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江湖沙场枭雄志 > 第二十四章 入西蜀

江湖沙场枭雄志 第二十四章 入西蜀

作者:山蚯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7-29 18:09:52 来源:免费小说

  自从听到王千阳那句“皇帝不行,宗师不行,就是天上神仙也不行。”徐子东便开始想自己的事,对于王千阳他是佩服的,甚至有一丝崇拜,大丈夫自该如此,只要自己想做,天下无人可阻拦。

  只是听了王千阳的叙述,徐子东先是不敢确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吃的下那般十二年打潮的苦,后又想起王千阳从未练过内功,纯以武力证道。自己学了老爷子的功法,再想走这条路难不成要自废武功?可四品境界说废就废,先不说值不值得,就算废了,王千阳的路真的就适合徐子东走?更何况徐子东哪里知道怎么自废武功。

  此刻徐子东内心挣扎,不知该如何抉择。一方面对于王千阳羡慕不已,一方面又怀疑自己不是武夫的料。纠结之下向王千阳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也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王千阳本就对于徐子东作为徐东阁的儿子,武功却如此低微感到不解,如今听得徐子东道明原因,才发现那等大高手居然没教自己儿子习武,当真是天下奇闻。

  奇怪之余也是感叹,徐东阁那等风采只怕后继无人了,叹息道:“徐前辈没有教你武功可能是出于某种顾虑,这点我也不好妄言。

  当年我也无名师指点,若不是看到你父亲这等高手,恐怕也会放弃。世间之事没有定数,如今你既然习武,那就随心而定,走自己想走的路,结果如何不必那么挂怀。世间习武之人千万,又有几人有谢前辈那等高度?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必太过在意。若有执念堕入心魔,得不偿失,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徐子东又道:“前辈所言不差,只是我对前辈平生所谓十分佩服,虽然天赋有限,却也想在武道一途走的更远,若是我今日废去武功,可有机会如前辈一般?”

  王千阳或许是因为徐东阁的关系所以对徐子东特别有耐心,道:“世间人都有自己的命数,今日你若学我,来日怎样谁也说不得准。

  江湖人收徒最重天赋人品,所以习武之人不敢说人品都好,但天赋都还说的过去,如我这般天赋一般的人也不是没有,都是走苦路子出来的。

  当年我也想过拜师学艺,只是天赋不被人看好,年纪也大了。后来日日打潮,好几次险死还生,用这般搏命的方式才到了今日,眼下就是你有心也不一定能若我一般。

  江湖路远,有的是机会,何必废了自己的武功走别人的路,你自己大可去寻一条路来。”

  徐子东本想问寻哪一条路,转念一想又不合适,王千阳不看好自己和他走相同的路子,却又没有直接说明出路,要么是不愿,要么是不知,以王千阳的本性,不知的可能性大一些,徐子东也不再纠缠,道了声谢便不再言语。

  这边苏信刘炎涛也都前来请教,王千阳知无不答,半点架子都没有,确实不像那高高在上的武道宗师。

  众人皆得了指点,王千阳更是对蚊子赞不绝口,说他来日大有可为,寻常人说权当是恭维话,但这话出自王千阳这等大宗师之口,那便不得不重视了。

  几人出洛阳奔西蜀而来,前后不过十日功夫,六人便已到了西蜀境内,大新修大道,独西蜀例外,不过是因为蜀中多山,地势高低起伏,悬崖绝壁不绝于眼,修大道根本修不出来。

  当年大新皇帝下了死命必须在王朝境内修出可供六马同奔的大道,道道通洛阳。

  负责西蜀一段的官员来到西蜀,看到地势险峻知道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便向皇帝上书,大致意思就是修不了。

  皇帝不信罢了他的官,又派了人来,第二人走马上任来了西蜀,立即跪地不起,又向皇帝上书也不说什么修不了,就说自己才疏学浅,没那本事请求辞官回家。

  那人本是皇帝看重的年轻人,皇帝这才觉得有问题,自己从洛阳跑到了巴蜀,眼见的蜀中地势才知道自己错的离谱,当即改了口:

  “天下驿道必得六马同驰,独蜀道三州不必。”

  后来的官员也是奇才,带人修了关中直入锦官城的栈道,让人佩服。

  苏信本就是蜀中人士对此见怪不怪,王千阳生于天南,当年也是借道西蜀入大齐去的东海。至于其余四人,哪里见过这等道路。

  那绝壁上一排方木接连便是道,绝壁下江河长流,栈道斜行向上,到得山腰处反向一折,如一个之字般印在山间,目力所及之处皆是如此,用苏信的话说,除非到了益州境内,不然走的都是这种道路。

  一时间众人又是多了些许苦闷。人间道路万千,今次也算是不走寻常路了。

  蜀道艰险,难怪那大新皇帝都放弃了自己的坚持。除非蜀中人人都是那陆地神仙,都有那逆流黄河,移山填海的本事,否则谁都无法在这里修出六马同奔的大道。

  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如此奇景老姜自然要卖弄一番学识,也不知他又是在哪本古书上看到的,众人也不去管他,顺着栈道走去,先要到锦官城,苏信去跟他大哥说一声,然后备好聘礼去蜀中剑阁提亲。

  又是十多日的功夫,众人才来到锦官城外,走了那千难万险的蜀道,众人再看到沃野千里的平原顿觉惊奇。

  眼看着那平原千里,姜浩言不由的感叹道:“难怪那汉家王朝能据西蜀而一统天下,天府之国,果然名不虚传。”

  徐子东也笑道:“来日我若是做了将军,第一个就占了西蜀,然后平定天下………………”

  还没说完苏信佯怒打断道:“你当着老子的面说要打老子的家,老子今日还能让你活着离开锦官城?”

  “梳子,老子占西蜀怎么就是打你家了,西蜀是你家的?”

  苏信一拳打在徐子东胸口:“冬瓜,不管西蜀是不是我家的,老子也是西蜀人士,来日我去东齐说要占了东齐,你乐意不乐意。”

  徐子东又笑了:“没事,你去,反正东齐也不是我家的。”

  一旁姜浩言很是尴尬道:“冬瓜,咱们好歹是齐国人,你这样说不合适。”

  徐子东的根在徐家庄,至于徐家庄属于东齐北周还是西蜀西梁他都无所谓,对于国家的概念,他这种人不甚在意。

  突兀间,一个带甲青年急匆匆的跑到了苏信身前,半跪行礼道:“城门校尉李长良,参见诚王殿下。”

  一声诚王殿下让徐子东愣了半晌,再看向苏信的目光多了几分不自然,本以为和自己一样是游学少年,顶满天不过蜀中大户,没想到却是这等身份。回忆一路同行,自己和苏信时常拆台对骂,怎么看都不觉得苏信像个王爷。

  苏信让那校尉起身,问了两句就打发走了,然后看向徐子东似笑非笑道:“冬瓜,你说这西蜀是不是我家的?”

  徐子东却是不好意思了,自己当着别人面说要占人家的地盘确实不太合适,不过徐子东却并未因苏信身份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王爷与走卒有区别?

  “梳子,哦不,诚王殿下,小民一时口误,嘴上没把门,你就不要在意了,今晚我请你喝一杯,这事就这么算了,怎么样?”

  老姜煽风点火道:“不行,诚王殿下,这孙子嘴上这么说,心里肯定这么想,留下来始终是个祸害,还是抓了关起来好,最好治他个不臣之罪,推出去砍了脑袋才好。”

  徐子东听了不乐意了:“老姜,你这人怎么落井下石,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诚王殿下要抓,就连他一起抓了。”

  王千阳看着这几个少年,颇感有趣,自觉往日若是能有这样几人同行,那此生定然会多不少乐趣。

  苏信被这两人一口一个诚王殿下喊得浑身不舒服,他之所以不表明身份就是怕别人有芥蒂,如今到了西蜀,本打算去见了大哥再与众人说明,没曾想到了城外便被李长良认了出来。

  还好这两人嘴里喊得恭敬,神态上却是半点恭敬也没有,苏信心里也好受了些道:“抓起来还浪费粮食,念你初犯老子就不计较了,先进城,去我的王府住,等我见了皇兄,把事情说清楚了,再与你们一同去剑阁。”

  一马当先,走入了锦官城。

  说来也怪,苏信这个路痴到了锦官城却是不再迷路了,大街小巷清楚的很,半点不像个路痴。用他自己的话说,你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十几年都能找不到北那也算一份天大的本事了,众人深以为然。

  到了诚王府,苏信安排好众人之后便独自去了皇宫,徐子东第一次进高门大院,眼里满是好奇。以前常听说书的讲王公贵族住的地方马桶都是金的,如今看来却是有些夸大其词,都是些木制家具,玉石瓷器,倒没看到什么金器。

  这也是徐子东无知,他要是知道自己坐的那把紫颤木椅子比黄金还贵,只怕会立马跳起来骂娘。

  刘炎涛拿着那玉马不肯放手,徐子东也想拿来摸一摸,两个人就在那里起了争执。姜浩言仔细看了看苏信的府邸,虽然大气,却不算华丽,也挺适合苏信那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性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