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四百一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益都城中,陆谦看着呼延灼半推半就中领命而去,正是欢喜,便被宗泽、闻焕章等联袂找来,却是因为淮南之治也。

彼处虽还是军州,然随着不久后官员们陆续到位,编户齐民、清丈地亩等等,就也当进行了。内阁就先前齐鲁之地政策实行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总结,其中一个很显着的点就是地方正堂官手中的权利太弱。

内阁希望加强地方州县正堂官员的权利。司法与税收权利的分割,对于地方官的威势有着极大影响。更不要说官吏混一,县境内**品官员众多,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正堂官的权威。

要清楚,眼下不是后世,不会有什么事,一个电话就能把消息通到。现如今是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时代。消息往来不畅,正堂官威风大大缩减之,乡官制度的诞生,上下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会严重呆滞地方官府系统的运转。

而且伴随着大齐统治根基的日渐稳固,越来越多的本地人掺入官府体系中,他们便是坐不上,现在还是一个个公人。可终有突出者能上进一步。在陆谦设定这施政体系时候,规定要异地回避的可只有正堂官,因为前世的影响么。

而如此一来,那地方上过了几十年后,岂不还会是关系缠绕?就像往日的胥吏之家,而且社会地位还更高了来。他们可能是官了。八品、九品,那也是官。

内阁的讨论结果叫陆谦直接想到了后世的兔子国,也有点道理。先前他基于古代正堂官手中的权力太大,如是挥起刀来,“咔嚓”、“咔嚓”大卸八块,但似乎有点矫枉过正。正堂官手中还是要有点直接震慑力的。

然如是这般,他也要好生考虑,再做决断。就哪里还有时间去看淮南,更不知晓晁盖军中竟得一奇士。

自从扬州、金陵城破,那吕益柔和蔡嶷,没一个城破殉国的。

一群人退到了当涂。江州的蔡得章、淮南西路的陈遘,都纷纷派去援兵。没办法,江南东路为重中之重。非但是指点钱粮,更兼有地形地势。后者若被摩尼教攻夺,淮南西路的南门便也彻底敞开之。数百里长江尽是梁山军登陆之地。

就洛阳城内反馈回的消息,蔡得章已经向他老爹求救,希望那荆湖路的西军能迅速分出一支,进援九江。

晁盖也是探查到陈遘分兵当涂,这才提军攻来寿州。

张俊引着那人往中军大帐去。晁盖正与朱仝、宋清在内商议军机。张俊进得帐去,几句话说的三人尽数骇然,“险也!多亏那先生提醒!否则上万将士便要葬送了。”晁盖忙出帐亲迎,对着来人就一揖到地。

“岂敢受持大礼。”来人连连摆手。

晁盖说道:“此礼先生自当受用。如非先生警言,晁盖与这上万儿郎尽做鱼鳖之食也。”

“敢请先生入内一叙!”

“招讨之邀,敢不从命。”

“请。”

“请。”

晁盖也是一方江湖大佬,看人也有自己的眼光。一见来者就觉得不同凡俗,何况人家先就送了一份大礼。

众人在帐中坐定,晁盖问到姓名。来人捋着胡须,言道:“鄙人姓萧,双名嘉穗。”却是南梁萧氏之后。他高祖萧嶦,字僧达,为南北朝大梁高祖武皇帝萧衍之弟,荆南刺史。江水败堤,萧嶦亲率将吏,冒雨修。雨甚水壮,将吏请少避之,萧嶦道:“王尊欲以身塞河,我独何心哉?”言毕,而水退堤立。

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萧氏,隋唐时候尤是高门望族,但及到今日,早已光辉不再也。萧嘉穗允文允武,襟怀豪爽,志气高远,度量宽宏,又膂力过人,武艺精熟,乃是难得之贤才也。只如此之人却不容于朝廷官场,他本人亦看的清楚,不欲为五斗米折腰,如是便于许贯忠一般,流连于江湖。

若是太平盛世,如此渡过一生,也就无声无息也。若眼下龙蛇陆起,天下纷争不断,赵氏的煌煌江山眼看就要分崩离析,那有才之人岂能就依旧埋没于江湖之间,而不求闻达于天下?

许贯忠如此,萧嘉穗亦如此。

只是后者不比前者,由卢俊义、燕青做进身之阶,他便只能先立下功劳,以示不凡。

晁盖道:“先生来意晁盖知晓,如此便请先生暂蜗居我军中,参赞军机,待到此战了结,盖必于大王面前为先生举荐。”晁盖这话说的忒露骨。

可萧嘉穗不在乎。他与梁山军素无瓜葛,现在能一举进到晁盖左右参赞军机,已属难得。莫不是还想着能一举被齐王看重,许以重任?梁山军早不是当年的梁山泊了。而他玩的那些虚套,不提也罢。居然吊了个亲卫。

萧嘉穗错过了最佳时机,后果便是如此。“招讨客气。萧某慕名而来,得此机遇,已经是三生有幸也。”那庞统投刘备时,不也才做了个小县官么。

如此,话题转到眼下。

晁盖道:“我军扎营既已犯此大忌,城内宋军何以不动?”

这几日里细雨迷离,但下雨之地绝不止寿州一地,淮水涛涌,水线可是上涨不少。宋军猛地决开了河堤,岂不一样能湮没他们?

“无非是欲等天色变化之后再行毒计。某观天象,明后日还当有雨,且雨势不小。那城中之人十有**,当于那时候用计。”掘开了淮水河堤,那影响的可不是眼前这一块,骂名亦可想而知。既然如此,谁不想一举功成?“且寿州城东北地势低洼,而我军三座大营,虽有一处就扎在东北,另外两处则位于正北和西北。而这寿州城西南就是硖山,《水经注》云:“淮水又北经山峡中,谓之硖石,对岸山上结二城,以防津要”。后者自古便是军事要地。”《三国志·魏志》:“甘露元年(公元256年),诸葛诞据寿春,王昶军峡石”。着名的淝水之战中,这里更是东晋军队抵御前秦军队前沿的重要据点

宋代,东、西峡石共有四座古城堡。一在东硖石顶,一在西硖石顶,山下逼淝水,故一城自山腰起,一在长山北麓,连同四城,相距不及五里。只是现在这硖石口是一兵一卒也无。

晁盖恍然,说道:“既然如此,可叫左军速速转移营地到安全所在。”

萧嘉穗道:“不然。招讨却是可将计就计,夺取了寿州!”当即安排下去。时日,梁山军三座营垒尽数忙碌,如此直到深夜。

次日中午,果然狂风大作,乌云盖顶,雨水落下。寿州知州在城头看见,心下好不欢喜。对身边一道人说道:“道长果然高士,说日中有雨,则必有雨落也。”只是可惜被他恭维那道人,满面铁青,不发一言。

“这王文卿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知州唤人将道人带回去好生款待,身侧一武官怒声道。

“唉,朱团练羞恼。我辈所为皆一心为了大宋江山,王道长一方外之人,生出一两误会,何足挂齿?”便是要炮制他,亦要等到破贼之后才行。知州心里付道,捋着胡须,一双小眼睛看着城外梁山军大营,尽是得意。

如此到了第三日,雨势果然大了。这般熬了一个白昼,夜里待到一更时分,知州教那朱团练引军五百,多带铁锹榔头,先出了南门,乘夜雨中视野不清,往东摸去。自叫人纠集城中青壮,准备好木筏,准备待到天亮后好去水中清剿梁山军残余。至此城中百姓方知道知州要掘淮河水堤,群起哗然之。

朱团练引军出城,冒雨赶到河堤处,望见夜雨中梁山军大营内灯火摇曳。喜道:“这厮们尚且不知。儿郎们与我上山去把河堤掘开了!”

可谁也不是没心肝肠肺的,这些兵士如何不晓得挖开了淮河河堤,于寿州遗祸将有多重?

但朱团练早就料到这遭,当下示意,那些早就被他买通的士卒纷纷扬起铁锨榔头。不待那剩余军士如何纠结,夜色里忽就有一蓬乱箭射来。叫寿州军士顿时伤亡了一批。朱团练大惊:“不好,中了贼人埋伏,快走!”话音未活,四下里梆子乱敲,无数人马杀出。为头一个大汉,浓眉正目,手提朴刀高叫:“狗官,你欲要决堤以水代兵,冲垮我军,我不怨你。却不闻水火无情,堤坝一垮,百里方圆尽做沼泽也。寿州数十万百姓何辜受此劫难?”

“你辈如此狼心狗肺,枉顾人命,不以百姓生死为念,将万千黎民视为草芥,端不当为人子。今日我必杀汝!”

雨水哗啦啦的打在晁盖身上,却不能浇灭他心头沸腾的火焰。“儿郎们,与我杀贼——”

宋军这边,朱团练亦高叫:“我军已入死地,还不拼死决战!”说着就叫人引众军猛冲过来,自己却向后退。梁山军这边振声高叫:“投降免死!”那寿州兵皆无战心,须臾降了大半。朱团练逃走的更急,不防背后一箭射来,正中其后背。叫他大叫一声,翻身倒地,接着被张俊赶上来一刀削去了首级。

正北营寨中,萧嘉穗听闻捷报,大喜道:“此战无忧也。”寿州知州以水代兵,如果得手也,则也作罢。这般被抓了个正着,寿州守城军士青壮定人心离乱,再无战心。

果然,当被俘士兵一个个在城外大声叫喊时候,城头上军士青壮一个个都仿佛泄气的皮球也,那股子无精打采劲儿,连王文卿这位寿州知州的贵客都能看的出来。大笑道:“亏你这狗官也是读书人出身,宁不知道何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

知州无闲理会他,仓惶逃下城头,却被寿州城民所逼,再度折返了回来。这鸟人喝令身边衙役军士于他开道,那里还有人听。

如此,天亮之后,寿州城城门四开,城内百姓擒知州一门献城,城池不战而下。

梁山军开入城中,头一件事便是抓来知州砍头,叫寿州百姓好一阵欢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