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帝师夫妇日常 > 第161章 同仇

帝师夫妇日常 第161章 同仇

作者:画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10 08:33:25 来源:88小说

知道韩彦是去寻白起的,舒予自然是策马跟随。

初初恋爱的情侣,有时候会恨不得长成连体婴,时时刻刻都待在一起,甚至于连拥抱对方时,都依旧思念到心疼。

舒予觉得自己虽然不至于如此,但是比起独自回寨子,她还是更乐意等韩彦一起。

等到了秀水河子镇子上,两人没有直接去寻白起,而是先去小面馆里叫了两碗面,填饱肚子再说。

为了赶路,午饭两个人是随便两口干粮对付过去的,那点东西怎么能经得起纵马狂奔一个时辰的消耗。

一碗热汤面下肚,满足地打个饱嗝,感觉整个人又都活泛了过来。

结过账,两个人刚出面馆没走多远,就见白起迎面而来。

“韩大哥!舒予!”白起一见二人,老远就高兴地挥手招呼。

等走到近前,不及寒暄,就赶忙从袖间摸出一封信来,递给韩彦,笑道:“真是巧了!我刚说上街找寨子里的人帮忙给韩大哥送信呢,没想到一出门就遇见了你们!”

韩彦一听,连忙接了过来,一面道谢,一面来回翻看手里的信封。

火漆密封严实,上有缠枝纹样的“余记”二字,除此之外,整个信封干干净净,别无他迹。

韩彦见状长舒一口气,笑了起来。

白起瞅了眼空白的信封,摇头叹道:“这人真是有意思,写信都不署名的。要不是恰好马行有商队返回,直接把信带给了我,都不知道是发给谁的呢!”

“多谢了!”韩彦将信封妥帖地收在怀里,拱手郑重道谢。

“别别别。”白起吓了一跳,连连摆手,嘿嘿笑道,“我也不过是动个嘴、跑个腿罢了,哪里值得韩大哥如此郑重道谢?”

顿了顿,又挠头嘿嘿笑道:“而且能够为韩大哥效劳,才是我的荣幸嘞!”

发自肺腑的。

韩彦闻言很是感慨,郑重回道:“有你和寨子里的人无私相助,才是我和小望之的幸运呢!”

要不是碰到了这样一群淳朴的山民,真心悦纳他和小望之,不问过往地给予他们甥舅俩帮助,只怕他和小望之如今还不知道在哪里流浪求生呢。

白起听韩彦这么说,更是感动非常,正要激动地表白一番,就被舒予笑着拦住。

“行了行了,你们俩也别感谢来感激去的了,看着怪外气的!”舒予抿唇直笑,指着天色道,“深秋昼短,天黑得早,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

要是回去得晚了,爹娘该担心了。

而且韩彦肯定也着急拆阅京城来的信件,这在大街上可不方便。

白起闻言虽然不舍,但还是挥手告别,临别前不忘一再央求韩彦:“等韩大哥下次来镇子上的时候,可一定要跟我好好地说说赏菊花会的事情!”

那样高端的赏花会,他这辈子都未必有机会亲临一次呢,饱饱耳福也总是好的。

韩彦笑着点头应了,挥别白起,翻身上马,和舒予一路疾驰赶回獾子寨。

刚转出家门口的树林,就见自家灶房烟囱里正飘出袅袅炊烟,而张猎户正牵着小望之,站在院门口向这边张望。

夕阳的余辉洒下来,给这个一老一小镀上一层温暖的金黄色,看得驾马归来的人心里暖暖的。

“驾——”

“驾——”

韩彦和舒予相视一笑,策马飞奔。

小望之远远地瞧见他们,高兴地挣脱张猎户的手,像一只小兔子似的,欢快地奔迎了过来。

……

晚饭后,少不得说起赏菊花会上的事情。

当得知自家女儿的词作竟然博得了众学子的连连赞赏,甚至还要刊印在县儒学的每月诗文集刊上供学子们观摩学习时,张猎户和张李氏夫妻俩激动得眼泪都冒出来。

张猎户连连拍了好几次大腿,酝酿了满肚子的话,最终却只憋出一个字来:“好!”

顿了顿,又笑道:“好!好,好……”

声音越来越低,甚至隐隐哽咽。

张李氏别开身子,悄悄抹了把眼泪,再转过身来时,已是一脸的欢喜地给众人添茶。

舒予瞪了韩彦一眼,怪他多事提这一茬,而且绘声绘色地将当时的情形说得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就是她这个当事人听了都忍不住暗悄悄地热血沸腾一把,更何况是两位爱女心切的老人家呢!

韩彦歉然一笑,有些无措。

他本意是想要张大叔和婶子也跟着一起高兴高兴的,可谁知最后竟然把人都给说哭了……

舒予见韩彦一副知错就改的模样,轻哼一声,果断出手回击道:“我这算得了什么?

“爹娘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康平县这种偏僻的地方,会吟诗作对的女子又有几个?物以稀为贵罢了。

“韩大哥做的事情,那才真叫是惊天动地呢!”

有道是“知父(母)莫若女”,果然,张猎户和张李氏夫妻闻言立刻转移了注意力,顾不得尚未收拾好的满怀欣慰和感伤,连忙问道:“什么惊天地动的大事情?”

韩彦无奈一笑,冲舒予连连告饶。

舒予可没有那么“大度”,当即将韩彦当街勇擒瓦剌奸细的壮举细细说来,那叫一个激情澎湃、慷慨激昂。

听到激动处,张猎户甚至腾地站起来,恨不能拉弓射箭,一箭爆了贼人的头才好。

就是一向温良和善的张李氏,此时也气得握紧了拳头,将贼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舒予对此早已习以为常,韩彦见状确实感叹不已。

与京城未遭战乱的百姓相比,边地的百姓因有切肤之痛,对于瓦剌的恨意不像京城的百姓似的,大多停留在口头上、想象中,而是熔铸在骨血里,世代相传,不敢遗忘。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哪怕从先帝时起,朝廷对于瓦剌就一再示弱屈服忍让,而大周的边境却从未因此而向南推移半寸。

当然,这并不全都是边地的百姓的功劳。

就算是他们再爱国心切,面对敌军时悍不畏死、以性命相搏,可是血肉之躯又怎么抵挡得住瓦剌的万千铁骑?

关键,还是靠驻守边关的将士。

想到这里,韩彦突然对掌管辽东军的镇国公朱琨好奇起来。

任用勾结内廷宠妃、私通敌国贩卖军马的王继高之流,却还能够紧守疆界、寸土不让的镇国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