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江湖沙场枭雄志 > 第一章 改头换面徐家庄

江湖沙场枭雄志 第一章 改头换面徐家庄

作者:山蚯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7-29 18:09:52 来源:免费小说

  自打谢燮离开徐家庄以后,徐家庄又重回往日宁静,庄里人对于庄主夫人的离去颇有不解,却又不好去问徐子东,只得闷在心里难受。

  如今徐家庄的人打心底里认可徐子东。那骂过徐子东不当人子的徐老汉亲自登门道歉,对于徐子东能保住徐家庄千恩万谢。

  不当家不知愁,徐家庄大小九十户人家,每家每户租多少地,交多少租以前都是唐老爷子一手在管。老爷子身故之后这一切落到徐子东头上。

  前十八年只知道玩耍的徐子东哪里懂这些东西,好在周武陵读过书,学过数算,跟着以前帮老爷子管账的帐房先生学了几日,便摸清其中门道。

  张家圣人无处可去,赖在徐家蹭吃蹭喝,日子还算逍遥快活。

  姜浩言派人送来一笔钱资助霸刀门建立。新亭侯刀主杜从文忙着照顾老婆孩子,只在辽东霸刀门挂了名,其他的事全都是屈狐仝在打理。

  霸刀门分舵开到辽东的消息在屈狐仝的有意推动下传遍四方,据县一地不少江湖人士前来拜码头。

  正常来说都是新来的去旧有势力拜码头,打通关系,结识人脉。

  到了霸刀门这里却是没有这个说法。以霸刀门的威名,除了蜀中剑阁,武当山,埋剑山庄,龙虎山,西梁密宗这些江湖大派需要打声招呼。其他的小门小派就是霸刀门带着礼品上门拜码头人家都不一定敢接,指不定还要备上更加厚重的礼物送霸刀门出门,免得被霸刀门惦记。

  辽东一带,屈狐仝仅仅只身匹马去往枪仙山跟张绣打了声招呼。

  对于张绣这般与楚东流齐名的大高手,屈狐仝还是表现出该有的敬意。

  小不二刀在江南臭名昭著,在这辽东却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往事。这里的人只知道他是辽东霸刀门的副门主,二品高手。

  五月初三,霸刀门立门仪式在徐家庄举行,因为霸刀门的地址设在了徐家庄后山。

  据县本地的江湖势力到场祝贺。包括陈二庄主夫人的娘家覃家在内的十数据县豪门悉数到场。就连据县县令和主簿也来到现场。

  这是偏远的徐家庄第一次迎来这么多客人,还都是在据县有头有脸的人物。

  苦哈哈的地方没什么好东西招待这些贵客,好在这些人知晓礼数,丝毫不觉的怠慢,反而觉得这才是名动天下的大宗门该有的做派。

  新亭侯杜从文今日不得不放下地里的农活,带着一身泥土气与那些大人物挨个打招呼。

  到得后来,姜浩言与刘炎涛的到场引起轰动,一个大齐贤王,一个枪仙师弟。

  看到杜从文和贤王把臂言欢,和枪仙师弟推杯换盏。本来对杜从文一身土气还有些许微词的人全都闭了嘴。

  仪式之后,霸刀门正式成立,也正式开始收徒。

  徐家庄十岁左右的小娃都可以直接入门,据县的豪门大户也将不少子弟送入霸刀门。

  一天时间,霸刀门就收下三十人,可惜在屈狐仝眼里,除了韩太聪,其他的资质都一般。

  徐家庄有了霸刀门,再偏远也会变成人流涌动之地。

  往日几年也不一定能见到陌生人的徐家庄,如今天天都是人满为患。村中不少农户的茅屋都被江湖游侠和游学的读书人借宿过,这些人出手也不小气,只要住过一晚,第二日都会留下些钱财,最少的都有三十文钱,最多的直接留下一锭金子。让徐家庄上下羡慕不已。

  屈狐仝与杜从文商议之后,在徐家庄开起客栈,霸刀门出资,徐巧儿负责打理,两边五五分账。霸刀门吃喝拉撒睡都要钱,客栈只算其中产业之一,等到日后走入正途还会有更多产业。

  有了客栈以后方便的是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学之人,对于打算到徐家庄定居的人却轮不到霸刀门来管。

  这些人直接找到徐子东,想在这徐家庄落地生根。

  徐子东本没把这些太当回事,直到周武陵和张家圣人一起给徐子东献策,志在沙场的徐子东才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周武陵告诉徐子东,打仗打的就是人,谁人多谁就有较大的赢面。徐子东要是从军伍底层一步一步按照军功往上爬,指不定爬十年才能爬上一个五品杂号将军,到时候谢燮都成老姑娘了。还不如直接带着几百上千人一道从军,以他徐子东和姜浩言的关系,到时候直接要个校尉肯定不成问题。

  步卒和校尉,哪怕是正九品的仁勇校尉,起步就差了一百颗脑袋的军功。

  至于张家圣人的意见却是,有人才能有钱,人越多,赚钱的机会才越多。吃公家饭之前怎么都要有钱粮在手,到时候才有资本招募兵马,没有钱谁他娘的会替你卖命?没人卖命还怎么去要个校尉?

  如梦方醒的徐子东对两人的意见十分认同,徐子东现在无人无钱,只有老爹买下的地和家中三十年存下来的上千两银子,这点钱招兵买马能拉足一个百人队都不错了。

  好在徐父当年买的地够大,住个一两万人都不是问题。

  徐父当年买下的可是方圆十里的地盘,因为地处偏远所以人口稀少。以徐家庄为中心方圆三里都是平原,在往外推便是荒山野岭。

  这么大的地盘徐家庄旧有的人口哪里用的完,好多地方都空着没人种。

  在周武陵的建议下,徐子东让这些想来徐家庄的人自己去开荒,三年之内不收租,三年以后一样满十抽一。

  同时徐子东还刻意让人把消息放出去,好让更多的人向着徐家庄聚集。

  偏远的地方消息不流通,如今在徐子东刻意的推动下,许多庄外人都知道徐家庄满十抽一的消息,不少人来到徐家庄打听,得到确切消息之后全部举家迁移,十里之外的陈家庄来的最多。

  以前就有陈家庄的人想要迁到徐家庄,可那时徐家庄声名不显,依着陈家庄过活的人不敢得罪陈山虎,而且陈家庄满十抽三的租子也还能接受,没到把人往死里逼的地步。

  眼下陈山虎身死,霸刀门又开在徐家庄。听闻那徐庄主年纪虽然不大,身手却是了得,这才让这些人吃下定心丸,打定主意搬迁。

  等到两年后徐子东带着七百人离开辽东投身军伍的时候,三百来人的徐家庄已经发展成上万人口的大庄。

  人来的越多,周武陵的作用体现的越大,满脸疤痕的周武陵好似一把天生的内政好手。把这些新来的人登记造册,划分居住地和开荒地域。同时还花钱请来医匠,铁匠,木匠等等手艺人,让他们留在徐家庄。

  人口聚集地除开有种地的农夫,同样不能缺少这些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

  有了手艺人,随之而来的就是行脚商人,慢慢的又开始有了固定的铺子,商业的发展慢慢兴起,一切稳步前进。

  种地交租,行商交税,徐子东招兵买马的钱全指着这两样。本来这些该是官府来收,可惜三十年前这块地就已经卖给徐家,如今的官府再想要回去,怕是没那么简单。

  张圣人对于这些不太懂,却提出一个影响深远的意见,开设学堂,教育子弟。

  除开要教孩子读书识字,礼仪道德,还要教孩子们记恩,记住这一切到底是谁给的。

  听到张盼这个主意的时候,周武陵面目凝重,冥思苦想之后对于张盼再也不敢有半点看轻。

  只此一手,张盼便对得起他与儒家圣人同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