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604章 老友重逢

锦衣镇山河 第604章 老友重逢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城南的一座四合院内。

十四岁的王喜姐正在看着一本厚厚的《礼仪定式》。此书乃是洪武爷御制,上面详细记载了宫廷之中的礼节。

王喜姐的父亲王八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王喜姐的脑子自然也笨不到哪里去。她用了两天功夫,便将《礼仪定式》中的内容,背的滚瓜烂熟。

放下书,她转头看着身边的一方铜镜。铜镜中的自己,唇红齿白,端庄秀丽。她心中自问道:我真的会成为大明的国母么?真是如此,大明的国母,长的跟常人也别无二致啊。

王喜姐又想起父亲在她参加选后前说的话:女儿,一入宫门深似海。欲带凤冠,必先承凤冠之重。

王喜姐对着镜子,呆呆的胡思乱想了小半个时辰。

闺房门外忽然响起一阵脚步声。

白笑嫣进到闺房里:“喜姐。”

王喜姐见到白笑嫣,亲昵的叫了一声:“六婶,你可来啦。我父亲这两天把我关在家里背《礼仪定式》,快闷死我了。”

白笑嫣道:“不是六婶吓唬你。等你进了宫,会比在家里闷一万倍。”

王喜姐轻咬嘴唇,道:“六婶,其实,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假如真被选入宫中做皇后,对我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白笑嫣坐到王喜姐身边,轻笑一声:“呵,我的傻侄女啊!你要是能做大明的皇后,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你们王家一门,将因你而获得无上的荣耀与权势。”

说完,白笑嫣朝着门外喊了一声:“把东西都拿进来。”

两个下人将两个锦盒拿到闺房之中。

白笑嫣打开锦盒,里面净是些发钗、戒指、玉镯之类的首饰。无一例外,这些首饰都十分素雅。并无任何花里胡哨的金银点缀。

白笑嫣道:“喜姐,这两盒子首饰,我都送给你了。记住,李太后喜爱素雅的首饰。你入宫面见太后之时,一定要带这两个锦盒中的首饰。这样能博得李太后的好感。“李太后还是裕王侧妃时,白笑嫣就是她的麻吊搭子。她十分清楚李太后的喜好。

白笑嫣又道:“还有啊,喜姐。进宫面见太后之时,一定不要装什么大家闺秀!相比于那些高官、贵胄家的大家闺秀,李太后更喜欢正经人家的小家碧玉。她要是跟你聊天,你不要把话题往琴棋书画上面海扯。你要多说说像是绣女红、做家常菜这些家长里短的小事。”

王喜姐问:“可要是李太后问起琴棋书画之类的事情,我总不能说自己不懂吧?”

白笑嫣笑了笑:“就算懂,也要装作不懂,记住了么?”

王喜姐点点头:“好,六婶,我记住了。”

白笑嫣最近天天泡在王家,对王喜姐言传身教宫中之事,这自然是贺六吩咐的。

贺六对王喜姐选后的事如此上心,有两个原因。

一来,王八是贺六的老兄弟。老兄弟的女儿参加选后,他自然要帮着出一把子力气。

二来,贺六这是在为自己多找一条退路。在宫中多一个皇后做靠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内阁值房。

首辅张居正与冯保对桌而作。二人正在商议几件要紧的政务。

张居正道:“蓟州镇最近要进行三年一度的秋操演兵。九边演兵,照例,朝廷要派钦差前去点验、劳军。不知道冯公公有什么人选?”

冯保想了想,笑呵呵的说道:“张先生,在这件事上,我想假公济私一回。我的干侄女香香,随夫李如柏住在辽东。我六哥一年半载也见不上女儿一面。蓟州镇秋操演兵,照例要调三千辽东骑兵一起合练。不如让李如柏带两营辽东骑兵,去蓟州镇。再让我六哥做这个点验钦差。这样一来,六哥一家,便能在蓟州镇团聚一回。”

张居正想了想,说道:“贺六跟戚继光的关系本就不错。他做点验钦差,蓟州镇的官兵会万分欣喜的。于公于私,派他去都是合适的。好,就这样定下来吧。我们内阁拟道旨,你们司礼监批了红,便宣给贺六。”

几个时辰后,冯保亲自去了锦衣卫,给贺六宣旨。

贺六接了旨,对冯保说道:“义弟,让我去蓟州,是你的意思吧?呵,你还真想着我这个做义兄的,谢了!”

冯保道:“六哥,兵部已经给我侄女婿发了调令。你再派人给他捎个话,让他带上香香跟小汉骄。您呢,带上六嫂跟世忠。这样一来,你们就能在蓟州镇团圆半拉月了!”

贺六叹了声:“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想要全家团圆一回,竟然还要借着公事做幌子。”

冯保转头,让手下的小太监拎上来两个食盒。

冯保道:“这两个食盒,一盒里是驴打滚。一盒里是沁芳斋的大小八件点心。你替我捎给香香小侄女。”

贺六开怀大笑:“义弟啊义弟,香香都二十三了,你还当她是那个贪嘴的小姑娘么?”

冯保亦笑道:“我到现在还记得,香香小时候见到驴打滚的那副模样。简直就是猫儿见了鱼啊。”

贺六回了家,将去蓟州的事告诉了白笑嫣跟贺世忠。

白笑嫣喜不自胜。香香虽不是她亲生,却胜似亲生。天下哪有做娘的不盼着跟女儿一家团圆的呢?

贺世忠本就是南镇抚司的百户。贺六干脆让他做了钦差随扈,一同前往蓟州。

万历六年十月,贺六一家人,在锦衣卫三百力士的护送下,赶往蓟州镇。

戚继光带着手下将士,出蓟州镇三十里迎接老朋友贺六。

老友相见,自然分外亲切。

戚继光拉住了贺六的手:“六爷,我们又见面了。”

如今的戚继光,已经不是东南抗倭时那个意气风发的三十多岁的青年悍将了。他时年五十岁。他的两鬓已经生出了白发。皱纹也在不知不觉中,爬上了他那张刀削斧刻的脸。

贺六惊讶的说道:“戚大帅,几年没见,你怎么老成这样了?”

戚继光爽朗的大笑:“我的六爷,我老了,你不也一样么?咱们哥俩,一个五十,一个五十八,都是半截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