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大明皇长孙! > 第820章 都想去东胜神州

大明皇长孙! 第820章 都想去东胜神州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9:51:09 来源:88小说

“东胜神州,广袤无垠,遍地沃土,我等行军自北而南,历两年而未达。”

“我大明高产之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于东胜神洲遍地皆是,然未见牛羊,也无骏马,土着以狩猎为生,不识教化,无有文明。”

“据说更南之处,有大国存在,然行军皆赖于步行,因此苦顿。”

奉天殿上,王天路仔细的讲解着关于东胜神洲的见闻。

东胜神洲其实没有大明想的那么遥远,渡过白令海峡之后,就算是抵达了东胜神洲。

而后向南,天气就变得温暖起来。

远征军因为寒冷的天气,在路上死了大约三千多人,成功抵达到的也有四万六千余人。

他们遇到了当地的土着,基本上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因为双方语言不通,所以无法交流,但并没有发生战争。

四万多人的远征军在那边,没有什么部落敢于挑衅,而在蓝太平的带领下,他们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去攻击当地土着。

而王天路之所以被派遣回来,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美洲没有马。

不仅是没有马,就是大型一点的动物都没有。

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便是发现了流泪树,他们也很难带回来。

因此王天路这趟回来,是希望大明能够再度派遣一支军队过去,并且带上足够的战马。

在王天路的身上,还有携带的地图。

除了白令海峡左右非常寒冷之外,实际上大部分地区气候都还不错。

马匹很难通过白令海峡,但在距离白令海峡还有一定距离的时候,船只可以直接行驶到东胜神洲去。

两边海的距离,没有想象中的遥远,完全可以运送马匹。

“看来,大孙带来的这些高产作物,应该就是有人去过东胜神洲,然后从那边带了过来,最后落到了大孙的手里。”

听到王天路的讲述,朱元璋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因为在整个天下,哪怕是更远处的南洋,西洋,也没有听说过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些作物。

好像只有在朱英的手里才有,就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现在看来,原来就是东胜神州的产物。

曾经朱元璋听着大孙说什么行商,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但实际上心里觉得,这不过是大孙的托词,他也懒得去深究。

却没想到,大孙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现在王天路的回归证明了所有的一切。

“此等幸事,当登之以邸报,举国同乐。”

爷孙俩很快就统一了意见,在王天路的讲述里,东胜神洲非常的富饶,北部没有国家的存在,全是一些部落土着。

即便是蓝太平带领的四万多人,也足够横推整个北部了。

至于南部,那边太过于遥远,在完全依靠双腿的情况下,耗费的时间太长。

除了土地肥沃外,他们在那边还发现了大量的矿藏,显然东胜神州有着很大的开发价值。

在王天路抵达京师的第三日。

京师邸报上就刊登出了发现东胜神州的消息,并且详细的讲述了东胜神州的情况。

其中包括现在于大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玉米,土豆,马铃薯,也来自于东胜神洲的事情。

“原来这些高产作物都是来自于东胜神洲啊,太孙殿下果然是得神人之助,为我大明谪仙,否则怎么能够得到万里之外的作物。”

“邸报上面写着,东胜神州非常辽阔,甚至比我们大明都差不多,那里遍地都是沃土,生活着一些尚未开化,茹毛饮血的蛮夷,这些蛮夷不愁食物,因此过了许多年还是这样,诶,就是距离太远了一点,要五年啊。”

“有没有好好看邸报,是蓝将军他们去了五年,实际上半年就能到了,听说蓝将军还让人带回来了地图。”

“极北的天太冷了,听说冻死了不少将士,东胜神州是好,就是路上太危险,我可不想冒着危险过去。”

“谁说不是呢,听着邸报上这么说,那可真是个好地方啊。”

邸报上发现东胜神洲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师,然后朝着整个大明蔓延。

人们对于这样新奇的事情,总是会感到非常的好奇和向往。

还有不少人推测说,生活在东胜神洲的那些土着,很有可能就是中原早期的人迁徙过去的。

因为在邸报上的描述,他们的也是黄皮肤,黑头发,跟汉人很是相似。

在此前,大明正在传播洪荒神话体系,现在大明的神话体系已经深入到百姓之中,由于是朝廷刊发和推广,而且据说神话体系的主要编撰者就是当今太孙殿下,因此几乎大多数人对此深信不疑。

许多人根据神话体系猜测,那些在东胜神洲的人,应该属于上古遗民,跟汉人同宗同源。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很大的认可,成为了当前主流。

朱英这里,建立前往东胜神州航线的事情,再没有了任何阻力。

而几个藩王,似乎嗅到了新的方向。

燕王府。

“法师,或我等可去东胜神州,那边土壤肥沃,未有敌手,不过是些未开化的蛮夷,正好去那边建立藩国。”

“法师以为如何。”

得到消息后,朱棣就询问姚广孝的想法。

“善。”

姚广孝开口就肯定了这个想法,并且说道;“王爷若想去,一定要趁早,东胜神洲地处遥远,此去建国,则不必再担忧与朝廷间的干系。”

“贫僧听说那边的地方很大,甚至不亚于大明,不仅缺马,也无牛羊,因此王爷过去必然要获得朝廷大力支持才可。”

姚广孝也是想去的,或者说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想去那边看看。

毕竟这可是东胜神洲,单单就这个名字,便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当消息传开的时候,大明境内的道教都被惊动了。

因为在道教看来,东胜神州就是神仙的发源地,说不定在东胜神州,还能找到一些仙人留下的痕迹。

这对于每个修道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

曾经秦始皇派人去寻海外仙山,指的不就是东胜神州吗,现在已经找到了,谁不想过去呢。

得到消息的这些道教大派,如龙虎山,武当山等等,已然是开始准备起来,要一起去到京师,向陛下请去东胜神州。

之所以要去京师而不是自己去,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如果不依托于朝廷,单单凭借着自己,即便是道教所有人都联合起来,恐怕即便是能够去到东胜神州,那也是死伤惨重,十不存一。

而在朝廷的手里,现在已经有了完整的路线,安全程度显然更高。

道教如此,佛教基本上也差不多。

他们并非是为了去东胜神州寻访仙迹,而是为了传教。

因为洪荒神话体系的关系,导致现在佛教的香火正在不断的下滑,其实佛教的一些主持想跟太孙聊聊,关于修改洪荒神话中有关佛教的事情。

但很显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其实很多佛教的人也认为,太孙编纂的洪荒神话体系里关于佛教之事,应该是真的。

毕竟本身佛教典故也比较零碎,而沿着洪荒神话体系里佛教脉络,又惊奇的发现许多事情居然能够对得上。

即便是对不上的地方,佛教也认为是自己这边出了错误,毕竟佛教流传了这么多年,还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争,大乘佛教还有禅宗和密宗的区别,自然不可避免有些错误的地方。

洪荒神话体系里,并没有详细讲述谁是正宗,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受到佛教抵制的原因。

一时间,大量的道士,和尚,纷纷向着京师赶过去。

朱棣想要去东胜神洲,朱樉和朱棡又何尝不想。

明眼人都能看明白,大明肯定要对东胜神州进行开发,但是东胜神州又如此遥远,注定大明对其将不会有太大的掌控力。

而眼下,藩王过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不只是朱樉,朱棡,朱棣几人,哪怕是其他的一些亲王,都想着过去。

对于亲王,也就是朱元璋的儿子们来说,除了当个富贵闲散王爷外,在大明已经很难有其他的选择。

秦王等人的事情,也可以从中看出太孙的一些想法,哪怕是被封了藩王,如果被大明直接统治了,那还是得要搬家。

也就是说看似风光无限的藩王,实际上只能作为大明的屏障存在,如果不需要这屏障了,那么换个地方继续当屏障。

但是现在东胜神州给了他们一个新的选择。

只要去到那里,朝廷就管不着了,太孙也不可能说让他们去换个什么地方。

藩国世袭,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

“大孙呀,自从这东胜神州的消息刊登上邸报后,咱这耳朵根子就没有过清净的时候了。”

“几乎都是在跟咱说,想要去到东胜神州。”

朱元璋有些苦笑的对朱英说道,后宫现在朱元璋都有些怕去了,都在打这个主意。

“谁说不是呢。”

朱英也不由有些感叹。

这几日晚间,每次行房之后,都会有人吹枕边风。

甚至是叶月清也在说东胜神州的事情。

虽然小文承未来是肯定继承大明的,可叶月清也不是说生一个孩子就不生了。

这几年来,因为全身心照顾小文承的关系,所以叶月清也就没急着继续生,现在小文承已经长大了,自然要开始生孩子了。

皇位只有一个,是属于小文承的,可其他的孩子也是心头肉,这可都是十月怀胎从身上掉下来的。

等到了以后,当然要给他们一个出路。

原本想着是闲散王爷,现在多了一块东胜神州,而且这地方还没有什么强大的国家势力存在,这岂不是天然可作为大明藩国。

“看来咱爷孙俩,遇到了同一个事情。”朱元璋原本还有些苦恼,看着大孙这个样子,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到了这个份上,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现在只能是开启对东胜神州的准备。

如果说步行渡过白令海峡,自然是冬季最佳,那个时候的白令海峡才会结冰。

而要是乘船的话,自然就是要最炎热的六月。

海面上没有什么浮冰,也利于船舰的航行,而马匹牛羊这些,也更容易存活下来。

现在已经是即将正旦了,因此过了正旦就要开始准备起来。

这样等到六月就可以直接出发了。

洪武三十五年的正旦,恐怕是大明开国以来,最为热闹的正旦了。

因着东胜神州的关系,大量的道士和尚从全国各地纷纷赶着来到京师,他们都想参与到这次的东胜神洲盛事之中。

佛教倒还好,毕竟在当今盛世,佛教基本上都有些钱财,然而道士清苦,这可就犯难了。

要知道在京师,吃也就还好,住却是个极大的问题。

不说客栈几乎都是爆满,单单就住宿一晚的费用,大部分道士们根本承担不起。

他们平日里一般都是自己劳作,哪有什么浮财,京师有些客栈住一晚上,可能是他们一年都赚不到的钱财。

没有办法的道士们,最后的选择也只能是睡大街。

这也就造成了冬日里独特的风景,大量的道士们找一些能够稍微避开风寒的地方,就这么直接睡在了大街上。

然而这冬天,可是能冻死人的,这么睡着,肯定会出问题。

即便是有一些良善人家收留,那也是杯水车薪。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朱英耳朵里。

为了避免出现大量的死亡事件,朱英特别让旗下的产业,对如今滞留在街面上无地可去的道士和尚进行收留。

也不是所有的和尚都有些,一清修苦修的和尚,也跟其他道士没有多大的区别。

除了让旗下产业出手外,朱英也让京师邸报上登出消息,号召京师的百姓们对道士和尚进行收留,行善事,积阴德。

有着朝廷的号召,许多百姓纷纷打开大门,让这些清苦的道士和尚住进家中。

清修的道士和尚,基本上在品性德行这块都是非常不错,自然也是感恩图报之人。

而关于东胜神洲开发的事情,已然有消息传出,朝廷准备在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上,正式宣布此事的一些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