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464章 兵制之争落幕

锦衣镇山河 第464章 兵制之争落幕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五军都督同日“暴病而亡”。市井之中果然流言四起。

有人说,是锦衣卫的贺疯狗,受了皇命暗杀了五位卫所军的最高统帅。原因是皇上、贺六支持王崇古为首的募兵派。

又有人说,戚继光从蓟州派来个绝世杀手,毒杀了五位都督。

更离谱的说法是,五军都督为了一个名叫奴儿花花的女人,争风吃醋,互殴而死。

老百姓就是这样,对于不知道的事,总能发挥无尽的想象力,衍生出无数稀奇古怪的谣言。

只有东厂、锦衣卫、司礼监的少数人,知道五军都督是因为蛇灵案而被皇上赐死的。

贺六告诉朱希孝,五军都督就是蛇灵案的幕后真凶,人证物证确凿。皇上下旨将他们赐死,他们是罪有应得。

至于赵都督设下计中计,为朝廷推行募兵制扫清障碍的事,贺六永远不会告诉任何人。

朱希孝是高拱的死党,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高拱。

高拱立马命令自己的那些门生故旧,停止在朝堂上攻击募兵派。这个节骨眼上,谁攻击募兵派,谁便会沾上与五军都督合谋,做下蛇灵案,陷害王崇古的嫌疑。

赵都督牺牲了自己的性命,终于让募兵派在朝堂上占了上风。

奉天殿早朝。

隆庆帝问道:“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事禀奏?”

张居正首先出班:“启禀皇上,关于兵制之事,臣有一个建议。”

隆庆帝问:“哦?有何建议?”

张居正道:“启禀皇上,如今推行募兵制是势在必行。然而完全废除卫所制,又会让卫所军将士军心不稳,恐怕要横生事端。”

隆庆帝点点头:“是啊,一下要裁撤两百万卫所军,难免卫所军中有心怀不轨的人,要铤而走险。。。”

张居正侃侃而谈:“皇上,诸位大人,圣人曰:事缓则圆,事急则乱。臣以为,在短时间内裁撤所有卫所军,不现实,也不明智。臣有一方略。其一,首先在卫所军中,裁撤所有四十岁以上的老弱残兵。当然,这样做的本意不是去端掉他们的饭碗,断了他们的生路。朝廷可以发给他们若干土地,供他们自食其力,务农为生。”

张居正此言一出,众臣议论纷纷。

四边总督王崇古道:“启禀皇上,臣附议。张阁老这第一条法子,既能节省下一大笔军费,又能兼顾被裁撤的卫所军将士的活路。两全其美。”

吏部尚书杨博亦道:“张太岳所说,是老成谋国的法子。臣亦附议。”

王、杨两人一带头,众臣纷纷附议。

高拱和他的党羽们则是沉默不言。有时候,沉默的另一种说法叫默许。

张居正继续说道:“其二,内地一些久无战事的卫所,可以适当裁撤一部分的员额。譬如说,武昌卫已经四十多年未逢战事。可以在今年削减一成的员额。明年,继续削减一成的员额。等到有战事时,再将被裁减的兵士召回。削减的员额嘛,跟那些老弱病兵一样,亦发给他们土地耕种。”

李春芳已经告老还乡。如今的内阁首辅是陈以勤。陈以勤道:“张阁老所说的第二条章程亦是老成谋国!臣附议!”

朝堂上的募兵派官员们,纷纷附议。卫所制派官员则依旧以沉默对之。

张居正再道:“启禀皇上,臣粗略估算,如此一来,兵部名册上的两百六十万卫所军员额,在两年内将削减为一百九十万人。每年能节省朝廷五百万两的军费支出。朝廷可以从五百万两中,拿出两百万两,以募兵制招募十万青壮,交给得力的将领,练就成数支精锐之师。”

隆庆帝道:“如此一来,既能减少朝廷的支出,又能提高大明军队的战力。两全其美!好!”

张居正再道:“其三嘛,皇上,臣刚才说了,事缓则圆,事急则乱。同样的,事缓应从恒,事急应从权。削减内地卫所军员额,不能一刀切。譬如说,某人跟自己的兄弟同在卫所军中效力。可以裁撤两兄弟中的一人。这样一来,某人家里总能有一个人领朝廷的军饷银子。又譬如,父子同在卫所军中效力的,可以让年老的父亲卸甲务农,儿子继续留在军中。”

张居正提出这样的建议,无非是怕逼急了那些卫所军丘八,会发生兵变。

站在武官班中的贺六仔细的琢磨着张居正的法子。他忽然想起徐阶当年对张居正的评价:“张太岳,谋国之臣也!”

张居正实在是太睿智了!他这是在尽量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以温水煮蛙的法子去推行募兵制。

不要说贺六,即便是张居正的政敌高拱,心中亦暗暗佩服起张居正的远见卓识来。

隆庆帝思考良久,而后道:“张爱卿所提的三条建议,条条在理!你们内阁按照张爱卿所说,拟一个条陈,交给朕。朕批了红,立即实行!”

众臣齐齐高呼道:“吾皇圣明!”

隆庆三年冬的这场兵制之争,终于落下了帷幕。赵都督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帮助募兵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散朝之后,王崇古找到了贺六。王崇古压低声音道:“老六,昨日才有人告诉我,我稀里糊涂的,差点被人栽赃成蛇灵案的罪魁。多亏你查出了真凶,替我洗脱了冤屈。多谢你了。”

贺六笑了笑:“王部堂不必言谢!这是在下的分内事而已。”

王崇古又道:“我马上就要回西北了。今后,你若在西北地面有让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贺六道:“那在下就祝王总督一路顺风了。”

贺六散朝回了家。

白笑嫣迎了上来:“咱干娘上晌来咱家了。一个劲的质问我,咱干爹到底是怎么死的。”

贺六将自己的梁冠放在帽筒上:“哦?你是怎么回答她的?”

白笑嫣道:“还能怎么说?我告诉她,干爹的确是暴病而亡。”

贺六叹了一声:“唉,给赵家准备一份丰厚的丧仪吧。对了,我记得你跟国子监祭酒徐显卿家的夫人关系不错?”

白笑嫣点点头:“我跟徐夫人是麻吊搭子。怎么了?”

贺六道:“咱干爹的外孙秦炳,去年刚中了秀才。你托托徐夫人的门子,把他送入国子监吧。上下打点所需的银子,全由咱们出。”

秦炳是中军都督秦祗越的儿子、赵都督的外孙。贺六不会想到,二十年后,秦炳差点要了他这个干姑父的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