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346章 东厂三兄弟

锦衣镇山河 第346章 东厂三兄弟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贺六陪着戚继光视察完了长城防务。戚继光盛情邀请贺六到他的后帐用晚饭。

在戚继光的后帐中,贺六见到了戚夫人。

戚夫人穿着一身粗布棉袍,正在后帐里擀面皮。贺六远远望去,心忖: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呢。谁能想到,眼前这个农家妇是大明的一品威烈夫人,先帝还御赐过她绣春刀?

戚夫人见来了客人,用一块破布擦了擦手上的面,来到贺六面前,行了个万福礼,道:“见过贺六爷。”

贺六连忙道:“戚夫人的礼我可承受不起!”

戚继光在一旁问:“咱们晚上吃什么?”

戚夫人答道:“吃面片儿。六爷来了,我去加几个菜。”

戚继光点头道:“仓房里还有一坛子杏花村,是杨博老部堂去年巡边时送给我的。你去拿来,晚上我跟贺六爷喝两杯。”

戚夫人走后,贺六问戚继光:“你胆子怎么突然大了起来?敢像使唤丫头一样使唤戚夫人了?”

戚继光笑了笑:“她是个好女人,除了在内室之中脾气大,在人前一向还是很给我面子的。”

戚夫人准备在桌上摆好了晚饭后,道:“六爷,你跟元敬好好喝两杯。我先告退。”

贺六连忙挽留:“戚夫人一起用吧。”

戚夫人摇摇头:“女人是上不得台面的。”说完她端着一碗面片儿,回了自己的房间。

贺六问戚继光:“戚祚国、戚安国、戚昌国、戚报国、戚兴国五位公子,现被戚帅安置在何处?”

戚继光道:“都在老家山东登州呢。蒙祖荫获得武职不算本事!我打算让他们走武举这条路从军。”

贺六感慨道:“十七年前,你以登州卫世袭指挥佥事的身份,跟一群白衣举子一同赴京考武举。恰逢庚戍之变,俺答汗兵临京城之下。你主动请求上城头与鞑靼血战。那时你还不算他的对手。谁能想到,十七年后,当年的那个德胜门城头的小将戚继光,如今已是掌蓟、辽、宣三镇二十万大军的大帅爷、俺答汗最强大的对手。”

戚继光苦笑一声:“六爷真以为蓟、辽、宣有二十万大军?”

贺六闻言愕然:“兵部的《天下兵马册》里,写着蓟、辽、宣有二十万边军啊!”

戚继光道:“六爷,实话告诉你吧,二十万大军只是名册上的数字。我手里,只有十一万兵马。其中蓟镇兵五万,辽东兵三万,宣府兵三万。”

贺六大骇:“戚大帅难道是在吃空饷?”

戚继光点点头:“没错。戚某人的确是在吃空饷。只不过,所有的空饷没有落到我戚继光自己的腰包。六爷有所不知,兵部的边军单兵供给银,一百多年来都没有变过。一百年前,三钱银子能打一口军刀。现在呢?起码四两银子。一个边军普通兵士,从鸳鸯战袍、战笠、腰刀、长枪。。。再加上吃喝拉撒,每年需要三十两银子以上。兵部却只拨给每人每年十三两六钱银子。我还要打制战车、给弟兄们装配新式火器。里里外外,都是要银子的!”

戚继光诉了一阵苦,又道:“好在九边将领吃空饷已是见怪不怪的事儿。我接任的时候,兵部名册上写着三镇兵马二十万。我正好将错就错,每年从朝廷领二十万人的军饷,以两个兵士的军饷,养一个兵士。打了这么多年仗,我有一个心得。打仗打仗,归根结底,打的就是银子。”

贺六感慨道:“都以为戚将军是纵横沙场的英雄。谁能想到,战场上的大英雄私下里还需要处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戚继光道:“没有办法啊。谁让我是掌蓟、辽、宣三镇的挂印大帅呢?每天眼睛一睁,十一万弟兄的吃喝拉撒睡,全要我去想办法。一边要让弟兄们有充足的供给,一边还要防着鞑靼人。好在我的上司,蓟辽总督王崇古大人是个通情理的人,从不在空额的事儿上找我的麻烦。”

二人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李黑九突然推门进来。

李黑九朝着贺六一拱手:“六爷,那三个人果然有问题。我带着几个弟兄跟着他们进了蓟州城,他们竟直接转头,对我说要见锦衣卫的贺六爷!”

贺六奇道:“什么?难道说这三个鞑靼人的探子想要学把汉那吉,投降朝廷?”

李黑九摇头:“六爷,他们好像还真不是鞑靼探子!而是东厂派驻蓟州二十多年的番役!”

贺六起身,对戚继光道:“戚帅,这顿饭我是无福消受了。我去会会那三个人去。”

贺六跟着李黑九,来到蓟州城的一个小院里。小院当中,站着五名锦衣力士,还有上晌在长城根儿下面瞎溜达的那三个“游民”。

年长的游民见到贺六,叩拜道:“属下东缉事厂正七品番役林大柱,见过锦衣卫六爷!这两个是我的弟弟林二柱、林三柱,他们都是东厂的正九品役丁。”

贺六道:“你们是东厂的人啊。我听李黑九说,你们要投靠我?”

林大柱拱手道:“是,六爷。我们三个是被东厂遗忘了的人!自嘉靖二十五年,时任东厂督公吕芳将我们派到蓟州来,我们已经整整二十一年没回过京城了!”

贺六惊讶:“锦衣卫和东厂,都有对内监察百官、对外刺探敌**情两个职责。像你们这种驻扎边镇刺探草原蛮族军情的东厂番役,据我所知应该是在边镇待三年便升一级,调回京城。”

林大柱苦笑道:“当初我们弟兄三个,因为一些小事,惹了督公吕芳不快。他借口让我们来蓟州打探鞑靼军情,实际上是将我们发配到了边关险地!二十一年来,东厂没有给我们发过一两银子的饷钱。不怕您笑话,我们在蓟州只得以卖豆腐为生!后来吕芳倒了,我们听说陈宏、黄锦、刘大三位督公前后掌过东厂,可他们从未派人来找过我们。想来,吕芳早就已经将我们弟兄三人在东厂的名册上除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