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江湖沙场枭雄志 > 第三十一章 皇不惜名 将不惜命

江湖沙场枭雄志 第三十一章 皇不惜名 将不惜命

作者:山蚯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7-29 18:09:52 来源:免费小说

  姜浩言认父的消息虽然让杨象升颇为气愤,倒也不会让东齐大将军气到挂印而去的地步。八万兵马堵着通州城,攻城器械正在准备当中,等到云梯冲车造好,通州城的攻防战才会正式拉开序幕。

  与杨象升密谈之后的徐子东怀揣着满腹疑问去找周武陵。

  冬日放晴,暖阳当空。

  徐子东见到周武陵的时候,周武陵在教童淼识字,同在的还有一枪射落罗威的张盼等人。

  挥手打发走童淼,等到帐中只留下信得过的几人,徐子东才把这石破天惊的消息抖出来。

  张家圣人不以为意,儿皇帝这种事史书上有过,倒也算不得稀奇。

  屈狐仝和杜从文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只顾着擦拭手中宝刀。

  唯有周武陵的眼色凝重,托着下巴陷入沉思。

  对于几人的反应,徐子东微微奇怪之后,便又释然。除开他与杜从文,其余人都算不得齐人,对于大齐皇室谈不上有多大忠心。能够加入齐军,不过是因为他徐子东而已。

  徐子东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但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这样的想法困扰他许久,直到几年以后张盼说出一个词语,徐子东才明白不对在哪里。

  各安其事的几人没有注意到徐子东皱起的眉头,静谧的帐中只有外面的调笑声传来。

  “二狗,你昨天尿裤子了是不是?”

  “刘三,你他娘的才尿裤子。”

  “还狡辩?昨天你那马鞍都是湿的,我都看见了。”

  “那是,那是,那是你二爷的汗水,二爷,二爷…………”

  “二爷什么?尿裤子就尿裤子,又不丢人。老子昨天砍完脑袋也吐了,你是不是看到我砍脑袋吓尿的?”

  “你,你,你…………你胡说,二爷那是汗。”

  “你的汗水还有一股尿臊味?娘的,怪不得你臭臭的。”

  “哈哈哈哈,二狗的汗有尿臊味。”

  大胜之后的喜悦,喜悦之后的悲伤,再到悲伤之后的习以为常。见过血的徐家几百人,已然不是雏鸟。

  周武陵的沉思并未太久,想的通透的他目露精光道:“子东,准备大战吧!姜浩言要一鼓作气打下西梁。”

  徐子东一年疑惑道:“姜浩言已经投降南楚,还打西梁做什么?”

  周武陵满是疤痕的脸笑起来颇为吓人,却也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喜悦:“以前我一直想不通姜浩言怎么去争取南楚不进攻东齐的时间,现在我想明白了。不出所料的话,三天之内姜浩言必定会到通州,到时候你就会明白。”

  “什么意思?”徐子东满脸不解,不只是徐子东,帐中几人都是这般神色,唯有张盼大概想明白其中道理。

  周武陵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笑道:“姜浩言倒是够狠,这样一来若是姜浩言真的能一统天下,到时候肯定会有一场大清洗。私史无数的大世家定然首当其冲,哈哈哈……到时候李家一个都跑不掉。”

  不得不说周武陵的眼光深远,连丁甲乙未来的打算都已经看得**不离十。

  徐子东还想问什么,喜滋滋的周武陵却是不愿多言,只是一个劲的说姜浩言到通州就会明白。

  不明就里的徐子东眼见问不出个所以然,只得作罢。

  张家圣人喜欢拆周武陵的台,眼见周武陵不说,他便接道:“老板,这叫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姜浩言怕是要学勾践去给夫差尝粪,然后吞掉南楚。”

  张家圣人不说还好,一说徐子东更加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疑问道:“忍辱负重还能明白,卧薪尝胆又是什么东西?勾践,夫差是什么?”

  穿越者张盼一阵头大,勉为其难的为几人普及知识:“在我家乡,有春秋五霸一说,其中吴国与越国………”

  直说的张盼口干舌燥,徐子东才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是姜浩言要送美女给陈友谅,然后去吃陈友谅拉的屎,最后偷偷摸摸发展壮大,然后吃下南楚?”

  张盼点头道:“送不送美女,吃不吃屎我不知道,但儿皇帝已经算是人间大辱,姜浩言这个人够狠。”

  周武陵赞同道:“是这个理,就这几天,姜浩言应该会亲自来到通州稳定军心,到时候你自己问就是。”

  被人提点之后,徐子东的心中迷雾拨开,低声道:“那就等吧!”

  正如周武陵所预言的那样,两天之后,大齐新皇开元帝姜浩言带着中原和尚出现在通州城外的大营之中。

  姜浩言的突然出现让杨象升有些措手不及,当时他正在大帐中骂姜浩言的不是,骂他背祖忘宗,骂他不知廉耻,骂他有辱姜家声威。

  一直到姜浩言走进帐中,杨象升犹自骂着:“竖子无胆,未战先降,这样的人岂能坐我大齐之主,他姜浩…………”

  言字还未出口,杨象升便看到帐中多出的两人,一个黑衣和尚,一个五爪金龙加身的年轻人。

  大将军杨象升并未再骂,不情不愿的离开位置,来到姜浩言身前跪下,语带不满道:“杨象升参见陛下。”

  姜浩言并未扶起杨象升,而是道:“杨将军,半个时辰之内,大军列队,朕有话要说。”说完之后也不管杨象升,自顾自的坐在杨象升的位置,再不发一言。

  杨象升微微恼怒,却也不会违背姜浩言的命令,背地或许敢骂,但要当面骂这个自己原本看好的年轻人,如今的杨象升已然不敢。

  儿皇帝也是皇帝,杨象升一天不背叛大齐,姜浩言就一直是他主子。

  道一声微臣告退,杨象升走出大帐,下令全军集结。

  训练有素的八万人马并未用到半个时辰,准确的说不到两炷香的时间便集结完毕。

  黑压压的人头与明晃晃的铠甲兵器整齐的列在开阔地,这些集结的军马以为又一场大战来临。

  升官的徐子东站在骑军主将唐永武的身旁,身后列着的是重新补齐的八千骑军,其中有四千人归徐子东直接指挥。

  与其他人的想法不同,徐子东知道今天并不是要去打仗,而是要来见一个人,周武陵说过姜浩言要来,姜浩言果然来了。

  没过多久,大将军杨象升跟在一个年轻人身后走到阵前,亲自送那年轻人走上往日搭建的高台,接着在那八万人面前跪地高声喝道:“杨象升参见陛下。”

  紧随着杨象升,八万人马齐刷刷的跪地,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席卷而来。

  高台上的姜浩言笔直而立,看着黑压压一片跪在地上的人,心情激动,原来这就是做皇帝的感觉,微笑着抬抬手,道:“平身。”

  山呼海啸的谢恩之后,八万人站起身形。

  姜浩言走到高台边沿,轻笑道:“适才刚到军营,杨大将军正在骂朕,说朕背祖忘宗,不知廉耻。还说竖子无胆,未战先降。早前听闻杨大将军带兵打仗有一套,书读的却是不多,今日听他这一骂,才知传言不可信,杨大将军骂起人来和那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没多大区别。”

  三品内力发出的声音比不得二品一品,但也刚好能传到八万人耳中。

  杨象升脸色不喜,不知道姜浩言想要做什么,也不好当面质问,只能闷在原地不说话。

  还不知道姜浩言已经是儿皇帝的八万人不由得为大将军捏一把冷汗,妄议君上也算重罪,轻则下狱,重则抄家。

  知晓内情的徐子东若是没有周武陵为他解惑,只怕也会和杨象升一个想法。

  如今姜浩言认父的消息还没公布,若是公布出来,军心大乱肯定跑不掉,到时候姜浩言又该如何去稳定军心,这一点徐子东一直没想通。

  私底下曾经和张盼周武陵想过许多可能,却都是一一否决。在几人看来,不管怎样都无法让军心稳固,或多或少都会被影响。

  包括徐子东自己,就算知道姜浩言是忍辱负重,也依然会腹诽这般做不够男子气概,太过丢人现眼。套用张盼的话来说:“跟着儿皇帝打,干嘛不直接跟着父皇帝打?反正儿皇帝也是父皇帝的臣子,何必要去做一个臣子的臣子。”

  想不明白的徐子东看着姜浩言,静静等着看他如何公布消息,如何稳定军心。

  “杨将军骂的不错。”姜浩言的声音再度传来,底气十足,掷地有声:“朕认陈友谅作父,乃至大齐世世代代臣服南楚都是朕亲自下的诏。杨将军骂得好,骂得对,朕的确是个背祖忘宗,不知廉耻的无胆竖子。”

  姜浩言的话让八万人目瞪口呆,紧接着便是兵器落地,战旗倾倒的画面。

  然后又有人哭出声响,悲愤道:“大齐亡了。”

  又有长枪插地,愤怒吼道:“那我们还打什么?”

  “姜浩言,你不当人子,高祖打下的江山,你居然拱手让人。”

  “姜浩言,大齐带甲数十万,你不战而降,你算个什么东西。”

  “不打了,老子回家种田,姜浩言,老子看你怎么去见近文帝,怎么去见姜家祖宗,你个不要脸的东西。”

  “高祖啊!你在天有灵开开眼吧!大齐没啦。”

  …………

  此起彼伏的骂声在人群中来来回回,你来我往,刀剑落地,丢盔弃甲的声音传来,八万人已经开始骚动。

  神情略苦的姜浩言冲着中原和尚点点头。

  一身黑衣的中原和尚双手合什,佛门狮子吼无上之力发声:“静。”

  洪钟之声压过八万人的骂声,陆地神仙的威势尽显无余,骚动的人群被中原所震慑,陡然安静。

  被自家子民当面辱骂的皇帝,姜浩言也算千古第一人,稍稍平复心中的苦闷,姜浩言苦笑道:“诸位骂的没错,不止是诸位,整个大齐想来也是这般骂朕,就是整个天下都在取笑朕是个儿皇帝。”

  苦笑化为叹息,姜浩言又道:“朕不怕,朕不怕你们骂,也不怕天下人骂。”

  叹息化为质问:“谁去过南楚,谁见过陈友谅徐飞将,你们之中有谁敢拍下胸脯向朕保证,能明刀明枪的干过十万重戟?”

  静默的人群听到徐飞将的名字,手不自觉的一抖,再听到十万重戟,胸中八分悲愤化为十分苦涩,没了争锋之心。

  扛纛大将朱温性如烈火,除开杨象升谁也不能让他温柔相对,朱温双拳作响,怒道:“就算打不过,大不了就是一死,大齐兵马不会如你一般贪生怕死,苟且偷生。姜浩言,你不配姓姜,也不配做大齐皇帝。你这个猪狗…………”

  “朱温。”杨象升的怒喝恰到好处的打断爱将的话,不让他再说下去。

  “朕知道你们不怕死,朕也相信你们不怕死,朕也不怕你们死,可朕怕你们死的不值。”泪花涌动,这样的大齐将士让姜浩言感动,深情道:“朕怕你们死去之后没有功勋留在功劳簿上,反而成为重戟功成名就的踏脚石,朕怕你们死后家中亲人无人赡养,流落街头。你们是大齐的脊梁,你们一死大齐才真的亡了。”

  “今日姜浩言做个儿皇帝,大齐的将士可以不用和重戟决一死战,只要你们还活着,朕的名声算什么?只要你们还活着,大齐就有翻身的机会。

  朕不怕你们死,大齐也不怕你们死,可朕希望你们死有所值,不是为意气而死,不是为姜浩言的名声而死。而是为大齐定鼎中原,是为屠杀十万重戟而死,到时候你们想死朕亲自为你们送行。”

  杨象升不是蠢人,已然明白姜浩言的打算,心有愧疚的跪倒在地,颤声道:“陛下。”

  姜浩言看向杨象升,朗声道:“大将军杨象升,早年被人骂声儿将军。二十六年前,东金突袭幽州,杨将军钩镰枪一步当两骑,本人亦是负伤多处,从此再无儿将军一说。杨将军,天寒之时膝盖可还会痛?”

  当年一战姜浩言都还没出生,杨象升诧异道:“陛下怎知?”

  姜浩言大笑道:“大齐的功劳簿可不会忘记杨将军的功劳。”

  接着转向黑压压的人群高声道:“大齐的功劳簿不会忘记他杨象升的功,自然也不会忘记诸位的功绩。可大齐要是不在,就算你们为大齐砍下一万颗脑袋,又有谁会记得你们的功绩?

  若是你们觉得丢人,今天朕就可以下令,让你们跨过长江去和陈友谅的重戟决一死战。到时候一败涂地连带大齐亡国,你们在九泉之下可不要抱怨姜家无人记得你们的功勋。

  诸位,大齐在,功勋就在,大齐不在,死也是白死。名声朕可以不要,但你们不能死的不值。谁要是还要骂朕,现在就可以骂,朕不会定你的罪,但骂完之后,就给朕好好活着,朕要你们为朕洗刷儿皇帝之辱。”

  微风乍起,姜浩言的话随着风传开,八万人马跪地,神情激动却无声。

  不知是谁振臂一呼:“钩镰军愿为陛下雪耻。”

  钩镰军阵高声呼和:“钩镰军愿为陛下雪耻。”

  声如奔雷滚人间,地动山摇鬼神惊。

  “愿为陛下雪耻”

  “愿为陛下雪耻”

  …………

  “高手,上策。”抱着烧火棍的张盼摇头叹道:“皇不惜名,将不惜命,老板,军心已聚,通州是我们的了。”

  徐子东听着张盼的话,看着高台上的姜浩言心神震荡,激动道:“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张圣人,你念的这诗用在此处合适不合适?”

  张家圣人笑道:“恰到好处。”

  高台之上,姜浩言打趣道:“战旗倒地,刀剑不在,丢盔弃甲的你们凭什么替我雪耻?”

  丢弃刀剑的人脸色胀红,急忙捡起落在地上的兵刃还有丢弃的头盔穿戴整齐,倾倒的战旗再次被立起,军容严整的八万人从新列队站在姜浩言身前。

  “好”姜浩言一声大吼,道:“通州就在眼前,拿下通州给朕看看,让朕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替朕雪耻的本事,要是没有,朕就安心做个儿皇帝,你们就等着成为南楚的臣民。”

  当面被人质疑的杨象升总还有点火气,抽出佩刀,举刀吼道:“十日之内拿不下通州,杨象升人头奉上。”

  军令状一出,士气高涨的大齐军马更加心潮澎湃。

  姜浩言点点头,不再说话,一步一步走下高台。

  “恭送陛下”

  等到徐子东回到驻扎地的时候,一直留在帐中的周武陵急忙问道:“姜浩言做了什么,军心怎会如此凝聚?”

  徐子东正要回答,却看到周武陵已经跪在地上,急忙转头,刚好迎上姜浩言的目光。

  滚进官场的徐子东知道礼数,膝盖一弯就要跪下。

  姜浩言上前两步扶住徐子东道:“徐飞将不跪陈友谅,你也不必跪我姜浩言。子东,十万重戟必须一个不留,你可愿帮我?”

  膝盖一直,徐子东站稳身形道:“留我爷爷一命。”

  姜浩言含笑点头,又拿出一个包袱递给徐子东道:“这东西先给你,现在用不上,以后一定能穿上。打今天起你就是正四品的帽子,冀州和徐州我都要去一趟,今日就不与你叙旧了,刀剑无眼,你要珍重。”

  徐子东接过包袱,傲然道:“万军从中过,刀剑不沾身。”

  姜浩言摇头一笑,转身离去。

  等到姜浩言走远,徐子东才打开包袱来看。

  包袱中只是一件衣服,可那衣服上却绣着一条大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