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 第682章 燕大走向国际化的几点要求

苏文燮院士团队关于《强BSD猜想证明》的解释报告公开了,国际数学界行动起来,开始研究苏文燮院士团队的解释报告。

沈奇在全国进行巡回演讲,他培训了地方上的许多干部,结合科研、思想政治等内容,他的培训课程取得了积极热烈的反响。

因为最近主抓思想政治的工作,有人戏称沈奇为沈政委。

这日,沈政委参加了燕大高层党政联席会,他在会上说到:“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一个接一个被中国科学家解决,我们的大国重器、大国工程一个接一个的完工,我们变强大了吗?毫无疑问,我们变强大了。”

“国家强大的基础,源于科研和教育。我们燕大的科研、教育质量为全国首位、世界前列。我一直提倡,燕大要走国际化道路,成为国际顶级的学府。”

“很欣慰,我们燕大在这条道路上稳步前行,在国际上拥有越来越高的影响力。”

“对于一所高校而言,何为国际化?我认为核心点是两个,科研、教学。”

“科研本身自带国际化属性,科学研究成果它就是国际化的。做好科研,做出造福于世界人民的科学成果,你自然而然就是国际化的学府。”

“而国际化的教学,应该是怎样的?是以外教、留学生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吗?”

“我的观点是,外教、留学生数量是个评价指标,但绝非主要指标。”

“近期,我观察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特在本次会议上提出。”

“我承认,英语这门学科,聘请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来授课,效果是最好的。但是,我发现外院的英语外教,有一些是法国人、德国人。”

“我不是针对法国人、德国人,既然聘请英语外教,能否聘请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实在不行的话,聘请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也可以。”

“这个情况,烦请外院胡院长核实。”

胡院长解释道:“那个德国籍英语外教,他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英国人,他讲一口标准的伦敦音,还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拥有牛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当然了,沈院士也说的很对,我们今后会注意的。”

“是嘛?”沈奇记下这个疑问点,又道:“燕大各个学院都有留学生,有些留学生抱怨我们燕大学费太贵,并且连单人宿舍都没有。这些留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应该保持关注,并给予改善。我始终认为,不管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他们来燕大读书,不是来享福的,更不是来混日子的,而是来刻苦学习知识的。”

“我说说我的个人经历吧,我的硕士和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的,我在美国住的是单间,在普林斯顿的硕士、博士只要出的起钱,都能住单间。而普林斯顿的本科生,绝大部分住两人间。”

“既然我们走国际化道路,对待国际留学生,就应该与国际接轨。我们的部分学科,比如说数学、物理,已达国际领先水平。那么就读数学、物理的留学生,其学费标准应与普林斯顿、哈佛、牛津、剑桥保持一致。”

“该涨价你们得涨价啊,不然怎么与国际接轨?希望各院在会后能重视这个问题,尽快改善。”沈奇严肃认真的,提出了他关于燕大继续深化国际化路线的一点真知灼见。

医学部的某位高层说到:“这个……这个是不是太难为留学生了?我们燕大收取留学生的各项费用,已经比中国本土学生高多了,继续涨价的话……沈院士,留学生们是否会读不起啊?”

沈奇摇摇头道:“普林斯顿没有医学专业,但哈佛有。我对哈佛医学院还算比较了解,现如今,在哈佛医学院读完8年临床医学,全部费用超过100万美元。要不怎么说哈佛医学院是贵族学院呢,绝大多数美国人是读不起哈佛医学院的,砸锅卖铁也读不起。”

“咱们燕大医学院才收多少费用?读完8年,折算为美元,为11.38万美元。留学生加3万,也才不到15万美元。”

“我承认,燕大医学院确实与哈佛医学院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的医学院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恐怕也只有首都协和医学院。”

“咱们先定个小目标,在医学方面向协和医学院看齐,协和医学院收取留学生的费用在20万美元左右,咱们燕大医学院争取在五年之内追赶上协和医学院。”

“最后,我做个小结,我们仍将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凡来燕大工作、学习的外籍人士,我们一律按照国际标准对待。我沈奇会以身作则,希望各位同仁共勉。我讲完了,请各位同事继续发言。”

……

次日,沈奇去中心上班的时候,发现他们中心大楼旁边的草坪上,坐着一位穿汉服的异国女生。

这位年轻女生金发碧眼,长的还蛮好看。但她一脸郁闷,甚至有些抑郁。

异国女生忽然看到了沈奇,她碧绿的美丽眸子瞪得老大,视线聚焦在沈奇身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沈奇对女生说了句:“你瞅啥瞅?”

“是沈老师啊,沈老师你好!”女生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跟沈奇打招呼。

沈奇在燕大无人不知,外国妹子认识他也很正常。

“你是燕大的留学生?”沈奇问到。

妹子点点头道:“是的,我叫安妮-约翰森,美国人,学的是汉语语言学。”

沈奇又问:“安妮,我看见你刚才好像哭了?”

“哎。”安妮叹了口气,说到:“听说我们留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又要涨价了。我在中国,真的读不起书了,我打了三份工,可还是觉得经济压力太大。中国帝都的生活成本,比波士顿高多了!”

“你在波士顿生活过?”

“是这样的……”

安妮略显悲凉的讲起了她的身世和经历。

安妮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一个人口八万多的小镇,父母离异了,她和弟弟跟母亲过。

她的母亲靠打工养活她和弟弟,咖啡馆服务员、超市收银员,她的母亲啥都干过,收入不算很高,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

出身单亲家庭的安妮从小就认识到,能改变命运的,只有知识。

学业优秀的安妮已经获得了MIT汉语语言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但她家里穷啊,交不起MIT昂贵的学费。

MIT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助学贷款,但借这么多钱,总归是要还的。

家境不富裕的安妮这便申请来燕大学习汉语语言学,燕大的学费比MIT便宜了一半有多。

然而,燕大的学费马上也要涨价了。

安妮愁眉苦脸的说:“我来中国三年了,门门课程考90分以上,在美国,那也是全A的优等生。我的同学里有很多中国人,凭啥我们留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却要比中国学生交更多的钱?沈老师你告诉,凭啥啊?”

沈奇解释道:“中国商品进入美国销售,不也要交关税吗?”

安妮:“……”

沈奇挺欣赏的说:“我从来不跟留学生说,你的汉语讲得真好之类的言词。来中国读书,学好汉语是必须的,这没啥值得表扬的。但我想对安妮你说,你的汉语讲得太溜了,咋带着一股纯正的东北大碴子味儿呢?”

安妮说到:“来中国留学,通过HSK是必须的。但仅仅通过HSK,是不够的。我们专业有个老师,讲一口大连话,他的大连话说快了,我听不懂呀!”

“于是,我和一个美国姐妹、一个加拿大姐妹,咱们三个女留学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中国男生,他是东北人,在数院读研。我们三个女留学生,就和这位东北男生交流汉语,继续提高我们的汉语水平。现在,我终于能听懂大连话啦!”安妮讲出了她一口东北大碴子口音的原因。

“原来如此。”沈奇心说,还是数院的男生有爱心。

燕大学子们都挺忙的,哪有时间一个人带三个外国妹子交流汉语?

也就是学数学的男生比较善良,他教会了三位来自北美的女留学生一口东北话。

安妮的经历,在燕大的留学生中具有代表性。

在欧美,那些着名的顶级学府,学费极其高昂。

家境不富裕的欧美学子为了省钱,便来燕大留学。

来燕大的留学生,许多人在学业上是非常优秀的,他们不比燕大的中国学生差,甚至在某些课程上超越了中国学生。

优秀的安妮年年拿奖学金,但是她发现,她的奖学金再加上打三份工,也只能勉强维持她在燕大学习生活期间的各种开支。

“听我的美国前辈说,中国男生对待国外女生一向大方,吃饭、去酒吧、酒店,从来都是中国男生承担全部费用。然而我来到中国后,发现中国男生变了,他们学会了AA制……哎,和中国男生交往,真心花钱。唯一的好消息是,在中国不用付小费。否则我早就破产了。”

身体累,心更累啊。安妮甚至萌生了提前回美国的念头。

一个美国小镇女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汉语语言学。

她勤奋努力,刻苦认真,取得了全A的好成绩。

困扰她的是,是钱。

对于热爱学习的学生,不分种族、不论国籍,沈奇向来都是欣赏的。

绝不能让任何一个留学生,因为钱的原因,失去了在燕大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沈奇提出了一个建议:“安妮,我觉得你在燕大留学期间,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你打了三份工,这耗费了你太多学习的精力。你去申请燕大的助学贷款吧,燕大采取国际标准,对于世界范围内的贫困学生,都会在助学贷款上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燕大的学费再高,也总比MIT便宜很多,不是吗?”

经过沈奇的一番开导,安妮终于振作起来,她去了燕大留学生中心,申请国际贫困学生助学贷款。

喜欢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