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隋末弃少 > 第二百七十章 忧心忡忡

隋末弃少 第二百七十章 忧心忡忡

作者:yp卿卿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05:59:18 来源:书海阁

杨延裕听得这番话,便笑了笑说道:“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杨延裕回过神来便说道:“现在李渊大部队已经行走在前往于都斤山之路上,按照杜大人的意思,我们先派两路兵马侵扰其运粮队,淄重队,另外派一路兵马突袭其后方部队,同时指引掉队的百姓返回涿郡,另外免除涿郡百姓三年税负,相信受不得行路之苦的百姓们一定会返回涿郡的。”

众人拱手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翌日清晨,朝会准时准点进行,待的文武百官行礼过后,杨延裕朗声问道:“最近各部门改革创新之事,可有什么难处吗?”

孔颖达率先站了出来说道:“秉陛下,微臣负责的科举这方面没有什么难处,不过就是科举的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希望陛下能斟酌一番。”

杨延裕想了想说道:“如今我大梁刚刚收复天下各地,需要的人才较多,依朕的意思,明年二月就开始进行乡试,四月开始州试,六月开始道试,八月开始准备殿试,诸位爱卿可有意见?”

孔颖达,虞世南,苏威,高颎等负责科举官员,齐齐站出来说道:“臣等无异议。”

待的科举这件事情解决完了之后,杨延裕又问道:“那么第二件事情,就是关于推荐监察司尚书人选,诸位大人都说说吧。”

长孙无忌率先站出来说道:“微臣推举褚遂良大人担任此职。”

苏威,杜如晦,柳述,就连杨延裕得岳父裴元福等人同样支持褚遂良,而房玄龄,孔颖达,马周等人则支持魏征。

杨延裕暗暗想到,褚遂良出身于关拢贵族,苏威,杜如晦,柳述,裴元福等人同样出身于关拢贵族。而孔颖达,房玄龄等人则是属于山东士族,马周则属于寒门代表。

自己已经再三告诫众人摒弃门第观念,没想到这些人依旧是我行我素,对于能左右朝政的氏族,杨延裕是忧心忡忡,看来根治门第观念是需要长期进行了。

杨延裕想了想说道:“这个监察司尚书一职还是由魏大人担任吧。”

闻听杨延裕这番话,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有些难以察觉的失落。

魏征有些惊喜的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请陛下放心,微臣丁当肩负职责,履行监察百官及各部门使命,不负陛下重托,不负百姓厚望。”

杨延裕有些欣慰的说道:“魏大人的本事,朕是清楚的,退下吧。”

待的魏征退下去之后,杨延裕继续问道:“而今监察尚书一职确定了人选,那么监察侍郎一职该由何人担任,诸位大人说说吧。”

等到杨延裕话刚刚落下,高颎上前一步,站了出来说道:“启奏陛下,微臣推举国子监侍讲郎岑文本。”

闻听高颖说出岑文本的名字,杨延裕顿时有些震惊,倘若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这岑文本应该是贞观时期的宰相。

当然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岑文本才可能是宰相,不过现在历史的轨迹发生了变化,岑文本这才沦落到国子监吧,没时间去想岑文本何时进入国子监。

杨延裕没等其他人发声,直接挥手说道:“既然孔大人举荐岑文本,那朕就准奏了。”

监察司的人选在文武百官的举荐之下,终于完成了,魏征将担任大梁国第一任监察司尚书,而初出茅庐的岑文本将作为监察侍郎协同魏征处理监察司一应具事。

当然监察司仍旧是要挑选一些良吏来应付日常的工作,在杨延裕的首肯下,监察司的吏员将在国子监中进行挑选。

按照杨延裕的要求,入选监察司的吏员必须是身家清白,三代之内没有过任何不良影响的清白人家,而且入选监察司不管是道德品质,亦或是性格等都必须要符合杨延裕的要求,孔颖达和高颖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朝会的最后,杨延裕又当众命镇守在乔山的侯君集和镇守在霸县的李君羡,分别率领骑兵,袭击李渊的大部队。

柳述微微一笑拱手说道:“微臣记得陛下曾经率军攻打平凉郡的时候,曾经说过一番话,叫做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这样的游击战可以说是非常适合这次行动。”

杨延裕轻轻一笑说道:“没想到柳大人深的游击战的精髓呀。”

众人听得杨延裕这番话纷纷大笑起来,苏威冲着众人说道:“不是老臣拍马屁,陛下对于战局的把控,战术的运用以及战机的把握都是高深莫测的,非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高颖缕着胡须说道:“苏大人这番话,本官同样赞同,当初陛下年仅十岁,就跟随大军出征东突厥,而且依靠一连串的妙计,竟然打到东突厥可汗王庭,这令老夫是相当震惊的。”

杨延裕哈哈大笑几声说道:“你们说这些话,朕的师傅可是很骄傲的。”

武将堆里的鱼俱罗,有些激动的站了出来说道:“其实,末将只懂得冲锋陷阵,当年要不是陛下那些妙计,恐怕我们并不能很快的打到突厥可汗王庭的。”

杨延裕微微一笑说道:“其实,在朕看来打仗不过这几点,分别是军事为重,任用将领,料敌预先,作战训练,武器装备,奇正阵法,治军四机,攻击策略,树立军威,防御为先,据险应变,赏罚分明,只要做足这些,那么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状况,定然会有胜无败了。”

长孙无忌闻听杨延裕这番话,便拱手说道:“其实陛下闲暇时可以将这些关于军事方面的经验写下来,到时候臣等就可以抽时间编着一本兵书,用来教导后人了。”

听得长孙无忌这番话,杨延裕深思一会儿,便说道:“既然如此,那朕抽空就写一写吧。”

更新¤最。快|@上◎*;

杨延裕与众人又商议了其他部门一些改革创新的事宜,又宣布先拿河北道,淮南道,江南道作为试点区域,对此众人是没有意见的。

几天后,镇守在乔山的侯君集接到杨延裕的军令,即刻率五千兵马领兵马向着居庸关奔去。

喜欢隋末弃少请大家收藏:(wuxia.one)隋末弃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