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349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锦衣镇山河 第349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董大郎等人冒着杀头的风险给鞑靼人做探子,无非是为了钱。钱对于他们这样的明奸来说,等于是半条命!现在,贺六拿走了金子,就等于捏住了他们半条命。

帮贺六办事儿,董大郎能“得到”县令的官职。不帮贺六办事儿,董大郎这些年攒下的所有钱都会失去。

董大郎当然会选择跟贺**作。

贺六又对董大郎说:“你给鞑靼人做探子,想来也是懂几分军事的吧?我们明天不会留人手看住你。可你别心存侥幸,以为你对来的人说了什么,我们不会知晓。如果鞑靼人转头去了宣府,就说明你跟鞑靼人说了实话!如果鞑靼人进攻蓟州,则说明你帮我唱成了这出反间计。”

董大郎连忙道:“大人放心!我没那么傻,放着金子和官印不要,去帮鞑靼人。”

贺六又问:“哦,对了,像你这样的人,在大明的边镇之中还有多少?”

董大郎实话实说:“据小人所知,大明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每个地方都有赵先生安插的探子。多的地方二三十个,少的地方像蓟州,只有我们四个。”

贺六闻言,心中暗道:但愿天佑大明。宣府和辽东的明奸探子没有来得及,将宣府未得到增援、辽东骑兵调到蓟州的事儿告诉赵全。

第二天一大早,贺六便带人撤到距离香香居一里外的一个土丘下坡藏了起来。

午时二刻,赵全派来的人到了香香居。

来的人是个鞑靼人的百夫长。这人父亲是鞑靼人,母亲却是汉人。故而他长的很像寻常汉人。

百夫长进得香香居,捂着鼻子对董大郎说道:“你就不能换个营生么?非要掏什么大粪。”

董大郎给百夫长奉了一杯茶:“大人,只有做这营生,才能混进蓟镇大营啊!”

百夫长一想也对,他环顾四周问道:“怎没见孙狗儿?”

孙狗儿正是作夜被贺六一刀刺进前胸的明奸。

董大郎敷衍他道:“孙狗儿昨儿去了蓟州城,想来是在哪个赌坊通宵耍钱了,还未回来。”

百夫长点点头:“这些时日,你探得什么有用的蓟镇军情没有?”

董大郎连忙道:“蓟镇的边军主力,向西去了宣府方向!”

百夫长闻言大骇:“什么?主力去了宣府?戚继光也去了么?”

董大郎装腔作势的说道:“戚继光是镇帅,他去没去宣府我怎么会知道?不过蓟州的明军主力都去宣府了,戚继光又怎么会留下呢?就我们在军营里掏的大粪推算,五万蓟州兵,现在应该只剩下了三四千人。”

百夫长忙不迭的将一个包袱放在桌上:“这是这个月的赏钱。这条军情太重要了。我要即刻回去禀报给赵先生。哦,对了,这回你们立了大功,下个月我会给你们带双份的赏钱。”

董大郎心想:下个月?下个月说不准老子都去平谷老家做县令了!你想给我赏钱怕是找不到我了!

百夫长转身离去。两个时辰后,贺六、李黑九估摸来的人应该走了,他们带着力士进了香香居。

贺六问董大郎:“事情办成了么?”

董大郎忙不迭的点头:“办成了!大人放心,我要是对您有二心,早就跟来的人一起跑到草原上去了。那个,那个。。。”

贺六笑了笑:“哪个?”

董大郎道:“那个,金子和县令的大印,大人打算啥时候给我?”

贺六却避而不答,问:“你这儿有酒么?”

董大郎连忙找出一壶酒,两个酒杯。

贺六主动给董大郎倒了一杯酒,做了个“请”的手势。

董大郎受宠若惊:“谢大人赐酒。”说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贺六问董大郎:“太祖爷给开国元勋们赐免死铁卷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你知道是什么话么?”

董大郎一头雾水:“大人,小的没念过书。太祖爷说过啥我不知道。”

贺六站起身,正色道:“太祖爷当时对开国元勋们说: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说完,贺六转头,对着李黑九做了个割喉的手势。

李黑九见状,立马抽出了绣春刀,手起刀落,划断了董大郎的咽喉。

几名力士亦抽出腰刀,结果了董大郎的两个手下。

对待叛国者,从来不需心慈手软!从他们选择背叛自己的祖宗,为外敌效力的那一刻起,便人人得而诛之!

回蓟镇大营的路上,李黑九问贺六:“六爷,你说俺答汗能上当么?”

贺六叹了声:“唉,不知道,尽人事,听天命吧!但愿天佑大明。”

入夜,鞑靼临时大营。

朝着宣府方向赶了一天的路,十几万鞑靼骑兵正在就地扎营休息。

在一个帐篷里,明奸赵全正搂着两个大胸脯、大屁股的鞑靼女人喝酒。

鞑靼女人殷勤的将酒杯放到赵全的嘴边:“必阇赤大人,喝啊。”

赵全心满意足的将酒杯里的酒饮下。他心忖:十几年前,我在大明只是个破落的穷秀才。谁能想到,十几年后我竟然成了草原上威风凛凛的必阇赤?相当于大明的内阁阁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无数的漂亮草原女人。背叛祖宗?我祖宗的坟头都找不到了。跟此刻身边的**、屁股、大长腿相比,祖宗又算得了什么呢?

叛国者,往往都是如此的恬不知耻。

赵全正喝着酒,吃着烤羊腿,他手下的一个千夫长忽然闯进了营帐。

赵全问:“什么事?”

千夫长道:“必阇赤大人,咱们派去蓟镇的人回来了!他带回了一条重要的军情。蓟州明军主力,全都调往了宣府方向!戚继光好像也去了宣府!”

赵全闻言,兀然起身:“什么?戚继光带着主力去了宣府?这是大事,我必须马上禀报大汗。哦,对了,辽东和宣府那边,咱们的人传回消息了么?”

千夫长摇头:“辽东和宣府的探子,还未传来消息。不过算时日,三五天内他们的消息一定会到。”

赵全道:“军情如火,先不管他们了。走,替我打灯笼照路!我要去汗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