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三国]一统天下 > 第179章

[三国]一统天下 第179章

作者:水夜子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1:54:40 来源:书海阁

荀攸还没想出个对策来,杨彪就出手了。

鉴于支援的大军已经到了,沈娴也没别的理由把大臣们继续保护在皇宫里面,于是在跟贾诩和郭嘉商量过之后,沈娴就派了几队精兵把各位大人们客客气气地送回了家。

似乎是看出了刘太尉不好惹,大臣们老老实实地安分了两天。

大臣们是安分了,可杨司空着急了,他还等着赶紧把沈娴弄上帝位呢,于是杨太尉就请了一帮人去他家走动,以“国不可一日无君”等等理由来游说其他人。

大家各怀心思,谁也不松口,还有个别二愣子指责杨司空怀有二心,投敌叛国等等,大帽子扣得一个比一个严厉。

不管别人说什么,杨司空始终稳坐钓鱼台,最后看大家的意见分化得差不多了,他这才微微一笑,取出了刘协提前交给他的遗诏。

“刘太尉乃是先皇流落在外的亲姊,身份高贵,”杨司空捋着胡子,慢条斯理地解释:“这里面牵涉到一桩前朝旧事,与灵怀皇后有关系……”

听完了杨司空的解释,有些人提出了异议:“杨大人,您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刘太尉手中有块灵怀皇后留给她准备日后相认的信物,是灵帝赏赐的凤凰佩,与先皇手中的乃是一对,这个宫中都有记载,”对于这些疑问,杨司空早有准备,且不说有刘协死前交给董贵人的信物为证,单说杨司空,他自己就是参与了将沈娴送出宫这件事的人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几位当初帮助过灵怀皇后的老臣可以作证……”

大家谈论了好半天,虽然有些人依旧心中怀有疑问,但大多数人是同意沈娴继位的,至少同意沈娴可以先暂代皇位。

因为刘氏皇族死的都差不多了,除了沈娴之外,还活着的、大家都知道能跟皇家扯上关系的正经皇室,也就只有一个猫在庐江兢兢业业种田的刘繇了。

然而刘繇现在是沈娴的手下,谁知道他远不远越过沈娴当这个皇帝。

至于刘备……不好意思,这位皇叔真的没人承认。

商量完了新皇帝的人选,大臣们又开始『操』心刘协的葬礼,没办法,所谓人走茶凉就是这样,他们还能想起来跟刘协『操』持个葬礼已经很不错了,当初董卓在的时候,被一碗毒酒赐死的刘辩可是什么都没有,身后事凄凉无比。

“这事还得跟刘太尉提一提,”有心思活络的大臣说道:“咱们哪儿能做得了主?”

站在他旁边的同僚嘲讽道:“刘太尉日理万机,正忙着扫除『奸』佞呢,哪有时间搭理你?”

眼看着这两位要吵起来了,大家赶紧劝阻。最后还是杨司空拍板,说他会给沈娴写封信提起此事,毕竟刘协驾崩的消息不能总是拖着,得昭告天下了。

送走了大臣们之后,杨修举着蜡烛顺着长长的回廊来到了大厅外,他在门槛上站了一会儿,才小声开口:“父亲……”

杨彪对着杨修招了招手:“德祖,来。”

杨修犹犹豫豫地蹭了过去:“您……您说的那些,是真的吗?”

“是真的,”杨彪沉声道:“你是不是也觉得是我『逼』死了先皇,还想扶刘商羽上位?”

杨修赶忙摇头:“不是的!我相信父亲,您并不是……”

“德祖,”杨彪『摸』了『摸』杨修的头,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奏折郑重其事地交给了杨修:“从今天起,我们杨家满门的荣耀,就系在你身上。”

杨修愣住了:“父亲?!”

“刘太尉不喜欢我,”杨彪摆了摆手:“但她对你很是青睐,好好把握机会。”

一阵风吹来,将烛火吹得忽明忽暗,杨彪的脸『色』被映照得阴晴不定,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低到杨修只有努力竖起耳朵,才能挺清楚全部的内容。

“她必须坐上那个位置,”杨彪说:“否则她就要改朝换代了。”

杨修全身一震。

“汉室光复与否对我们来说关系不大,但刘商羽她要拿世家下手……”杨彪微微眯起眼睛:“放任不管她或许真能办得到,还不如许她一个帝位,换来几十年太平盛世的好日子。”

“皇位,同时也是天下最坚固的枷锁啊。”

“陛下驾崩了,”沈娴头疼得无以复加:“葬礼怎么办?什么时候昭告天下宣布这件事情?”

刘协到死都想着报复沈娴一把,然后他成功了,手一撒,自己脱离了苦海,把挺着肚子的小妾和满天下的烂摊子统统扔进了沈娴怀里。

伏寿在做针线活,她要给沈娴绣一个荷包,理由是她发现沈娴竟然没有荷包带,看着挺可怜的。

沈娴对此哭笑不得,伏寿只在那天晚上抱着她哭昏了过去,事后就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任凭沈娴旁敲侧击还是正面提起,伏寿都能很淡定很正常地接话,漠然的态度就好似去世的是她从未见过也没听过的陌生人,而不是她名义上的丈夫、这个残破河山曾经的主人刘协。

如果不是沈娴曾经亲自把伏寿抱回了寝殿,她肯定会觉得伏寿完全不在乎刘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既然已经隐瞒了陛下驾崩的消息,这件事情就别再『插』手了,”伏寿咬断了线头,对着阳光看了看,确定看不出阵脚之后,才放下荷包对沈娴说道:“我下道懿旨,将你从陛下遇刺的事情里撇出去,再把葬礼的事全权委托给你就行了。”

沈娴看着伏寿,叹了口气:“你真的不想走?”

“能去哪儿?”伏寿摇摇头:“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何能适应四处奔波?”

说的也是,不过还是狡辩,沈娴很像告诉伏寿,如果真的不想在宫里待了,她可以把她送去益州,置办个大寨子,买点丫鬟仆人伺候着,日子怎么潇洒怎么来。伏寿毕竟还年轻呢。

但是当沈娴看着伏寿平静无波的双眸时,她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最后,沈娴也只能说这一句话了:“你开心……就好。”

“没什么开心或不开心,”伏寿笑了笑:“过日子罢了。”

过了一会儿,伏寿又说道:“董婉儿那里……”

“你猜我弟弟留给杨司空的遗诏是什么?”沈娴没有直接回答伏寿的话,而是似笑非笑地问:“给我套上个公主的名头,将帝位传给我,还有呢?”

“我猜,陛下会让你在登基之后,将董婉儿的孩子封王,”伏寿轻描淡写地说:“不管男女,他将来都不得继承皇位。”

“聪明,”沈娴拍了拍手:“我觉得也是。”

刘协非要装作遇刺身亡的目的有三个,一,恶心沈娴,二,保住大汉江山,三,保住他和董贵人的孩子。

这三个目的中,前两个是刘协和杨彪共同的想法,后一个是刘协的一厢情愿,不过杨司空肯定会帮他完成的,因为他不会看着沈娴的血脉继任皇帝,对杨彪来说,那和改朝换代没什么两样。

大臣们可以忍受一位汉家的公主登基称帝,却不能忍受公主的孩子继续坐皇位。毕竟再怎么说,公主也是自己人,可公主的孩子,却是别人家的。

“他想保住董贵人的孩子,我却偏要扶他上位,”沈娴微微一笑,语气却很冰冷:“这亡国的锅,其实我也不想背呢。”

伏寿以皇后的名义下了懿旨,昭告天下说刘协遇刺身亡,刺客已经被刘太尉所擒获,审问的结果是刺客与先帝有私人恩怨,但先帝死的时候刺客还没能力报仇,于是只好根据父债子还的标准,把报仇对象改为刘协。

不管怎么说,陛下现在驾崩了,可政事不能没人管,他没有皇子,也没有公主,但他有个亲姐,就是传说中的刘太尉,这点陛下已经写进了遗诏里,杨司空等老臣可以作证,不服去找他们辩。现在就先让刘太尉暂代皇位,处理朝政,其他的等日后有合适的时机再议论。

这故事说出去压根没人信,但皇后金口玉言,大家再不服也只能暗地里议论,况且有了杨彪提前打招呼,大家心中门清,一时间长安城里竟然无人将刘协驾崩锅扣在沈娴身上,让沈娴惊奇了好一阵子。

长安城没人扣锅,不代表其他地方没有,消息传到兖州,袁绍和曹『操』等人都震惊了。袁绍当即就写了封信传告天下,表示不承认沈娴的身份,一定是她自己瞎编的。袁绍在信中还将沈娴打为弑君的『奸』佞,将朝中大臣一股脑地污蔑为她的同党,高举为刘协报仇的旗号,退出与曹『操』和周瑜的战争,班师回朝去攘除『奸』凶了。

周瑜和曹『操』当然不能放袁绍走,这俩人也赶紧命令大军整顿,跟在袁绍后面,有机会就打他。

“本初不太可能直接去司隶,”将同皇后懿旨一起送来的长安城情况的描述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后,曹『操』摇头:“依我看,他是要回冀州。”

沈娴收了陈仓关袁绍的兵马,还有荀攸带来的援军拱卫,司隶现在有大半都落在她手里,洛阳又是座被大火焚烧过至今未修复完成的废城,没法驻兵把守,袁绍傻了才会在这个时候去司隶跟沈娴硬碰硬。

周瑜也倾向于袁绍要去冀州的说法,毕竟冀州是袁绍的大本营,他真正信任的人和他的家人都在冀州呢,就算要逃命也得先带上妻儿家小啊。

曹『操』看周瑜一直认真地读着军报,憋了半天没忍住,还是问了出来:“刘太尉她……真是陛下的亲姊?”

“千真万确,”周瑜没有瞒曹『操』,反正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有什么好瞒的:“三妹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这件事情是蔡先生所言,孟德若是不信,他日得胜回京,可以去蔡先生府上拜会一番。”

“哎,公瑾说哪里的话,”曹『操』笑眯眯地说:“我这是惊喜啊。”

对曹『操』来说还真是惊喜,至少沈娴想拿皇位的时候,他不用为了维护汉室江山而与沈娴为敌了。

周瑜却没有那么乐观,不管怎么说,刘协死在沈娴掌控长安的时候,这是给她泼了盆洗不干净的污水。

这让周瑜的心情很不美丽。

“给子龙写封信,他也该动动了,”周瑜铺开宣纸,提笔挥毫:“袁本初想回冀州,我们就放他回去,正好一网打尽。”

“对,”曹『操』点头,半真半假地开玩笑:“就当是提前送给刘太尉的贺礼了。”

喜欢[三国]一统天下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三国]一统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