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锦衣镇山河 > 第271章 张居正的野望(一)

锦衣镇山河 第271章 张居正的野望(一)

作者:肥胖的可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1:12:08 来源:88小说

张居正拿起茶盅,喝了口茶道:“老六,天下能有几人有杨炼那样舍生取义的勇气。不但你没有,我也没有。对了,你刚才提到胡宗宪。我想起了胡宗宪至交,当世名医李时珍。”

贺六道:“李先生如今正云游四方,为编纂那本旷世医书《本草纲目》寻找各样草药。”

张居正放下茶盅,道:“李先生是神医。可惜啊,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国。即便是华佗、扁鹊再世,也只能做个中医而已。”

贺六道:“张部堂,这我就不懂了。一个国难道会像人一样得病么?”

张居正正色道:“这是自然!我大明朝如今已是病入膏肓!老六,朝廷这些年是什么情形,你应该清楚。朝政举步维艰,国库捉襟见肘,说轻一点,民生艰难。说重一点,民不聊生!”

说及此,张居正站起身,附到贺六耳边,压低声音道:“老六,大明朝如今已是病入膏肓!岂不闻百姓有言,嘉靖,嘉靖,家家干净?!”

贺六闻言色变。自己虽降到南京锦衣卫了,可南京锦衣卫亦算皇上的家奴。堂堂的户部尚书,竟然在皇上的家奴面前说出“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或许,这是因为张居正已经把他贺六当成了自己人?

张居正坐回到椅子上,道:“老六,你知道大明朝的病根在哪儿么?”

贺六想了想,回答:“忠直公杨炼曾对我说过,国事倾颓如此,全因严党擅权,严嵩以贪狞党羽治天下。”

张居正摇了摇头:“如今严党倒了。四大干将全数去职,严嵩父子远在江西分宜,已然成了死老虎。朝局有所改观么?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么?恐怕没有吧!杨炼是一个有勇气的忠臣。可他眼界有限,还是没有看透真正的病根在哪里。”

贺六拱手:“那敢问张部堂,您认为咱大明的病根在哪?”

张居正叹了口气:“视国如家,一人独治。玩弄朝臣于股掌,视黎民百姓为一个可多可少的数字。为一己私欲,信用神汉方士,寻仙问道,靡费国帑。亲奸臣、远贤臣。或许,这便是大明朝的病根吧!”

贺六震惊了!张居正竟然说当今皇上是大明病入膏肓的病根?

贺六道:“张部堂。你的这些话,若是传了出去。怕是要挨千刀万剐的凌迟大刑。”

张居正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里只有你我二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张居正自诩善于看人。你贺六不是那种告密的小人。”

贺六摇头:“您要知道,锦衣卫,本就是为了告密而设的。”

张居正称赞贺六道:“没错。历代锦衣卫中的指挥使、镇抚使,大都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惜出卖忠臣的告密小人。唯有两人,与那些人不一样。一个是病故的陆炳,一个是你,贺六。你是一个心怀家国的良善之人。”

贺六苦笑一声:“张部堂也太高看我贺六了。”

张居正又道:“你就莫要谦虚了。咱们接着说病根的事儿。朝廷之事,无非在于一个‘权’字。大明自开国以来,权分三种。君权、臣权,奴权。奴权又分宦权、卫权。君权一直跟奴权联手排挤臣权。说句不好听的,历代皇上,都是在以家奴治天下。”

贺六道:“这是实话。如今皇上广为派遣镇守太监、监管太监到各地。掌握当地军政大权,那些正堂的巡抚、总督,手里的权力一多半儿都被太监们拿去了。这的确是以家奴治天下。”

张居正喝了口茶,侃侃而谈:“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夏朝商朝便是只有君主,没有百姓的天下。夏桀之时,天下百姓活不下去,都存了跟君王同归于尽的心。到了商朝,纣王视百姓如两脚羊,肆意鱼肉,于是商亡。天降孔子,教仁者爱人。又降孟子,替上天在人间道出了‘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万古至理!秦朝不尊孔孟,三世而亡。。。”

贺六笑道:“张部堂今天这是来给我上国子监的史课的。”

张居正道:“没错。我的史课还没上完,你别打岔。到了汉文帝,真正明白了孔孟之道的精髓。君臣共治,以民为本。我华夏才第一次有了太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唐太宗君臣共治,又有了贞观之治。在那之后,朝代更迭。但凡君臣共治,以民为本,便天下太平。君权独治,不顾小民生计,便衰败亡国。”

贺六道:“张部堂的意思是,要治大明朝的病根,唯一的良药就是君臣共治、以民为本这八个字?”

张居正点点头:“正是如此。唯有这八个字,能让天下太平。可惜,洪武爷开国。立下酷法对付贪官。减轻百姓税赋。有大德行于百姓。但太祖爷时,亦给大明种下了天大的隐患。他居然下令,将孟子牌位搬出孔庙。这就是不认同‘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万古至理。行君权独治,视内阁百官为仆役。庭杖要打便打,钢刀要杀便杀。锦衣卫横行,以家奴治理天下。将两京一十三省的黎民苍生视作朱家一姓之私产。”

贺六道:“张部堂,别说了。再说下去,我会觉得你有谋反之心!”

张居正摇头:“谋反?谋反也只不过是再建一个王朝。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亡,百姓苦,兴,百姓亦苦!要想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唯有君臣共治、以民为本、变法革新一途!”

贺六笑道:“变法?呵,您要是跟皇上提什么变法,估计皇上会赏您一百庭杖。”

张居正道:“的确。当今皇上是不会允许朝廷变法的。对了,刚才的话,我还没说完。大明传至今日,已历一十一帝。当今皇上二十年不上朝,明里痴迷修仙问道,暗中操纵一君独治。用严党震慑有良知的清官忠臣。一意搜刮民脂民膏。上梁不正下梁歪,皇上都是贪财好货,下面的官员能不争相效仿?于是乎,民不聊生,饿殍千里,嘉靖嘉靖,家家干净!”

说到此,张居正竟然鼻头一酸,眼中挤出了两滴眼泪。贺六知道,张居正的眼泪,是为黎民百姓而流的,并无半分虚情假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