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359章 徐文长的远见卓识

锦衣镇山河 第359章 徐文长的远见卓识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李成梁问吴惟忠:“吴参将,怎么,你认识这个疯子?”

吴惟忠一头雾水:“疯子?李总兵,这位是当年的东南第一谋士,徐文长徐先生啊!”

李成梁闻言大骇。大明军中谁人不知,当初朝廷剿灭东南倭患,靠的是浙直总督胡宗宪的运筹帷幄、浙江都司戚继光的英勇善战、江南布衣名士徐文长的奇谋!

这时候,贺六起身,朝着徐文长拱手道:“徐先生,久违了!”

总督王崇古亦起身拱手:“您就是大明三大才子之一,徐文长徐先生啊!久仰大名!”

李成梁慌了神。他平生最佩服有本事的人。徐文长能够帮助胡宗宪平定东南倭患,身上可谓是背负着屠龙之才!这样的人主动提出要做自己两个儿子的老师,他竟一口回绝了。现在他悔的肠子都青了!

李成梁连忙走到徐文长面前,给他深深作了一揖:“徐先生,我有眼不识泰山,您千万要见谅!”

徐文长根本不搭理李成梁,抬腿就要走。李成梁急了,竟然给徐文长跪倒在地:“徐先生,您是有本事的人。我那两个儿子自小随我在军中,没怎么读过书。您说的对,能打不等于善战。有勇无谋,会导致兵败身死的。还请您做他们的老师,不吝教诲他们。”

贺六见状,连忙帮着李成梁说情:“徐先生。皇上已经赐婚,给小女和李如柏订下了婚约。如今李如柏是我的女婿,李总兵是我的亲家公。我代亲家公求您了,请您做我那未来女婿的老师吧!”

贺六的面子,徐文长还是要给的。因为贺六是胡宗宪的至交。而普天之下,对于徐文长来说最重要的两个人无非两个:一个是胡宗宪,一个是王翠翘。虽然二人都已亡故,可他们在他心中的份量依然不轻。

徐文长道:“好。李成梁,今天我给贺六面子。你那两个儿子呢?让他们出来见我。让他们给我磕头、奉茶,行拜师礼!”

李成梁连忙叫来了李如松、李如柏两兄弟。

两兄弟给徐文长行了拜师礼。贺六和李成梁将徐文长让到了上座上。

徐文长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扔给了李如松,他高声命道:“我命你们两兄弟在十天之内,把这本书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李如松看了那本书的封皮,只见上面大书《纪效新书》,“浙江都司戚继光着”。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编纂的兵书。书中的战法,全部都是对付倭寇用的。

李如松拱手道:“敢问老师。辽东最大的威胁是蒙古骑兵。据我所知,戚大帅所着《纪效新书》里净是对付倭寇的战法。我和弟弟驻守辽东,又遇不上倭寇。背这东西有什么用?”

徐文长走到李如松面前,直视着他的眼睛:“孩子,相信老师,会有用的。我会将我在东南对付倭寇的心得,全部教给你们两兄弟。总有一天,你们会派上用场。”

李成梁在一旁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你们一切都要听从徐先生的!徐先生别说让你们背一本书,就算让你们上刀山、下火海,你们也不得说一个不字!”

李如松点点头。

午夜,庆功宴已经散尽。总督衙门大堂内,只剩下贺六和徐文长两人。

贺六问徐文长:“徐先生,你为什么要来辽东,为什么要指名道姓让如松、如柏做你的学生?”

徐文长答道:“你是胡宗宪的至交,我不会瞒你的。我来此地,是为了完成胡宗宪未完之事业。”

贺六问:“什么事业?”

徐文长认真的答了两个字:“抗倭。”

贺六大惑不解:“东南倭寇早已经平定了。。。”

徐文长摇头:“真的平定了么?我问你,当初肆虐东南的倭寇,都是些什么人?”

贺六答道:“自然是倭国的一些游手好闲的武士、浪人。哦,他们并不是倭国的官军。”

徐文长点点头:“那些人,只算的上‘寇’。我说的抗倭,抗的不是‘倭寇’,而是‘倭国’!”

贺六惊讶道:“您是说,倭国有一天会倾国之力,派遣精锐的官军侵略大明?”

徐文长点点头:“我跟倭人打了那么多年交道,对倭国很了解。倭国如今类似于大唐的藩镇割据时代。他们的藩主大名们,忙于内战,无暇派遣精锐的军队入侵大明。可俗话说乱世不过三十年。我预测,用不了二三十年,倭国就会出现一个强者,统一国家。倭国只是四个小岛,要什么没什么。为了强国,他们必定觊觎大明的土地!而倭国跟大明离的太远。倭国欲入侵大明,必先入侵朝鲜作为跳板。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到那时,朝廷必定要从辽东派兵,救援朝鲜!”

贺六道:“所以,你要将自己毕生钻研的诸般抗倭战法,教授给如松、如柏两兄弟。等到二三十年后,他们应该也成为辽东独当一面的悍将了。假如倭国进攻朝鲜,他们正好学以致用。”

徐文长点点头:“没错!贺六啊,二三十年后,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袍泽或已故去,或已廉颇老矣。抗倭的这面大旗,要交给如松、如柏那样的年轻人去扛!唉,也许你会觉得我是杞人忧天。可我告诉你,该来的,总会是来的。”

贺六给徐文长添上了一杯酒:“徐先生处江湖之远,却依旧忧国之患。着实令人敬佩。”

徐文长道:“大明的读书人,都是有风骨的。位卑不敢忘忧国,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二十多年后,不出徐文长所料。丰臣秀吉统一倭国。他倾一国之力,率二十万倭军入侵朝鲜。大明果然派出了辽东军,以李如松为主将、李如柏为副将救援朝鲜。

那一年,垂垂老矣的贺六随辽东大军入朝。在牡丹峰前,他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在蓟辽总督衙门与徐文长的这场夜谈。不仅佩服起徐文长的远见卓识来。

自然,这些亦是后话。

第二天,贺六启程回京。锦衣卫内的一场争斗,正等着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