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抗战海军连 > 四百零四章 科研项目

抗战海军连 四百零四章 科研项目

作者:车间主任老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4:22:52 来源:书海阁

四百零四章科研项目

导弹的资料很少,只有几张简图,上面是以前544导弹和海鹰号等导弹的结构图,而且标注了整弹和各种零部件的名称及尺寸。

看起来不起眼,可这已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要知道,整个导弹的外形、弧度及翼片的尺寸、形状等,要是没有成熟的风洞,不经过几年计算和大量实验,根本造不出来,何况资金情况也不充许。

这是一本老书,看来是老班长留下的,里面有大量的论文,记录了我国科学家十几年的各种艰辛历程,从初期的仿制不成功,到后来不停的改进办法,都一一列举,比如原来的膜盒式高度表不适用,就用了无线电高度表,一招就解决了掉高现象。

后面又记录了原本的雷达不适用,自家制造了二十米波长固体化单脉冲小雷达,连解决困难的方案都有,这可是真正的宝贝,否则光这雷达的设计就够电子组忙上好一阵子。

文章的最后,还发表了我国科学家自行发明的二次降高技术,使导弹的作战『性』能一下子提高了一大截,要知道导弹在进攻敌舰是,从高空飞过,敌人很早就能发现,这一降,就在飞行末端降到海平面,从而直接攻击敌舰的吃水线!估计这一发两吨重的大弹弹连航母都能干趴窝!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值钱的是文章前面的内容:论上游号导弹『液』体发动机改进技术!

这可是个宝贝,大宝贝,发动机说起来很复杂,但也分哪种,比如四零火和107,也叫发动机,其实什么都没有,就是利用弹体内的火『药』产生气体推进,它也叫发动机,飞机上的、汽车上的也都叫发动机,甚至更高级的则是涡沦或涡扇发动机,当然,那东东以现在的条件根本造不出来。

说起来,『液』体发动机比固体燃料发动机更好造一点,至少它尺寸比较大,整个火箭发动机由推进剂喷嘴、燃烧室、喷管等组成,说穿了跟汽车发动机一样,甚至原理更简单,就是把燃料喷到燃烧室而后雾化、蒸发、混合、燃烧,最后从喷管喷出,获得强大动力。

但造起来可就不简单了,首先那个喷嘴,不但要有强度,还得耐高温,燃料喷『射』速度高达五千米每秒,要是材料或强度不过关,不是熔化就是开裂,那样一来,导弹还没飞到目的地就可能直接掉地上了。

当然,燃烧室的强度也不一般,足足高达一百多个大气压,足见对材料的要求很高,不过也没多大差距,北方国也就是几年后就可以造出来,而五四四导弹原本就是仿制的冥河式,所以以现在的条件,想造出来并不困难。

小食堂内,所有单位的人材都汇聚在一起,从美国过来的华侨科学家们也被叫了过来,由徐大将主持了一次特别会议。

“今天找大家来,是有件事情要宣布一下,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正遭受生灵涂炭,我们的人民此时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我们八路军是要坚决反抗侵略者的,但鬼子穷凶极恶,没有打狗棒,恶狗是不会自己走的,所以,我们八路军也要研究自己的武器,发展自己的工业系统。”

环顾了一下,徐大将认真地说道:“这次会议为一级保密,也就是说,在此后几年内,大家都得在这小岛上埋头苦干,如果谁有家人想过来的我们也可以接来,但有一条,一旦接触到机密,是不允许再退出的,现在有谁不想参与,可以提出来。”

众人自从参与到军工行业后,就早已把自身荣辱置之身外,此时听到要研究秘密武器,个个两眼发光,哪有人想退出。

看到没有人离开,徐大将欣慰地笑了:“好,感谢大家的拳拳报国之心,现在,就由万金松营长为我们讲解一下将要研究的武器!”

万金松站了起来,先向在座的行了礼,然后侃侃而谈:“各位,我们之前有认识的,也有不熟悉的,有化学家,有电气工程师,有飞行动力专家,也有无线电专家和材料力学专家,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打败日本鬼子,为了研究这个项目,今后我们就要在一个锅里搅马勺了,希望各位能够精密团结,尽早把项目攻克,下面,我为大家讲解一下我们的设计思路。”

拿出一张放大的简图挂上,图上,有一个橄榄形的炸弹,而炸弹后面和身体上还带有翼片,飞机不象飞机,鱼雷不是鱼雷,顿时引起众人的窃窃私语。

一个头发花白的华侨突然站起来道:“万,万营长,这,这跟德国人的1有点象啊!不过又有不同。”

万金松一看,这位名叫孟凡德,是从事飞行动力研究的,听到他的话心头大喜:“哦,孟教授,难道你也看到过德国火箭?”

孟教授摇了摇头道:“我只是在洛马公司看到过一张照片,还是偷偷看的,他们保密得紧,我只能看到一些基本数据,后来我推算过,这种武器可以造出来,只是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好,既然孟教授也见过,那我们的科研小组就可以成立了,我建议由熊主任担任组长,统筹各方人力物力,就请孟教授当副组长,大家齐心协力,早日攻克难关!”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我们前期研究出的基本数据,这种导弹长642米,弹径760,翼展两米四,弹重21吨左右,战斗部重510公斤,装『药』380公斤”

在座的都拿着笔飞快地记录着:“一台两级『液』体发动机,一级推力牛,二级推力5390牛,发动机总重尺寸”

越记越心惊,这哪是在研究啊?简直给出了细纲,大家根本不用盲人『摸』象,只管在骨架上填充肌肉,整个导弹就成形了,最大的困难也就是一个个部件,好处就是只要攻克一个就是一个,完全不担心要推倒重来。

要知道这和研制新式飞机一个样,发动机有了,照着上机体,接着发现,机体和武备达标后,发动机又不过关,只好再重来,一遍又一遍,等配套出来,时间和精力已耗去不知多少。

这还不算,万金松在台上继续大吹法螺:“这只是我们的第一代产品,『射』程八到四十公里,接下来,我们还有岸舰导弹要研制,我们没有条件装备巨型岸防炮,为了保卫小岛基地,这个岸舰导弹也刻不容缓,不过不用担心,两弹的基本原理是差不多的,只要出来一个,另一个很快也应运而生。”

最后,万金松又画出篮图:“只要导弹研究成功,我们的武装力量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未来,我们还要有空对舰、舰对空、空对空、地对地导弹,哪个要是不开眼,咱就研究一种长程导弹,从这里发『射』,直接去砸他们家玻璃!”

“哈哈”所有人都大笑起来,笑容中充满了希望和恐怖,这东西要是搞出来,以后还真没战列舰什么事了,四十多公里啊,以后可能要达到上千、几千公里,什么航母、巡洋舰,都不用看到对方,就可以一炮干死,真正是穷人的武器啊。

希望有了,困难也不少,材料专家杜维墉问基地有没有条件能造出燃烧室,万金松只得老实交待,基地没这个条件,想要制造,得到美国去,李行长在那边已经收购了一家小型钢铁厂,都是华人员工,专门为研究小组试制各种零配件,最后再用潜艇运送回来,只不过,这尺寸要求得提前计算好,毕竟一来一去,时间太长,会耽误事情的。

其实万金松还有一个心思,就是想趁现在美国佬不知道稀土的重要『性』,先行买下几块地皮,把那些稀土提前提炼出来,哪怕粗提都行,正好加入部分到发动机里面,以提高火箭发动机的『性』能,至于多下来的嘛,当然是等战后全部运回来了。

喜欢抗战海军连请大家收藏:(wuxia.one)抗战海军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