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江湖沙场枭雄志 > 第七十二章 西湖闲谈 语定江山

江湖沙场枭雄志 第七十二章 西湖闲谈 语定江山

作者:山蚯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7-29 18:09:52 来源:免费小说

  闻听丁甲乙的言语,姜浩言心下生疑,若真如丁甲乙所言,得他相助可定天下,那这等诱惑当无人可拒绝,只是此事非同小可,容不得他不三思。

  天下共主,谁不想当?

  思索片刻,姜浩言轻声道:“先生,今日以前,要说我姜浩言没有野心,那是假的,可是我自知身份,只恨未能早生十年,以至于身前还有两位皇兄,就是有心想做那张龙椅,到底少了几分名正言顺。

  古来废长立幼非是没有,只是这般做之后,轻则朝堂混乱,重则亡国灭族。

  况且皇兄待我不薄,文治武功皆是上品,若无意外,当是我大齐之主,虽不敢言开疆扩土,但守成却是没有问题。

  如此,我又如何能去抢那位置?于大齐无益,于道理不通,于礼教不合。先生以为然否?”

  言外之意就是,若那皇兄无用抢了也就抢了,只是皇兄并未失德,师出无名。

  丁甲乙面无表情道:“姜公子可知陈友谅之事?”

  姜浩言若有所悟,惊道:“先生要我学那河东王?”

  丁甲乙点头道:“那是自然,公子一番话皆是没错,大齐太子姜浩彬行事沉稳,为人和善,若是放在承平盛世,当是一代明君。

  可眼下虽是太平,不出几年,天下狼烟四起,以姜浩彬的才能,只怕要守住大齐基业都是难事,不说别人,单是那造反起家的陈友谅,你以为他只愿偏安南楚?来日陈友谅若是起兵,剑指天下,一个姜浩彬能敌得过那野心勃勃的陈友谅?你东齐拿什么抵挡陈友谅手下水战天下第一的荆州水师?又拿什么去和威名赫赫的十万重戟一较高下?”

  姜浩言脸色一暗,悲道:“既如此,那我姜浩言就算能继承皇位,来日我又拿什么去抵挡荆州水师和南楚重戟?”

  丁甲乙大笑道:“我既敢说,自然有对策,只要你听我计策,来日不敢言必胜,至少有机会能苟延残喘,以图日后。”

  姜浩言脸色稍好,急忙道:“还请先生言明。”

  丁甲乙看了看四周,入眼处唯有风景,不见人影,这才轻声道:“我这计策,姜公子会被无数人耻笑,甚至唾骂。不过若是计策能成,来日便有机会翻身,你可愿意?”

  “先生但说无妨。”

  丁甲乙放下鱼竿,正色道:“我要你认那陈友谅作父,并且告诉陈友谅,东齐臣服南楚,世世代代,永为藩属。”

  西湖放晴,阳光洒过,白雪渐融,丁甲乙与姜浩言的身影倒映在湖中,若是凑近了看,只见湖中倒影处,姜浩言的脸色满脸冷意,比那三月飞雪还冷。

  鱼竿又开始动了,丁甲乙照旧等鱼竿动了三次才快速收杆,鱼儿拉出水面的那一刻,湖中倒影被打破,一圈圈水纹四散而去。

  随着那三寸小鱼被丁甲乙收入篮中,姜浩言冰冷的声音才响起:“若是如此,先生便不必再说,我姜浩言就是有心争夺天下,也不能愧对列祖列宗,我姜家能建立大齐,就算有朝一日为楚所灭,却也不能臣服南楚,我姜浩言更不能认贼作父。”

  丁甲乙也不生气,悠哉道:“野史曾言,那大新高祖曾经为大魏末代皇帝捧靴,甚至每日都要去大魏皇帝面前叩头请安,大魏皇帝上马,他高祖皇帝要跪在地上做上马石,背上被踩了无数次,都没有踩断他李沉威的脊梁,最后大新入主中原,乃至雄霸天下,如今的正史里,可有他李沉威做上马石的只言片语?”

  丁甲乙的说的事,天下黎民不知,可姜家传承千年,自然有典籍记录这些事。

  只是正史里,的确没有这些事情的记载。

  李沉威称霸天下,谁人敢将这些事记录在案?

  姜浩言是聪明人,自然知道丁甲乙的意思,道:“先生是说,来日我姜浩言定鼎天下,自然也能把这些事抹去?”

  丁甲乙微微点头,目光却是看着鱼竿,一动不动。

  姜浩言摇头,苦笑道:“若是真能抹去,那今日你又如何能知晓李沉威的往事?别的不说,八大世家传承千年,都是知道这些事的,野史估计也是从这八家传出来的。若是如此,我又该如何?”

  丁甲乙轻笑道:“既然做了天下共主,那这天下便不该有二言,世家门阀这些毒瘤,早就该清一请了,你出自姜家,自然知道门阀把持朝政的可恨,西蜀李家,北周赵家,西梁独孤家,这三国朝政,哪一国不是世家门阀的家主说了算?连皇帝继位都要看世家点不点头。

  若非你姜家就是齐国君主,南楚有齐,裴,宋三家你争我夺,东齐和南楚也逃不开那四国的命运。当年裴家在陈友谅造反之时站错队,大骂陈友谅乱臣贼子,如今陈友谅称霸南楚数十年,也不见陈友谅能把裴家怎么样,河西裴家依旧过的好好的,你说世家门阀的影响力是不是太大了些?”

  姜浩言符合道:“这些我也知晓,就是我姜家,往日在大新也是根深蒂固,影响甚重。”

  丁甲乙倒是没想到姜浩言没反驳自己,又道:“世家门阀之所以势大,无非就是养士子,养门客。朝堂选官,选的不是世家子弟,就是世家门阀养的士子门客,这些人入朝为官,早早便打上各家烙印,在那朝中为官,做的却是两家奴才,名义上忠于朝廷,实际上却听命于各大世家,他八大世家的影响力能不大么?

  如今姜家看到弊端,实行科举制,给了寒门子弟一个直接效忠朝廷的机会,本质上就是在削减世家门阀的影响力,文成帝真的是个明主,丁甲乙若是早生几十年,一定会在他麾下听命。

  现在姜家既然开了先例,来日必然为其余七大世家所不容,既然如此,等到你姜浩言成为天下共主之时,正史你要改,那些留下野史无数的世家门阀,你又何必让他们留存于世?”

  皇朝更迭,世家不换。

  姜浩言心惊,若真是如此,那这天下上千年的格局都要改变,这丁甲乙的野心也是不小。

  平日里姜浩言和徐子东几人一起没什么特别的存在感,偶尔有些特别的表现也不会太过出风头。表面看起来,徐子东就是几人的主心骨,这只是因为姜浩言的不争。

  从十多岁开始姜浩言就努力去表现的比大皇兄笨一些,不会太笨,就是不多不少的比姜浩彬笨一点点,有没有人看出他是装笨这一点不得而知,但姜浩言这一手装笨,就已经很聪明了。

  至少姜浩彬从不拿他当眼中钉,反而集中精力对付老二姜浩存。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大齐皇室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好在大齐皇室还养得起一个不那么聪明,又不喜欢争的姜浩言。所以争斗双方对他都还算不错。

  这就是大智若愚的好处,这也是因为姜浩言早就收好自己的野心,只想做个闲散王爷,不然也不会跟着徐子东出来走这一趟江湖。

  只是今日,那埋藏深处的野心,开始发芽,一发便不可收拾。

  姜浩言平复激动的心情低声道:“先生所言,醍醐灌顶,只是姜浩言愚昧,还是想不通先生为何要我认陈友谅作父,还请先生明示。”

  丁甲乙满意的点了点头,虚心好问是帝王最需要的心态,这一点他姜浩言还算不错,只是光虚心好问还不够,其他地方如何还未可知,当真是一场豪赌啊!

  不去管心中所想,丁甲乙接道:“天下七国,东齐与北周,西梁,西蜀,南楚四国接壤,北周积弱,天下若乱,北燕慕容氏必不会安于长生山以北,一定会举兵入侵北周,是以北周不足为虑。

  西蜀巴州道,广安道与我大齐豫州道接壤,可惜蜀道艰险,我大齐想要入西蜀难,他苏言想要出西蜀也是不易,所以只要派三万人盯住剑门,巴州,西蜀必将无所作为。”

  姜浩言听得直点头,以他心中所想,也该如此。

  丁甲乙拿出水囊,递给姜浩言,姜浩言摇头示意不渴,丁甲乙便自顾自的喝了一口,继续道:“天下七国,南楚最强,西梁次之,大齐再次之,大齐不敢同时与两国争锋,就算是其中一国,都是十分棘手。大齐若想胜,唯有直面西梁还有获胜的可能。”

  姜浩言不解道:“这是为何?”

  丁甲乙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道:“西梁萧氏,本为异族,窃取洛阳,自立为国,中原士子多有逃向南楚,是以南楚做大。

  八十年来,西梁境内的汉人多有心驱逐异族,多次起兵,均未成事,你姜氏千年,在中原当有不少影响力,来日姜氏起兵征梁,可以号召西梁汉人反萧,虽不至于有大用,却也可以扰乱后方。我大齐出幽州,直奔洛阳道,毕其功于一役,要的就是那天下第一雄城洛阳,这其中细节可日后再议。

  至于臣服南楚,这才是关键。

  南楚陈友谅,好大喜功,年轻时起兵便是因为不服老皇帝没有传位于他。陈友谅志大才疏,若非徐飞将与元三郎,他陈友谅能坐得稳那个位置?

  如今元三郎辞世,陈友谅突然让徐飞将再次回归朝堂,可见他所谋不小,只是没了元三郎出谋划策,他陈友谅便少了一条胳膊,如今的大齐还斗不过一条胳膊的陈友谅,但来日若是攻下西梁,接盘中原,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我大齐,一定要得到攻下西梁,而又不被南楚进攻的时间,思来想去,唯有认陈友谅作父,臣服南楚才有几分可能。”

  姜浩言打断道:“先生前面所言俱是在情在理,于天下局势也看的十分透彻,只是浩言愚昧,实不知这臣服南楚和赢得时间有何相通之处,若我姜氏臣服南楚,来日陈友谅便会派兵接管我齐国,到时候,我姜氏又该如何自处?就算日后攻下西梁又能如何?”

  丁甲乙自信道:“公子莫急,陈友谅好大喜功,志大才疏,他又怎么会拒绝一个皇帝向他称臣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