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407章 高拱回来了

锦衣镇山河 第407章 高拱回来了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一个月后,高拱回京了!

高府之中,一时间门庭若市。

入夜,高拱在府邸内大摆宴席。高府饭厅灯火通明。孟冲来了、朱希孝来了、郭朴来了,一众门生故吏亦来了。

令朱希孝、郭朴、一众高党官员们大惑不解的是,高拱竟将一个无官无品的草民敬到了上座。

坐在上座的草民,正是那位白水捞银子、空手套白狼的邵大侠。

他的手段的确高超。自己只不过动动嘴,便让高拱、孟冲双双视其为恩人。

高拱举起酒杯,向众人介绍道:“诸位,这位是南直隶丹阳府的邵大侠,他行侠仗义,乃是当世奇侠!在江湖之中一呼百应!”

一众人纷纷举起酒杯:“原来是邵大侠啊,失敬失敬。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其实,邵大侠不过一草民尔。这些官员以前怎么会听过一个草民的名字?

高拱给邵大侠敬完了酒,孟冲以司礼监掌印之身,亦起身,给邵大侠敬酒:“邵大侠忠义无双,乃是顶天立地的真男儿!要是放在太祖爷起事打江山那会儿,他这样的人,起码能做个都督,封个侯爵!”

内阁阁员、司礼监掌印双双把邵大侠捧上了天。一众官员心中纷纷暗想:看来这个邵大侠的确大有来头!今后我定要好好与之结交。

邵大侠酒量奇佳,一张巧嘴又很会说。他这样的人参加酒宴就像是如鱼得水。席间跟官员觥筹交错,他显得游刃有余,说出的话句句得体、中听。

高拱心中赞道:邵大侠真是的上得了台面的人!都说要学做官,先学喝酒。他在酒场之中的风范,不亚于那些做了几十年官的人!我若好好抬举他,让他得个一官半职,今后他定能成为我的左膀右臂!

孟冲心中的想法跟高拱差不多:这样的人才,我要是想办法把他捧到南镇抚使的位子上,今后我岂不是如虎添翼了?

酒宴散尽。高府饭厅之中,只剩下高党的核心成员:高拱、孟冲、朱希孝、郭朴四人,外加一个布衣之身的邵大侠。

邵大侠看了高拱一眼,又看了孟冲一眼。那意思是:现在你高阁老起复了,你孟公公也如愿得到了高拱这个强大的盟友。怎么样,你们该兑现诺言了吧?

高拱和孟冲不是傻子。他们自然清楚邵大侠眼神中表露出来的意思。

高拱开口,对朱希孝道:“朱都督,肃卿有件事要拜托你。”

朱希孝如今在锦衣卫当中被贺六排挤的放屁都不响。他现在全指望有了高拱的这座大靠山,他能在卫中盖过贺六。他连忙道:“高阁老有事直接吩咐就是,何言拜托二字?”

高拱指了指邵大侠:“邵大侠武艺高强,又有忠,又有义。办事更是干巴流利脆。你们锦衣卫正缺他这样的人才!肃卿拜托朱都督帮他在中军都督府备个档。让他去锦衣卫做个百户!”

锦衣卫虽是皇帝的家奴,地位尊贵,在名义上,却是受五军都督府里的中军都督府统辖。要想正式成为锦衣卫的一员,必须到中军都督府备档。

虽然高拱、孟冲允诺邵大侠的官职是锦衣卫镇抚使。可一口吃不成胖子,只能先将他安排入卫,做百户。今后再寻机一步步的提拔。邵大侠不是官场中人,却通晓官场中事。高拱这样安排,他心中没有任何的不满。

朱希孝面露难色:“这个。高阁老,您也知道,贺六他。。。”

高拱冷哼一声:“锦衣卫的左都督是你!贺六只是一个小小的指挥同知兼北镇抚使。别忘了,他上面还有一个指挥使刘守有呢!他是朱都督你手下的手下!你要给锦衣卫招募一个人才,他有什么权力横加干预?”

高拱直接对着朱希孝耍起了激将法。

朱希孝被高拱一激,顿时火冒三丈:“高阁老说的是!贺六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我手下的手下罢了!我明天就领着邵大侠去中军都督府备档。我倒要看看,他还敢阻拦我不成?”

孟冲在一边道:“这才是锦衣卫左都督该有的霸气嘛!朱都督,今后邵大侠一定能够帮你不少忙。你对他一定要善加提拔!邵大侠的能力,绝对不在贺六之下。说不准以后他能做个镇抚使!”

邵大侠精于酒场礼节,他连忙拿起酒杯道:“在下邵樗朽,今后全凭朱都督差遣。这杯酒,在下敬朱都督。祝朱都督武运昌隆、官运亨通!请!”

朱希孝笑道:“什么差不差遣的。同甘共苦罢了。请。”

二人一饮而尽。

喝完了这杯酒,邵大侠大言不惭的谈起了朝政:“皇上之所以起复高阁老,除了因为高阁老清正廉洁、贤明善任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上希望高阁老能够制衡张居正!在下认为,高阁老眼下要向皇上表明一个态度。”

高拱连忙问:“什么态度?”

孟冲在一旁道:“这还用问?自然是反对张居正改制的态度!”

邵大侠道:“孟公公所言极是。高阁老若是像李春芳首辅那样,做个好好先生,皇上起复您,就没有任何价值。一国之君,绝对不会重用一个没有价值的臣子!您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给张居正来一个当头棒喝!”

高拱问孟冲:“我在开封府就听说了,姓张的这两个月正在江南推行什么改稻为桑?”

孟冲在一旁道:“正是!我可以给高阁老透个话。皇上其实是反对改稻为桑的。朝会之时,张居正那厮竟引经据典,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驳斥皇上。皇上在朝臣面前丢了面子,改稻为桑的国策也在江南开始试行。”

自隆庆开关以来,无数西洋商人蜂拥来到大明,采购货物。他们采购量最大的三样货物,无非丝绸、瓷器和茶叶。

一匹丝绸,在大明能够卖到二十两银子一匹。卖到西洋去,则能卖到百两银子以上。西洋商人们在苏杭采购丝绸的价格,已经开到了整整四十两!

也就是说,只要大明的商人们有足够的丝绸,便能躺着多赚二十两银子。而这二十两银子中,有十两会落到商人的腰包里。另外十两则会以税金的名义交给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