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683章 风烛残年的张居正

锦衣镇山河 第683章 风烛残年的张居正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承天殿早朝。

张居正出班,刚要开口奏事,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自万历元年开始,他辅政十年。朝廷诸事,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过度的劳累,已经吞噬了他的健康。

张公吐哺,天下归心。大明国力已经达到了鼎盛,张公却老了。

万历帝听到了张居正的咳嗽声,一脸关心的表情:“啊呀!张先生,朕对你说过多少次了。九州万方全在你的肩上担着呢!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不要多度的劳累。快,张鲸,给张先生赐座,再给他端一杯茶。”

张居正摇头:“皇上,承天殿早朝时饮茶不和礼制,臣不敢违礼呢?”

万历帝眼泪婆娑的说道:“唉!都说朕是万岁。能活一万年。朕真想把五十年阳寿,送给张先生!看到张先生为了国事劳累至此,朕心如刀绞啊!”

站在武将班中的贺六这两年来一直是旁观者清。他看破了万历帝演得这场戏。贺六比谁都清楚,万历帝现在最希望发生的事,就是张居正积劳成疾、驾鹤西游!

张居正顺了顺气,终于开始说正事:“皇上。李太后大寿,安南、琉球、朝鲜、草原诸部盟纷纷派出使者,来京朝贺。臣以为,礼部应将他们安排在四夷馆中,以礼待之。另外,杭州知府上报。在江南一带经商的西洋商人们听闻太后大寿,亦请求携带礼品,沿京杭运河北上,到京朝贺。”

如今大明国富民强,四海升平。永乐年间万国来朝的景象,已经重现。

万历帝道:“哦?西洋商人也请求上京朝贺?张先生,你觉得朝廷该答应他们的请求么?”

张居正道:“启禀皇上。西洋诸国,并不是大明藩属。且,那些要求上京贺寿的西洋商人,也不是友邦的官家正使,只算民间自发自愿罢了。臣以为,他们有这份心,已经算是难得了。可让杭州知府代朝廷,对他们口头褒奖。至于上京一事,不和朝廷礼制。就让他们免了吧。”

万历帝忙不迭的点头:“就按张先生说的办。”

内阁阁员申时行出班道:“启禀皇上,户部司库司郎中昨日禀告。太仓积银,久不见天日,有些银锭已受潮发霉。司库司请求皇上下旨,将受潮发霉的银锭,搬至宝泉局重铸。”

嘉靖帝驾崩后,给隆庆帝留下了一座空空如也的国库。十六年过去,如今国库的情形恰恰与当时相反,银子多的花不完,在国库已经积存成山。

万历帝哑然失笑:“朕听民间有句谚语,叫乞丐捡了金元宝,拿着也不是,捧着也不是。现在国库那边的情形,竟应了这句民谚。银子多了,这是好事。张先生,昨日你建议朕,普免天下三成钱粮,朕觉得可行。横竖朝廷现在不缺银子。不如让天下百姓一体受惠!”

万历帝在内心深处敌视张居正,这不等于他是个昏君。他的确存着敬天爱民之心。他常常想:朕一定要爱惜百姓,待除去张居正,掌握至高权力之后,做一个有道明君!

张居正连忙率群臣叩首山呼:“皇上恩泽天下,以仁善之心对待百姓,实乃圣君!”

万历帝眉开眼笑:“朕算什么圣君?还不都是新政的功劳、张先生的功劳?如果国库像几十年前一样空空如也,朕也不敢一次就普免天下三成钱粮!”

户部尚书王国光笑盈盈的拱手禀奏:“皇上,户部除了重铸银锭,还要扩建京城、通州的两处粮仓。银子发霉可以重铸,粮食发霉,却都要浪费掉。”

万历帝道:“绝不能让京仓、通州仓的粮食发霉浪费!张先生常常告诫朕,节俭为治国之本。需知,每一粒米,每一颗粮,都是百姓一颗汗珠子掉在地里,跌成八瓣儿换来的!王国光,你兼任着仓场总督。要严令仓场官员,做好晾晒、防霉、防虫、防鼠等事。至于扩建之事嘛,你跟张先生商量着办。”

张居正用欣慰的目光,看着龙椅上坐着的那个学生。他这一生,只有两个愿望。一是推行新政,二是教出一个贤君。现在看,万历帝完全有成为贤君的潜质。

张居正哪里想到,龙椅上的学生,天天乌眼鸡一样盼着老师早点死。

贺六忽然出班,跪倒叩首道:“启禀皇上,臣有事禀奏。”

万历帝一头雾水。贺六这两年早朝时,从未主动出班奏事。今天这是怎么了?

万历帝道:“贺爱卿有事奏来。”

贺六拱手道:“启禀皇上。漕帮帮主丁三脚上月病死。丁三脚虽出身草莽。然,此人一生心系江山社稷、黎民生计。嘉靖年间,他曾协助襄懋公胡宗宪在东南抗倭。当时戚家军、俞家军的粮草,全都是漕帮运送的;这三十年来,江南皇粮押解进京,亦全靠漕帮解送。臣特请皇上,追封丁三脚一官半职,以彰其功。”

丁三脚是贺六的老朋友。贺六二十多年前南下江南,调查通倭案时,与其结识。贺六心中敬佩丁三脚的无双忠义。替他在皇上面前,求个追封,也算是贺六对老朋友的悼念。

万历帝想了想,道:“嗯。朕听说过丁三脚这个人。他的确有功于朝廷。这样吧,朕追封他为河道巡防营指挥佥事。另命浙江布政使,亲自主持他的葬礼。”

贺六叩首道:“皇上圣明!臣代丁三脚全家,叩谢皇上恩典!”

万历帝朝着冯保使了个眼色。冯保道:“无事散朝。”

早朝散去,众臣出得承天殿,走向东华门。

张居正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好贺六眼疾手快,一把搀住了他。

贺六问:“张先生,你怎么了?”

张居正叹了口气:“刚才早朝站的时间久了,头有些发晕。老毛病了,不碍事的。”

贺六道:“要不,我派人去岭南找找李时珍先生,让他上京给您瞧瞧病?”

张居正苦笑一声:“风烛残年的人,即便吃再多灵丹妙药,也不能延寿。人的寿数,从生下来就定死了。唉,我也只能活一天,办好一天的差。”

贺六搀着张居正走向东华门,两个白发老臣,消失在了暮光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