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337章 隆庆开关

锦衣镇山河 第337章 隆庆开关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张居正又拿出了一份货单:“乌得勒支的那位女爵爷缇娜向我保证,今后,可以将我大明需要的一切西洋货物运过来。譬如精巧钟表、精良火器、航海仪、千里眼、老花镜。。。这也算是互通有无了。”

高拱道:“那个缇娜只是个女人。她说话能作数么?”

张居正道:“作数!西洋政体,与我大明不同。我大明是皇帝统御九州万方。缇娜所在的乌得勒支联盟,却是议会说了算。类似于周朝时候的共和行政。此女来大明,是受了乌得勒支联盟议会的全权委托,还带来了国书。”

礼部尚书殷士儋道:“启禀皇上,锦衣卫的贺镇抚使,已将乌得勒支国的国书送到了臣手里。”

隆庆帝点点头:“既然有国书,那就念来听听。”

殷士儋从袖中拿出国书,高声念道:“千载之下,爰有大明。如日之升,吐故纳新。万瑞百祥,罔不丰登。。。臣,乌得勒支议会议长尼斯特鲁伊,祈求英明神武之隆庆大皇帝,降下天恩,准许本邦与天朝上国通商。祝隆庆大皇帝陛下寿与天齐,文武仁圣。隆庆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帝听后,笑道:“难得西洋小邦,竟然如此的懂礼数!”

高拱狐疑的说道:“西夷人在国书之中的潜词造句怎么如此娴熟?连四六骈文都用上了?”

高拱哪里知道,这封国书是贺六伪造的。昨夜贺六跟缇娜打开了国书封筒,看完国书后,贺六不住的摇头。

乌得勒支联盟议会竟在国书之中,说大明跟乌得勒支是什么兄弟之邦。还和大明的皇帝称兄道弟。贺六心忖,这道国书递上去,必定龙颜大怒。开放海禁的事,自然会泡汤。

贺六心里清楚,开放海禁是有利于朝廷、百姓的好事。他早就做好了打算,为开放海禁出一把力。于是乎,贺六铤而走险,找来千门掌门周一手,连夜伪造了这封假国书。好在乌得勒支与大明不远万里,国书是真是假,也无人会去查证。

张居正对高拱言道:“高阁老,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听说西洋诸邦加起来总有我大明一个省的人口多。其中有一两个懂得大明礼数的有识之士,写下这封恰当得体的国书也未可知。”

徐阶道:“其实与外域通商,我华夏自古有之。汉朝时候的丝绸之路不就是最好的例证么?我们现在夏天吃的西瓜、葡萄,全都是西域传来的。西域与西洋都是外族番邦,既然能和西域通商,那么与西洋通商又有何不可呢?至于高肃卿刚才所说的祖制嘛。皇上登基,革旧布新。只要有利于朝廷,有利于百姓,打破一些圈圈框框又有何不可?”

吏部尚书杨博终于开口:“皇上,诸位阁老,臣想起了杨廷和杨老首辅当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

徐阶和杨博站到了张居正一边,高拱立马落了下风。

隆庆帝突然问道:“贺六,刚才都是文官在议论海禁的事。你这个锦衣卫北镇抚使是武官。你如何看待海禁之事?”

贺六答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各位大人刚才说的都很有道理。臣是武官,只对西洋火器感兴趣。当初戚家军剿灭东南倭寇,除了依靠胡宗宪的运筹帷幄、戚继光的英勇善战,犀利的火器亦是获胜的法宝之一!若今后西洋的新式火器能够源源不断的运来大明,我大明军队的战力必将得到增强。”

隆庆帝笑道:“罢了!快午时了!今日咱们君臣便在这永寿宫**同用膳!”

一旁伺候的司礼监掌印孟冲高喊一声:“皇上有旨,永寿宫赐膳众臣!”

永寿宫中的这顿御宴,用了不少缇娜带来的异域食材。

一众臣子吃的畅快淋漓。徐阶这个花甲之年的老人更是吃了两碗米。

隆庆帝问道:“诸位爱卿,今天这顿午膳可还可口?高肃卿,你说说。”

高拱连忙道:“启禀皇上,可口的很!只不过这些红色的草,不知是何物?味道虽然古怪,却爽口下饭。”

隆庆帝大笑道:“告诉你吧高肃卿!这红色的草叫辣椒。正是你所说,夷女缇娜运到大明来的那些‘毒物’!这东西朕用过了,李贵妃也用过了,你高肃卿亦用过了!可有任何的毒性?”

高拱哑口无言。

吃罢了饭,君臣继续议事。

隆庆帝道:“海禁之事,朕已经想了数夜。有利,亦有弊。然而利是大于弊的。国库空虚,就需要开源节流。在节流上,朕已经下诏削减宫内、六部的开销。开放海禁,或许是开源的一个好办法!朕意已决!开放海禁!自今日起,西洋商人可以在沿海的任意地方与大明商人做生意。张居正,你负责,制定一个妥善的通关税率。在户部内增设海关司。与司礼监下辖的各地市舶司一起,专管通关税的征收。”

隆庆帝拍板,众臣跪倒,山呼“皇上圣明”。

隆庆元年,大明废除了封关禁海的国策。开放海禁,史称“隆庆开关”!

大明官府鼓励民间商人与西洋通商。自此之后,大明的茶叶、瓷器、丝绸远销欧罗巴各地。西洋的精巧钟表、新式火器、千里眼、航海仪甚至于科学书籍,亦广泛出现在了大明国境内。

国库收入因红红火火的对外贸易不断增加。沿海百姓亦因对外贸易而广为受益。

隆庆帝又笑道:“贺六,此次你彻查天津通夷案有功。若不是你,朕险些冤枉了那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我大明的西夷女爵缇娜。这样吧,朕赏你白银五十两。不要嫌少,朕的内承运库,现在比朕的脸还要干净呢!”

隆庆帝说的是实话。历代先皇赏赐臣子白银,最少也是二百两。嘉靖帝驾崩前,将内承运库里的银子全埋到了万年吉壤里。如今内承运库里的那几千两银子,还是隆庆帝做亲王时,攒下的皇俸。

贺六叩首道:“臣叩谢皇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