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大唐风后 > 第七十七章 决战于坚城之下 一

大唐风后 第七十七章 决战于坚城之下 一

作者:离诡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6:20:35 来源:书海阁

大业十三年夏,李渊与太原起兵,率兵十余万向西都长安攻来,关中虽然险固,然而因为山西太原土厚等自然因素,能够隔绝两地的阻碍也唯有霍邑等少许屏障,此时的大帝杨广远在遥远的江都,而长安则由年幼的代王杨侑镇守,屈突通等将领辅佐,关中兵力空虚,一旦李渊大军突破霍邑一线,形式将不堪设想,代王杨侑即立刻调牙将宋老生并精兵两万,进驻霍邑用来抵御自太原而来的李渊大军,屈突通则另率一支精锐部队进驻潼关,以其自侧翼形成对于李渊所部军队的威胁,代王杨侑则坐镇长安,并积极加强长安守卫力量,以防止李渊被阻于霍邑进退不得之时,会放任大军不动,暗地里却排出一支偏师前来夺城。

就在李渊忙于集结兵力,同时向突厥称臣以换取突厥的支持的时候。长安方面也在一直不停的准备着防御李渊的进攻,而当李渊的大军集结完毕,并且一路向西终于来到霍邑的时候,长安的驻军,已经在此久候多时了。

漆黑的夜雨淅淅沥沥,划过了李渊的大军的军营,营帐里,李世民正眉头紧锁,深深的盯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发呆,自太原到关中的路途虽然并非坦途,但是也决不能成为这支军队的阻碍,唯一的一道关隘,只有这一个点,霍邑,就在他们的面前,阻挡住了他们这支军队的前进脚步。

此时的李世民显然比之从前更加的沉稳,年少时的轻浮气已经丝毫的不能够在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的身上看到,此时一身铁甲在身,更显英武不凡、李世民一直的盯着那个代表着霍邑的点,突然扬起了他那紧锁的眉头,似乎是下定了什么样的决心一般,李世民霍地大步走出营帐,向着自己的父亲的营帐所在地走去,丝毫没有顾忌到此时的天气,以及正在不停的自他的身下滴落的雨水。

“二公子,还是请回吧,老爷最近几日因为军事上的事情非常的劳累,此时已经睡下了。”老太监冯友渔正在劝着面前正站立于李渊的营帐前,要求入内的李世民,虽然他也知道,这个倔强的孩子一定会坚持的守在这里,但是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冯友渔还是想要更多的尽一份长辈的责任。

与裴寂一样,冯友渔也是出身与晋阳宫中,不同于裴寂的晋阳宫监一职,冯友渔却是晋阳宫中的主事太监,两人同在晋阳宫中做事,时间久了,倒也称得上非常熟悉,后来也熟悉了李渊,以及李渊的这个英雄年少的二儿子。

众所周知,李渊,是一个念旧的人,因此此次李渊举起了义旗,老朋友自然也是要关照一下的,加上冯友渔为人忠厚,办事有很实在,很合李渊的意,所以也就被调来了李渊的身边,照顾他的衣食起居。

要知道,李世民跟随李渊到太原的时候刚刚十五,到如今已经四年有余,而冯友渔因为是太监的缘故,对于李世民这样的小辈也就非常的关爱,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冯友渔可以说是见证着李世民的每一步的成长,而如今,昔日的少年,已经变成了果敢刚毅的青年,而每一次的见到这样的青年,冯友渔都会油然而感的产生出岁月不饶人的念头,冯友渔知道,那是因为,他真的已经老了。

已感天年的老冯自然是对青年极好的,可是此次,即便是老冯也只能无奈的婉拒,回晋阳是裴寂与大人共同商议的结果,在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就已经遭到了面前青年的强烈反对,可是无论是对于李渊还是裴寂甚或面前的青年来说,晋阳,都是他们的根本,虽然突厥背约,马邑刘武周进犯都只是流言,但是如果事情玩意是真的呢,此时前进无路,玩意老巢又被端掉,那眼前的这一支大军很有可能瞬间崩溃,到时候不要说争霸天下,即便能够在乱世中保住性命也是不可能的了。李渊不是胆小惜命之人,只是,他总要为自己的家族考虑。

因此,他最终选择了裴寂的意见,决定返回太原看紧自己的那些瓶瓶罐罐的家当,也是知道李世民的性子,知道他一定会不依不饶的追着自己提出反驳意见,索性,李渊下了到命令,“就说我已经睡下了,任何人都不许打扰。”就这么的,将李世民挡在了门外。

“冯叔,您就让我进去面见父亲吧!”面对李世民的苦苦恳求,冯友渔只能当做视而不见,不单是他,守护在李渊门前的护卫们也纷纷挡在门口,以防止李世民趁人不备强冲进去,见李世民的最后一丝希望打掉,任凭李世民怎样做也无济于事。

李世民终于急的不管不顾,高声喊叫了起来:“父亲,我知道你在里面并没有睡着,儿子有话想对你说,这关系到我们的事业的成败,父亲,请出来听我说……”李世民声嘶力竭的喊叫着,随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李世民放声大哭起来。

“父亲,我们的军队大多是由江湖上的草莽豪杰募集而来的,他们之所以愿意跟随我们,并力向西,是因为他们相信我们能够成功的结束乱世,成就大业,如果我们不趁着现在刚刚起兵的锐气一鼓作气,夺取关中的话,一旦拖延日久,那么人心士气就会离散,到了那时,我们的败亡也就不远了,孩儿想到此处,便忍不住浑身遍体生寒,所以父亲,请不要回归晋阳,一旦掉头,必然将追悔莫及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渊当然没有睡着,事实上这些天以来,他也一直睡不好,当然了,受霍邑的阻挡以及各种谣言的影响,李老爹此时的精神是战战栗栗,总是担心自己的这些家底被打了个稀巴烂的李老爹,能够睡得安稳才是怪事。此时听见李世民在外面大哭大叫,李老爹起先是不管不顾,但是太吵了怎办,李老爹一揪被子撕下两块布片望耳朵里面一塞,我虽然依然听得见,但是我装作听不见,总行了吧!但是李世民一直不停的大喊大叫,时间一长李老爹的思路也就被绕了进去,开始顺着李世民的思路想了下去,然后,李老爹瞬间就冒出了一身的冷汗。

能够做到太原太守这一军事重镇要职,以及拥有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的李渊当然也不是笨蛋,只是因为顾虑太多,所以无法将自己的眼光放的长远,如今听李世民分析利害,李老爹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这还哪里能够躺的住,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同时招呼外面的侍卫将自家的二郎叫进来,问他接下来要如何对策。

李世民没有让他失望:“父亲之所以顾虑者,不外乎突厥背约以及面前霍邑急切难下罢了,霍邑的守将宋老生,骄且急躁,一战可擒也,而突厥背约的事情还没有准确的消息传来,不足为信,请父亲在此处耐心等待,最迟两日,必有确切消息传来。”

李世民的分析让李渊安心下来,可是随即,李渊的脸又难看了起来:“我糊涂啊,可是,左军已经被我调动回转了,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听到左路军已经得到了李渊的命令返回,李世民确实吃了一惊,但是很快,他便镇定了下来,“左路军队虽然已经开播,但也只行进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我连夜追赶,一定会将他们拦下,请父亲刺下一枚令箭,我现在就去追赶。”雷厉风行的作风在他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李世民拿到了李渊的令箭,不顾此时仍在淅淅沥沥的下着的阴雨,聚集了自己的亲卫骑兵,连夜追了上去。

幸好,左路军队只走了一天的路程,而在连绵阴雨的环境下,军队赶路的速度也并不快,李世民连夜追赶,终于在第二天的时候追上了这支军队,而后,这支军队重新掉转方向,再次向着霍邑的方向赶来。

在李世民追上左路军的时候,因为阴雨而延期的粮草辎重也恰好赶到了左路军的位置,与他们碰了面,而辎重队带来的消息,又是让所有人的心情一松:一切果然不出李世民所预料,突厥背约真的只是一个谣言罢了,并且,连绵的阴雨也在此时收敛了势头,并且终于在这一天的傍晚十分停止。

第二天,雨歇云消,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这片被雨水所灌溉的土地,驻扎在霍邑城下的这支军队也走出了连日的低迷,重新的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众将士磨拳搽掌,战意熊熊,似乎在这一刻,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前进的脚步,而面前的霍邑,以及城中阻挡他们的宋老生,将在这支强大的军队的面前,被碾得粉碎。

喜欢大唐风后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唐风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