北镇抚使。”

冯保心中一喜。贺世忠是他看着长大的。侄子升了官儿,他这个做叔叔的怎能不欣喜?

冯保道:“奴婢遵太后懿旨。”

李太后又道:“李黑九、梁上红,你们下去吧。冯保,你留下。”

李黑九、梁上红走后,李太后问冯保:“张先生的病情到底怎么样了?”

冯保实话回禀:“太后,太医院的人说,张先生恐怕熬不过这个夏天了。”

李太后面色一变:“张先生。。。只有两个月好活了?他要是归天了,这大明朝可怎么办?”

李太后对张居正有一种近乎偏执的信任。在她看来,大明朝缺了张居正,立时就会天崩地裂。

李太后继续担忧的说道:“这可怎么是好!冯保,你觉得,张先生如果归天了,谁能担任首辅一职,谁能担起两京一十三省的重担,谁能做好皇上的老师?”

万历帝已经二十岁了,李太后却还将他当成一个孩子。她哪里想过,如今的万历帝,已不需要什么老师!

冯保一时语塞,良久才开口道:“启禀太后,新首辅的人选,关乎国祚。奴婢不敢多言。”

冯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还没想好支持谁代替张居正。如今内阁之中,有资格代替张居正的无非三人。张四维、王国光、申时行。在冯保看来,王国光和申时行是迂腐的文人,不会跟他这个内相站在一边。而张四维的态度又不明朗。。。

李太后道:“罢了,你退下吧。”

冯保退出慈宁宫,径直出了宫,回到了自己在宫外的掌印太监府。

大明有制,宫中太监不得在宫外私置宅邸。开国两百年,这条规矩早就被太监们忘得一干二净。

这座掌印太监府,还是隆庆帝当年钦赐给冯保的。

冯保在宫里是伺候人的人。回了外宅,却是被伺候的人。两个绝色侍女给冯保宽了衣。冯保坐到了卧室的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又有两名侍女,一个给冯保捏肩,一个给冯保捶腿。

冯保面前,还站着一名侍女,将葡萄的皮儿剥去,塞进冯保的嘴里。

冯保闭着眼睛,说了一个字:“茶”。

马上又有侍女端起茶碗,送到冯保的嘴边儿。

就在此时,门外一个小太监通禀:“老祖宗,二祖宗和内阁的张四维张阁老求见。”

宫中太监,一向称司礼监掌印冯保为“老祖宗”,称司礼监秉笔兼永寿宫管事牌子张鲸为“二祖宗”。

太监们没有亲人,所以热衷于认祖归宗。

冯保摆起了老祖宗的谱儿:“哦,就说我在看奏折。让他们在大厅等着吧。半个时辰后,我再见他们。”

小太监连忙道:“是,老祖宗。重孙这就去给二祖宗和张阁老传话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