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67章 都指望这笔银子呢

锦衣镇山河 第67章 都指望这笔银子呢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胡宗宪是那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人。此刻听了贺六的话他却急了眼。

“把脏银送到京城,再等皇上批折子从京城运回江南?老六,一趟运河是一月行程。一来一回就是两个月!戚继光、俞大猷军中,已然连三五天都等不了了!军饷可以拖一拖,他们手下的弟兄都是忠义之士,能够体谅朝廷的难处。可断了军需粮草,弟兄们就得空着肚子跟倭寇血战!那是要出大事的!”

贺六知道胡宗宪这个浙直总督是千难万难。他问胡宗宪:“胡部堂,你的意思是?”

胡宗宪道:“脏银暂缓二十天启运。你先从脏银里,划拨给我七十万两——要现银。同时我给皇上写奏折,求皇上恩准,从脏银里划拨七十万两给戚家军、俞家军。皇上是古往今来第一圣明的君主,一定会恩准的。到时候,你再将剩下的二百一十万两银子运往京城。”

老胡在旁边插了一句:“胡部堂,属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胡宗宪道:“请说。”

老胡道:“这样一来,我们贺大人就要提部堂您担天大的风险!无论皇上准不准您的奏折,我们贺大人都会犯锦衣卫的家规——没有将脏银及时启运京城。如果皇上驳回了您的奏折,贺大人没有旨意便给了你七十万两银子,他就成了欺君大罪!是要问斩的!”

胡宗宪叹了口气:“是啊。老六如果替我办这事,的确要担上天大的风险。可戚家军、俞家军的两万儿郎正在血水里打滚。我现在只有这一个办法救他们的命!换句话说,戚、俞两军两万儿郎的命,全系于你贺六贺百户一念之间!”

胡宗宪走到贺六面前,又道:“老六,我代戚家军、俞家军的两万儿郎,跪下求你了!”

胡宗宪总督浙江、南直隶两省军务、民务,是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锦衣卫地位再显赫,贺六也只是个六品百户。他怎么受得起胡宗宪的如此大礼?更何况,胡宗宪不是什么贪官墨吏,他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国之柱石!

贺六连忙搀起胡宗宪:“胡部堂快快请起。东南抗倭是军国大事。为了戚家军、俞家军的那些同袍弟兄,我愿意冒风险!跟抗倭的大事相比,我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锦衣卫当中,多是粗人。我们这些粗人常说一句话:脑袋大了,不过碗大的疤。若是我贺六的脑袋能换得戚将军、俞将军在前方高奏凯歌,也是值了!”

胡宗宪凝视着贺六:“老六,想不到你是如此深明大义的忠义之士!”

贺六道:“这样,您立即派总督府的亲兵,到吴府去搬七十万两现银。同时您赶紧上奏折,请求皇上恩准,拿出吴良庸的部分脏银购买军需粮草。”

胡宗宪道:“事不宜迟,那我马上去办。”

胡宗宪风风火火的走了。

ku看"o正y,版{章/节上r

老胡叹了口气:“唉,胡部堂几句漂亮话,你贺六脖子上的脑袋便悬了!”

贺六道:“胡宗宪是好官,我该帮他。我总不能像个守财奴一般,守着近三百万两银子,眼睁睁看着戚家军、俞家军的两万儿郎在前线挨饿受冻。”

老胡道:“延期二十天启运,你想好理由搪塞陆指挥使了么?”

贺六道:“我出京是接了钦命的。我既是锦衣卫的百户,又是钦差。我现在得给内阁上一封折子,再给陆指挥使一封信。给内阁的折子里,就说天寒地冻,运河扬州段结冰,需等二十天。给陆指挥使的信,则不必隐瞒,实话实说就是。我了解陆指挥使的为人。他亦佩服那些为了朝廷拼死亡命打仗的前方将士。他会体谅的。”

老胡笑道:“运河扬州段结冰。。。老六,你这理由啊,怕是连鬼都糊弄不过去。如今京城里虽是隆冬时节,可江南却是四季如春的地方——唉,只盼着内阁的严阁老、小阁老他们别找你的碴儿!”

########五天后,京城,裕王府。

裕王、徐阶、高拱正围炉而坐,讲经论道。

张居正兴冲冲的走了进来:“王爷,有好消息!”

裕王苦笑一声:“如今的朝局,倒是鲜有什么好消息。说吧,什么事?”

张居正道:“锦衣卫的贺六真是个能干的人!到江南,花了九天时间便将前任两淮盐运使吴良庸的脏银全都给挖了出来!”

高拱道:“抄家用了九天么?那贺六不是能干,而是饭桶。抄个宅子竟用了九天。”

张居正道:“高部堂,你知道贺六花了九天时间,抄出了多少脏银?”

高拱问:“至多几十万两吧。他吴良庸一个正四品官,再能刮又能刮多少?刮来十两,还要拿出五两孝敬严嵩父子,拿出一两、二两去堵他属下官员的嘴。。。。。”

张居正笑了笑:“几十万两?高部堂,几十万两只是个零头!贺六一共抄出了二百八十万两脏银!”

徐阶和高拱俱是眼前一亮。高拱道:“查抄丁旺的那一千多万两银子全部进了内承运库。想让皇上拿出来是不可能了。现在戚继光、俞大猷正在东南跟倭寇血战,军需粮草接济不上。北直隶的灾民又嗷嗷待哺。。。。到处都要用银子,国库又是空的——只能从吴良庸的二百八十万两脏银里打主意了!”

徐阶接话:“皇上派鄢懋卿南下巡盐。鄢懋卿一到江南,便召集江南盐商们给北直隶的灾民捐银子。已经筹措到了六十万两,送到了北直隶。北直的燃眉之急已解。若是这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上缴到国库,肃卿(高拱),你这个户部尚书倒能过上一两个月不犯愁的日子!”

高拱冷笑一声:“鄢懋卿筹措了六十万两银子赈济灾民?呵,我听说,鄢懋卿这个南下巡盐的钦差一共在江南派出了三艘运银子的银船。一条船去了北直隶,一条船去了严阁老的老家江西分宜,另一条船,去了他鄢懋卿的老家江西丰城!”

裕王摆摆手:“肃卿,这些没有实证的话,以后还是不要乱说。”

张居正道:“王爷,浙直总督给皇上递了奏折,请求从吴良庸的脏银中截留七十万两,用作戚家军、俞家军的军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