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大唐风后 > 第352章 狼牙

大唐风后 第352章 狼牙

作者:离诡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6:20:35 来源:书海阁

“虽然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已经在为这一场旱灾做着准备,然而,这场旱灾的规模,还是远远的超出了我们事先的估计,加上后来蝗灾的肆虐,使得北方原本就已经匮乏的物资更为奇缺,虽然此时的我们资金还算充裕,但是想要购买到足够赈济到所有饥民的食物,却还是远远不够!”第一次的,石青衣从小尤的口中,知晓了如今这一场灾难,究竟在北方大地上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不单单是关中的农业基本绝收,就是整个北方大地上,都因为降水的减少以及稍后蝗虫的啃食禾苗而收成锐减!此时的北方大地上,粮价足以与银价相当,若非李世民极力压平物价的原因,这个价格还会疯狂的不停上涨,而北方各地的粮食的普遍歉收,也使得这些地区对于旱蝗的重灾区的关中难民的赈济,变得极为困难!而此时的李世民所唯一能够指望的,便也唯有南方蜀中、巴、川以及江南等地能够尽可能多的运来粮食,缓解北方的旱情,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路途的遥远,使得从上述这些地区运送粮食这一办法变得极为的困难,一路从南方运到北方,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消耗则更是极为惊人。以至于即便李世民已经不惜成本,甚至动用了军队直接押送粮食,然而能够到达北方的粮食,却依然还是不足以缓解关中严重的灾情,关中大地之上。依旧是饿殍遍野,而活着的难民们四处逃离,想要在远离故土的地方。能够为自己求得一条活路!

“经此一劫,关中一带的农事算是彻底的荒废了!而若是没有外力施以援手的话,即便未来的一切风调雨顺,两三年之内关中大地都绝不可能恢复如初!”石青衣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然后看向了小尤:“那么现在,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呢?”

“小尤也不知道!”小尤。却是这样回道:“事到如今,所有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都已经在尽力的做了,然而唯有粮食这一重中之重,我们却没有丝毫办法,毕竟。由于今年北方的粮食的普遍歉收,市场上能够流通到的粮食本就已经不多,而若是在此时不计金钱的大量购买的话,不但在金钱上面我们远远负担不起,就是世面上粮食的大幅度减少,也会导致原本居高不下的粮价进一步恶化!并且……”小尤又看了一眼石青衣,很是停顿了一小会,才接着说了下去:“因为北方的粮食严重减产,因而当朝廷征收粮食完毕之后。平民百姓之家的存粮必然也已经所剩不多,所以在这个时候,若是因为我们收粮而导致市面上的粮价再度出现大幅度的增长的话。那么,必然会因此而在民间造成极坏的影响,到了那时民心惶惶,我们就反而是好心办了坏事了!”

很明显,小尤的这一番话,是在好心劝告石青衣不要轻举妄动。以免破坏此时市场的固有规律,引起不好的结果。然而石青衣听了,却只是微微笑了笑,然后摇了摇头。小尤能够有这样的见识,的确已经是一名见识不俗的优秀的商人了,可惜,距离在商人当中的那些绝顶人物,如先秦吕不韦、春秋陶朱公甚至子贡等等卓越人物,却依然还是有着那么一段不小的距离,毕竟,如吕不韦等人之身份,其实也早已经不单单只是一名卓越的商人了,“窃国大盗”吕不韦,不论后世野史中对他实为秦始皇的亲生父亲一事的记载是否正确,然而,身为商人的吕不韦不但曾经出任强大的秦国的相国,更是编撰出了《吕氏春秋》这样的一部无比杰出的治国经典之策,可见其胸中丘壑,足以安邦定国。

至于陶朱公,陶朱公范蠡在成为商人之前,却是曾经辅佐过越王勾践灭掉吴王夫差的战国策士,“三千越甲可吞吴!”能够辅佐勾践在势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时候以弱胜强灭掉当时称霸中原的吴国,范蠡的才干,同样不可小觑。

而至于子贡,其身为儒门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得意门生,一身的才华,则更是自不待言。

此三人,后世被无数的商旅之人奉为祖师一般的人物,然而后世的商人,却绝少能够出现与这三人比肩的人物,究其原因,并不在后世之人的才干,见识会逊色前人,而是因为到了后世,儒门独尊流毒天下,商贾之业被视作是贱业,而从事商贾行业之人则被视为贱民,因而天下智谋之士若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一般都不会选择投身商贾,做下贱的商人行当。而商人之家出身的聪颖之人,却又往往会因为自身低贱的出身,而被限制了自身的格局,从而,无法看到商业之外的更加广阔的那一片天地!

无法破局,便无法看到外面那更为广阔的天地,而无法看到外面的那一片广阔世界,则自然就不会凭空升起跨越界限的心思,如此一来,便是往复周始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了后世在商人这一行业之中,便再也无法出现有如吕不韦,陶朱公这样的超凡脱俗的卓越之人。

然而,小尤的问题,却又与这千百年来商人们所一直挣脱不出的怪圈有所不同,原来,在经过这几年来的努力之后,小尤固然已经充分的证明了她在商业上的天分,然而,却由于接触商业的时间的短暂,导致此时小尤在商道一途上的积累,依旧十分的浅薄,加之小尤原本出身于贫苦之家,年少之时并未接受过任何的教导,虽然后来因为石青衣的相助而得以在襄阳受到过花间派的培养,却终究是限制了她的见识,以至于此时的小尤虽然聪慧过人,但因为见识的浅薄。却依旧只是一个优秀的商人,而无法跨界,看到另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尤能够逐渐的弥补完善她在见识上的不足,从而有可能突破界限,成为能够比肩吕不韦等人的伟大商人,然而,那却必然不会是此时的现在,而只能是在经过了许多时间之后的未来……

于是,便听到石青衣对小尤说道:“南方富庶。若是我们能够大量的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那就会大大的缓解北方的灾情。只不过,此时由南到北的运力有限,因此,即便李世民他运用军队强行运粮。所运来的赈灾粮食依旧只能算是杯水车薪,那么小尤不妨说说看,此时此刻,究竟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力所能及,能用来改善此时由南到北的运送粮食的方法呢?”石青衣向小尤问道。

而小尤,则是在迟疑了片刻之后,勇敢的迎上了石青衣的目光:“其实现在,的确有一个可以改善从南方运送粮食的办法,那就是由前朝昏君所修的那一条运河!”小尤说道。

“大运河?”石青衣的声音却很有些迟疑。因为小尤的提醒,她才想到了由前朝隋炀帝所修建的,那一条举世无双的运河。然而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对于小尤所说的话,石青衣却更为的疑惑了,毕竟,曾经年少的她,可也是曾经坐船沿着运河一路南下游历江都的。因此,对于那时的运河的规模的宏大。也唯有惊叹不已,只不过,石青衣当然更不会怀疑小尤的话,那么也就是说,仅仅在经过了隋末乱世的这几年的时光,那条曾经沟通五大江流,贯通了南北的浩大工程,此时竟然已经残破到那样的地步了么?

然而,对于石青衣心中的疑惑,小尤却对此表示了肯定:“的确是这样,当初的运河,虽然是在昏君的暴政下几年之内就已经完全竣工,然而,却由于急功近利以及最初设计的缺陷,使得这条运河在前朝灭亡之前就已经出现许多河道阻塞的状况,后来前朝灭亡,由于各种战乱的影响,河道缺少了专业的人员进行维护,所以几年之后,等到本朝完全的掌控住局势以后,这条新近建成的人工运河,却已经多段河道完全近乎于阻塞,附近的村民人家甚至在阻塞运河的原河面上面,直接种起了庄稼!

小尤的语气之中,颇带着一股极为愤愤不平愤慨,也是了,任是谁,在知晓了这样一条举世夺目,几乎一手引发了前朝灭亡的浩大工程,如今却便成了这样的一副残破样子,内心之中当然都会涌现出这样的愤怒,而这愤怒的对象,竟然是隐隐约约的,指向了以李世民为首的当前朝廷!不过,李世民此时正是前朝遗产继承者,却分明如此的怠慢,以至于将这笔遗产白白的挥霍,小尤等一些人的愤慨,其实,倒也不是完全的无的放矢!

只不过在这一件事上面,李世民的确也是极为的冤枉,毕竟,虽说唐朝立国距今已经有十年之久,然而,从唐朝的建立一直到唐高祖李渊的退位为止,在这一段时间李唐王朝都并没能完全的平定北方,北方都是如此,那就更不要说,在淮河以南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了。由于李世民一直都腾不出手来处理这些江南的割据势力,因此直到现在,江南一带与北方李唐朝廷之间的关系,都并不想是一个大一统帝国的治下郡县,反而更类似于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们,与他们的宗主周天子的关系!

由于在登基即位上面的名不正言不顺,在李世民即位之后,他的精力便被极大的牵扯在了朝堂上老臣们对他的攻讦之中,加之北方突厥帝国的严重的威胁,使得李世民即便连出手解决南方各大势力派系,使得帝国完成真的统一这样巨大的伟业都无法分出足够的精力去谋划,就更不用说,去修复一条当时在所有人看来,其实也并不如何重要的人工运河了!

毕竟,在中国传统的经济当中,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着巨大的比重,而小农经济又向来自给自足,因此一般对于外来物资的诉求极少,所以,当环境没有发生极端的变化。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的时候,那一条贯通南北,足可以掌控全国经济命脉的人工运河。自然也就不会引起朝中大臣以及李世民的足够重视,所以,面对此时已经接近瘫痪的运河水道,分身乏术的他们一致的选择了对其视而不见的办法!直到,这一次严重的旱蝗大灾的到来。

在关中受灾最为严重,而北方粮食也普遍减产的严峻形势之下,一向不被重视的运河的重要性。便在这时陡然凸现出来,然而。直到这时,陷入焦头烂额状态的李世民才愕然的发现,就是这条前朝暴政的象征,隋炀帝杨广生前所最为得意的面子工程大运河。此时破损的严重性,已经完全的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了,严重阻塞的河道,不但完全无法通行运粮船等大型的船只,就连剩余的可以通行的地段,由于淤泥的堆积导致河面过窄、过浅,也只有农家的小船才可以通行,并且,即便是农家的小船也无法载重过多。以防止自家的船支陷入淤泥之中的危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为了能够尽快的重新贯通运河,使其恢复运输,陛下去岁就已经尽数的征发了两岸的民夫服徭役。进行着河道疏通的工作,而在下也将我们所用于商业交易之外所有所能够动用的财物投入到了疏通运河的工作之中,希望能够加快朝廷的进度,早日实现疏通河道的工作!”小尤对石青衣说道。然而,令她所没有想到的是,在听完小尤所说的话之后。石青衣,却是立刻。便否定了她的这一决断!

“大运河的长度,北至涿郡,南至余杭,中间向西沟通洛水与东都洛阳相接连,是一个规模无比庞大的伟大工程,这样的一条人工运河,是前朝的暴君隋炀帝足足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凭借着其父隋文帝杨坚所留下的坚实国力,又丝毫不吝惜民力物力才最终得以建成的,如今大半阻塞,想要重新贯通,所花费的民力物力丝毫不逊色与重新开挖一条运河,而现在,刚刚新兴建立的唐帝国根本就不具备隋炀帝在位时那极盛一时的国力,北方的天灾,又导致了帝国治下此时民力的极度疲敝,在这个时候,就算李世民再不顾惜运河两岸的民力,想要急于求成,在一两年之内就完全的贯通运河,这又怎么可能,别到时候运河还没有完全贯通,运河两岸的民力就已经消耗殆尽,并且民怨四起了!”石青衣看向小尤:“在这件事上,李世民是急的糊涂了,可是小尤你,却也是完全看不出轻重来呢!”

石青衣的话,顿时便让小尤的脸色一白:“那该怎么办,就让钱白白的放着不用?坐等北方的灾荒过去不成?虽然疏通运河的进度的确收效甚微,可是什么也不做,绝不是您的做法!”

“是啊!该怎么做呢?”石青衣低头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才抬起头来,目光却没有看向小尤,而是顺着窗子,望向了窗外的世界。

“北方的大灾,是足以动摇帝国国本的灾难,在这样严重的灾荒面前,光靠朝廷与部分如我们一样的民间势力赈济灾民,无异于杯水车薪,完全无济于事,我们需要的是,统合整个国家的力量!只有统合整个国家的力量,帝国庞大的资源与民力才能够充分的被调动起来,从而,拯救此时正陷入灾害泥潭之中的帝国。让它尽快的从灾难过后的荒芜中恢复与发展!”

聪慧如小尤,却从石青衣的话中听出了其他的深意,于是立刻,她便忍不住开口说道:“整合整个国家的全部力量,您的意思,难道是想要让朝廷在此时利用强权,强行的压服各方,逼迫他们屈服么?可是,原本此时的朝廷便算不上安稳,而若在此时又选择激怒的各方势力的话,说不定各方势力便又会立刻趁势而起,妄图分裂天下了,陛下虽然往日战功赫赫,然而此时正逢北方遭灾,国家极度虚弱的时期,虽然有强军在手,只怕也难以压制各方被激怒的势力,而本来朝廷所最为需要的,却仅仅只是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源来解救北方的灾情,而您却想要让陛下在这个时候,强势的压服国内的各方强大势力,这样的做法,不完全是弄反了因果,本末倒置了么?”

说起来,若是此时面对石青衣的人是小鹤儿或者纪倩的话,那么她们是绝对不敢质疑石青衣所说的话的,因为经过石青衣本人亲自教导的两人深深的知道,石青衣本人是从来不会大放厥词,说出不经思虑的话语,然而,小尤之前,却是从未跟随过石青衣多长时间,因此自然,也就对石青衣其实不太了解,她对于石青衣的理解,一方面来自于在襄阳期间教导她的那些花间派中人的暗中交谈,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自家姐妹们小鹤儿与纪倩口中种种近乎于魔幻般的传说!对小尤而言,石青衣固然极为的神秘并且有如神话一般,然而也正是因此,也同样伴随着一种虚幻并不真实的感觉……

须知,花间派的传承理念是看清这世间的一切的美好,并以平等的心态对其进行欣赏,所以,对于曾经有受过花间派理念教导的小尤而言,无论石青衣有多么的不凡,也无法让她以仰望的心态对待,即便,对方曾经对她以及她的两位姐妹有过大恩也是如此,而小尤却也并没有发觉,正是因为此时她心中所接受的那一份花间派理念以及石青衣一直以来给予她的那份虚幻不实的假象,使得在这一次,当石青衣意外的出现在小尤的面前的时候,小尤也没有发觉,在她有些心思不宁中回答石青衣的那些问题的时候,一丝隐约的火药味,却在不知不觉中,填充进了她自己对石青衣所说出的话语中来……(未完待续)

ps:ps:据说二吧有个叫阳台鹰的家伙……呵哈哈哈哈

喜欢大唐风后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唐风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